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中国藏地考古 全10册 2014彩图高清

中国藏地考古 全10册 2014彩图高清

¥25.00Price

中国藏地考古 全10册 2014彩图高清

  • 中国藏地考古 全10册 2014彩图高清

    《中国藏地考古》PDF电子书全10册,由天地出版社2014年出版。

    《中国藏地考古》系收集中国藏地考古研究成果的大型学术专书,由《中国藏地考古》编纂委员会主持编纂。四川大学中国藏学研究所、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为主要编者,天地出版社则承担编纂和整理的具体工作。

    《中国藏地考古》所收藏地考古科研成果形式含报告、著作和论文等大类,分为田野工作、艺术考古、综合研究三编。主要包括田野调查和考古资料(考古发掘报告、简报,田野调查报告等),艺术考古资料和研究,综合考古研究、考古文物专题研究等。

    《中国藏地考古》每一编根据内容成册,一般三册,最多可分四册。

    《中国藏地考古》“田野工作编”分为三册(第一、二、三册),按历史时代划分,共分为三个时期阶段,即史前和前吐蕃时期、吐蕃时期、宋元明清时期。内容涵括旧石器、新石器时代遗址发掘,遗迹、遗物的田野调查,古代岩画、石刻、题记,摩崖刻画,寺庙建筑,寺庙遗存遗物,藏王陵寝,古王国遗址等诸多方面。

    本书“田野工作编”的考古发掘报告、简报,调查报告基本依据年代顺序,参
    考地域进行编排。

    《中国藏地考古》“艺术考古编”分为四册(第四、五、六、七册),其编排顺序大体依据年代,内容主要按艺术类型来考虑:第四册为西藏的岩画、石刻、摩崖造像;第五
    册为西藏绘画和造型艺术(涵括彩绘图案、唐卡,佛像、金银器、木雕、牙雕、擦擦、绢画等宗教用物等);第六册为西藏壁画艺术;第七册为西藏西部与环喜马拉雅地区佛教艺术。

    该编所收,既有资料文献类图书,又有研究专著和专题研究论文,部分内容为中英文对照。是编注重资料性、文献性和艺术性,同时也收录海外学者在西藏艺术考古方面具有代表性和重要性的学术论文。

    《中国藏地考古》“综合研究编”分为三册(第八、九、十册)。第八册为研究综述,收录有关西藏考古的学术论文,以宏观课题研究为主;第九册为考古分论,以西藏考古微观课题研究为主;第十册为专题研究,以吐蕃考古研究为主。

    是编收录学术论文的基本标准是,严格遵循学术规范,发覆纠谬,征实考信着重收录在西藏考古领域中注重研究方法创新、具有研究深度及开阔的学术视野的学术论文。学术论文编的编排顺序,主要以类编排,辅以年代,大体按照所论述考古文物的年代早晚进行编排。


    《中国藏地考古》书目:

    中国藏地考古   第1册  田野工作编  史前和前吐蕃时期
    中国藏地考古   第2册  田野工作编  吐蕃时期
    中国藏地考古   第3册  田野工作编  宋元明清时期
    中国藏地考古   第4册  艺术考古编  西藏岩画  石刻  摩崖造像
    中国藏地考古   第5册  艺术考古编  西藏绘图与造型艺术
    中国藏地考古   第6册  艺术考古编  西藏壁画艺术
    中国藏地考古   第7册  艺术考古编  西藏西部与环喜马拉雅佛教艺术
    中国藏地考古   第8册  综合研究编  研究综述
    中国藏地考古   第9册  综合研究编  考古分论
    中国藏地考古   第10册  综合研究编  专题研究

     

     

     

     

     


    《中国藏地考古》出版说明:

    “藏地”是一个约略的地域用语表述,它表达的地域概念与“藏区”既有相似处,又有不同:它不是行政区划,不像“藏区”概念那样清晰;它是指西藏与涉藏地区(现在的藏区,以及历史上藏族曾经居住、生活或活动的地域),也包括藏族文化发展、传播的区域而言。因此它是一个宽泛的、边界并不明晰的概念,如同我国已有的“江淮”、“湖湘”等地域用语一样,是地域的概指。

    “藏地”区域内的文化内涵与藏文化有密切关联,可以说藏地是藏文化发生发展之地;但该地域文化并非等同于藏文化,更非完全等同于藏传佛教文化。其文化内涵较藏文化要丰富和广泛,因为在“藏地”,有着人类远古的文化、史前文化和历史文化;历史上的藏地,是多民族共居和相互交融、发展的地域。

    历史上的藏地,具有悠久的历史、丰厚的文化积淀和独特的文化传统,在此基础上发生的土著文明、藏羌文明,是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的重要支系,是中国文明起源与发展图景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藏地考古,是兼有地域概念和文化概念而言。其研究范围,包括国内西藏地区的古代遗迹、遗存、遗物,相关涉藏地区的古代文化遗址、遗存、遗物,以及流散海内外各地的涉藏文物;还有西藏周邻藏传佛教传播流行地区的文化遗存。近年来,中国藏地考古取得了不少的重要成果,从而使得编撰一部较为全面系统的、反映藏地考古的相关文献以及研究文集的大型图书成为可能。

    《中国藏地考古》就是这样一部大型藏地考古图书,系藏地考古的阶段性研究成果,是自20世纪50年代迄今的集大成的学术文集。所收入的发掘报告、田野调查、研究论文和学术著作、文物志书、历史文献等,种类多、内容丰富庞杂,所涉时段近半个世纪,出自众多考古单位、个人之手,而且著作、论文体例不一、图表格式不一,注释、参考文献也不统一等;加之本书语言种类繁多,涉及众多学术专用术语,疑难颇多,不相统一处颇多,因此,本书的出版,具有整理和编辑的双重任务。

    中国考古学横跨人文和科技两大领域,长时期归属于历史学范畴,其论文与通常的科技论文有所不同,不仅传承了许多学术传统和历史规范,还有许多约定俗成延续至今的惯例。

    为使《中国藏地考古》成为一部内容丰富、格式体例较为规范的考古文集,对本书的编辑工作和技术处理,一方面,尊重约定俗成的惯例,对文章的引文、注释、译名均按照通常的考古学文集的体例要求进行;另一方面,兼顾国际学术论文和科技学术论文的规范等要求,并结合国家新闻出版总署科技发展司、图书出版管理司、中国标准出版社编《作者编辑常用标准及规范》(第三版)的要求,对书中的图、译注、文献参考书目以及引用序号、图文分类等,都作了相应的、合适的处理书中的外文,由于地名、人名、宗教用语等,大多来自藏语、梵语、汉语的音译,而英语、法语、德语、日语、拉丁语文章中也存在许多转译、对译的情况,因此,中外文中一物异名和一物多名的现象较为常见;加上一些国外学者研究所处时代的用语差异,各语种对学术用语的不规范、不相对应的现象也比较多见。对此,本书决定采用一般通行的方式处理,既对外文名词和术语作相对规范,同时兼顾知识点的需求,适当允许文章个别地方外语一物异名的情况存在。

    《中国藏地考古》收录论文的篇幅遵循国际通例,不强求长短划一。研究成果分类入目。国内学者论文,不保留中文提要,如有英文提要,一般均保留。凡论文非汉语
    (如英、法、德、日等语种)者,收入本书时,论文正文一般翻译成中文,注释和参考文献均保留外文,或中文与外文对照;有个别国内外学者的论文用外文发表。
    论文既有附记又有参考文献、英文提要的,其排列顺序是:正文之后为附记,
    再其次是参考文献(部分论文没有),最后是英文提要。本书所收录的论文在论文标题下一般注明作者姓名、工作单位。国外作者则尽可能注明国籍和其工作单位。本书的注释,按照国内社会科学著作以及考古学著作的惯例进行;文内均采用页注,不使用篇末注。部分参加国际学术讨论会的学术论文,按照参会学术要求注释的,一律保留原样,只在图文分类上稍作改动,按最新规定处理。

    《中国藏地考古》所涉及的大地名,如西藏的地区、县、市名,一律以中国地图出版社出版
    的《西藏自治区地图册》(2012年)现行地名为主,对较早使用的藏译地名或过去的旧地名,如需规范,应在括号中补充说明。考古发掘、调查中的小地名,如现行地图地名无对照,可保持原样。至于遗址地名,一律保持原样,不予改动。对于使用已久的地名称呼,如雅鲁藏布江,不作“雅鲁藏布”规范处理。

    《中国藏地考古》一书,坚持严谨、求真、科学的学术立场。为保持本书所具有的学术性,除国内长期从事西藏考古的著名学者霍巍教授担纲主编,还由诸多在藏地考古方面颇有建树的学者担任副主编。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