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杨简全集 全10册 2016高清

杨简全集 全10册 2016高清

¥17.00Price
杨简全集 全10册 2016高清
  • 杨简全集 全10册 2016高清

    《杨简全集》PDF电子书全10册,由浙江大学出版社2016年出版。
     
    杨简生前著述丰富,但经过八九百年的流传,多已散佚。《杨简全集》汇集了目前可以收集到的杨简的所有存世作品,包括《杨氏易传》20卷、《五诰解》4卷、《慈湖诗传》20卷、《石鱼偶记》1卷、《慈湖春秋解》12卷、《先圣大训》6卷、《慈湖遗书》20卷,以及相关的序跋、年谱、评论、佚文等。点校整理过程中,精选底本,又参校其他版本以考订文字的讹误与异同;至于涉及经典原文的错讹衍阙之处,则又博参各种经典原著以及历代学者的研究成果,以求达到最佳的文本整理效果,充分保证了全集的整理质量,为杨简研究及宋代学术思想史研究提供了最基础的文献资料。
     
    杨简,字敬仲,号慈湖,出生于宋高宗绍兴十一年(1141),卒于宋理宗宝庆二年(1226),浙江慈溪(今属浙江省宁波市)人。杨简是南宋重要的思想家,对他的作品进行整理结集出版,能够为学术界提供翔实的一手研究资料,十分有利于南宋学术以及中国学术思想史的深入研究,学术意义重大。董平教授为本项目花了诸多心血,对杨氏存世文献搜罗全面广泛,资料丰富翔实可靠。《杨简全集》的整理,其中包括他在美国哈佛大学图书馆等地搜集的不同版本资料,是关于杨简研究的基础性的成果。
     
     
     
    《杨简全集》书目:
     
    杨简全集   第一册
    楊氏易傳  二十卷
     
    杨简全集   第二册
    五誥解  四卷
    慈湖詩傳  卷一至卷十
     
    杨简全集   第三册
    慈湖詩傳  卷十一至卷二十
    石魚偶記  一卷
     
    杨简全集   第四册
    慈湖春秋解  十二卷一
     
    杨简全集   第五册
    先聖大訓  卷一至卷三
     
    杨简全集   第六册
    先聖大訓  卷四至卷六
     
    杨简全集   第七册
    慈湖先生遺書  卷一至卷七
     
    杨简全集   第八册
    慈湖先生遺書  卷八至卷十四
     
    杨简全集   第九册
    慈湖先生遗書  卷十五至卷二十一
     
    杨简全集   第十册
    慈湖先生遗書  卷二十二至卷二十五
     
     
     
     
     
     
     
     
     
     
     
     
     
    《杨简全集》出版说明:
     
    楊簡,字敬仲,出生於宋高宗紹興十一年( 一 一四一) ,卒於宋理宗寳慶二年( 一二二六) ,浙江慈溪人。乾道五年( 一一六九) 進—,九後爲富陽縣主簿、樂平縣知縣、溫州知州等職,官至實謨閣直學—、太中大夫。楊簡爲人留在耿介,律己端嚴,所至之處,皆有政績。其令樂平,懲惡揚善. 民風歸厚・至於「夜無盜警,路不拾遺」。紹熙五年( 一一九四) 去任之日,縣民送出縣境,呼爲「楊父」。趙汝愚罷相' 狡者文致其犯,而楊簡則與祭酒李祥上書爲辯。其知溫州,龍妓籍,尊賢士,倡禮儀,行公正。拆强障官河之宅第,使河道硫通・民生得其便利,民衆無不擁戴,稱爲「楊公河工而其自奉廉倫・供餐非薄,常曰:「吾敢以赤子膏血自肥乎?」民愛之如父母,至於「咸畫像事之」。《宋史》本傅,楊簡所生活的時代正是南宋理學最爲腔逹的時代,也是中國歷史上思想學術最爲輝煌燿爛的時期之一。自北宋以來,以中國自身文化傳統之本根意識的深層醒覺爲前提,根源於「道統」文化價值之重建與承續的本懷,以解構佛教爲基本學術冃的,而訴諸先秦儒學之思想體系與實踐方式之全血巾建的理學,至南宋乾道、淳熙時期,已經發展形成一種用本的哲學形態:以朱熹爲代表的理學、以陸九淵爲代表的心學以及以吕祖謙爲代表的「浙東學派」的歷史哲學。這三種形態,既是作爲哲學——思想文化連動的理學在歷史過程之中所實現出來的三種思想結果,也代表了關於「道」這一中國文化之本根觀念作为最高實在之展開的三種不同領悟方式。以朱熹爲代表的理學強調道在邏輯意義上的先在性與絶對性,以此爲前提而而新建構了人的存在與作爲最高實在之道的本質同一性;以陸九淵爲代表的心學則首先強調厂道作爲最高實在與人心的同在,並且道之真實的存在性是必然通過人心纔獲得其終究顯化的;以吕祖謙爲代表的「浙東學派」的歷史哲學,則確認道的真實存在必然體現於現實社會的整體歷史過程,因此道的追寻就必然需要訴諸現實的歷史,由此而實現了哲學與歴史學的實際融合。
     
    楊簡之學以「心學」爲主。對於「心之本體」的洞達了悟,按照楊簡的自述,是他二十八歲在太學時即已完成了的他在富陽任主簿期間,曾因「扇訟」一案而得陸象山爲之剖析開明,心悅而誠服,遂拜象山爲師。雖象山僅長楊簡二歲,但楊簡師事之,終身不渝。到六十三歲時,楊簡居於家鄉,築室於德潤湖上,更其名爲「慈湖」,於此接引後學,徜徉於山水清幽- 薰沐於春風和氣,究心聖學一講明心體,學者因稱之爲「慈湖先生」。楊簡爲陸象山學術的主要傳人,實爲心學之大宗。在他的影響之下,宋元時期的四明地區實爲心學之重鎮。南宋陸氏心學的傳承,在整個中國思想史上,實以四明地區最爲卓著, 何謂歴有淵源,統緒不絶,至明代王陽明先生出,則蔚爲吾國思想之大宗。
     
     
     
    楊簡哲學最心學的木質籽徴, 其全部哲學都是建/ 在心之本體這一人之存在的本原具根據之上的。心之本體。即爲并已之,主本」,也爲一切宇宙萬物之「主本」。人要實現其生存的本然意義與價值,首先即在於要獲得這一,主本」之自覺的自我建"(在孟子、象山無體而原冃明澈- 故能洞徹一切仃相之善惡是非・故能變化無方而在個體生存的現實境域之屮宀貫現其本體真實的恰當呈現。在常生活之中,人們因不悟此心之本體的本然實在,遂不能自覺地實現其「主本」的自我建立,至於私意橫起,欲屮叢生。此心之本體始因障蔽而昏・始闪私意向濁,始失人心之本來面目,終至於天人相隔、人道滅裂。因此在楊簡看來:私意」正是人道之所以陷落的根本, 故必「不起意二方能還歸人心之本相,冋歸人道之正途在匕木, 之门我建的意義上。
     
    他特别發明了《孔叢子》「心之精神是謂聖」之義,賦予心體自身之本有的清明狀態以神聖內涵,並由此而要求個體在現實生活之中還原出這一生命本原所應冇的神聖性; 在以「不起意」來實現這一真實還原的意義上,他充分發明了孔子「毋意、毋必、毋固、毋我」之義,以「絶四」爲心本體之本然澄明的真實開顯的保證;在心體畢竟以「無體」爲本原的意義上,他又特别關注到了《禮記・孔子閒居》一篇,特爲衣彩,給予詳細闡釋,充分發揮其義,以爲其「無體」之説的理論來源。對《孔子閒居》的特別重視,在儒學史上可謂前無古人後無來者,應當引起楊簡研究者的特別重視。
     
    楊簡的學説・其小意簡約単純,而義理富贍,境界博大。凡論南宋之心學,固以象山爲主,而慈湖乃象山之正宗。就其立論之精審與境界之博大而言,慈湖固與象山相並轡,而爲南宋心學之雙璧.若就其著述之宏富、學問之博洽、議論之篤實、思想之融貫、體系之完整、傳承之有緒而言,則慈湖實度越象山。楊簡與象山最爲顯著的不同, 不在於根本的哲學思想, 而在於其爲學的態度與方法。他住哲學上既以心學爲羊,確認聖人之學即爲心學,而心體則無體,遂把這一觀念普遍貫徹到儒家經叽文本的詮釋之中,於《詩》則有《慈湖詩傳》,於《書》則有《五誥解》,於《易》則有《楊氏易傳》、《慈湖己易》,於《春秋》則有《慈湖春秋解》,於《禮》則有《石魚偶記》及散見各論,幾乎也可謂「遍注群經」。而《先聖大訓》之輯注,在某種意義上則構成. —楊簡心學的經典文本系統。這些經典文本的注釋工作,不僅爲楊簡本人的心學主張獲得了典籍文獻的强大支持, 而且更爲重要的是, 他由此而開創了心學維度上的經典詮釋學路徑, 從而形成了南宋以降心學觀照之下的經典詮釋學傳統。如楊簡的主要弟子綫時( 字子是,號融堂,淳安人) ,便深能領會其師之意,同樣以儒家諸經的注解來彰顯其心學思想。著有《融堂書解》、《融堂四書管見》、《兩漢筆記》等,而《融堂四書管見》以《古文孝經》取代《孟子》而仍謂之「四書」,則似乎也值得給予特別的注意。
     
    楊簡不僅是南宋心學大宗,也是一個學派的開創者。以楊簡爲代表的「甬上四先生」( 楊簡、袁燮、舒璘、沈焕) ,實爲南宋心學之干城,而其學脈之傳遞,歷宋至元,縷縷不絶,而謂之「慈湖學派」,實更爲恰當。「慈湖學派」之學緒傳承及其影響所及,非但蔚爲一方文化之盛,更是體現了一種富有顯著特徵的思想傳統,由此亦可見楊簡在思想史上的歷史地位及其重要影響。
     
    楊簡著述宏富,對《尚書》、《周易》、《詩經》、三《禮》、《春秋》、四書等儒學的主要典籍均有獨到闡述. 然散佚亦多。關於楊簡的著述及其存佚的詳細情況, 可參見張壽錦的《慈湖著述考》。今存楊簡著作七種:《楊氏易傳》二十卷、《五誥解》四卷、《慈湖詩傳》二十卷、《先聖大訓》六卷、《石魚偶記二卷、《慈湖春秋解》十二卷、《慈湖遺書》二十卷。本次整理《楊簡全集》,乃彙其存世的全部著作及有關序跋、年酒、佚作、評論等相關得述於, 編,以利於學者的檢閲與研究。現將本書各種著作的版本及整理情況簡要説明如下。
     
    一、《楊氏易傳》二十卷。該書今存最早版本爲明萬曆二十三年( 一五九五) 刻本,《四庫全書》、四明叢書三所收版本均同該本題一宋寶謨閣學士慈溪楊簡敬仲著, 明後學盧陵劉日升、豫章陳道亨校,漳浦林汝詔、豫益饒伸仝校」,南京吏部尚占蔡國珍爲之序。《慈湖遺書》卷一有《周易解序》,實即《楊氏易傳》冠於《乾》卦之前文字,然無「今《易經》乃漢費氏所傳……猶今《乾》卦《彖》、《象》繫卦之末歟」數行,六卷本《慈湖光生遺書抄矫載亦無此數行。然張春錦《慈湖著述考》謂「序在《易傳》正文之中- 劉^ 升、陳道亨刻本闕『今《易經乃漢費氏所傳」至「猶今《乾》卦《象》、《彖》繫卦之末歟」數行。提要》謂或日升等所妄改。惟《遺書》首篇載此序,確無前數行。朱彝尊《經義考》録其自序,亦如此。而四庫所收爲浙江吴玉墀藏本,乃有之。徧讀《遺書》,慈湖論《易》未著此語。吴本必有所據也。」今案:據《四庫全書總目》所述,四庫所收所謂「吴玉墀家藏本」《楊氏易傳》實即劉日升、陳道亨刻本,該本正文即以「今《易經》乃漢費氏所傳」爲開頭,張氏謂劉日升、陳道亨刻本無此數行,獨「吴玉墀家藏本」有之,不知何據?至於《遺書》所收《周易解序》無此數行,則或爲《遺書》編者略之,亦未可知。此次整理楊氏全集,即以萬曆二十三年劉日升、陳道亨刻本爲底本,所據爲膠片,首尾片驚字迹清晰展美國哈佛燕京圖書館而以文淵閣《四庫全書》本、簡稱「四庫本」。《四明叢書》本爲主要參校本。
     
    二、《五誥解》四卷。該書爲楊簡關於《尚書- 康誥》以下五篇,即《康誥》、《酒誥》、《梓材》、《召誥》、《洛誥》的解釋,故稱「五誥解」。今世所傳,爲清代四庫館臣從《永樂大典》所輯本,已闕《梓材》一篇的解釋。《四庫全書總目》云:「此書世久失傳,《文淵閣書目》作二 册, 焦鼓《經籍志》作二 卷二朱彝尊《經義考》以爲未見。今從《永樂大典》各韻中按條薈萃,惟闕《梓材》一篇,餘皆章句完善,謹依經文而後釐爲四卷。」嘉慶十三年( 一八。八) 張海鵬收入《墨海金壺》叢書,張壽鋪刊《四明叢書》,則據「文瀾閣鈔本」及《墨海金壺》本校前,《叢書集成初編》則據張氏《墨海金壺》本影印。此次整理,則以《四明叢書》本爲底本。
     
    三、《慈湖詩傳》二十卷。該書爲楊簡對《詩》三百篇的解釋,特重孔子「思無邪」之義的闡釋與發揮,而以《詩序》爲衛宏所作,攻之甚烈。《慈湖遗書》存有《詩解序》,然其刻本久已不傳。今所傳本,亦爲清代四庫館臣從《永樂大典》所輯本。《四庫全書總目》云:「是書原本二十卷,焦玆《國史經籍志》及黄虞稷《千頃堂書目》尚載其名,而朱彝尊《經義考》注曰『已佚」。今海内藏書咸集秘府,而是書之目闕舄,則孫雁所説爲可信。……今從《永樂大典》所載裒輯成編,仍勒爲二十卷,又從《慈湖遺書》内補録《自序》一篇、總論四條,而以《攻婢集》所載樓鑰與簡《論詩解書》一通附於卷首,其他論辨若干條,各附本解之下,以資考證。」張壽鋪刊《四明叢書》,則據「文瀾閣鈔本」。張氏云:「樓鑰《論詩解書》,文瀾閣本未載。壽錦録自《攻婢集》,附於《詩傳》之後,與四庫附於卷首者差異矣。」《慈湖著述考》。該書因從《永樂大典》所輯,故《大典》未載者概付闕如.非完帙。此次整理,乃以《四明叢書》本爲底本,以文淵閣《四庫全書》本爲主要參校本。簡稱四庫本。凡《詩》本文,皆據《十三經注疏》本進行校對,所有引文,則重爲覆査,行所校正,皆岀校記。
     
    四、《石魚偶記》一卷。該書爲楊簡讀書雜記,而以論《禮》者居多。有慈溪鄭氏「二老閣」刻本,爲張壽錦收入《四明叢書》。今即以《四明叢書》本爲底本。
     
    五、《慈湖春秋解》十二卷。該書爲楊簡對《春秋》的解釋。《慈湖遺書小有春秋解序》,《宋史・藝文忐二音録《春秋解》—卷- 據張壽鋪《慈湖著述考》,《天啓慈溪志》著録書名爲《春秋傳》。該書雖《宋史》有著録,然至張氏輯《四明叢書》時即稱「未見」,世久以爲已佚。予丙輯慈湖遺著,嘗遍搜海內外各大圖書館藏, 終於發現該書仍然存世, 甚爲歡喜該書今存清代抄本, 共八册, 藏於重慶圖書館古籍部。此次整理出版。即由本人從軍慶圖苦館抄岀。其版本面貌如次:代:名爲《慈湖春秋傳》,題爲「宋慈溪楊簡敬仲撰小標卷次。抄本用紙格式統一,字迹工整,需迹清晰. 每. 頁九行「仃頂格二十一字,夾注用雙行小字。經文頂格,傳文退一格。卷首有《慈湖春秋傳序》,文字與見於《慈湖遺書》之春秋解庁向: 而其末曾字敬仲爐慈湖, 慈溪人。乾道年間進上, 授富陽主簿, 受寶謨閣匕學士,轉朝議大夫、慈溪縣男致仕。著述甚多。」蓋爲抄録者所加。該抄本未見抄寫人之具體信息,然每頁折縫下端均有「注韓居」三字。「注韓居」爲清代鄭傑之號。傑字昌英,福建侯官( 今閩侯縣) 人。雅好韓愈詩文. 故以「注韓居一爲號。雖家貧而酷愛藏書,積至數萬卷。《慈湖春秋傳》雖爲「注韓居」抄本無疑。然亦非必爲鄭傑手自抄録。該抄本首尾完整, 然間有錯訛, 如莊公十四年至二十一年有錯簡,而算公十六年「晉人執莒子、邦子以歸」以下至襄公三十一年經傳皆闕,則恐「注韓居」抄寫時其所據本即已行殘闕。乂抄本卷末鈴冇・方朱文卬浄一海寧陳琰有年氏曾觀。海寧陳琰, 字立炎, 民國著名藏書家,曾開設—海占舌流通處,並影印出版《知不足齋叢书》等珍貴古籍。然則「注韓居」抄本或嘗爲陳琰所收藏歟? 今皆不得其詳。就「注韓居」抄本《慈湖春秋傳》之内容而言, 其所述觀點及仃文風格全與楊簡他占相同,爲楊簡遺皆無疑。該抄本雖名爲《慈湖春秋仰二然《慈湖遺書》有《春秋解序》,《宋史・藝文志〃亦著録爲《作秋故此次整理,更其名爲《慈湖春秋解》。原抄本雖未標卷次,然分卷清晰,如「隱公第一」、「桓公第二」等,遂據其所分而加標卷次,別爲十二卷。《春秋》經文,楊簡乃以《左氏傳》爲主。經文及楊簡「解工工間,或訛誤・則據《春秋二一傳及他者加以校司・亚同時以校記。
     
    六、《先聖大訓》六卷。~ 慈湖遺咅冇先聖人訓序》。陳振孫《直齋書録解題》:「《先聖大訓》六卷- 龍圖閣學上慈溪楊簡敬仲撰,取〈〈禮記》、《家語》、《左傳》、《國語》而下諸書凡稱孔子之言,皆類爲此編。然聖人之言,旨意未易識也,……而況於百氏所記?其間淺陋依託,可勝道哉!多聞闕疑,庶平其弗畔也「羅對楊簡此書不無微辭。然楊簡之集爲是編,實爲闡明其本身之哲學思想而做的一種文獻溯源,故其於所輯孔子之言,皆加詮釋而歸本於心學,非僅在於集孔子之語爲一編而已。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