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绸之路与敦煌文化丛书 全5册 2008-2014彩图高清
丝绸之路与敦煌文化丛书 全5册 2008-2014彩图高清
丝绸之路与敦煌文化丛书 全5册 2008-2014彩图高清
《丝绸之路与敦煌文化丛书》全5册,由江苏美术出版社2008至2014年出版。
自1900年敦煌藏经洞被发现后,历经劫难,敦煌文物流散于世界各地,由此而产生了世界性的学术研究——敦煌学。发展至今,已过了 100多年。随着敦煌学各学科的发展,敦煌石窟 以及藏经洞出土文物所包含的文化价值越来越显示出它的博大 与深厚。如本书所揭示的那样,敦煌文化反映了公元 4 世纪至 14 世纪中国古代文化方方面面的内容,而且它不仅有大量的文献资料,还有丰富的形象资料,诸如壁画、雕塑以及各种丝织 品、工艺品等等文物资料,从中使我们对中国古代的政治、宗教、文学、艺术、科技等方面有了多角度的形象的认识。近年来,中央文史研究馆启动了编纂“中国地域文化通览” 项目,这一巨大的文化工程反映了政府对文化建设的高度重视。研究和认识传统文化,为当今文化建设提供借鉴,对于传承中华文明,建设一个现代化的文化强国具有极其深远的意义。作 为《中国地域文化通览·甘肃卷》的撰稿人之一,我们在承担 其中的“敦煌文化”等章节的撰写中,不断地认识到敦煌文化的深厚与博大。我们深感敦煌文化与其他地区的区域文化的不 同,敦煌由于保存了一个延续达千年的佛教石窟,以及一个曾 经收藏了5万多件古代文献以及数百件文物的藏经洞,而成为中国古代文化的“博物馆”,它所反映的内涵不仅仅限于敦煌地区或者甘肃地区,而是那个时代中国文化的一个缩影。对敦煌文化的传承与弘扬也是我们敦煌学研究者义不容辞的责任。
《丝绸之路与敦煌文化丛书》书目:
丝绸之路与敦煌文化丛书 莫高窟史话
丝绸之路与敦煌文化丛书 专家讲敦煌
丝绸之路与敦煌文化丛书 榆林窟艺术
丝绸之路与敦煌文化丛书 敦煌文化探微
丝绸之路与敦煌文化丛书 飞天艺术 从印度到中国
《丝绸之路与敦煌文化丛书》出版说明:丝绸之路,是中古时期一条曾经对中外经济文化交流起过重大作用的国际通道。从中国中心部的都市长安向西,经过无数的山川与城市,穿越沙漠、戈壁与绿洲,一直通向地中海的东岸,丝绸之路沿线各地区各民族的文化,就因丝绸之路的发达而得到促进。其中,位于我国甘肃省河西走廊西端的敦煌无疑是丝绸之路上最受瞩目的一颗明星。自汉代设郡以来,敦煌成为总绾中西交通的“咽喉之地”,由敦煌向东,经河西走廊,可达汉唐古都长安、洛阳;向西通过西域(现我国新疆地区),可进入中亚、西亚、南亚,乃至欧洲的罗马;向北翻过马鬃山,可到北方草原丝绸之路;向南越过阿尔金山,可接唐蕃古道。敦煌在丝绸之路上的特殊地位,使它在欧亚文明互动、中原民族和少数民族文化交融的历史进程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公元4至14世纪,古敦煌地区受到佛教的影响,古代艺术家们在此建造了敦煌莫高窟、西千佛洞、瓜州榆林窟等一批佛教石窟,我们统称为敦煌石窟。通过敦煌石窟和敦煌藏经洞的出土文物,使我们了解到欧亚文明互动、中原民族和少数民族文化交融的历史,特别是在中古时期,中国、印度、希腊、伊斯兰文化在此汇流,羌戎、乌孙、月氏、匈奴、鲜卑、吐谷浑吐蕃、回鹘、粟特、于阗、党项羌、蒙古、汉等民族的历史文化状况;中原的儒教和道教、印度的佛教、波斯的摩尼教、粟特人的祆教(拜火教)以及西方早期基督教中的景教等宗教在丝绸之路沿线的发展状况;4至14世纪1000多年间佛教艺术的流传及演变等等丰富的历史。
敦煌文化的兴衰,又与丝绸之路的繁荣与衰落息息相关。自汉代以来,丝绸之路的开辟以及长期的繁荣,给中西文化的传播与交流提供了巨大的空间,位于丝绸之路要道的敦煌便在东方与西方文明的交流与融合中,发展了自身独特的文化艺术,保存至今的敦煌石窟艺术以及藏经洞岀土卷帙浩繁的大量文献,就蕴藏着无限丰富的古代宗教、文学、历史、音乐、美术等等丰富的遗产,成为今天学者、艺术家、旅游者瞩目的对象。
古代敦煌文化之所以得以繁荣,正是由于汲取了丝绸之路上中西文化的丰富营养。今天,我们又处于一个中外文化交流的大好时机,更应该以开阔的胸襟,放眼世界,从更广更深的角度来看待丝绸之路与敦煌的文化艺术。“丝绸之路与敦煌文化丛书”就是希望以更新的视角、更新的方法来探讨丝绸之路与敦煌学的相关问题。另一方面,我们今天的学术研究,不能再局限于书斋之中,更应该考虑到对社会的责任,要尽可能地把学术研究的成果转化成普通读者的精神食粮,为当今的精神文明建设服务。要让更多的非专业人士也对敦煌、丝绸之路这样的古代文明感兴趣,并从中得到收益。这也是我们今天学术研究者的责任。
《丝绸之路与敦煌文化丛书 莫高窟史话》目录:
一、张骞出使西域&张艳海
二、西凉国的兴衰&程亮
李与西凉国
人才辈出的时代
三、释迦牟尼与佛教界&张艳梅
四、西晋、十六国时期活跃在敦煌及河西的高僧&梁红
敦煌菩萨—竺法护
大化西行—竺法乘
鸠摩罗什
昙无谶
法显
河西石窟寺的兴建
五、莫高窟的营建&梁红
六、东阳王、建平公与中原新风格&邰惠莉
东阳王元荣与西魏时的敦煌
东阳王窟
建公公于义与北周时的敦煌
建平公窟
七、隋炀旁西巡&齐双吉
西巡缘由
西巡进程
焉支山和“万国博览会”
从连珠纹和高昌乐窥探隋代的文化融合
隋代莫高窟的开窟造像活动
八、唐僧取经&齐双吉
九、武则天与大佛&程亮
十、敦煌世族与莫高窟营建&陈菊霞
索氏
李氏
阴氏
翟氏
慕容氏
十一、吐蕃与莫高窟&赵晓星
大漠孤岛的抵抗与陷落
臣于吐蕃的愧疚与无奈
大力弘扬佛教的时代
十二、张议潮收复河西&赵晓星
漫漫归唐路
英雄的颂歌
张氏归义军的没落
十三、曹议金与归义军&赵晓星
夹缝中的生存谋略
稳中求胜的政治策略
风雨飘摇的地方政权
十四、西夏、元代的莫高窟&赵晓星
党项民族的借鉴与创新
落日的余晖
密教艺术大放异彩
十五、藏经洞的发现&梁红
十六、盗宝者&梁红
斯坦因
伯希和
大谷探险队
鄂登堡
华尔纳
十七、敦煌与20世纪中国艺术家&赵声良
李丁陇—第一个赴敦煌的画家
张大千的敦煌临画
王子云及西背考察团
关山月、韩乐然等画家在敦煌的临摹
美术史家对敦煌艺术的研究与推广
十八、敦煌石窟的保护与研究&赵声良
敦煌的守护神—常书鸿
段文杰—奋起直追敦煌学
樊锦诗—建设世界一流的文化遗产保护单位
《丝绸之路与敦煌文化丛书 敦煌文化探微》目录:第一章 敦煌文化概述
第一节 地域文化与世界显学
第二节 敦煌文化的历史地理背景
第三节 敦煌文化的内涵、特点与价值
第二章 宗教文化
第一节 佛教
第二节 道教
第三节 祆教、摩尼教、景教
第三章 社会生活
第一节 学术与教育
第二节 体育
第三节 衣食住行
第四节 商业
第五节 民俗
第四章 文学
第五章 艺术
第一节 敦煌彩塑
第二节 敦煌壁画的主要内容
第三节 敦煌壁画的艺术风格
第四节 藏经洞出土绘画
第五节 敦煌写本书法
第六节 音乐舞蹈
第六章 科学技术
第一节 建筑
第二节 度量衡
第三节 天文历法数学地理
第四节 医疗卫生
第五节 农业
第六节 手工业技术
第七节 交通工具
第八节 造纸、印刷与装帧
第七章 多元文化的敦煌
第一节 华戎交汇
第二节 多民族交融
第三节 胡风东渐
第八章 敦煌的启示
第一节 艺术家的圣地
第二节 《丝路花雨》与“敦煌舞”
第三节 今天我们如何弘扬敦煌文化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