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良渚文化 全6册/余杭历史文化研究丛书 2010彩图高清

良渚文化 全6册/余杭历史文化研究丛书 2010彩图高清

¥21.00Price

良渚文化 全6册/余杭历史文化研究丛书 2010彩图高清

  • 良渚文化 全6册/余杭历史文化研究丛书 2010彩图高清

    《余杭历史文化研究丛书·良渚文化》PDF电子书全6册,由西冷印社2010年出版。

    1936年由施昕更先生首先发掘,1959年命名的良渚文化是我国长江太湖流域一支重要的古文明,距今约53004300年经过半个多世纪的考古与调查,确立了其遗址的重要分布区良渚遗址,位于杭州市余杭区良渚、瓶窑两个镇地域内,总面积约42平方公里。遗址区内分布着以莫角山遗址为核心的130余处良渚文化遗址,现已发现墓地、祭坛、大型建筑基址、大型防护性工程、村落居址、制玉作坊等各种类型的遗址点,且分布密集、内涵丰富、规模宏大、结构严谨。

    2007年,良渚古城的发现可谓石破天惊。古城的发现再次证明了以莫角山为中心的区域是良渚文化的中心,为我们重新认识良渚文化的社会发展进程,及良渚文化在中华文明起源中的地位和意义,提供了全新的资料,成为五千年中华文明的实证,对中国乃至世界史前文明研究产生广泛而深远的影响。考古学家张忠培先生称之为“中华第一城”,严文明先生也欣然提笔,写下“良渚古城,文明圣地”的题词。


    《余杭历史文化研究丛书·良渚文化》书目:

    文明的实证-良渚文化概述
    神巫的世界-良渚文化综论
    泯灭的古国古都-良渚遗址概论
    神圣与精致-良渚文化玉器研究
    饭稻衣麻-良渚人的衣食文化
    遥远的村居-良渚文化的聚落和居住形态

     

     

     

     

     

     

     

    《余杭历史文化研究丛书·良渚文化》出版说明:

    良渚文化以其自身许多不同于同时期其他区域性考古学文化的鲜明特色,在中国文明起源多源化的研究中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对良渚文化的综合性研究不仅可以揭示其物质社会和精神世界的基本内涵,深化对良渚文化乃至整个长江下游地区新石器时代文化的总体认知水平,而且对于探索中国文明起源阶段集中权力的形成、社会等级的分野、宗族制度的端倪、礼仪礼器的功能、大规模社会资源的调度能力等关键性问题和深化人们对中国文明起源时间、方式、途径的认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为积极推进良渚文化、良渚遗址和良渚古城的内含价值、保护展示、申遗战略等诸多方面的学术研究以及研究成果的整理、挖掘和创新,扩大良渚文化在国内外的影响力,打响良渚文化品牌,有效推动余杭文化产业建设,特组织编纂出版《余杭历史文化研究丛书·良渚文化》

    《良渚文化》卷共六册,蒋卫东主笔的《神圣与精致——良渚文化玉器研究》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地阐述了良渚玉器在良渚文化中占据的重要位置。玉器是良渚文化最具特征和最重要的文化因子,良渚文化玉器的制作和使用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众多新器型的出现,尤其是琮、璧这样特定器型的出现,表明良渚玉器已经超越了作为人体装饰物的功能,而神人兽面组合图像在玉器上的琢刻以及取象于神像的造型玉器的制作,使良渚玉器又成为神崇拜的主要载体。

    刘斌主笔的《神巫的世界——一良渚文化综论》揭示了祭坛等大型公共建筑,不仅是良渚文化浓厚宗教气氛的体现,也是当时社会组织化程度、非生产性社会劳动支出,以及少数显贵者攫取神权的具体体现,反映着集中权力的形成、社会等级的分野、大规模社会资源的调度能力等中国文明起源阶段的关键性问题。赵晔主笔的《湮灭的古国故都——一良渚遗址概论》对良渚遗址内涵的研究揭示,有利于对良渚文化的总体认知,对中国文明起源时间、方式、途径的认识,对良渚遗址保护与展示工作的推进以及对良渚遗址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工作的促进,在当前具有突出的现实意义。

    王宁远主笔的《遥远的村居——良渚文化的聚落和居住形态》,通过分析和归纳龙南、仙坛庙、绰墩、庙前、卞家山等良渚文化聚落居址的考古资料,研究复原良渚文化的居住形态。俞为洁主笔的《饭稻衣麻—良渚人的衣食文化》,从良渚文化考古出土材料入手,分析和复原良渚文化衣着、服饰和饮食方面的有关情况。还对丝绸、酿酒等存有争议的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

    蒋卫东等人主笔的《文明的实证—良渚文化概述》通过对良渚文化物质社会和精神世界诸多方面课题的系列研究,由点到面,构筑起对良渚文化全面和纵深研究的较完整体系,深化对良渚文化的总体认识。

    值得一提的是,这六本专著均为再次出版,而且我们的作者都以非常严谨的学术态度来对待它们,在第一版的基础上结合目前最新的考古发掘和学术研究进行了增添和修改,力求以合理的诠释,为读者部分复原良渚文化时期的人与人之间、人与物之间人与自然之间相生相伴的场景和细节。

    今天,良渚文化的研究保护迎来发展的黄金时期,不仅得到了余杭区委、区政府等各级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也从高高的神台走进了人民大众的心中,良渚文化已成为余杭人文精神的象征,成为余杭打造“品质之城,美丽之洲”的文化支撑和精神动力。我希望本卷的这次出版,能够使更多的人认识、了解良渚文化,进而关注良渚文化,关注余杭,参与到良渚文化的保护、研究、弘扬、申遗的队伍中来,也希望良渚遗址能早日申遗成功,走向世界。

    在经历了旧石器时代的筚路蓝缕以及新石器时代的风风雨雨后,在余杭首次发现的距今53004300年的“良渚文化”,被誉为世界东方文明的璀璨明珠;余杭县于公元前222年(秦王政二十五年)的始设和处于长江三角洲圆心地的优越地理位置,以及余杭各地俯拾皆是的文明亮片,使余杭的历史文化底蕴十分深厚。这数千年文明的深厚积淀,不断演绎着余杭发展的辉煌历史,同时也孕育了一批以沈括、章太炎为代表的历史名人,还吸引了众多的雅士名流,留下了许多歌颂余杭的佳作名篇,形成了余杭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

    余杭历史文化,是我们一笔得天独厚的“财富”,闪烁着执着与创新的精神。这种精神一直激励着世代余杭人在困难中奋勇前进,锐意创新。我们必须把这种精神发扬光大,把这笔“财富”传承弘扬,用优秀的历史文化精华,教育和引导我们,要让她的血液永远流淌在我们的血脉里,成为我们走向辉煌的不竭源泉。为此,我区专门组织有关部门、专家学者对余杭历史文化进行了深入全面系统的整理研究,梳理文脉,提炼精华,在此基础上编辑出版《余杭历史文化研究丛书》。

    《余杭历史文化研究丛书》是余杭历史文化的真实记录,具有一定的统一性、系统性和权威性。它的出版,无疑有利于加深人们对余杭历史文化深厚积淀和精彩内容的认识,有利于提高余杭的知名度,有利于提升文化生产力,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因此,《余杭历史文化研究丛书》对内是一套好教材,对外是一张“金名片”。我衷心希望能有更多的人阅读它、喜爱它,使之成为我们实现跨越发展、加快
    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打造最适宜居住的“品质之城、美丽之洲”的文化支撑和精神动力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