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安泰全集 全6册 2011高清
¥12.00Price
詹安泰全集 全6册 2011高清
詹安泰全集 全6册 2011高清
《詹安泰全集》PDF电子书全6册,由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出版。詹安泰先生是我國現代著名的古典文學專家,在文學理論研究、古典文學作品鑒賞及詩詞創作等領域均有傑出成就, 發表過許多部有關古典文學的專著和大量論文, 在學界產生過重要影響,至今對於古典文學研究仍然有重要的參考價值。由於出版時間久遠,原書流傳稀少,不易覓求,爲滿足專業工作者和古典文學愛好者的需求,本社推出這部《詹安泰全集》。《全集》收録了詹先生現存的各類著述,包括其生前親自編訂出版及後人輯録而成的專著六部,編者新輯散見於各種報刊、雜誌的論文五十餘篇,旁及友朋往來的信札等,並按文體分類編排,是迄今爲止最爲完備的詹安泰論著總集。所收文稿,均依據最早或最可靠的版本整理校訂。由於各書內容體裁有別,體例未盡統一,爲保留原著的面貌,除改正明顯的文字訛誤、引文差錯等,其他一般不作改動,對於一些不盡符合今日習慣用法的富有時代特色及作者語言風格的表述均予以保留。《詹安泰全集》书目:詹安泰全集 第1册詹安泰全集 第2册詹安泰全集 第3册詹安泰全集 第4册詹安泰全集 第5册詹安泰全集 第6册《詹安泰全集》出版说明:詹安泰( 一九。二——一九六七) ,字祝南,號无貪,廣東饒平人。自一九三八年起,詹安泰一直在中山大學任教,歷任中文系古典文學教研室主任、系主任等職。他是我國二十世紀著名的詞學家和文學史家,也是著名的詩人、詞人和書法家。詹安泰在二十世紀的古典詩詞創作界和古典文學研究界取得了傑出的成就。他的詩詞創作淵源有自而能獨具面目,他的文學研究依託於深厚的國學根底和不斷充實的新理論與新方法,而呈現出涉獵面廣、體系性新,兼具開拓性和總結性的特色。他在詞學、《詩經》、《楚辭》以及文學史研究諸方面,在二十世紀古代文學學術史上,留下了一筆寶貴的遺産。詹安泰博學多才,而用力於詩詞者尤深。他兼擅詩詞創作和詩詞評論,一九三七年岀版第一本詞集《无食詞》,一九三九年刊印了詩詞合集《滇南挂瓢集》。其詩詞學有淵源,踵承清季同光詩人「宗宋」之風,挹其芳潤,自造新境。詹安泰詩風曾有一個從「綺思」到兼有「雅怨」的發展過程。陳中凡在爲《鵝鶉巢詩》所作的「題詞」中概括其詩風變化説:「當其淬厲初,綺思粲芳菲。流泉不擇地,珠玉倍毫揮。澤古既已久,落筆轉矜持。」最後以「情詞兼雅怨,文質窮高卑」而自成一家。他的《鵝鵜巢詩》大致按創作時代先後排序, 循序而觀, 其詩風變化昭然可見。詹安泰的中年主要在憂患亂離中度過, 他自稱受梅堯臣影響特深,他在《激江苦無書讀,忽睹〈宛陵集〉,大喜過望,因題》中即自稱「壯歲獨喜都官詩」,對梅堯臣「深遠閑淡固莫匹,政以皺折窮覃思」的創作意趣作了精要的概括。特别是受聘中山大學之後, 先後隨學校遷移雲南激江、廣東樂昌等地, 在顛沛動蕩中從事詩詞創作和學術研究。身逢亂世,性復憂鬱,不過他認爲這也許是詩情表現的最好機遇。他在《邵潭秋遠貽〈培風樓詩存〉,作此報謝》詩中説:「夢覺河山不肯清,中年哀樂況峥蝶。何難唐宋共爐冶,別有才腸携手生。」( 卷一) 其《上石遺先生》稱贊石遺先生:「我公一鼓通宋唐,詩鈔詩話詩教昌,……尊杜工部韓侍郎,旁推孟白兼歐陽。都官半山蘇陸楊,不袒苦陳鬥硬黃。金元明清誰短長,自然體大大無方。」( 卷二) 這雖是對石遺詩歌特點的總結, 也不無夫子自道的意味在内, 體現了詹安泰的宗宋並不拘泥於宋詩派, 而是要博師百家,融合唐宋,歸於自然,自出手段。所以這一時期的詩歌雖然仍不無「綺思」的影子,但思慮却更趨深沉了。他追求的不是一己之閑愁, 而是與時代環境息息相關的深愁, 所以他的詩歌更多地表現出沉鬱而勁拔的風格特色。詹安泰十二歲膩始寫詞, 一直到去世, 持續了半個多世紀。三十年代前期, 詹安泰創作了大量的詞,並與國內詞學名家夏承壽( 、胡光輝、龍榆生等廣泛交流,書札往返,詩詞唱和,詞藝日長,影響日大。他的詞頻繁在《國聞周報》、《詞學季刊》等刊物上發表,在當時詩詞界廣受關注。他的詞追師朱祖謀和嶺南名家陳洵。《无貪詞》卷一《大醃》,作於朱祖謀去世三年之後,乃爲吴君懋題《彊村先生遺墨》而作,情詞眷眷,哀感無端,似正可印證詹安泰詞學與朱祖謀的源流關係。詹安泰詞學更多地受到南宋姜夔與張炎的影響,他以「漱宋」名其室,已透露出其中消息。陳寂先生《爲祝南題〈漱宋室填詞圖〉》詩云:「无貪琢詞過廿載,顛倒二白百不疑。」詹安泰詞「顛倒二白」(「二白」指姜白石與著有《山中白雲詞》的張炎)是大家公認的,而詹安泰的用力所在,主要是在傳承宋末詞人的幽怨與寄託。早期《无食詞》創作於「兵火滿天,舉家避難」(《无貪詞序》)的年代,詹安泰轉徙激江、坪石等地,他的詞較多地記録了這段歷史和心境,可作一部詞史來讀。他的《聲聲慢・江亭重到,景物都非,感賦此閱》堪作韓山數年心情寫照,不僅整體風格與姜夔爲近,而且其表達哀怨的方式也别無二致。他的《齊天樂》作於流寓香港期間,情懷家國,眷眷不已。序云:「國難日深,客愁如織,孤憤酸情,蓋有長言之而不足者。」全篇孤憤酸情,意溢詞中,將「國難」、「客愁」和「孤憤酸情」盡情宣泄。詹安泰的詞風大致經歷了兩個階段,在三十年代中期以前,主要「取徑一石二窗」〔一〕,即追慕姜夔、吴文英、周密的詞風,風格較爲清麗。三十年代後期以後,他承陳洵「問途碧山,宜所先也」之論,專師王沂孫,詞風偏重寄託。當代詞學家施議對認爲:「詹氏所作詞,每將家國身世之感寄寓其間,有着深邃的命意。而且,他的詞綿麗而有疏宕之氣、空靈之境及沉鬱幽憂之思,在當代詞壇獨樹一幟。」〔二〕堪稱中的之論。近代的嶺南詞派,久爲學界矚目。程千帆題《无貪詞》説:「本與海綃爲後進,還疑蘭甫是前身。」既是追溯詹安泰的詞學源流,實際上也勾勒出「嶺南詞派」的大致輪廓了。從陳澧、陳洵到詹安泰,嶺南詞派正堪稱一脉相承, 詹安泰作爲嶺南詞派的殿軍, 他在詞史的地位也由此而奠定。施議對編輯《當代詞綜》,分詞人爲三代,力主以夏承憲、龍榆生、唐圭璋、詹安泰爲現代「四大家」,詹安泰的詞入選三十首,入選數量與唐圭璋並列第三,他在二十世紀詞壇的地位可見一斑。詹安泰一生瘁力於古典文學的研究, 他從三十年代開始撰寫《花外集箋注》、《姜詞箋釋》等詞學著作, 四十年代完成其代表作《詞學研究》, 五十年代, 除了繼續進行詞學研究, 出版《李璟李煜詞》一書外,還旁涉《詩經》和《楚辭》研究,完成《屈原》和《離騷箋疏》等著作,同時主編了《中國文學史》( 先秦兩漢部分) 。六十年代初, 又編寫了《宋詞研究》, 作爲研究生的講義。他還寫了很多單篇論文, 開拓了不少詞學研究的疆域。詹安泰的學術道路以詞學始又以詞學終, 他的治學道路與人生際遇在他那一輩學者中有一定代表性。他從小就打下傳統國學的深厚根底, 同時又受到「五四」新文化的薫陶。他既深得古代詩學重視藝術體驗和感悟的精義, 也相當重視理論的系統分析。解放後, 他曾提出「三年不讀綫裝書」, 這種真誠而不無偏頗的態度, 正反映當時多數學者加强自身理論修養、對自身知識體系進行調整的迫切願望。當時新的理論一方面使其學術視野更爲開闊, 思考更爲系統, 但另一方面也會出現某種矛盾。當他運用當時的新理論如「階級鬥争」「現實主義」等去分析古代作家作品, 有時不免顯得生硬和勉強— — 這是當時學術界的普遍問題; 而當他進入藝術分析和感悟時, 他又顯得那麽得心應手— — 這纔正是他的學者本色所在, 也是他的學術研究的精華和學術生命所在。像許多正直而有才華的知識分子一樣,詹安泰在反右運動與「文革」中也都未能逃脫厄運。自一九五八年至一九六七年他逝世這十年間,他生活在悲憤和抑鬱之中。他在艱難的處境中,忍受着精神與肉體的雙重痛苦,仍然發憤著書,他的許多成果是在晚年所寫成的。詹安泰在二十世紀古代文學學術史上,留下了一筆豐厚的遺産。雖然他孤獨而淒涼地離開人世,但他用文字爲自己建築了一座學術豐碑,供後人永久地瞻仰和懷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