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宋才子传笺证 全5册 2011 高清

宋才子传笺证 全5册 2011 高清

¥17.00Price

宋才子传笺证 全5册 2011 高清

  • 宋才子传笺证 全5册 2011 高清

    《宋才子传笺证》PDF电子书全5册,由辽海出版社2011年出版,由傅璇琮主编。

    《宋才子传笺证》共分五卷,即北宋前期卷、北宋后期卷、南宋前期卷、南宋后期卷、词人卷。笺证的内容大致包括三点:其一,探索材料出处,其二,纠正史实错误;其三,补考原书未备的重要事迹。全书以将近四百位宋代重要文学家的生平和创作为基本架构,通过对他们生平事迹、诗文创作、作品流传等基本史料的精密考证,为我们建立了一座宋代文学家事迹资料的宝库。确切地说它不仅涵盖了有宋一代的重要作家,而且其中不少才子都是过去研究中的盲点和空白点,因此具有填补空白的重大价值,对宋代文学,乃至整个中国古代文学研究都具有特殊的意义。同时该书还吸收了国内外最新的学术研究成果,具有里程碑意义。

     

    《宋才子传笺证》以将近四百位宋代重要文学家的生平和创作为基本架构,通过对他们生平事迹、诗文创作、作品流传等基本史料的精密考证,为我们建立了一座宋代文学家事迹资料的宝库。确切地说它不仅涵盖了有宋一代的重要作家,而且其中不少才子都是过去研究中的盲点和空白点,因此具有填补空白的重大价值,对宋代文学,乃至整个中国古代文学研究都具有特殊的意义。


    《宋才子传笺证》书目:
     

    北宋前期卷

    北宋后期卷

    南宋前期卷

    南宋后期卷
     
    词人卷
     

     
    《宋才子传笺证》总目录:

    总序
    前言
    潘阆传
    柳永传
    张先传
    晏殊传
    王观传
    晏几道传
    释仲殊传
    秦观传
    米芾传
    贺铸传
    周邦彦传
    陈瑾传
    邹浩传
    毛滂传
    赵令畴传
    苏庠传
    刘焘传
    王案传
    王以宁传
    李光传
    刘一止传
    曹组传
    朱敦儒传
    赵佶传
    李纲传
    李清照传
    赵鼎传
    向子诬传
    沈与求传
    蔡伸传
    李弥逊传
    邓肃传
    张元斡传
    康与之传
    朱淑真传
    曾悖传
    扬无咎传
    曹勋传
    胡铨传
    曾慥传
    王灼传
    史浩传
    曾协传
    曹冠传
    李处全传
    管鉴传
    丘崈传
    沈瀛传
    辛弃疾传
    杨炎正传
    刘过传
    刘仙伦传
    姜夔传
    易祓传
    郭应祥传
    崔与之传
    史达祖传
    洪咨夔传
    孙惟信传
    许棐传
    张侃传
    赵以夫传
    吴潜传
    李曾伯传
    李昴英传
    杨缵传
    吴文英传
    陈著传
    姚勉传
    陈人杰传
    陈允平传
    马廷鸾传
    何梦桂传
    刘辰翁传
    周密传
    邓剡传
    王沂孙传
    蒋捷传
    仇远传
    张炎传

     

    《宋才子传笺证》出版缘起:

    20世纪80年代,我曾邀约二十几位学者,共同进行《唐才子传》的校勘和笺证工作。从笑证的内容说,要求做到这样三点:(一)探索材料出处;(二)纠正原书所记史实错误;(三)补考原书未备的重要事迹。《唐才子传》所列专传者为二百七十八人,按照上述要求,无异是对唐五代著名诗人作全面的生平考证。我在该书“前言”中就特为提及,想通过现代学术规范的笺证方式,科学地集中和概括作家生平事迹研究的成果,“希望这本书能作为有唐一代诗人事迹的材料库”。
    《唐才子传笺证》,在笺证方面,我除了自己所作外,邀约二十几位学者参与,这种以个人专长与集体协作有效配合的方式,确实收到明显的效果。第一册于1987年夏出版,前辈学者、北京大学中文系王瑶先生写信给我,称赞此书“罗致各方力量,合力完成,确系功德无量之举”,并说这种组织方式与体例安排,“富时代特色”。复旦大学王运熙先生来信说,这样做“为唐诗研究提供了扎实的基础”。也正因此,我长时期以来,就想继此作一部宋代文学作家生平事迹考证的汇集之作。我于1986年冬,曾在《关于唐代文学研究的一些想法》中,提出“可以组织一套中国古典作家传记丛书,凡在中国文学史上有过贡献,有其特色的作家,从屈原开始,到清末,分别写出传记”;并云,这套传记丛书,要立足于信实,从材料辑集、考证出发,体现撰写者的独立研究,“则将是中国文学史研究的一项基本工程,在世界上也会产生影响”(《文史知识))1986年第12期,中华书局1986年版〉。我想,这当是这次我与学者合作,共同撰写《宋才子传笺证》的学术心愿。

    我于2008年2月就职于清华大学中文系,自3月起,任中国古典文献研究中心主任,即与中文系主任刘石教授商议,正式启动《宋才子传笺证》工程。自2008年上半年开始进行编纂工作,确定五个分卷,即北宋前期卷、北宋后期卷、南宋前期卷、南宋后期卷、词人卷,并约定五位著名学者担任此五个分卷主编,即四川大学祝尚书教授、中国社科院文学所张剑研究员、黑龙江大学辛更儒教授、南京大学程章灿教授、武汉大学王兆鹏教授。工作顺利进行,至20丨0年下半年全部成稿,交辽海出版社,并议定于2011年出版,则前后为四年。而《唐才子传笺证》,编纂启动于20世纪80年代前期,至1987年夏始出版第一册,至1990年底,才出版最后一册(第四册、至少历经八年,全部字数为一百四十万字。而现在这部《《宋才子传笺证》,总字数恐有二百七十万字,为《唐才子传笺证》之一倍,确可引人深思。

    于此再略作比较,当亦可见出《宋才子传笺证》的特色。第一,前已记述,《唐才子传笺证》列为专传者为二百七十八人,而我们现在这部《宋才子传笺证》,忧宋前期卷》为七十三人,幻I:宋后期卷》为八十一人,储宋前期卷》为六十四人,《南宋后期卷》为八十七人,《词人卷》为八十人,总数为三百八十五人,极多于〈唐才子传》这应当说更能体现宋代文学作家的生活经历与创作情况.张剑先生在幻匕宋后期卷》“前言”中就提及,此卷“基本上囊括这一时期重要的作家,对于全面了解北宋后期文学生态和士人精神面貌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这么多人,现代各类文学史著作是不能比拟的。词人卷八十人,实则在其他四个分卷,还有突出成就的词人,如欧阳修、苏轼、陆游、杨万里等等,这可以说是当前宋代词人事迹的材料库。又如宋代诗话,是古代诗歌理论的突出文体,甚有特色,过去郭绍虞先生已有《宋诗话考》、《宋诗话辑傲〉等书,但对诗话著者未有详考。我们这次请上海大学刘德重先生筹备,约请相关学者如四川大学陈应鸾、兰州大学魏宏远,及林建福、颜庆馀等名家,对有事迹材料可辑者的诗话著者,约二十余位,详作考证。这也是当前宋诗话研究的新进展:另还可以一提的是,当代不少文学史著作及有关论著,确有“重北宋,轻南宋”的现状,王水照先生近年所作的《南宋文学的时代特点与历史定彳彭〉(《文学遗产》2010年第1期〉,明确提出,南宋文学史当是一个特定时段的文学史,在文学现象、文学形态、文学性质上具有鲜明时代特点和重要历史地位。我们这次五个分卷人数安排,也可显示南宋文学的重要历史地位:如前所述,北宋前后卷共一百五十四人,南宋前后卷共一百五十一人,而词人卷八十人,其三分之二当为南
    宋时期,则南宋诗文词作家,当有二百人,即大大超过北宋。同时在具体笺证中,读者当可观察到南宋作家甚有特色的政治表现、文学活动与创作风采这应当说也是体现当代宋代文学研究的特色。
    第二,前曾提及,《宋才子传笺证》参与笺证者有二十余位学者,经核实,为二十二人。而我们这次参与《宋才子传笺证》的撰写者,仅忧宋前期卷》就有二十六人(见忧宋前期卷》“前言”),再加上其他分卷,则撰写者人数当为《唐才子传笺证》的好几倍,这也可体现我们这部书集体协作的一大特色。经谨慎邀约,有好几位极有声誉的前辈学者,如王水照、刘德重、陶文鹏、刘扬忠、莫砺锋、沈松勤等,但绝大部分为中青年学人,“学界后起之秀”〖程章灿先生之〈浦宋后期卷》“前言”)。又正如《词人卷》主编王兆鹏先生在“前言”中所说:“《词人卷》的作者团队,不乏词界的老成精英,尤多后起之秀。”我又非常欣赏辛更儒先生在《南宋前期卷》“前言”中所说,此卷著者“既有老一辈名望甚高的学者,也有近年来新起的优秀学术人才,他们所撰写的稿件都为本卷增添了光彩”。这应当是《宋才子传笺证》的当代学术进展特色。
    第三,《唐才子传笺证》以元人辛文房作传,当代学者作
    笺,《宋才子传笺证》则因前人并无作传,故每篇传、笺皆为
    当代学者同一人所作。我们这次所作,似乎有“自我作古”之
    嫌,实则为文献整理与文学研究结合的体例创新探索。也就是
    说,传文对传主之生平、政治行迹、文学交友、创作特色、才
    情气质、著作流传等,提供基本线索,同时辑集有关文献材
    料,加以梳理、考证,希望对宋代作家的个人行迹与宋代文学、文化的整体风貌,作出信实、生动并多元的探索。尤可注
    意者,这次笺证,一方面充分吸收当代研究成果,另一方面又
    尽量纠正过去史书及现代文献整理的疏失:如有不少处纠正
    《宋史》之误,又如《南宋前期卷》之刘学箕传笺证,考出
    《全宋诗》所辑刘学箕诗,其第二卷五十四首诗,皆非刘之所
    作。这确如辛更儒先生在《南宋前期卷》“前言”中所说,《宋才子传笺证》这次体例创新之作,“不仅对既往宋代文学
    文献研究作了总结,也必将为开展后续的相关研究提供新的研
    究基础和文献依据”。在撰写过程中,不少青年学者也都深有
    所感,西华师大马强才同志(现为清华大学国学院博士后)于
    2009年1月寄来所作王直方、韩驹、李彭三传,他并致信于
    我,说前所收到的样稿,“让我对宋代文学有了更深一层的认
    识,也使我对学界的最新研究情况有了更加直观的体认”。
    在编辑过程中,我又有学术合作、团结之深感。2008年上
    半年启动初,我即顺利邀约了五位分卷主编。这五位主编,我
    都有学谊:王兆鹏、程章灿、张剑三位的博士论文答辩,我都
    曾前后参与,1991年还为程章灿所著〈激晋南北朝赋史》作
    序。2004年,又应邀为祝尚书先生专著株代科举与文学考
    撰序。辛更儒先生几部有关宋代作家文集的整理、研究与
    出版,也曾与我联系。他们担任主编后,参据我提供的各卷名
    单初稿,细加核补,又好几次与有关分卷主编商议,调整名
    单,工作量很大。这应当是这部《宋才子传笺证》取得成功的
    主要因素。


    《宋才子传笺证》文摘:张耒传

    张耒,字文潜,号柯山,人称宛丘先生。楚州淮阴(今属
    江苏)
    张耒,《宋史》卷四四四有传。先世谯郡人。《张耒集》
    (以下所引诗文,不标作者者,皆出自此集)中,卷五九《吴
    大夫墓志》、卷六〇《李夫人墓志》、卷五〇《冀州州学记》、
    卷五0《司马温公祠堂记》等,自署自称皆“谯郡张耒(张
    某广。《佩文斋书画谱》卷七六著录张耒跋苏舜元帖,署为
    “憔郡张文潜”。与张耒同为“苏门四学士”的秦观,其《书晋
    贤图后》(《淮海集》卷三五〉,称“憔郡张文潜”;晁补之
    《冰玉堂辞》(《鸡肋集》卷三称“前起居舍人谯郡张文潜”。南宋汪藻《柯山张文潜集书后》(《浮溪集》卷一七〉,
    言:“文潜,憔郡人。”周紫芝有《书僬郡先生文集后》(《太
    仓梯米集》卷六七》,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卷一七曰“憔国
    张耒”,晁公武《郡斋读书志》卷四下亦言:“张耒,谯郡
    人。”
    张耒生长于淮阴。《张耒集》卷五五《上蔡侍郎书》:
    “家本淮南。”卷一三《蹭翟公巽》:“已厌淮南尘土黄……淮
    南穷栖众人后。”卷二三《福昌杂咏五首》:“登临不见淮南
    道,只有风尘满客裾。”卷四九《思淮亭记》:“予淮南人也,
    自幼至壮,习于淮而乐之……少之所居处,耳目之所习柙,岂
    能使予漠然无感于中哉!”故《宋史丨张耒传》谓:“张耒,字
    文潜,楚州淮阴人。”宋章定《名贤氏族言行类稿》卷二五:
    “张耒,字文潜,楚州淮阴人。”清邵祖寿《张文潜先生年谱》
    据此断耒为楚州淮阴人,而谯郡为其先世祖籍,可从。
    张耒生年,邵祖寿《张文潜先生年谱》定为至和元年
    。(^⑴。然不足据。考察张耒对其年岁之自述,本有三种不同
    说法。其一,《张耒集》中《后涉淮陚》序云:“甲寅之秋,
    自正阳涉淮,作《涉淮陚》……今秋又以事之东海,至涟水入
    涟河……予生二十有二年。”甲寅为熙宁七年(⑴了…,“今
    秋”谓次年即熙宁八年(川了^),由此逆推二十二年,则张耒生
    于仁宗至和元年。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