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松堂全集》 全14册 冯友兰著
《三松堂全集》 全14册 冯友兰著
《三松堂全集》 全14册 冯友兰著
《三松堂全集》是河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冯友兰。
《三松堂全集》详细目录 · · · · · ·第一卷:收《三松堂自序》、《西洋哲学史》。《三松堂自序》1984年12月由三联书店出版,1985年校勘后收入全集第一版,1996年再次校勘后收入全集第二版。《西洋哲学史》系冯友兰先生1923年至1925年在开封中州大学任教时的油印讲义,今存三松堂,惜已不全,从未出版,全集第一版亦未收入。现经李春平整理、校订,收入全集第二版。
第二卷:收《一种人生观》、《人生哲学》、《中国哲学史(上)》。《一种人生观》1924年10月由商务印书馆出版,全集初版、二版皆据此版本进行校勘。《人生哲学》1926年9月由商务印书馆出版,全集初版、二版皆据1928年商务印书馆第三版进行校勘。《中国哲学史(上)》1931年2月由神州国光社出版,1934年9月又由商务印书馆与《中国哲学史(下)》同时出版,有修改。全集初版、二版皆据商务本进行校勘。《原儒墨》等七篇原作为《中国哲学史(上)》附录,于全集初版时收入本卷,现皆移置全集第十一卷。
第三卷:收《中国哲学史(下)》、《中国哲学小史》。《中国哲学史(下)》1934年9月由商务印书馆出版。全集初版、二版皆据此版本进行校勘。《中国哲学小史》1933年12月作为“百科小丛书”之一由商务印书馆出版,全集初版、二版皆据此版进行校勘。《秦汉历史哲学》、《答张荫麟评〈中国哲学史〉》原作为《中国哲学史(下)》附录,收入本卷初版,现皆移置全集第十一卷。
第四卷:收录了“贞元六书”中的《新理学》、《新事论》、《新世训》和《新原人》四部分内容。
第五卷:收录了“贞元六书”中的《新原道》(一名《中国哲学之精神》)、《新知言》和《南渡集》上下两编,以及附录中介绍的张荫麟、朱光潜和孙雄曾的新理学等内容。
第六卷:收《中国哲学简史》、《中国哲学史史料学》。《中国哲学简史》是A Short History of Chinese Philosophy的中文本,涂又光泽,1985年2月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全集第一、二版对此均有校订。《中国哲学史史料学》原名《中国哲学史史料学初稿》,1962年12月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全集初版时略有修正、补充,著者定名为“中国哲学史史料学”。全集第二版作了新的校订。
第七卷:收《中国哲学史新编试稿》。本稿是由60年代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哲学史新编》第一册、第二册合成。第一册出版于1962年9月,旋于1964年9月出修订本,全集系据修订本重排。第二册出版于1964年6月。80年代人民出版社出版从头重写的《中国哲学史新编》,著者遂将60年代的这两册合称“中国哲学史新编试稿”。全集第二版对《试稿》作了校订。
第八卷:收《中国哲学史新编》修订本第一册、第二册。第一册1982年1月由人民出版社出版,第二册1984年6月由人民出版社出版。全集初版、二版均对等一、二册作了校订。
第九卷:收《中国哲学史新编》第三册、第四册。第三册为80年代修订本,1985年3月由人民出版社出版。第四册为80年代新写,1986年9月由人民出版社出版。全集初版、二版均对第三、四册作了校订。
第十卷:收《中国哲学史新编》第五册、第六册和第七册。主要讲述了“通论道学”、“颜元对于道学的批判”、“和中国现代革命”等内容。
第十一卷:为《哲学文集(上)》,收原《中国哲学史补》所收各篇及1948年前的其他单篇哲学论文。全集初版共收六十三篇,第二版抽去其中十五篇(一篇已收入《南渡集》,故删去,其余十四篇分别移置全集第十四卷之《杂著集》、《书信集》、《译著集》),另收入十七篇,共计六十五篇。第二版对所收各篇均作了校订。
第十二卷:为《哲学文集(中)》,收《中国哲学史论文初集》、《中国哲学史论文二集》。《初集》根据上海人民出版社1962年8月第二版,《二集》根据上海人民出版社1962年6月第一版。全集初版、二版对所收各篇均作了校订。第二版抽去《传教士林乐知、李提摩太的思想——帝国主义奴役殖民地人民的工具》一文(因与哲学无关,故移置全集第十四卷《杂著集》内)。
第十三卷:为《哲学文集(下)》,收1949年后未收入《中国哲学史论文初集》与《中国哲学史论文二集》的单篇哲学论文。本卷初版共收六十六篇,第二版抽去其中七篇(五篇与其他篇内容重复,故删去,余二篇分别移置第十四卷之《杂著集》、《书信集》内),新增二篇,共计六十一篇。对所收各篇均作了校订。
第十四卷:收《教育文集》、《杂著集》、《诗词楹联集》、《书信集》、《译著集》、《全集闰编》。全集初版原有《三松堂教育文集》、《三松堂杂著》(原均在全集第十三卷)、《三松堂诗词》、《三松堂全集闰编》(原均在全集第十四卷),第二版对此四部分重新作了校订,各部分篇数也有所增加。《书信集》、《译著集》为第二版新增。 另:《冯友兰先生年谱初编》。本谱体例、首时事,次谱文。时事首记政治、经济、文化大事,次记哲学大事,俾明谱主事迹、著作、思想产生之时代氛围、社会背景。谱文按年、月、日次序排列。其无日可考者,以“是月”记之;无月可考者,以“是年”记之;其无年可考者,则舍之。谱文除载谱主事迹、著作、思想、交游、书函外,亦载他人对谱主之介绍、研究、评论、批判,俾明谱主一生之际遇及其著作、思想之影响与反响。
冯友兰先生简介:
冯友兰(1895.12.04~1990.11.26),字芝生,河南省南阳市唐河县祁仪镇人。中国当代著名哲学家、教育家。1918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1924年获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哲学博士学位。回国后,任清华大学教授、哲学系主任、文学院院长,西南联合大学教授、文学院院长;第四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二至四届政协委员,第六、七届全国政协常委。曾获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印度德里大学、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名誉文学博士。
冯友兰经典语录/名句人必须先说很多话然后保持静默。
阐旧邦以辅新命,极高明而道中庸。
大学应该是国家的知识库,民族的智囊团。
科学可以增加人的积极知识,但不能提高人的境界。
所谓名誉者,是众人对于我的过人之处的承认;若我虽有过人之处,众人不愿意承认,则虽有过人之睡,名亦不立.
人对外部世界首先应当尽力而为,只有在竭尽所能之后,才沉静接受人力所无法改变的部分。
记住该记住的,忘记该忘记的。改变能改变的,接受不能改变的。
中国文化的精神基础是伦理,不是宗教。
英雄是时势造出来的,不是学校造出来的。世界上没有造英雄的学校;也没有造诗人、发明家的学校。这些人可以是学校出身,但他们的成就,却不是靠学校的。
修行的道路,就是要充分相信自己,其他一切放下,不必于日用平常行事外,别有用功,别有修行。这就是不用功的用功,也就是禅师们所说的不修之修。
生活于道德境界的人是贤人,生活于天地境界的人是圣人。哲学教人以怎样成为圣人的方法。成为圣人就是达到人作为人的最高成就。这是哲学的崇高任务。
世界上,历史上,凡在某方面有大成就底人,都是在某方面特别努力底人。古人说:“业精于勤。”人没有不勤而能精于某业底。
在道德境界中的人,不论所做何事,皆以服务社会为目的。这一类人既不贪生,又不怕死。他们晓得除“我”以外,上面还有一个社会,一个全体。他们了解个人是社会的一部分,个人与社会是部分与全体的关系。
一个人做事,可能只是顺着他的本能或其社会的风俗习惯。就像小孩和原始人那样,他做他所做的事,而并无觉解,或不甚觉解。这样,他所做的事,对于他就没有意义,或很少意义。他的人生境界,就是我所说的自然境界。
其实“先定”是没有的,即使有,也无用先知。如果有先定的命,命中注定你将来要发财,到时自然会发财;命定你要做官,将来自然做官;命定了将来要讨饭,自然要讨饭。先知了也不能更改,不能转变,又何必要预先知道呢!
在中国古典哲学中,“和”与“同”不一样。“同”不能容“异”;“和”不但能容“异”而且必须有“异”才能称其为“和”。譬如一道好菜,必须把许多不同的味道和起来成为一种统一的、新的中载道 一首好乐章,必须把许多不同的声音综合起来成为一个新的统一体。只有一种味道、一个声音,那是“同”;各种味道,不同声音,配合起来,那是“和”。
假如我们能够了解人生,人生便有意义,倘使我们不能了解人生,人生便无意义。各个人对于人生的了解多不相同,因此,人生的境界,便有分别。境界的不同,是由于认识的互异。这有如旅行游山一样,地质学家与诗人虽同往游山,可是地质学家的观感和诗人的观感,却大不相同。
书友对冯友兰先生的评价:冯先生学问好,文笔好,这应该是没有疑问的,对他的评价可以看看梁漱溟先生和萧公权先生的。梁漱溟先生对冯友兰先生的评价:“他好像是儒家,好像是发挥中国传统思想,好像是这样,可其实呢,他的为人是老庄的吧,老子一派。老子一派,那是不像那个儒家,好像忠于自己,一定要正直,他不是那样,他是有点……他有点像玩世不恭。”萧公权说,他在民国二十七年到昆明时,听见一位朋友说:Whatever Tai-sun Says, goes;Whatever goes,Chih-sheng Says。意思是说“岱孙(陈岱孙)说了便行;芝生(冯友兰)行了便说。”
如何评价冯友兰先生。说说他对我的影响吧。冯友兰先生写过一本《中国哲学简史》,在看这本书之前,我只喜欢历史,对哲学或者说是中国古朴典籍极其作者思想知之甚少,靠着高二的一本思想品德第三册“理解了”中国那些唯心主义。然后我看到了这本书。实话说,想在一本一百五十页书中介绍中国哲学简直就是痴人说梦,难免失之简略,然而,真正把精髓说出来肯定就可以了。冯友兰先生做到了吗?在我看来做到了。从头开始,冯先生就把中国哲学一些问题从佶屈聱牙的典籍中抽象出来,用西方方法化解出来。这样我们就能很清楚明白孔子他们说什么,六祖慧能在说什么,北宋五子又在说啥呢,我们能慢慢理顺他们的简单而凝练的思想。然后,我们会从中汲取自己想要更加了解的去在其它书中知道答案。也就是从书中,我第一次真真切切理解了“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明白六祖慧能和神秀思想的不同,明白从此南宗和北宗思想的差异,进而在之后去看六祖坛经,知道顿悟和渐修的区别,理解谢眺甚至之后李白思想源泉。甚至于如果读的更多能去探究积累与参禅等等,由冯先生介绍给我们的思想去真正理解“哲”这个概念。冯先生很多思想对我个人影响甚大,铺开来说很庞杂。可以说是真正把中国“哲学”见出来了。胡适之先生也写过一本同名书,但是太监了,而且,胡适之先生不可否认是在中国历史中起潮流作用的人,在中国学术界尤其哲史界毕竟着力不多。他拥有他五四扛把子精神,强调破,认为什么什么不可信,把中国古代文化糟粕一面扯出来,而对于立,把中国哲学真正写出来树出来,略欠火候。当然这并不影响其作为中国当时文人学而救国精神,也不影响我对胡适之先生佩服之情。对比就可知冯先生是学术高于其政治。所以评价他不要抱着梁效班子不放。那个时代不屈于政治的人我们应该敬仰佩服,但不得不做出有损前世清誉事的学者,我们也不该因此不看其学术而一句其被迫卷入政治而揪住不放。《故国人民有所思》里面有一篇专门介绍政治漩涡时的冯先生写得就不错,那个为了能多蹭会议之后的饭而多“踊跃”参会的冯先生只不过为了糊口而已,况且也没害过他人。梁漱溟先生风骨特立可以在政治灾难之后老死不见冯先生,我们新时代键盘侠连最起码冯先生书没读过对其学术不知知多少,也没有好男儿干过证明自己风骨事情,三言两语讽刺这位已故经风的老人,还颇有红卫兵风范呢。当然,冯先生学术也有不太正确。举个例子。如他认为《老子》中“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应断句为“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把非常作为一个词解释也有其道理。事实上后来出土资料证明这句话为“道可道非恒道名可名非恒名”为了避讳汉朝一位刘恒皇帝而改,这样只有“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一种断句了。举这个例子我的意思是其哲学或者思想也有欠缺和时代局限性,毕竟那时候还没出土,但冯先生还是以为伟大哲学家。读冯友兰先生书我才真正知道理解哲学,对于我个人其是伟大的;同样广而看之,其哲学确实博大精深,把中国古代哲学用自己的理解诠释出来,无疑,能在中国哲学史研究上一席之地。由衷佩服冯先生!
续
他出生了,然后他工作了,最后他死了这句话似乎没有任何意义,但我想表达的是一个人,作为一个整体的人,是不可用几个简单的词汇来描述,更不可下确定的判断,欲了解冯先生,不妨了解其生平及思想,也不需太久,他的自传《三松堂自序》不过一下午时间即可读完,反映他哲学思想的著作,集中体现在“贞元六书”中,而其中《新理学》《新原人》尤值得阅读,前者是其整个哲学体系的总括叙述,后者是其哲学方面最具原创力的作品。但单纯就学术方面来看,先生最大的贡献还是在哲学史方面,可以说是中哲史学科的奠基人(胡适之则为先驱),其《中国哲学史》《中国哲学简史》皆有极高价值,前者更为学术,后者更便于入门但上所答并非题主所问,而其内容也无心意,颇有凑字数嫌疑,余又不敢妄做评判,只能就个人阅读经验,向题主分享我的偏见:冯先生一生若从其学者身份讲,无疑是极为成功的,哲学方面是少数几个建立完整体系之人,哲学史方面更是一代宗师,但从其为人来讲,以普通标准视之,尤有过之,但以圣贤标准视之,则想去远矣(其在文革表现只是一平常人水准罢,虽不可做过多指责,但境界始终是落了下乘,与其名望不符),与梁漱溟先生、熊十力先生相比也差距明显。约上述两点可知,冯先生虽是讲的中国学问,且有新儒家圣人之名,但其实并不能称为儒家,而是一标准的现代学者,其著作只是学术著作,而非人生真切体验,因此可将其学问与人生境界分别视之,与梁漱溟先生恰相反,梁先生单就学术成就方面看,以今天标准看,并无太多可取之处,但梁先生的学问不是书斋式的,而是真切体验,其行为与其思想一致。另外就其著作而言,也有不当之处,其哲学史写作是以西方哲学标准从中国思想家著作中择取材料,只摘除其宇宙论、认识论、伦理学、政治学等方面内容,而最具中国特色的修养论部分却被排除在外,而许多思想家特别是佛教大德,其思想最核心部分就是修养功夫,因此这部哲学史其实并不能反映中国思想独特之处。
冯友兰人生四境界
我国著名的哲学家,冯友兰先生的一生过得既平凡又伟大,他从哲学的观念,对自己一生的评价,分成了人生四境界,那么何谓冯友兰人生四境界?这四个境界分别代表了什么?如何才能做到这四个境界呢?第一境界是自然境界,在自然境界中,冯友兰认为万事万物皆应该顺其自然,切不要因为自己的意念而刻意强求,那样很有可能将适得其反,与原定目标背道而驰,只有顺着万事万物自然的发展规律,反而能得到意料不到的收获。
第二境界是功力境界,在功利境界中,人类有了初步的觉醒,知道了自己想要什么,自己的最终目标,那么这样他所有的一切皆是围绕着这个目标而展开进行。如果失去了这个目标,就可能是出现了另外一个目标,在这个境界层面上,人类有了功利之心。
第三境界是道德境界,在道德境界中,它起到对第二个境界的约束作用,虽然有了功利之心,但他的意识中,仍然有对错之分,仍然有可为和不可为的区别,正是基于这样的一个道德尺度,人们会在道德的范围内去找寻目标,并且开展合乎道德的行为去完成目标。
第四境界是天地境界,这是最后的一个境界,也是最大的一个境界,除却对自身、对社会、对道德层面的认识,人类的视野将随之更为广阔,在这个境界中,人类将围绕着这个宇宙开展顺应宇宙的发展行为。
冯友兰先生的四个境界,是层层相扣,逐层递进的,只有完成了上一个境界,才能开展下一个境界,如果四个境界全都能达到,那么可称为圣贤之人也。
冯友兰的哲学思想
冯友兰,作为我国哲学界里举足轻重的人物,以他为代表人物的一批哲学家,其实是代表了一个时代的哲学思想的,那么冯友兰的哲学思想究竟是什么?冯友兰的哲学思想中推崇什么,反对什么,它的中心理论又是什么呢?纵观冯友兰的所有文著,其大部分文学著作中,均阐述了一个中心思想,哲学就是求好之学。如何来解析这句话呢?求好的含义其实十分广泛,涉及的方面也很多,冯友兰先生的这句话,其实是说明了哲学的作用,哲学的开展是围绕着如何确定人生价值观,确定人生理想这个中心来展开的。
在冯友兰先生著名的《人生四境界》中,对他的哲学思想展开了更为详尽、更为具体的描述,冯先生围绕着人生哲学,将一生分为了四个境界,即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和天地境界。讲述了哲学不能违背天理伦常,应该是大环境下的顺势而为,切不可逆流而上,这可以说是物质哲学,当将这个整体放入一个大环境之中,与天地能够融入一体,这样才能够有精神层面,才能够上升到冯友兰的精神哲学,完成从物质哲学到精神哲学的转变,这就是冯友兰的哲学之道,物质是精神的基础,但精神切不可脱离物质。
如果说以前人们提出的哲学总是带有批判色彩的,那么冯友兰的哲学思想一定是打破了这些常规学派的,打造了中国新派哲学,肯定了哲学中的功利,同时也提出了哲学中的最高境界,天地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