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小兜里 全2册 2015彩图高清 考古

小兜里 全2册 2015彩图高清 考古

¥7.00Price

小兜里 全2册 2015彩图高清 考古

  • 小兜里 全2册 2015彩图高清 考古

    《小兜里》PDF电子书全2册,由文物出版社2015年出版。

    小兜里遗址位于浙江省海宁市,遗址主要内涵为崧泽文化晚期至良渚文化早中期。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和海宁市博物馆对遗址进行了四次考古发掘,发现崧泽至良渚文化时期的墓葬55座,土台遗迹多处。其中西区新石器时代堆积保存完整,墓葬等级高,尤其是M5等一组显贵墓葬,通过对于墓坑内堆积相的判断,如空间的多层次淤泥、葬具的“板灰”等,以及随葬陶器不同层次和倒塌后碎片散落的情景观察,为探索这一时期葬具结构和随葬品放置状况提供了不可多得的材料,M5、M6随葬了大量的陶器,丰富了这一阶段的陶器类型学研究。从土台营建和使用、废弃和拓展看,一脉相承,是继桐乡普安桥、海盐仙坛庙遗址发掘之后的又一重要发现。《小兜里》是海宁市考古发掘文化遗址详情记录报告。


    《小兜里》书目:

    小兜里 上册
    小兜里 下册

     

     

     

     

     

    《小兜里》出版说明:

    海宁市地处长江三角洲杭嘉湖平原南缘,位于北纬30°15′-30°35′,东经120°18′-120°52′,隶属浙江省嘉兴市。海宁东与海盐县接壤,南临钱塘江,与萧山市隔江相望,西连余杭市,北与桐乡市和嘉兴市郊区为邻(图1-1)①。境内有沪杭铁路、京杭古运河和沪杭、杭浦、嘉绍、杭州绕城、钱江隧道等高速公路。海宁东西长约52千米,南北宽约30千米,总面积723平方千米。海宁大地构造属扬子准地台钱塘台坳的余杭一嘉兴台陷,在侏罗纪(约在1.95亿年前)以前为浅海区,侏罗纪开始上升,接受陆相河湖沉积,并经历了火山喷发和岩浆侵入活动。第四纪更新世,又经历了多次海进海退,形成一些滨海或浅海相沉积和海陆交互相沉积,后海水渐退,杭州湾范围缩小,喇叭口初步形成,海宁成陆。

    海宁地形狭长,地貌南高北低,地势由西南向东北倾斜,除东北和东南有少数山丘外,余均为平原。平原占87.94%,山丘占1.81%,水域占10.25%,地面吴淞高程4米~8米。区域内以高阳山最高,海拔253.3米,其他均在200米以下。境内东南部的袁花、黄湾一带低丘,延伸至海盐县境内,山体为火山岩及次火山岩,一般以块状英安质含角砾晶屑凝灰熔岩、溶凝灰岩为主,也有岩屑溶角砾凝灰岩,溶结凝灰岩,局部夹流纹岩含角砾凝灰熔岩。分布于硖石街道和海昌街道的东山、西山、大横山、小横山、东殳山和西殳山等残丘,为滨海沉积的碳酸盐岩,并遭受不同程度的硅化。距今6亿年左右,下部为紫红色硅化灰质白云岩,含较多燧石,往上过渡为燧石条带灰质白云岩,夹薄层硅质页岩。中部为细晶灰质白云岩,夹钙质炭质页岩,经化验,该层炭质页岩发热量为943-413大卡/千克。往上为黑色条带状硅灰质白云岩,山体为强硅化灰质白云岩,硅化呈网脉状、蜂窝状,被淋滤和溶蚀后,钙质流失,残留网格状或蜂窝状硅质骨架,形成蜂窝状溶蚀孔洞,在某些钻孔中,亦见到大小不等、形状各异的溶蚀洞。在几组裂隙的交汇处,往往形成较大的洞穴,这些裂隙和溶洞水是硖石街道地下水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境内大多数史前遗址中能发现这类蜂窝状硅化岩石块,本次小兜里发掘清理的石碼用的就是这类石材。海宁境内大部分地区被第四系所掩盖。据物探资料,基底构造位置处于桐乡—平湖凹陷南缘,北东向的赭山一硖石断裂带纵贯全市,断裂带以西为次一级的凸起和凹陷(即长安凸起和斜桥次凹),以东为次级相对隆起带。境内的新石器时代遗址分布与长安、斜桥凸起、硖石相对隆起地带非常吻合。

    海宁地处钱塘江北岸海宁潮激射地段,历史上曾多次发生海进和海陆变迁,平原土壤以河(江)、海作用为主导,母质来源于江、海、河、湖沉积物。南部紧靠钱塘江,接受东海泥沙的大片沉积;土壤质地偏砂,具海相特征;北部为古陆,受内陆河、湖物质沉积;中部为海、陆相过渡地带,受海、河、湖交互沉积,分别经历了盐渍化、脱盐脱钙、潮土化、潴育化和沼泽潜育化等复杂的成土过程,受人类活动的深刻影响,形成了旱地、水田明显分异,潮土与水稻田相间分布的格局。东南丘陵和东北残丘的土壤母质为喷出岩,中酸性结晶岩类和碳酸盐沉积岩类。在亚热带生物气候条件下,经过脱硅富铝化、弱红壤化等成土过程的坡残积体,形成棕黄一棕红色酸性土壤。平原土壤断面线,自盐仓垦区至袁花、谈桥一带,呈西南一东北走向,经长安、周王庙、盐官、斜桥、马桥等镇和街道,断面的土种分布顺序是流板砂、咸砂土、全砂泥、半砂泥田、黄松田、黄砂田、黄斑田、黄心青紫泥田、青紫泥田。土壤质地由砂到黏,土壤母质由河口相到内陆河湖相。

    境内潮土广布于各地的旱地土壤,面积为129平方千米,占土壤总面积的25%。潮土是在地表水和地下水的双重影响下发育而成的土壤,母质为河、湖、河口相冲积沉积物,土层深厚,达1.5米以上。土壤发生层的色泽和质地较为均一,中下部受地下水及地表渗漏水的影响,有锈纹锈斑,或锰铁结核。主要土属为堆叠土,大多经人工挑客土堆叠而成,有粉质、壤质、黏质堆叠土等3个土种。境内大多数新石器时代遗址发现于潮土上。

    钱塘江河口对海宁的地貌有重大影响。钱塘江河口数千年来几经变迁。约在7000年前,硖石、嘉兴、松江一带是杭州湾浅海区域内的一系列小岛。6000年前,海水渐次退岀,杭州湾喇叭口奠定后,导致沙量进出不平衡,逐渐形成沙坎。距今约2500年前,由于沙坎成长到一定高度,潮波由强烈变形而破裂,形成了举世闻名的涌潮奇观。强大的海潮,对钱塘江两岸的地貌改造起了两大作用:一是迫使江道河口发生显著变化,13~18世纪的500年间,钱塘江多次改道,海宁江岸大坍大涨达11次之多,最后江道大幅度北移,使原属海宁、地处江北的赭山、文堂山、河庄山、蜀山等地变为江南,海宁南境缩地20~25千米。二是江流涌潮夹带大量泥沙堆积两岸,使沿江地面抬高(比内地高出3米左右),形成沿江高地和潮间浅滩。

    海宁市地处太湖流域,为北亚热带海洋性湿润气候区,四季分明,冬夏较长,春秋较短,年均气温15.9℃,年均降雨量1184.8毫米。境内河流众多,水源丰富,水系内外、上下交叉,形成错综复杂的局面。境内主要河流涉及钱塘江、上塘河和运河等3个方面的水系。钱塘江位于市境南缘,境内江岸长53.6千米,北岸东西两端滩涂建设有尖山围垦和盐仓围垦,尖山围垦于1997年至2005年建设而成,面积42.0平方千米,盐仓围垦于1979年至1980年冬建设而成,面积19.9平方千米。上塘河水系在海宁市境内流域面积共有185.6平方千米,属沿海高区,河道平时水位高出北部运河水系1.5~2.0米。市境北部下河地区,乃大运河为主干的杭嘉湖平原水网的一部分,属运河水系2。海宁的大多数新石器时代遗址分布在下河地区(图1-2)。

    海宁历史悠久,距今约6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马家浜文化时期,就有人类在这里渔猎耕种、繁衍生息。据历史记载,在春秋时期,海宁为越之武原乡、槜李乡及御儿乡地。周敬王二十六年(前494年)一度属吴,寻复属越。战国时期,海宁为楚越争战之地,楚怀王二十三年(前306年)楚郡江东,遂为楚地。

    秦王政二十五年(前222年)定荆江南地,降越君,置会稽郡,设海盐县。二十六年(前221年)移长水县治于夹谷(今硖石),今海宁为长水(后改由拳)、海盐二县地。西汉元狩四年(前119年)于会稽郡海盐县置司盐之官,盐官一名始于此,海宁地属由拳、海盐地。东汉建安八年(203年),孙权以陆逊为海昌屯田都尉并领县事。

    三国吴黄武二年(223年),析海盐、由拳置盐官县,属吴郡,隶扬州,为海宁建县之始。南朝陈永定二年(558年)十二月割吴郡盐官、海盐、前京三县置海宁郡,郡治盐官。为氵宁邑名之始,隶扬州。隋开皇九年(589年)废海宁郡,海盐并入盐官县,属杭州。大业三年(607年),改杭州为余杭郡,盐官县属之。

    唐武德七年(624年)并入钱塘县,属杭州,原海盐地并入嘉兴。贞观四年(630年)复置盐官县,属杭州隶江南道。天宝元年(742年)改杭州为余杭郡,盐官县属之,隶江南东道。至德二年(757年)分江南为浙东西道,余杭郡属之。乾元元年(758年)复改余杭郡为杭州,盐官县属杭州,隶浙江西道。

    五代,盐官县为吴越境地,属西府杭州,隶浙江西道。北宋太平兴国三年(978年)盐官县属杭州,隶浙江西道。至道三年(997年)隶两浙路。南宋建炎三年(1129年)七月,升杭州为临安府,盐官县属之,隶两浙路。元至元十三年(1276年)盐官县属杭州路,隶江淮行省。元贞元年(1295年),因户口繁多升县为盐官州,天历二年(1329年)改名海宁州。

    明洪武二年(1369年)降为海宁县,属杭州府。清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复升为州。民国元年(1912年)改州为县,直属浙江省,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属第一行政督察区。1949年5月,海宁解放,6月建海宁县,县治从盐官移硖石镇,属嘉兴专区。1950年5月,海盐县沈荡区狮岭乡3个村和桐乡县屠甸区殳山乡7个村划归海宁县。1958年10月,撤销海盐县,大部并入海宁县,至1961年10月海宁、海盐两县分设,原属海盐的13个人民公社,仍划归海盐,狮岭公社留属海宁。1986年11月,撤海宁县,设海宁市,属嘉兴市①。2003年设立4个街道8个镇,其中双山(殳山)乡和狮岭乡合并为海昌街道,海昌街道是史前遗址密集分布区。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