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典数字工程丛书全12册栾贵明新世界出版社《太古帝王集》《炎帝集》《皇甫谧集》《夏商周三代帝王集》《老子集》《鬼谷子集》等
中国古典数字工程丛书全12册栾贵明新世界出版社《太古帝王集》《炎帝集》《皇甫谧集》《夏商周三代帝王集》《老子集》《鬼谷子集》等
中国古典数字工程丛书全12册栾贵明新世界出版社《太古帝王集》《炎帝集》《皇甫谧集》《夏商周三代帝王集
中国社会科学院携手新世界出版社倾力打造!“中国古典数字工程丛书”12册,由著名学者钱钟书发起并指导,其弟子栾贵明、田奕及众多学者参与编著。将《太古帝王集》《炎帝集》《皇甫谧集》《夏商周三代帝王集》《老子集》《鬼谷子集》等11部古籍经典重新编辑整理,补充条目,加入更多版本,许多作品和言论多为初次披露,更具史料参考,带您重新认识遗失在茫茫书海中的王圣绝学
12册包括:《太古帝王集》、《太古臣民集》、《炎帝集》、《黄帝集》、《皇甫谧集》上下、《夏商周三代帝王集》、《孙子集》、《老子集》、《庄子集》、《列子集》、《鬼谷子集》
★ 科学权威:由钱钟书先生发起和指导,其弟子栾贵明、田奕及众多学者参与编著
★ 新颖纯正:收录了较全的先人著述。例如,《老子集》全书6万言,较之市面上同类图书,增加了十倍于原著的异文和新资料
★ 学术价值:这套丛书是在古典教学工程数据库中提炼出来的,内容表达准确、可考、全面,是国学研究者的研究参考
★ 国学普及价值:本丛书极具科学性和权威性,对于广大国学爱好者,具有极强的普及价值
编辑推荐
凡例
甲、 缘由
六千五百年中华文化,其核心为汉字记录之典籍。我们的文化,很好的文化,是一个个中国人所创建;﹁经史子集﹂和外来图书分类法,不足以全面呈现中华文化。﹁自信开拓万古之心胸﹂的钱钟书先生上列论断,焦琴有声,闻风响应。涓涓细流,从者如泉,不舍昼夜。他对文化和计算机联姻寄以厚望,中国古典数字工程依此迈出艰难一小步。
乙、 目标
从一九八五年至今,工程按规划,首度构建四十万人组成的人物库,每位录载名字号谥、皇朝帝代、年齿爵里、科举仕途、诗文专著及文献出处等多项基本信息。其中上自羲农,下迄北宋,已得一万伍千人存世全集,本丛书依此一一编出,当是本工程副产品之一。预计最终完成会有四万人左右。以保存为目的,以研讨为服务对象的﹁万人集﹂由此而生。
丙、原则
遵从孔子﹁中庸之为德﹂﹁述而不作﹂之原则,贯彻钱师所谓﹁做裁缝不做外科医生﹂之科学理念,故对于一切争议兼收并蓄,不卷入争论,不为人师,不设门派,不下结论,不遮风避雨,不空耗纸墨,惟以尽力提供完整数据为己任。
丁、底本
兼顾良善珍稀和方便通行,构建自主之底本,一律注出而不详加论述。其它版本之中采纳已经验证之字句灼见,亦注明来源,以示对先辈尊重。而对民族和政治倾向偏执之《四库全书》等,当慎之又慎,非仅存孤本,一般谢绝采用。历代文献及目录史料当中,有关先秦时期典籍咸少记录。其文本又经千年学众搜集、勘定、补充、传承,面貌多存变化,然太昊、神农、黄帝等九位帝王或他们的时代肇始之功不可泯失。太古人臣贤佐言论久远难存,搜其可得者五十八位,编作《太古臣民集》。本书体例不改,在文字中人名、地名、史实倒置的流转情状,特别是语句﹁现代化﹂倾向一律不做考证、删改、修正,我们重申尊重文化发展的通则。
戊、编例
一、秩序
本集所收作品大致分为旧存、新辑、专著三个部分。取清严可均氏等遗存著作,再经校核或加载不同版本异文,是为旧存。新辑者,则由本工程从计算机系统逐条搜获所得。专著部分,则选取通行良善版本或前或后置之,或标卷标之下。若该集仅存两页之内,则不予立卷编目。
二、标题
编入作品,如旧存标题,尽量沿用。如标题相同,则在其下加添编号。当新旧文字混编时,对于旧存内容,在其标题之下标以﹁*﹂,或径直注出。
三、正文
新得部分取出处最早或版本较优者。例如出自二十四史者,则选用百衲本,并以《丛书集成》等其它版本补充。如果注释内容偏少,则祇收和注释相关的正文或将正文移作标题。惟因本集收集文字甚远,历数千年流传,文字数番译转,甚至变化不可名状,多疑有后人所添改。先代鸿儒,偶有钟情西方文化者,采用考古之行例,甚至司法之定律,将文献视同文物,将千百年演化视作一时之突变,把文字演化传承认定为传说故事,三坟五典八索九丘概归子虚乌有,从而否定古代文典之可信成分。吾辈祇知忠实于现存珍贵文字,便利专门家做出适当判断,故编者不做﹁考辨﹂。正文以原文为起迄,对该文述及之缘由乃至所引发之后果,作为题下小序、补语或语境存证,多予保留。
四、异文
「异文」包括作者、标题、序言、正文等。其异文或自成门派,或出多家,或载他本,有可供参考者,则于该段正文后,以先本书再他书为序,列作异文,各条异文,以引文为序。当年钱师审读田奕硕士论文《论宋词查重》时说,计算机查重,词比诗难,中比西妙。不必再行手工费力露拙,仅止﹁尽量提供﹂足矣,不多写,不上课。本书另置有﹁附录﹂,收录较异文繁杂之参考文字,则收于适当位置。专著部分,则以标题或节段为单位,在近处依次记录异文,并在其下标明出处。异文项仅取必要之文,不取底本之外确知为舛错之字;更不轻取无版本依据之字,无异作者又无异文者不再引录。由于本丛书使用计算机编辑,最终将流归巨大﹁数字工程﹂,因此本书编辑必须适应古籍校、注、疏、笺多样内容及格式。本书﹁异文﹂立﹁多取数字﹂为对位原则,俾令笨直之计算机能将异文准确顶入文本,参与多门运算。为适应古籍以及计算机之双重特性,恰如钱师所言﹁能帮助人的计算机需要人的更多帮助﹂也。
五、出处
凡所辑录文字,均于正文后注为第一出处。出处先注作者朝代、作者姓名,再标作品名称、卷数章节。而对《太平御览》《永乐大典》等名籍则不注朝代和作者。若文出多家,第二出处以下不涉文字异同,祇示参见。异文的出处同样标为双行小注。若同一出处多条,则于最后一条下标出处,或加﹁以上﹂两字。专著和注作的出处,前置﹁以下﹂起始,必用﹁以上﹂作结。
六、格式
本书采用传统断句、依事分段格式,以适应古来各式之文体及计算机运作。
七、附录
每朝每代均存远贷署名之作,虽文字内容、风格与所属时代多呈不符,其语句多为历代所引,但又有留存参观必要者,作为附录。某些作品,尚未为历来学界认同,则在全书最后之﹁参考书目﹂中罗列。目录过繁则加排索引以供参证考索。
今编新集,系藉数字工程之助,统于士人之心智,佐以计算机之良能。惟其首创,或珠遗沧海,或李戴张冠;将欲绝之,奚敢云必。所幸通人大雅,有以谅解。至于指谬正讹,无任欢迎。再版当益趋完善。
庚、追远
追溯工程创建之初,实承默存先生授命。规模架构,定在厥先;持之二十有八年,略收成效。今此支离辑录,可见一斑;藉告在天,或堪少慰。欲将为山,功在不捐;继大匠以先知,庶后来之可述。
作者简介
栾贵明,社科院文学研究所研究院,系钱钟书先生的弟子,在钱先生指导下从事中国古典数字工程之业近30年,此书的出版是未有的,它将让读者和古代文化的研究者更深入了解中国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