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日本《论语》古钞本综合研究 共4册 2013高清

日本《论语》古钞本综合研究 共4册 2013高清

¥12.00Price

日本《论语》古钞本综合研究 共4册 2013高清

  • 日本《论语》古钞本综合研究 共4册 2013高清

    由北大出版社2013年出版。

    《日本<论语>古钞本综合研究:影印日本<论语>古钞本三种(套装共3册)》经《论语善本书影》(大阪府立图书馆1931)第三十九影印,是可靠的清原博士家训点本,也是安田文库中*价值的钞本,曾经《经籍访古志》著录,为狩谷棭斋求古楼旧藏。《经籍访古志》编纂于幕末时期(19世纪中叶),著录了十四种《论语》古钞本,几乎全部为求古楼所藏,而安田文库藏书就如同求古楼再世。

      此书原装外封与书叶用纸相同,外层又重装了蓝色外封。装帧为包背装,但书脊处不涂浆糊,是室町时代末期(15-16世纪)流行的装帧形式。外封上用墨笔题书名“论语一之五”、“论语六之十”,书写时代与正文相同,或即出自同一人。重装外封上有室町时代书签,墨笔题“论语六之十何晏集解”(见彩页),第一册原书签剥落,以朱笔题“论语一之五”。卷首有何晏序三叶,题作“论语序/叙曰汉中垒校尉刘向”。正文第一叶题“论语学而第一(低三格)何晏集解”,次行以“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起,何晏注用小字双行。自第二篇起各篇题名中都有章数,如“论语为政第二凡二十四章何晏集解”,仅第七篇作“论语述而第七旧三十九章/今三十八章何晏集解”,第十一篇作“论语先进第十一郑廿三章/皇廿四章何晏集解”。

    《论语》古注本,魏何晏《论语集解》在日本长期作为课本流传,梁皇侃《论语义疏》在国内早已亡佚,然而一直流传于日本民间。虽然古本原貌不存,但是影响非常之大。现存室町时代《论语集解》钞本即近百部,而考其源流,大致有三个系统:一是根据清原家课本钞写,二是根据正平版《论语》钞写,三是参考《论语义疏》钞写。日本所传《论语》古本的文献价值,学界较多关注的是正平版《论语》和《论语义疏》。

    《日本《论语》古钞本综合研究》书目:

    影印日本《论语》古钞本三种  林泰辅旧藏本《论语集解》 (日)高桥智解题;沙志利校勘
    影印日本《论语》古钞本三种  青莲院本《论语集解》 (日)高桥智解题;林嵩校勘
    影印日本《论语》古钞本三种  三十郎盛政传钞清家点本《论语集解》 (日)高桥智解题;吴国武校勘
    日本室町时代古钞本《论语集解》研究  外一种  论语普本书影 (日)高桥智著

    《日本《论语》古钞本综合研究》出版说明:

    日本所藏的漢籍鈔本(日本中世日本人鈔寫的中國古籍)是中國傳統古籍文化影響之下產生的一種產品。雖然根據宋代以前的中國鈔本鈔出來的東西還是很少,但是大部分的鈔本是根據宋元刻本校出來的。因此,中國宋元以來久已遺失的文獻的原貌,可以從這些文獻裏面找出來。大陸傳來的文獻,日本當時的學人接受以後,經諸多鈔本和版本校勘,又寫出來新的本子。由於他們的目的是校勘,而不是保存古籍,所以,在這個過程中有時候重要的原本面貌隱减看不出來了。

    鈔本,鈔出來的時代越早越好”,這個口號還是真實的,不過反過來,鈔的時代比較晚也不一定價值就低,作爲研究鈔本的基本觀念,我們應該知道這個道理。

    室町時代也叫足利時代,西曆1392年到1573年,是缣倉時代(12世紀末-1333)之后,經過南北朝時代(1336-1392),足利幕府在京都統治之時代,也是《論語》鈔本在民間流傳一個最繁榮的時代,而且是明顯表露出日本漢籍鈔本特色的一個時代。就是說,不同於之前時代的零本殘葉的情況,這一時期完本多,同時爲了讀書之便,字體、訓讀、翻葉等都更合理方便,當然,文本的校勘也周到。從這幾個方面來看,當時鈔寫的學人肯定不是隨便寫出來的,也可以說是典型的古鈔本了。

    爲了了解日本古鈔本的世界,本課題首先介紹室町時代的《論語》鈔本的情況,影印三種典型的鈔本,然後報告北京大學中國古文獻研究中心的專家們討論這些鈔本價值後的結論,提供一些進入鈔本研究的基本資料。讀者理解這些資料的意義后,就可以深人到現存千種之多的日本古鈔本之世界。

    斯道文庫藏(091—6)序文原闕室町時代後期鈔本外封題“圓珠”林泰輔舊藏五册。

    此書外封用深藍色紙重裝,開本爲25.3cm×18.3cm,第一、第四和第五册有原裝茶色外封,第四、第五册外封上還有室町時代用墨筆題寫的書名“圓珠”(見彩頁)。“圓珠”典出皇侃《論語義疏》自序,即“《論語》小而圓通,有如明珠,諸典大而偏用……”,是爲《論語》别名。國會圖書館藏本(WA16—45)外封題“一寸明珠”,與此同義。卷首闕何晏序文,現有序文爲舊藏者林泰輔據東洋文庫藏池田光政舊藏本(lC3⑦)鈔寫,另配四葉卷首不题篇名和章數,如下:
    論語卷第一何晏集解
    學而第一論語是此書總名學而爲第/
    篇别目中間講說多分爲/
    科段侃昔受師業自學而至堯曰凡廿/
    篇首末相次無别科重而持學而最先/
    (“論語是”以下文字用小字雙行)
    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悅乎馬融曰子者/

    男子通稱也/(“馬融”以下文字用小字雙行)内葉用墨筆畫邊框界欄,框19cm×14cm,四周單邊,每半葉八行,行十六字。紙張爲楮紙,較薄。全書出自同一人之筆,字體是室町時代後期書風,有很多當時特有的簡體字。批注僅有對正文的訓點,框外無批注。正文中有墨筆書返點、送假名、縱點和附訓,以及朱筆畫線的人名、書名和專名。各卷末題書名、卷數,僅卷一、卷二還寫有經注文字數每册首葉鈐“北總林氏藏”(林泰輔印)、“江風山/月莊”(稻田福堂印),末葉鈐“福堂”、卷十末鈐“浩/卿”(林泰輔印)。林泰輔(1854--1922)是漢學者,著有《論語年譜》(大倉書店,1916)。《論語年譜》收人多種《論語》書影,使用十分方便。稻田福堂原名政吉,藏書家,明治年間經營書肆山城屋。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