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地政史料汇编 全22册/民国文献资料丛编 国图2011
民国地政史料汇编 全22册/民国文献资料丛编 国图2011
民国地政史料汇编 全22册/民国文献资料丛编 国图2011
《民国地政史料汇编》PDF电子书全22册,由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11年出版。
民国时期的地政,在政治、经济生活中具有举重轻重的地位。本书收录地政史料三十五种,主要内容为:各年度的地政法规汇编;地政署的职员录、统计提要;全国各省市土地行政机关的概况、报告;中国地政学会创办的《地政月刊》、中国地政研究所创办的《地政学报》、中央政治学校地政学院研究室所编的《地政论文撮要》。内容涉及中国土地问题的探讨、土地改革政策、土地测量与登记、土地陈报、租佃问题、地价调查、土地税与土地评价等方面的内容。
《民国地政史料汇编》目录:
第一册
地政法規彙編 一九三六 1
地政法規輯要 199
地政法規:第一輯 一九四六 235
地政法規 一九四六 357
第二册
地政法規輯要 一九四七 1
地政署職員錄 一九四六 205
地政統計提要 一九四七 223
中央政治學校附設地政學院一覽 一九三五 313
地政學院研究概况 一九三七 579
第三册
地政研究 1
二年來之北平地政 一九四七 155
抗日戰爭中之綏遠地政 一九四七 211
上海市地政 一九四七 333
第四册
上海地政概况 一九四七 1
上海市第一届參議會地政委員會工作報告:第一輯 一九四七 15
江蘇地政:創刊號 一九三二 27
三年來江蘇地政述要:二十二年十月至二十五年九月 一九三七 429
江蘇省地政概况 一九四七 485
第五册
浙江地政概况 一九四三 1
江西省土地局地政特刊 一九三四101
第六册
江西省地政概况 一九三八 1
江西省地政概况 一九四一 35
江西省地政概况 一九四一 151
江西地政概况 一九四三 231
南昌縣地政紀實 一九三七 287
福建省地政概况 一九三九 419
福建之地政 一九四四 491
第七册
河南省地政創刊 一九三四 1
第八册
廣東地政 一九四○ 1
四川省地政概况 一九四二 195
十年來之陝西地政 一九四六 273
寧夏省地政實施計劃書 一九三六 503
臺灣地政統計 一九四七 579
第九册
地政月刊
第一卷第一期 一九三三年一月 1
第一卷第二期 一九三三年二月 161
第一卷第三期 一九三三年三月 309
第一卷第四期 一九三三年四月 465
第十册
地政月刊
第一卷第五期 一九三三年五月 1
第一卷第六期 一九三三年六月 147
第一卷第七期 一九三三年七月 321
第一卷第八期 一九三三年八月 485
第十一册
地政月刊
第一卷第九期 一九三三年九月 1
第一卷第十期 一九三三年十月 163
第一卷第十一期 一九三三年十一月 303
第一卷第十二期 一九三三年十二月 463
第十二册
地政月刊
第二卷第一期 一九三四年一月 1
第二卷第二期 一九三四年二月 225
第二卷第三期 一九三四年三月 413
第二卷第四期 一九三四年四月 555
第十三册
地政月刊
第二卷第五期 一九三四年五月 1
第二卷第六期 一九三四年六月 129
第二卷第七期 一九三四年七月 281
第二卷第八期 一九三四年八月 495
第十四册
地政月刊
第二卷第九期 一九三四年九月 1
第二卷第十期 一九三四年十月 153
第二卷第十一期 一九三四年十一月 295
第二卷第十二期 一九三四年十二月 431
第十五册
地政月刊
第三卷第一期 一九三五年一月 1
第三卷第二期 一九三五年二月 163
第三卷第三期 一九三五年三月 319
第三卷第四期 一九三五年四月 519
第十六册
地政月刊
第三卷第五期 一九三五年五月 1
第三卷第六期 一九三五年六月 135
第三卷第七期 一九三五年七月 301
第三卷第八期 一九三五年八月 447
第十七册
地政月刊
第三卷第九期 一九三五年九月 1
第三卷第十期 一九三五年十月 171
第三卷第十一期 一九三五年十一月 329
第三卷第十二期 一九三五年十二月 517
第十八册
地政月刊
第四卷第一期 一九三六年一月 1
第四卷第二、三期 一九三六年三月 137
第十九册
地政月刊
第四卷第四、五期(第三届年會專號) 一九三六年五月 1
第四卷第六期 一九三六年六月 425
第二十册
地政月刊
第四卷第七期 一九三六年七月 1
第四卷第八期 一九三六年八月 149
第四卷第九期 一九三六年九月 319
第四卷第十期 一九三六年十月 501
第二十一册
地政月刊
第四卷十一期(平湖整理地籍專號)一九三六年十一月 1
第四卷十二期 一九三六年十二月 177
第五卷第一期 一九三七年一月 337
第五卷第二、三期(扶植自耕農專號) 一九三七年三月 489
第二十二册
地政論文撮要 一九三五—一九三七 1
地政學報 第一期 337
《民国地政史料汇编》序言:
民國時期,中國處在從近代社會向現代社會轉型蜕變的一個重要階段。這個時期,政治風雲變幻,思想文化激蕩,内憂外患叠起。國家政治、經濟、文化等均發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大變化。新輿舊、中與西、自由與專
制、激進與保守、發展與停滯、侵略與反侵略,各種社會潮流在此期間匯聚碰撞,形成了變化萬千的特殊歷史景觀。僅從文化角度考察,一方面傳統文化得到進一步整理繼承和批判揚棄,另一方面西方文化又強烈地衝搫和影響着當時人們的思想與行為。特別是馬克思主義、列寧主義的翻譯介紹與傳播,不僅深刻地影響着人們的思想意識,而且直接導致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的爆發以及由此帶來的社會巨變。當此之時,社會政治雖然動蕩不已、經濟脆弱不堪,思想文化卻大放異彩。知識界思維活躍,視野開闊,著述興盛,流派紛呈。加之出版業和新聞業的飛速發展,使民國的出版發行達到空前的規模。短短的數十年間,積累了包括圖書、期刊、報紙以及檔案、日記、手稿、票據、傳單、海報、圖片及聲像資料等等大量文獻。這些文獻作為此一時期思想文化的特殊載體和社會巨變的原始記錄,不僅數量巨大,可稱海量,藴涵其間的思想文化更不在歷來為人們所珍視的善本古籍之下。
作為一個剛剛過去的歷史時期,民國距今時間最近,輿當前的現实联系也最为密切。因此对民国历史的研究向來為各界所重視。經過近六十年的努力,特別是經過一九七八年以後的思想解放運動,中華民國史的研究取得了長足的發展:有關民國史的研究著述和史料大量出版,學術研究隊伍迅速擴大,學術交流活動日漸頻
繁。目前,民國史研究已經成為中國歷史研究諸學科中建立較晚,卻發展較為迅速、取得成就較為顯著的學科,並有逐漸成為國際『顯學』的趨勢。輿學術研究相適應,在既往的半個多世紀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民國文獻資料的搜集、整理與出版工作,也有很大的推進,取得了一定的成績。如利用南京第一一歷史檔案館藏民國各級政府檔案整理出版的《中華民國史檔案資料彙編》和《中華民國史檔案資料叢刊》,根據廈門大學圖圖書館藏『末次研究所情報資料』整理出版的《中華民國史史料外編:前日本末次研究所情報資料》,根據遼寧省檔案館所藏檔案整理出版的《滿鐵密檔》,利用上海圖書館、復旦大學圖書館、華東師範大學圖書館館藏圖書整理出版的《民國叢書》,以及湖北所編辛亥革命史料,天津所編北洋軍閥史料,西南各省所編西南軍閥史料,廣東所編孫中山及南方政府史料,東北所編『九一八』和偽滿史料,上海所編汪偽史料及民族資本企業經濟史料,重慶所編國共關係史料,包括以《國民政府公報》為代表的民國政府出版物,以《申報》、《大公報》、《益世報》為代表的民國報紙,以《東方雜誌》、《良友雜誌》為代表的民國雜誌等等的整理出版,都是這方面工作的重要成果。從上世紀五、六十年代開始,臺灣地區也影印出版了以《革命文獻》、《中華民國重要史料初編》為代表的大批民國文獻,為人們瞭解民國社會輿歷史,從事學術研究,提供了十分重要的資料。
然而,這些整理和出版工作,輿民國史研究日新月異的發展以及社會各界對民國文獻資料巨大的使用需求相比,還存在着很大的反差。甚至可以說,目前民國文獻的傳藏輿利用正面臨非常嚴峻的危機。相關調查顯示,由於近代造紙、印刷、裝訂等工藝自身缺陷所造成的先天不足以及各收藏機構長期以來普遍存在的觀念滯後、認識不足、經費短缺、保管不善等原因所帶來的後天損害,使得國家圖書館、歷史較為悠久的公共圖書館以及為數眾多的高校圖書館、科研機構圖書館、檔案館、海外公私藏書機構收藏的民國文獻,幾乎無一例外地出現了嚴重的老化或損毁現象。以國家圖書館為例,館藏約六十七萬册民國時期文獻中,達到中度以上破損的占百分之九十以上,民國初年的文獻更是百分之百地破損。研究表明,民國文獻的保存壽命一般為五十至二百年。
也就是說,時光流轉到今天,相當一部分的民國文獻已處於行將消失的危急狀態!文獻本身面臨湮減消亡,亟待搶救和保護,當然也就談不上服務社會,服務學術,滿足各界查閱使用的需求。針對此等危機,自上個世紀八十年代以來,眾多專家學者多次發出呼籲,號召全社會都來關注民國文獻的『生存現狀」,重視民國文獻的搶救保護輿開發利用。以國家圖書館為首的眾多公共圖書館、高校及科研機構圖書館、檔案館,更積極從原生性保護和再生性保護兩個方面,採取了改善保存環境、強化修復手段和加速縮微複製等一系列切實有效的保護搶救措施,並取得了階段性的成果。但與更大範圍的老化和損毁現象相比,輿保護經費和專業修復人才嚴重短缺、修復手段相對滯後的尷尬、危急狀況相比,這些保護和搶救措施,還不能從根本上解決民國文獻保護傳藏與開發利用所面臨的諸多困難。
從總體的形勢看,及時搶救保護數量宏富的民國文獻,避免我國悠久的文獻傳承歷史出現令人痛心的斷層,切實保障中華民族文化血脈的延續與光大,已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遣決非危言聳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