top of page
中国出土简帛文献引得综录(包山楚简卷+郭店楚简卷) 全2册 2015高清

中国出土简帛文献引得综录(包山楚简卷+郭店楚简卷) 全2册 2015高清

¥7.00Price

中国出土简帛文献引得综录(包山楚简卷+郭店楚简卷) 全2册 2015高清

  • 中国出土简帛文献引得综录(包山楚简卷+郭店楚简卷) 全2册 2015高清

    《中国出土简帛文献引得综录》PDF电子书全2册,为包山楚简卷和郭店楚简卷,由上海人民出版社2012、2015年出版。

     
    简帛是古代用以书写的简牍、帛书的简称。自20世纪40年代初,在湖南长沙出土著名的楚帛书以来,陆续在全国各地出土了大批先秦和汉代的简帛资料,成为研究中国先秦和秦汉社会的第一手材料。随着出土的简帛数量的增长,简帛资料的数量日渐浩繁,学者研究利用时翻阅不易,检索不便,颇费时间和精力。如何将简帛资料妥善地加以整理,编纂成一部体例统一、著录翔实、检索便捷的可供学者参考、检索的研究型工具书,是学界迫切的愿望。《中国出土简帛文献引得综录》就是这样一部特大型的工具书。全书以已公布的历代简帛文献为材料范围,由“释文”、“引得”、“检字”三大部分构成,“释文”、“引得”以楷字释文和简帛文真实原形对照呈现,并辅以网络检索等诸多现代科技手段。出版后,将极大地方便学界对已出土简帛文献资料的研究和使用,对古代历史文化和汉字文化的传承起到积极作用。 《中国出土简帛文献引得综录》由《秦简引得》、《楚简引得》、《汉代简帛文献引得》三大板块组成。 战国楚简为珍贵的地下竹简,保存了战国以前大量的文献史料,本书为其史料引得。此为郭店出土卷。
     
    战国楚简为珍贵的地下竹简,保存了战国以前大量的文献史料,《中国出土简帛文献引得综录 包山楚简卷》为其史料引得。
     
     
     
    《中国出土简帛文献引得综录 郭店楚简卷》序言:
     
    引得這種工具書,是哈佛燕京學社引得編纂處在上世紀30年代開始編纂的。在前後二十多年的時間裹,該機構共編纂了64種81冊傳世文獻引得,成績可謂巨大。依據常理,引得編纂既然有着如此深厚的傳統,其編纂體例和基本格局應當有着既定範式,新編引得者只要沿襲即可。但對於楚簡帛文獻的引得編纂而言,卻難以如此簡單從事。究其原因,主要是出土楚簡帛文獻具有不同於傳統引得爲之配套的傳世文献的某些特點。
     
    從引得编纂的角度來看,楚簡帛文獻與傳世文献值得關注的差異大致可析爲兩個方面。一曰文獻釋讀程度不同。傳世文献,千百年來歷經代代學人反復讀解講習,一般較少存在未解或歧解之處:而楚簡作爲新近出土的古文字文獻,文獻釋讀難度大而考釋讀解的時間積累少,未解或存有歧解之處相對較多。二曰文獻語言的文字載體不同。傳世文獻,儘管成書的時間也可以很久遠,但經歷代傳抄,我們如今可以寓目者均以後世通行的楷字作爲文字載體。而楚簡帛文獻則純粹以戰國時代楚地通行的文字寫成,其文字形態與今天人們所熟悉的文字大異其趣。上述出土文獻特徵,對引得編纂自然會提出諸多新的要求。
     
    當然,與楚簡帛同屬出土古文字文獻的甲骨文、金文引得類工具書近幾十年來亦有所見。但由於種種原因,它們也不能給楚簡引得的編纂提供一種令人滿意的現成範式。閫於這點,說詳後文,逭裏從略。另外,在漢字傳輸寅現了數字化手段的今天,引得這種工具書的呈現形式、使用方法乃至编纂手段都有了不少更優化的選擇,我們亦不能視而不見。
     
    綜上,今天我們编纂楚簡帛文獻引得,不可避免要面對一些既有引得編纂中尚未遭遇,或者需要重新考慮的問題。對於這些問題的具體處理,不能不在全書開卷處作出一點交代,因爲這對於讀者準確認識和順利使用這部書都是必要的。
     
     
    一、基於楚簡帛文獻釋讀狀況的若干編纂處理引得的編纂,是以相關文獻的正確釋讀爲前提的。對於釋讀難度相對更大的古文字文獻的引得編纂而言,這個前提條件尤爲重要,因此,本書諸多編纂體例的確定,都決定於對楚簡帛釋讀狀況的評估。
     
    首先,依據不同文献種類的釋讀成熟程度分卷編纂,陸續推出。楚簡帛文獻通常按出土地或其他發現途徑分類,各類型因出土發現時間的早晚以及被學界關注的程度的差異在釋讀的成熟度上不盡相同。故在编纂方式上,將已有的楚簡帛文獻各個種類一次性全部编纂完成並不可取,因而依據釋讀的成熟程度,首選釋讀相對成熟者推出前卷,而留一點時間給學界對釋讀成熟度相對欠缺者繼绩考釋研究,並視其進展分批選编,陸續完成多卷本引得系列,就成爲本書編纂方式上的一種選擇。郭店楚簡成爲本引得系列的第一卷,自然是根據上述考慮決定的。
     
    自1993年郭店楚簡被發現,特別是這批文献資料通過1998年《郭店楚墓竹簡》的出版得以公諸於世以來,關於郭店楚簡的考釋研究迅速形成學術熱點,直接或間接的釋讓考辨論著數量之多可以“千”來計数0。基於對這些研究成果中文字考釋論著的系統閱諧和認真消化,本書编者對郭店楚簡迄今學界釋讀狀況持有如下認識:就簡文的文字單位歸屬及相關字際關係認識而言,絕大部分的簡文用字已經沒有問題;就文字在簡文中與語言單位的對應的判斷而言,尚不能確定者雖相對稍多,但其在總量中依然只占很低的比重。根據上述基本估計,我們認爲郭店楚簡引得編纂的基本條件已經具備。雖然郭店楚簡的釋讀問題並未完全解決,但我們不能因爲少量釋讓問題的存在而放棄這種重要文献的引得编纂。事實上,即使十三經等傳世文獻,釋讀上也存在着少量爭議,而這並沒有影響哈佛燕京學社引得编纂處在上世紀三四十年代編成64種傳世文献引得。換一個角度來說,目前尚存的少量問題隨着考釋研究的進展終將得到進一步解決,而本書的最終面世將採用傳統紙質書籍與網絡閱讀視窗相互關聯互補發佈的形式,因此在出書以後未及時再版的情況下,也可以通過網絡關聯的形式對相關内容作隨時更新和修訂,以解決後總釋讀信息的補充呈現問題。
     
     
    其次,立足最新考釋研究成績形成釋文底本。傳世文獻因爲釋讀基礎較好,故其引得編纂,只須選定一個相對成熟的版本作爲逐字所出句子索引的原文底本,所编成的引得也就成爲這個文献版本的配套索引。楚簡帛文獻則因其釋讀上積累相對不足,整理者的釋讓版本被其後研究者加以修訂的内容已有一定數量,而整理者以後的若干系統釋讀版本雖然程度不同地吸取了一些新的考釋意見但同樣由於面世的時間較早,無法反映最近的考釋研究意見,所以其引得的編纂並不適合採用找一個現成版本來作底本的模式,而必須以整理者的釋讀爲基礎,立足於學術界的迄今的文字考釋研究成縝加以綜合,形成新的釋文,作爲引得编纂的底本。由此,引得编纂只能採用“特刊”②的方式,即在逐字索引前附以重新整理的郭店楚簡的釋文,故本書紙質版本總體結構由“釋文”、“引得”、“索引”三大部分構成。
     
    再次,釋讚意見的網絡關聯補充說明。毫無疑問,作爲本書编纂的立足基點,楚簡帛文獻的釋讀乃是學界諸多學者多年來共同研究的成績。理論上說,凡是關於簡文的有參考價值的釋讀意見,無論是否被本書採用,均應隨文給出說明。但考慮到
    實際情況的方方面面,我們最終放棄了在本書的傳統紙質版本上完成這件工作的打算。這首先是因爲,相關釋讀意見爲數不菲,一一引證說明難免在篇幅上造成“引得”框架内的喧賓奪主。同時,由於本書的最終呈現將採用紙質版本和網絡閱讀視窗關聯互補的形式,而網絡閲讀視窗的一個重要功能就是補充引得中相關文字的釋讚信息,釋讚信息的重點内容即相關簡文的學界歧釋意見,具體將以内容提要加詳細論著出處的形式給出,這將在滿足讚者多層次閲讀需求的同時,也完成了較爲全面地反映相關釋讀意見的任務。由於網絡關聯這種呈現形式的存在,在本書紙質版本的釋文注釋中,僅就修改了整理者的釋讀(就郭店簡而言即《郭店楚墓竹簡》的釋文〉而被本書所採用的考釋作簡要說明,而更多的釋讀信息,則由網絡關聯的形式來補充。毫無疑問,楚簡文獻釋讀特點對引得編纂的影響是全方位、多層次的,以上所言,僅涉及宏親編纂體例的幾個方面,未及之處,將在後文其他問題的討論中涉及。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