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宋代京朝官通考 全5册/宋代职官通考 2003清晰

宋代京朝官通考 全5册/宋代职官通考 2003清晰

¥15.00Price
宋代京朝官通考 全5册/宋代职官通考 2003清晰
  • 宋代京朝官通考 全5册/宋代职官通考 2003清晰

     《宋代京朝官通考》PDF电子书全5册,由巴蜀书社2003年出版,为《宋代职官通考》之一。

     
     
    《宋代京朝官通考》是2003年巴蜀书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李之亮。本书以年表性质介绍宋代主要职官,按照年代顺序,通过引述“行状、碑碣、墓志”等资料,列出名称、代表性的文献书证等。
     
     
    《宋代京朝官通考》书目:
     
    宋代京朝官通考 1
     
    宋代京朝官通考 2
     
    宋代京朝官通考 3
     
    宋代京朝官通考 4
     
    宋代京朝官通考 5
     
     
     
     
     
    《宋代京朝官通考》出版说明:
     
    宋代官制之复杂,凡涉足宋学研究的学者都会有切身的感受,而这种复杂性更多地体现在中央官制上,经历了宋末进入元朝的学者马端临,在他的《文献通考.职官一》中就曾讲过:
     
    宋朝设官之制,名号品秩袭用唐旧。然三师、三公不常置;宰相不专用三省长官;中书、门下并列于外;又别置中书于禁中,是谓政事堂,与枢密院对掌大政;天下财賦,内庭、诸中外管库,悉隶三司;中书省但掌覆奏、考帐;门下省主乘舆八宝、朝会位版、流外较考、诸司附奏挟名而已;台、省、寺、监官无定员、无专职,悉皆出入分莅庶务,故三省六曹二十四司互以他官典领,虽有正官,非别敕不治本司事,事之所寄,十故中书令、侍中、尚书令不与朝政,侍郎、给事不领省职,左、右谏议无言责,而起居郎、起居舍人不执记事之笔,中书常阙舍人,门下罕除常侍,补阙、拾遗改为司谏、正言,而非特旨供职亦不任谏诤。至于仆射、尚书、丞郎、郎中、员外,居其官不知其职者,十常七八;秘书、殿中二省,名存实废;惟内侍所掌,
     
     
    犹仿佛故事;九寺五监,尤为空官。六统军、十六卫,每遇大礼、朝会,但遣官摄事,以备仪范;天圣中,始
    以环卫官补宗室子。东宫官不常置。
     
    这段话概括了宋代官制中官名与职任相互剥离的特征,这也正是令后人弄不清在一个官员一大串的官名中,他担任的具体职务究竟是什么。其实为此患苦的不仅是我们,就是在当朝,已出现了不少解释官制的著作。如李心传的《建炎以来朝野杂记》、王明清的《挥麈录》、孙逢吉的《职官分纪》、李攸的《宋朝事实》等,都用了相当大的篇幅介绍和解说官制中的麻烦之处。尽管如此,后人初践宋学,依然难以得其要领。元、明两代对宋学几无像样的研究,入清后,真正深入探究宋代文史的人也不多。因为清人的学问是从先秦做起,衍至清末,刚好梳篦到唐。系统研究宋学,应该是近代以来的事了。自晚清至今,随着宋词的研究逐步深入,有宋一代的文史诸方面的研究也渐成规模。当学者们进行理论研究的过程中,几乎无一例外地发现:宋代的官制是一片无法绕过的榛莽。也正是为此,不少学者不得不在职官问题上耗费大量的精力。近百年来,不论是单篇的论文,还是有一定规模的著作,都陆续出现了一些,这些可贵的基础研究,在一定程度上为宋学整体研究扫清了部分障碍,取得了可喜的成果。我本人花了近二十年完成的《宋代郡守通考》、《宋代路分长官通考》和《宋代京朝官通考》三部书,则是从实践意义上为宋代官制研究作了补充。目前前两部巳经出版,在这本京朝官年表即将付梓之际,我还想就宋代中央官制中的一些重点问題略作几句交待,也算是我编纂此书的体会吧。
     
     
     
     
    1、关于枢密院
     
    上面马端临谈的“别置中书禁中,与枢密院对掌大政”,是宋代高层领导的重要特征。众所周知,唐代中央高层中,三省的最高长官即宰辅之职,这种情况到宋代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宋人突出和强化了中书省,而弱化了尚书、门下二省,也就是说,宋代的尚书、门下二省最高长官除由中书首长兼任之外,不再参预大政,取而代之的,倒是一个前朝罕闻的“枢密”。“枢密"即枢密院的简称,它的最高.长官为枢密使、知枢密院事;副贰为枢密副使、同知枢密院事、签书枢密院事和同签书枢密院事。枢密使的产生最早可追溯到唐代宗永泰二年
    〈公元766年),那时的枢密使只是皇帝为应付军情变化而临时差遣的一些宦者,其官称也是权宜而命之,更谈不上官署和品阶。到了唐末,局势更为动荡,为了更大限度地保守军事机密,朝廷设立了枢密院,院中官员仍由宦者担任。可以看出,终唐一代,枢密使不过是传达密令的走卒而已。五代时期,由于割据政权的最高统帅大都是武人,局面又不稳定,这些掌握“枢密”的人自然成为统治者的心腹,所以后梁、后唐等王朝皆置枢密院,并改由士子充任枢密使,地位骤然上升,成为参预军国大事谋划的重臣。宋太祖开国后,一方面为更集权而削弱尚书、门下二省实权,另一方面保留了枢密院,并赋予该院长官以掌管军机之权,形成了中书省与枢密院“对执文武二柄”的基本格局。此时的枢密院,有点像西汊时期的太尉府,但汉代的太尉由武臣担任,而宋代的枢密使、副却多由文臣担任,这又与汊代的太尉性质不同。宋神宗元丰改制时,部分地恢复了尚书、门下二省的职权,当时曾有些官员提出废除枢密院》其理由是枢密院为末世乱世之产物,不应出现在堂堂大朝。但神宗恪守祖宗遗训,坚持保留此院,并坚持仍以此院长官充任宰辅,就这样一直持续到宋朝灭亡。枢密院在宋朝的政治中扮演的角色是相当重要的,这只要将唐、宋两代稍作比较,就可一目了然:唐代的宰相为三省最高长官,表面上看起来是“集体领导”,但它却忽視了对军队的控制。加之在地方上实行一元化机制,各都督、总管、节度使手握兵权,与中央分庭抗礼,最终导致了藩镇的割据。宋太祖是亲历割据而夺取夭下的一代君
    王,他对于军队能否掌握在自已手中这一点认识极为深透,他之所以保留了枢密院,绝不是单单因循其旧,而
    是要牢牢掌握自己对军队的绝对控制权。军队掌握在枢密院手中,枢密院又在自己的掌握之内,这样一来,还有谁有足够的力量来动摇中央政权呢?宋代三百馀年的事实亦可证明:虽然这个王朝外患重重,但国内除了大
    大小小的农民起义外,没有出现军队向中央发难的事件,这就足以说明枢密院的设置和保留,有效地避免了藩镇称雄。
     
    2、关于三司宋代的三司,是北宋中期以前非常重要的一个部门。名义上它隶属于中书省,实际上却拥有极重的实权,以至当时人称三司使为“计相"。苏辙在《请户部三司所领天下事,几至复三司诸案札子》一文中说:大半,权位之重,非他司比。”足以说明此司的首长实权并不亚于宰辅。那么这又是一个什么样的部门呢?简言之,三司是主管全国经济的部门。一个国家,一个政权,经济是命脉,是基础,是硬道理。宋朝皇帝对这一点当然也很明白,所以在牢牢掌握军队的前提之下,又专置三司,以运筹国家的经济。三司的设置最早也可以追溯到唐朝,初唐时的刘晏是中国历吏上有名的理财专家,但那时六部机构运转平稳,国家的一切政令都可以通过户部家协调完成,所以无需再设三司以总财賦。到了唐末,国家的经济已变得混乱不堪,没有人再买户部的账,所以昭宗时期专委三司使负责1办调国家经济。这时的三司使不过像个耙子,能为皇帝搂几个钱勉强度日就算不错了,属于权宜设置。后唐时期再置三司使,总领盐铁、度支、户部三司之事。这种设置虽然与六部中的户部重复,看起来有些叠床架屋,但它却凸显了统治者对经济问题的高度关注。到了宋代初期,由于尚书省六部皆为闲员,而国家的经济命脉又不能无人打理,所以三司的设置就顺理成章。三司是个很大的衙门,其最高长官为三司使,副貳称三司副使,其下尚有三部副使、三部勾院、三部判官等等,这些人大都是些精于吏治更精于理财的高手,凡在三司供职的官员,其前景也是十分光明的。熙宁中王安石变法,也是从三司入手。王安石深知,要想“富国”,首先要在三司进行“机构改革",在人们习惯了三司办事格套巳久时,王安石为推行他的一系列新法,在原三司之上又置“制置三司条例司”,使之成为三司的领导者,难怪天下大哗。元丰改制后,国家的经济大权仍归户部,三司巳经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于元丰五年被取消。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