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印刷史 全2册 2006清晰
中国印刷史 全2册 2006清晰
中国印刷史 全2册 2006清晰
《中国印刷史》PDF电子书全2册,由浙江古籍出版社2006年出版。
印刷术是中国古代的重要发明之一,和造纸术一样,对于促进世界文化的发展产生了一定的作用和深远的影响。关于印刷术的起源、演进和传播,中外学者曾经作了不少研究。但是一部全面的详尽的和有系统的关于中国印刷术发展的历史,却一直没有出现。张秀民先生新作《中国印刷史》的出版,不仅在这一专题的领域中,丰富了我们的知识,弥补了这一方面的缺失,即对中国文化史和科技史的研究和了解上,也增加了一节重要的篇章。
这本书的内容广泛,体大思精,洋洋五十万言,包罗了自从印刷术发明以来一千多年间全部刻书和印书的历史,详细地讨论了各个时代的刻书地点、刻本内容、版本特色、刻工印工的生活和事迹,以及各种刻印的方法。其他在书籍以外的各种印刷品,如版画、年画、报纸、纸币,以至印刷所用的各种物料如纸、墨等文房工具,也都提供了新鲜的资料和独特的见解。这是迄今所见到的一部最完备而有系统的综合之作。
《中国印刷史》作者在国家图书馆工作多年,经眼的善本最多,掌握的资料丰富,具有写作这样一部全面性通史的优越条件。他过去所发表有关中国传统印刷方面的文章和专书,内容充实,数量可观,而分析详明,结构严谨,见解独到,尤为其文章的特色。他毕生从事这一专题的研究,写作勤奋,孜孜不倦,这种乐业和苦干的精神,更值得我们学习。
《中国印刷史》书目:
中国印刷史 上册
中国印刷史 下册
《中国印刷史》出版说明:我对中国印刷史发生兴趣,最初是在大学时代选修刘国钧先生主讲的《中国书史》时所受到的启发。当时所用的主要参考书是卡特( Thomas F. Carter)的《中国印刷术的发明和它的西传》英文本和田中敬的《图书学概论》日文本,而没有同样性质的中文本可供参考,引为遗憾。1947年来美进修在芝加哥大学选习《西洋印刷史》,得有机会和中国印刷史作了一些比较研究。1968年应英国剑桥大学李约瑟博士( Joseph Needham)之邀,参加他的《中国科学技术史》中有关《造纸和印刷》一册的写作。稍后,我在芝大图书馆学研究院讲授《中国印刷史》,接触到作者另一专书《中国印刷术的发明及其影响》和单篇论文多种。他这一系列的纵深研究,对我的教研和写作,提供了不少宝贵的资料和启示。秀民先生这本新作可说是广集大成,将前人和他自己的研究成果,做了一次总结,这无疑是部划时代的作品。但在这一专题领域中,还存在一些空白有待填补,另有许多间题需要继续钻研,我有两点意见,愿提出就教于秀民先生和读者。
第一,在原始资料方面,有关中国印刷的第一手记录,早期实物是十分贫乏的。譬如印刷术发明的年代问题,众说纷纭,主要是根据文献上一二字的推敲。本书作者推定在7世纪中叶唐贞观时期,是相当合理的,但至今还没有这一时期比较详细的记载和印本可供互证。现知的较早印本散存世界各地,也还没有一项全面的计划作出有系统的调查、著录和书影复制。由于传统知识分子对于印刷术的轻视,有关雕版的技术、工具和印刷程序等等的记录,在文献中几乎连片言只语都没有留存。这和文人所重视的纸、墨、笔、砚等文房用具相比,其记载的详细,正好相反。宋、元时代的版片和刻印工具都已无存,甚至明清时代的活字也很少见,尤其铜活字更是消失殆尽。因此研究明代铜活字的来源是华氏自制或传自他方,至今难以解答。至于清代印刷《古今图书集成》这样一部大书所用的铜字是雕是铸,也没有实物可以检验。因此,在原始资料,实物和早期印本的搜集、调查和整理方面,还有许多工作要做,为将来研究这一专题的学者,提供更多的情报和方便。
第二,印刷术的发明和应用,对中国传统社会起了什么作用?发生了怎样的影响?有些学者根据印刷术对欧洲社会和思想上所引起的激烈变动,因而推测对中国社会也有相同的作用。实际上作。稍后,我在芝大图书馆学研究院讲授《中国印刷史》,接触到作者另一专书《中国印刷术的发明及其影响》和单篇论文多种。他这一系列的纵深研究,对我的教研和写作,提供了不少宝贵的资料和启示。
秀民先生这本新作可说是广集大成,将前人和他自己的研究成果,做了一次总结,这无疑是部划时代的作品。但在这一专题领域中,还存在一些空白有待填补,另有许多间题需要继续钻研,我有两点意见,愿提出就教于秀民先生和读者。
第一,在原始资料方面,有关中国印刷的第一手记录,早期实物是十分贫乏的。譬如印刷术发明的年代问题,众说纷纭,主要是根据文献上一二字的推敲。本书作者推定在7世纪中叶唐贞观时期,是相当合理的,但至今还没有这一时期比较详细的记载和印本可供互证。现知的较早印本散存世界各地,也还没有一项全面的计划作出有系统的调查、著录和书影复制。由于传统知识分子对于印刷术的轻视,有关雕版的技术、工具和印刷程序等等的记录,在文献中几乎连片言只语都没有留存。这和文人所重视的纸、墨、笔、砚等文房用具相比,其记载的详细,正好相反宋、元时代的版片和刻印工具都已无存,甚至明清时代的活字也很少见,尤其铜活字更是消失殆尽。因此研究明代铜活字的来源是华氏自制或传自他方,至今难以解答。至于清代印刷《古今图书集成》这样一部大书所用的铜字是雕是铸,也没有实物可以检验。因此,在原始资料,实物和早期印本的搜集、调查和整理方面,还有许多工作要做,为将来研究这一专题的学者,提供更多的情报和方便。
第二,印刷术的发明和应用,对中国传统社会起了什么作用?发生了怎样的影响?有些学者根据印刷术对欧洲社会和思想上所引起的激烈变动,因而推测对中国社会也有相同的作用。实际上东西文化和背景不同,因此印刷术所产生的作用也有一定的差异。在降低成本、增加生产和知识普及方面,可能作用相似,但有程度上的差别。至于对社会、思想上的变革和印刷术本身的发展方面东西方所产生的影响和作用,可能背道而驰。
般说来,从16世纪初开始,西方的印刷技术逐渐改良,产量急激增加,因此形成了一种庞大的出版工业,在思想和社会上发生了强烈而根本的变革。印刷术鼓励了各地方言和文学的兴起,成为促进许多新兴国家成立的一个主要动力。至于中国和受中国文化影响的东亚其他国家,印刷术的使用在社会和思想上都没有引起太大的变化,反而促进了文字的统一性和普遍性,成为维护传统文化的一种重要工具。印刷技术继承传统作业,虽有一些进步和改良,但始终停滞在手工业阶段而没有再向前发展。总之,印刷术的进展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当时政治、经济、社会的条件所促成。同时,这些因素也影响了印刷术本身发展的趋向。
以上这一课题,本书作者已在他的前一书中提出。我也在我的英文本《中国文化中的纸和印刷》一书中作了一些初步的分析和比较。但这一问题,因素复杂,必需对学术、思想、社会等各方面在印刷术使用以前和以后,多找证据,根据史实,深入分析和比较,才能作出一个正确的答案。
我也曾在前北京图书馆工作过十年,但在抗战期间,派在上海办事,地区遥隔,和秀民先生无缘相会。1979年由美回国访问,听到他已返回浙江原籍,从事本书的整理和写作,因此又失去晤教」的机会。最近得知他的全书不久就将和读者见面。承他远道赐书嘱写一序言,因略书所怀,对他在这一园地中多年辛勤耕耘所获得的成果,表示衷心的景仰和祝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