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汉学丛书 共32册 1992-2017 高清
海外汉学丛书 共32册 1992-2017 高清
海外汉学丛书 共32册 1992-2017 高清
《海外汉学丛书》共32册,由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至2017年出版。
《海外汉学丛书》包括来自美国、日本、法国、英国、加拿大和俄罗斯等各国著名汉学家的研究著述,涉及中国哲学历史、文学、宗教、民俗、经济、科技等诸多方面。提倡实事求是的治学方法和富于创见的研究精神,是其宗旨,也是这套丛书入选的标准。因此,丛书入选著作中既有不少已有定评的堪称经典之作,又有一些当时新出的汉学研究力作。前者如日本学者小尾郊一的《中国文学中所表现的自然与自然观》法国学者谢和耐的《中国和基督教》,后者以美国学者斯蒂芬·欧文(宇文所安)的《追忆:中国古典文学中的往事再现》为代表,这些著作虽然研究的角度和方法各有不同,但都对研究对象作了深入细微的考察和分析,体现出材料翔实和观点新颖的特点,为海内外学术界和知识界所借鉴。同时,译者也多为专业研究者,对原著多有心得之论,因此译本受到了海内外汉学界和读者的欢迎。
《海外汉学丛书》新版书目(高清):
海外汉学丛书 明季党社考
海外汉学丛书 中国总论 上册
海外汉学丛书 中国总论 下册
海外汉学丛书 中国人的智慧
海外汉学丛书 宋至清代 身分法研究
海外汉学丛书 杜甫中国最伟大的诗人
海外汉学丛书 才女之累 李清照及其接受史
海外汉学丛书 终南山的变容中唐文学论集
海外汉学丛书 清廷十三年 马国贤在华回忆录
海外汉学丛书 美的焦虑 北宋士大夫的审美思想与追求
海外汉学丛书 中国文学中所表现的自然与自然观 以魏晋南北朝文学为中心
《海外汉学丛书》旧版书目:唐诗的魅力
1368-1953中国人口研究
道教 第1卷
道教 第2卷
道教 第3卷
李白诗歌抒情艺术研究
柳永论稿 词的源流与创新
美国学者论唐代文学
南明史 1644-1662
三国演义与民间文学传统
通向禅学之路
早期中国“人”的观念
中国的宗族与戏剧
中国和基督教-中国和欧洲文化之比较
中国近代白话短篇小说研究_
中国民间宗教教派研究
中国文学中所表现的自然与自然观
中国文章论_
中国小说世界
中华帝国的文明
追忆 中国古典文学中的往事再现
《海外汉学丛书》出版说明:上海古籍出版社一直关注海外中国传统文化研究,早在上世纪80年代初期,就出版了《海外红学论集》、《金瓶梅西方论文集》等著作,并与科学出版社合作出版英国著名学者李约瑟先生主编的巨著《中国科学技术史》。80年代后期,在著名学者王元化先生和海外著名汉学家的支持下,上海古籍出版社推出了《海外汉学丛书》的出版计划,以集中展示海外汉学研究的成果。自1989年推出首批4种著作后,十年间这套丛书共推出20余种海外汉学名著,深受海内外学术界的好评。
近十几年来,在中国研究的各个领域,中外学者的交流、对话日趋频繁而密切,中国学者对海外汉学成果的借鉴也日益及时而深入,海外汉学既是中国高校的独立研究专业,又成为中国学人育成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取资对象。新生代的海外汉学家也从专为本国读者写作,自觉地扩展到以华语阅读界为更广大的受众,其著作与中文学畀相关著作开始出现话题互生共进的关系,预示了更广阔的学术谱系建立的可能。本世纪以来,虽然由于出版计划调整,《海外汉学丛书》一直未有新品推出,但上海古籍出版社仍然持续出版了一批高质量的海外汉学专题译丛,或从海外知名出版社直接引进汉学丛书如《剑桥中华文史丛刊》,积累了更为丰富的出版经验及资源。鉴于《海外汉学丛书》在海内外学术界曾产生过积极影响,上海古籍出版社听取学术界的意见,决定重新启动这套丛书,在推出新译的海外汉学名著的同时,也将部分已出版的重要海外汉学著作纳入这套《海外汉学丛书》,集中品牌,以飨读者。
《海外汉学丛书 明季党社考》目录:
中译本前言&李庆
序&岛田虔次
序章 东林党研究史
第一章 东林党和张居正——以考成法为中心
第一节 张居正的考成法
第二节 学生、书院、历史编纂
第三节 中央和地方
第二章 万历前期的对外问题
第一节 张居正和山西商人——以隆庆和议为中心
(一)隆庆和议的经过
(二)王崇古、张四维的周围
(三)山西官僚和张居正政权
(四)再论隆庆和议
第二节 围绕着明、日和平交涉的政争
(一)洮河之变
(二)明、日和平交涉的经过
(三)封贡还是战守
第三章 东林党的形成过程
第一节 《万历邸钞》和《万历疏钞》
(一)《万历邸钞》
(二)《万历疏钞》
第二节 形成过程
(一)何为“言路”?
(二)官守和言责
(三)监察权的独立性
(四)对申时行批判的展开
(五)国是和众论
(六)“朝廷公党”
第四章 东林书院和党
第一节 顾宪成和高攀龙
第二节 东林书院的成立
第三节 书院的网络——江南
(一)志矩堂(金坛)
(二)明道书院(宜兴)
(三)虞山书院(常熟)
(四)崇实会馆(桐城)
第四节 书院的网络——四大书院
(一)江右书院(仁文学院)
(二)徽州书院(紫阳书院)
(三)关中书院
第五节 书院和党
第五章 东林党和李三才
第一节 李三才和矿税之祸
第二节 君主论
第三节 矿税问题之后
第四节 党争
第六章 天启的政局
第一节 三案的发生
第二节 辽东问题和首善书院
第三节 急转——杨涟的《二十四大罪疏》
第四节 弹压
第七章 复社运动
第一节 应社的成立
第二节 复社的成立
第三节 理念和组织
第四节 “古学复兴”
第五节 围绕着复社的政治形势
第六节 南都防乱公揭
第七节 周延儒内阁的诞生
第八节 明的灭亡和复社人
第八章 南京福王政权下的党争
第一节 围绕拥立福王的情况
第二节 逆案和顺案
第三节 文和武
第四节 《蝗蝻录》
第九章 复社人士的抵抗运动
第一节 太湖周围
第二节 浙东
终章
东林党关系者一览
后记《中国文学中所表现的自然与自然观 以魏晋南北朝文学为中心》目录:
序章 魏晋文学之前的自然的叙述
第一章 魏晋文学中所表现的自然与自然观
第一节 咏秋诗
一、“悲秋”诗——它的产生与固定
二、秋景描写
第二节 写景诗
一、行游与自然
二、阮籍与嵇康的诗
三、仙境与行旅的自然
四、“招隐”诗
五、从玄言诗到山水诗
1.孙绰、许询与殷仲文、谢混
2.“兰亭”诗
3.山水诗的萌芽
六、田园诗人陶渊明
第三节 赋与自然
第四节 山水观
一、隐遁
二、游乐
第二章 南朝文学中所表现的自然与自然观
第一节 山水诗
一、谢灵运
二、谢朓
三、梁、陈的诗
第二节 叙述山水的小品文
第三节 山水游记
一、晋宋的山水游记——以《游名山志》、《庐山略
记》为中心
二、地方志——以《荆州记》为中心
三、“征”记与“征”赋
四、《水经注》与《宜都山川记》
第四节 咏物诗
第五节 赋与自然
第六节 自然美鉴赏
一、“赏”的意义
二、鉴赏性态度
第三章 北朝文学中所表现的自然与自然观
结语——以及唐以后文学中所表现的写景
后记
人名
《宋至清代 身分法研究》目录:凡例
第一章 宋元时代的奴婢、雇佣人、佃仆身分
绪言:问题之所在
一、史料中的奴婢与奴婢身分
二、雇佣人身分及其特质
1.雇佣人身分的基础
2.雇佣人的具体形态
三、佃仆、地客与佃户
1.佃仆、地客的由来
2.佃仆、地客的法律身分
3.“主仆之分”与佃户
结论
第二章 宋元时代的佃客身分
绪言
一、主佃专法的展开及其特征
1.宋代的主佃专法
2.元代的主佃专法
3.主佃专法的特征
二、“分”之规范与“长幼之序”
三、迁移问题与主佃关系
结论
第三章 中国历史上的恩与身分
绪言
一、奴婢、佣工的情况
二、佃客的情况
结论
第四章 宋代的杂人、杂户身分
绪言
一、良贱制度的消亡
二、杂类、杂人与杂户
结论
第五章 宋代的士人身分
绪言
一、士人的社会身分
1.“士人”的用语例
2.士人的地位与活动
二、士人的法律身分
1.役法上的优免
2.刑法上的优免
结论
第六章 唐宋间身分构成原理的转换
绪言
一、部曲身分研究的视角
二、唐律中的部曲
三、国家身分
四、部曲身分与唐朝的统治理念
五、雇佣人身分与宋朝的统治理念
结论
第七章 明代的奴婢、义子孙、雇工人
一、明朝的课题
二、奴婢
三、义子孙
四、雇工人
结论
第八章 明末清初奴婢、雇工人身分的重组与特性
绪言
一、明代奴婢、雇工人身分的特性
二、通向万历十六年新题例之路
三、清代前期奴婢身分的修改
四、清代前期雇工人身分的修改
结论
附论 关于乾隆五十三年条例的解释
事项索引
研究者姓名索引
译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