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书纪年研究 全2册 2014清晰
¥7.00Price
竹书纪年研究 全2册 2014清晰
竹书纪年研究 全2册 2014清晰
《竹书纪年研究》PDF电子书全2册,由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2015年出版,邵东方主编。
《竹书纪年》相传为战国时魏国史官所作,共十三篇,记载自夏商周至战国时期的历史,是中国古代唯一留存的未经秦火的编年通史。以君主纪年为纲目,上下记载了89位帝王、1847年的历史。《竹书纪年》早已亡佚,今存有“今本《竹书纪年》”和“古本《竹书纪年》”两种。《竹书纪年研究(1980-2000)》集结了20世纪80年代到2000年20年间各位专家学者对“古本”、“今本”《竹书纪年》研究的重要成果。这36篇重要论文,深入探讨了《竹书纪年》的版本问题,古人对《竹书纪年》的整理,以及《竹书纪年》的流传。学者们系统而全面地从直接史料中搜寻一切相关的证据,提出了有力的文献佐证和商榷意见。尤其注意阐发昔贤所未论及之种种问题,并将结论建立在可供客观检验的历史事实之上,为研究者揭示出一条较为深刻和广阔的思考路径。作为《竹书纪年研究(2001—2013)》的姊妹篇,是《竹书纪年》研究学术成果的结集体现。《竹书纪年研究》书目:竹书纪年研究 1980-2000竹书纪年研究 2001-2013《竹书纪年研究》序言:研究古史的人都知道,《竹書紀年》原爲戰國時期魏國的一部編年體史書,叙述夏、商、西周和春秋戟國的史事,是西晉初年從汲郡(今河南省衛輝市)魏王(一説魏國貴族)墓出土的大批竹簡古書中的一種,即《紀年》十三篇。當時晉廷的整理者以其所記按年編次而稱爲《紀年》。此書因從竹簡寫定亦稱《竹書》,又由出土的地點而名爲《汲冢紀年》,而見載諸書所引書名更有《書紀年》云云,但通常稱爲《竹書紀年》。那麽爲何《竹書紀年》會有“今本"的題名呢?這是因爲自清代中期以來,學者們一般認爲,《竹書紀年》原本(即出土後經當時學者整理成書的“《紀年》十三篇")佚于兩宋之際;因此相對于不復見之《竹書紀年》原本,清代學者多稱明清通行本爲“今本”《竹書紀年》,如《四庫全書總目》即稱“今本”,亦有謂“今書"或“近本"。清道光年問,朱右曾撇開《竹書紀年》行世之本,廣搜自晉以降諸書所引《竹書紀年》(朱氏稱爲“古文"《紀年》)佚文,注其所出,考其巽同,以時代次第,名之曰《汲冢紀年存真》。朱氏輯本雖復片鱗碎羽,然汲冢《紀年》原貌可識。民國初年,王國維以朱書爲據,並師其例,繼爲增輯校正,以補朱書之缺,更成《古本竹書紀年輯校》。從此書的題名看,王國維稱《竹書紀年》原本爲“古本",以相對“今本"而言。王氏又撰《今本竹書紀年疏證》,承襲了清人以《竹書紀年》通行本爲“今本"的説法。後來的學者對《竹書紀年》的題名基本上采取這樣的分。不過也有部分學者對上述傳統題名持不同看法,如美國斯坦福大學(StanfordUni-versity)倪德衛(DavidS.Nivison)教授即主張《竹書紀年》應有“原本”、“今本"和”古本"之分别:“原本"(anoriginaltext“,現或已部分亡佚;“今本"('CurrentText,)可能大部分是原本;“古本"('01dText,)則指假定原本已經全部佚失而搜采古書所引《紀年》的輯本0在他看來,假定“古本"爲源出汲冢的原本及視“今本"爲後人有心之僞作的觀點是根據不足的。倪氏高足、美國芝加哥大學(UniversityofChica-o)夏含夷(EdwardL.Shaughne”)教授則稱,所謂的古本、今本《竹書紀年》的稱呼是不合適的,恢復墓本才是有意義的研究。其所謂“墓本”即于公元前2的年(以下簡稱前××年)人土的《紀年》原本。1939年,朱希祖曾提出《竹書紀年》原本有荀勖、和嶠舊本(初寫本)與束皙改定本(考正重寫本)之别的觀點。@受朱氏之説啓發,夏含夷認爲傳世的“今本"《竹書紀年》和後人輯録的《古本竹書紀年》在體例文字上有諸多差巽,此因二本分别爲西晉學者對竹書兩次整理的不同纂本。0由此他主張汲冢《竹書紀年》至少存在荀勖、和嶠與衛恒、束皙兩個先後不同的整理本:一,臣瓚《漢書音義集注》、郭璞《山海經注》、《穆天子傳注》以及酈道元《水經注》所引《竹書紀年》當爲荀勖、和嶠的整理本,其絶大部分與“今本”《竹書紀年》相同;二,徐廣、王劭以及司馬貞《史記索隋》所引《紀年》則出于另一整理本,或有可能是束皙的修訂本0然而竊以爲此説缺乏堅實的根據,難以確證。關于“今本”《竹書紀年》真僞的問题,學術界有過兩度比較激烈的争論。第一次是自清代中期以至民國初年,主要限于中國學者之間。第二次則始于20世紀80年代,争論泛及海内外,迄今仍在持續。陳夢家將清代雍正以來研究《竹書紀年》的十幾位學者及其研究成果,即所謂第一次争論,大致分成三派:第一派信從宋後明前編作的《今本竹書紀年》(下稱今本),稍加考訂補正;一至第三派至第二派將一切今本失載的《紀年》完全補入今本各條之内。則僅録今本中見引于古書的各條及遺載的《紀年》而芟除一切編作今本時所補竄的各條。對于清代的“今本"《竹書紀年》研究,方詩銘主張應按照時間階段來説明。他認爲清儒對待“今本"《竹書紀年》的態度曾經歷了以下四個階段:第一階段,無條件的相信,以東逢衡《竹書紀年集證》爲代表。第二階段,有條件的相信,以洪頤煊《校正竹書紀年》、雷學淇《考訂竹書紀年》爲代表。第三階段,相對的否定,以朱右曾《汲冢紀年存真》爲代表。第四階段,絶對的否定,以王國維《今本竹書紀年疏證》爲代表。方氏按時間順序劃分階段的説法,與清人研究《竹書紀年》歷史過程不符。例如在所謂“無條件的相信"的第一階段,其代表人物陳逢衡是嘉慶、道光、咸豐年間的人;而在此之前,已有不少學者對“今本”《竹書紀年》持絶對否定的態度,如《四庫提要》(成書于1793年)、錢大听《十駕齋養新録》(成書于1799年)中“竹書紀年”條、崔述《〈竹書紀年〉辨僞》(作于1804年)等,均已明確指出“今本”《竹書紀年》爲後人所僞造之書。民國六年(1917)孟夏,王國維《今本竹書紀年疏證》一書問世,這是“今本"《竹書紀年》真僞争論上的一個重要轉折點。此書繼承了清代考據學家對“今本"辨僞的成果,並比他們更有所推進。王氏逐條證明“今本"《竹書紀年》僞訐之迹,斷其爲僞書,徹底否定了此書的真實性。王書刊怖以後,中外學者多遵其説。如梁啓超便完全同意王國維的看法。20世紀20年代興起的“古史辨”派疑古之風流被深廣,甚至有學者主張《竹書紀年》出土後即被作僞。如吕思勉認爲西晉學者借古書出土而製造僞書,以闡發他們的政治觀點产當然,“五四"之後仍有少數學者堅持“雖不以'今本,爲真,但皆從古書輯出"的觀點。如楊樹達《積微居小學述林》謂:“今本《紀年》固是後人纂輯,非是原書,然大都有所據依,非出臆撰。”@甚至有個别學者猜測“今本之先,必别有一本爲今本所從出”不過他們的看法以不受重視之故,未能在學術界發生很大影響。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後,大陸學術界對《竹書紀年》的研究著重于繼續對“古本”佚文的采輯和“今本”源流的考證。范祥雍《古本竹書紀年輯校訂補》以朱、王二書爲據,復爲增删校正,補朱、王輯本所未備。方詩銘在王修齡協助下,編訂《古本竹書紀年輯證》一書,于1981年刊行,以補上述三家之疏漏訛誤及編次不當。是書出版後,方氏又對書中的史料、文字及標點加以修訂。《古本竹書紀年輯證》修訂本在2m5年付梓。從20世紀50年代起,臺灣學者亦側重于對“今本"《竹書紀年》的深層辨僞,搜討勘訂“今本"作僞之迹。@在西方,19世紀法國學者畢甌(EdouadBiot)與蘇格蘭漢學家理雅各(James)均不以“今本"《竹書紀年》爲僞,並將此書翻譯爲西方文字但是20世紀以後,西方學術界的觀點御有所轉變,傾向于支持朱右曾和王國維之説。譬如美國芝加哥大學顧理雅(HerrIeeG.creel)教授、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UniversityofCalifornia,Berkeley)吉德煒(DavidN.Keightley)教授便非常認同朱、王關于“今本"的觀點。他們和大多數中國學者一樣,在研究中國上古年代問題時均排斥采用“今本"《竹書紀年》中的材料。@這種情况一直持續到20世紀70年代末才發生變化。近30年來,中外學術界對“今本”《竹書紀年》的真僞問題又掀起第二次廣泛而激烈的討論。一部分學者力主“今本"一書非宋以後人依托,足資研究上古年代學。儘管從事翻案工作的各家在具體研究結論上尚有歧巽,御都一致認爲,“今本"《竹書紀年》雖經後人竄改和增飾,但與汲冢出土的《竹書紀年》原本一脲相承,因此具有很高的史料價值。在斯坦福大學,1979年11月倪德衛開設研討班期間發現,如果以某種假定的因素改動西周第九代王夷王在位年代,使其即位的時間推遲六年,則可用“今本"《竹書紀年》的記載予以夷王時期幾個帶有銘文的青銅器確定年代。他又注意到,傳統文獻中某王的年代並不包括居喪的最初兩年,而戰國時代的史官對三年守喪的古制不甚瞭解。所以他認爲以即位年或從居喪期以後之登基年爲起點,來計算君王的在位時間,就有可能改變傳統的年表。而上述夷王年代之確定恰可與此印證倪德衛主張“今本"《竹書紀年》可能是晉武帝時出土的《竹書紀年》原本的一個副本,即從晉廷學者整理的一部尚未完成的本子派生而來,其大部分内容既真實又不完整。而所謂原本《紀年》的文本直到在前299至前2%年人墓之前尚未形成定本。魏襄王于前318年即位後,魏國史官將魏國的紀年與尚存的早期編年銜接起來,並對真實年代加以篡改。倪氏堅持説,即使此書是一部不完全的本子,其下逮西周末年的編年當爲原本所載年代。就此而言,“今本"《竹書紀年》乃戰國文獻,而其中的訛誤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