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中医药期刊汇编 第3辑 全41册 2011高清
¥85.00Price
中国近代中医药期刊汇编 第3辑 全41册 2011高清
中国近代中医药期刊汇编 第3辑 全41册 2011高清
《中国近代中医药期刊汇编》第三辑PDF电子书全41册(外加总目提要1册),由上海辞书出版社2011年出版。
《中国近代中医药期刊汇编》一至五辑选编清末至1949年间出版的重要中医药期刊48种影印出版。全书收约12万页资料,是近年中医药文献整理的大型文化工程。《中国近代中医药期刊汇编》第三辑书目:中国近代中医药期刊汇编 第3辑 1-3册 沈阳医学杂志 (奉天医学杂志)中国近代中医药期刊汇编 第3辑 4册 中医杂志中国近代中医药期刊汇编 第3辑 5-14册 医界春秋中国近代中医药期刊汇编 第3辑 15册 杏林医学月报中国近代中医药期刊汇编 第3辑 16-23册 杏林医学月报中国近代中医药期刊汇编 第3辑 24册 广东医药月报中国近代中医药期刊汇编 第3辑 25-39册 中医世界中国近代中医药期刊汇编 第3辑 40-41册 自强医学月刊 (自强医刊)中国近代中医药期刊汇编总目提要全1册《中国近代中医药期刊汇编》是近年来学术界整理、研究、出版的大型中医文献项目,由上海中医药大学和上海辞书出版社编纂出版。全书汇编清末至1949年间创刊、具有重要影响的中医药期刊48种。所选期刊遍及温州、上海、绍兴、苏州、无锡、北京、广州、天津、太原、南京、重庆、香港等地,共计约12万页,精装(16开)205册,分五辑出版。目前第一、二辑已出版,其余各辑亦将于年内出版。近代中医药期刊内容丰富,包括医案验方、经典阐释、医家介绍、医籍连载、讲义选登、医事新闻、行业动态、政府法规、批评论说,乃至逸闻、小说、诗词、书法,全面地反映了近代中医药的状况,是中国近代中医药学术研究的宝库,其中涉及西学东渐后对中医药的影响、中医存废之论争、中医界为谋求生存与发展所作的种种努力,更是超越了纯医学的范畴,成为研究中国近代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对研究中国近代医学乃至中国近代史提供了不可或缺的资料。近代中医药期刊动态地记录了近代中医药界的状况,其文献价值深为学界所重视,但是由于社会动荡,时至今日,多已星散难觅。在本书的编纂过程中,我们发现中医药期刊较之其他社会科学类期刊的流传保存情况更为糟糕,各大型图书馆都鲜有收藏,即使存有几种,也多成孤函残帙,加之民国期刊纸张都风化酥脆,不便取用,此次影印出版,得到各地图书馆的大力支持,经多方配补,集腋成裘,弥足珍贵。收书内容:《沈阳医学杂志》(即《奉天医学杂志》)1924年创刊于辽宁沈阳,刘景素、沈文魁主编。栏目有:公牍、弁言、论说、学说、纂述、医案、文苑、杂俎等。《中医杂志》1926年创刊于广州,广州中医药专门学校主编。广东中医药专门学校校刊,学说以真实为主,不尚空谈。《医界春秋》1926年创刊于上海,张赞臣主编。及时报导全国医药团体代表大会反抗废止中医案所进行的活动,保留下许多珍贵的历史文献资料。该刊积极探索中医学术发展的路向,发行遍及全国各省市,还流传到朝鲜、日本、东南亚、欧美等国。《中国医学月刊》1928年创刊于上海,陆渊雷主编。办刊宗旨为“欲以科学原理证明中医学”。《杏林医学月报》1929年创刊于广东,江堃、张阶平主编。由全国名中医撰述文章,9年间共刊载了1402篇中医文献,是民国时期广东中医刊物出版时间较长、出版期数最多、出版最有规律的刊物。《广东医药月报》1929年创刊于广东,广东新中医学会宣传部主编。主要作者有刘伯唐、陈博儒。栏目有社论、评论、专著、论说、医案、药物、问答、常识等。《中医世界》1929年创刊于上海,秦伯未、方公溥主编。办刊宗旨为“使中国医学化为世界医学,对外施相当之宣传,对内供彻底之讨论。”栏目内容有图画、小评、论文、发明、研究、改革、医案、验方、常识、消息等。《自强医学月刊》1929年创刊于上海,祝味菊、陆渊雷主编。1930年7月第7期起改名为《自强医刊》。由全国名中医撰述文章,刊有日本汤本求真著的《皇汉医学》等。这部中医药近代期刊文献集成共收录近代具有重要影响的中医药期刊49种,汇编成5辑,精装成212册出版。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科协主席韩启德出席座谈会并讲话。韩启德对《中国近代中医药期刊汇编》编纂工作的顺利完成表示祝贺。他指出,中医药学是我国国粹,传承和发展本民族文化是我们民族振兴的使命。《中国近代中医药期刊汇编》不仅反映了近代中医药发展的形势、面临的问题及中西医之间的关系,还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政治、文化生态,其文化价值超越了中医药界。汇编的出版,对中医药乃至我国文化、社会的发展,都具有参考价值。据介绍,《中国近代中医药期刊汇编》系上海市新闻出版专项资金资助成果,经过5年的文献收集、整理、编纂,共收入1897年至1949年间在温州、上海、绍兴、苏州、无锡、北京、广州、天津、太原、南京、重庆、香港等地出版的、具有重要影响的中医药期刊,包含12万页资料。其中,《利济学堂报》《医学报》《绍兴医药学报》《中西医学报》等,均为近代中医学界的重要医学杂志。作为近代中医药界状况的动态记录,近代中医药期刊的文献价值深受学界重视。据了解,在《中国近代中医药期刊汇编》编纂过程中,编纂方发现,中医药期刊较之其他社会科学类期刊的流传保存情况更令人担忧。此次对重要中医药期刊进行影印出版,是一次抢救性保护。为帮助读者了解所收期刊内容,《中国近代中医药期刊汇编总目提要》也已随汇编配套出版。《中国近代中医药期刊汇编》前言:近代中醫藥期刊的出現,乃必然的社會現象。中國淪爲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以後,隨着西學東漸的步伐,西方醫藥大規模涌入,打破了中醫藥一统天下的傳统局面,出現了中醫和西醫兩個不同醫學體系並存的新格局。爲了及時溝通聯絡,交流學術經驗,謀求行業的生存發展,同時吸取西方醫藥的有益成分,普及醫藥知識,中醫界人士進行了前所未有的探索,創辦期刊便是重要的方式之一。于是從十九世紀末開始,中醫藥期刊便如雨後春笋般地勃勃生發于中華大地上。近代中醫藥期刊以其時效性、廣泛性和真實性,不僅承載着近代中醫的珍貴文獻資料,全面地反映了中醫行業爲生存、發展所作出的種種努力,客觀地顯示了這一歷史時期中醫界的真實面目,也從側面折射出中國近代社會、歷史、文化等方面的現象。期刊的内容十分豐富,如醫事新聞、行業協會動態、政府法規、醫案驗方、批評論説、醫家介紹、醫籍連載(介紹〗,乃至逸聞、小説、詩詞,不一而足,一些照片資料更是十分難得,因此,可據以研究的領域十分寬寬廣。現僅就近代中醫藥期刊集中呈現的中醫藥行業發展進程中的三個非常重要的方面略作紹介,以見其價值之一斑。第一,展示中醫存廢之争的交鋒場面。面對着西方科學文化的進入,中西文化衝突日益激烈,中醫被推到新舊文化銜突的風口浪尖,告别昔日的興盛與輝煌,逐步趨向衰落,甚至面臨被廢止的危險。爲互通信息,力挽狂瀾,諸多名醫積極創辦中醫期刊,這些期刊在這場存廢之争中發揮了無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忠實地記録了這一場場論争、一幕幕事件。今天,在我們探討中西醫衝突的文化背景、挖掘其根源、尋求中醫始终存而不廢的原因的時候,這些寶貴的資料顯示出了重要的歷史價值。基于這些探討而而産生的對中醫的本質及其哲學、人文屬性的全面理解,對中醫的發展來説,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一九一七年,余岩(字雲岫)作《靈素商兑》,將矛頭直指奠定中醫學術根基的《素問》與《靈樞》。嗣後,西學派汪企張、褚民誼等也陸缜發表廢除中醫的文章。《靈素商兑》的出版,在醫界拉開了中西論争的序幕。針對余岩的民族虚無主義,諸多中醫藥期刊發表檄文予以鞭撻,如《自强醫刊》第三期广1九二10年八月》刊載何雲鶴《〈靈素商兑〉之商兑》、《現代中醫》第三期〈一九三五年三月)刊載王合三《寫在〈靈素商兑〉之後》、《中醫雜誌》第二一十期〔一九三0年九月〗刊載沈德修《闢余岩〈靈素商兑〉》等。其中,聲討人木、影響廣泛的是惲鐵樵、陸淵雷與楊則民的文章。一九一三年,惲鐡樵著《群經見智録》,卷三專立《〈靈素商兑乏可商》,抓住余岩滅绝中酱論的『中堅之一節」,即對陰陽五行問題的責難,逐一予以批駁。同時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如云治醫學不講解剖即屬荒謬,然吾即效《商兑》口吻,謂治醫學不講四時寒暑、陰陽勝復之理即屬荒謬,亦未見《商兑》之説獨是而吾説獨非。次年,惲鐡樵又撰著《傷寒論研究》,進而將醫^文化關聯,認爲『中西醫之不同,乃由于中西文化之不同』,『是根本不同方法之兩種學説』,並對余岩的謬論作了更爲深層次的批如果説惲鐵樵主要是從《黄帝内經》的學術内容上,對余岩加以嚴肅批駁的話,那麽陸淵雷于一九一一八年發表在《醫界春秋》第一十九期上的《西醫界之奴隸派》,則是以揶揄的口吻揭露余岩等人唯尊西医的民族虚無主義態度,痛斥他們爲『奴隸派的西醫』。一九三三年,中醫界最早接受馬克思主義哲學的楊則民在《浙江中醫專門學校校刊》上發表《内經之哲學的檢討》(後在《國醫公報》《國醫砥柱》等諸多期刊連載),首次運用辯證法思想研究《内經》,從全新的層次和角度批駁了將陰陽、五行學説視作迷信的説法,論述精彩,振聾發聩,令當時醫界耳目一新。他認爲,《靈素商兑》只是『刺取《内經》單文隻義,以皮傅科學取徵科學』,『不足以呈露《内經》之本質」。該文在論述《内經》辯證法的基礎上,進而較爲全面地剖析了中西醫診治體系的不同,認爲:中醫的思想方法屬于尚整體、尚變動、尚自然的《内經》辯證法,西醫的思想方法則爲重局部、重静止、重人功的近世機械論,一一者绝不相同,反映出必須以中醫理論爲根本框架,同時吸納西醫所長的主體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