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中华语海 全6册 2015 清晰

中华语海 全6册 2015 清晰

¥11.00價格
中华语海 全6册 2015 清晰
  • 中华语海 全6册 2015 清晰

    《中华语海》全6册,由红旗出版社2015年出版。

    《中华语海》是收集词、语最全面最实用一部辞书,是大众口语规范化的工具书、中华语言学的百科全书,内容包括成语典故、寓言、名言警句、诗词曲赋、楹联、谜语、谚语、歇后语等。本书集实用与欣赏为一体,内容丰富,资料详实,是一部弘扬中华民族语言文化的宝典。

    编一部辞书不难,难在尊重语言文字发展、恪守现代汉语规范,难在学理支撑和原创。网络时代,人们获取信息有太多渠道,利用网终百度一下,就轻而易举地找到答案。但要保证权威性、科学性,还是要到辞书中找答案。编一部辞书并不难,书店各种名目的辞书琳琅满目。但其中很多是“资料汇编”,组织几个人,剪刀加浆糊,起一个吸引眼球的书名,一本“辞书”就这样问世了。辞书编纂难在原创,如果互相抄来抄去,就会被信息的泡沫所淹没。《中华语海》历经12年编撰。主编从事语汇学研究40年。将成语、谚语、惯用语、歇后语归入“语汇学”,成为语言学中的一门新学科。“语”的突破性研究,为《中华语海》的编写奠定了学术支撑,也是对前几部标志性词典的继承和发展。确保了这部辞书的科学性、实用性、规范性。商务印书馆出版的《新华字典》《新华词典》是影响很大的语文工具书,但限于篇幅,不可能把日常语言文字方面的问题一一交代得十分周详。《中华语海》是辞书家族的又一新成员,是一部大型语典。意在同《新华字典》《新华词典》相配合,从字、词、语的不同角度,全方位展示现代汉语的面貌。

    《中华语海》书目:

    中华语海  第1册
    中华语海  第2册
    中华语海  第3册
    中华语海  第4册
    中华语海  第5册
    中华语海  第6册

    《中华语海》出版说明:

    《中华语海》共收集各类条目60000余条,其中成语典故12000余条,掌故4000余条,寓言1000余条,名言警句6000余条,诗词曲赋6000余条、楹联12000余条,谜语2000余条,谚语4000余条,歇后语6000余条,成书一千多万字。《中华语海》通过几十位专家学者数年的精心努力编纂而成,内容丰富,资料详实,是一部弘扬中华民族语言文化之宝藏。全书分为《楹联卷》、《谜语卷》、《歇后语卷》、《谚语卷》、《惯用语卷》、《歇后语卷》、《名句赏析卷》、《名言警句卷》等。考虑到语言的变动性和积淀性,本书偏重于古,以雅俗而论,本书侧重于雅,并尽最大可能提供了条目和引文的出处,以方便读者查核,在释义上,则根据语言的通俗程度,或繁或简,以免冗赘。

    楹联又叫对联、门对、春贴、春联、对子、桃符,楹联(因古时多悬挂于楼堂宅殿的楹柱而得名),是一种对偶文学,起源于桃符。是写在纸、布上或刻在竹子、木头、柱子上的对偶语句。言简意深,对仗工整,平仄协调,字数相同,结构相同,是中文语言的独特的艺术形式。对联相传起于五代后蜀主孟昶,它是汉族传统文化瑰宝,春节时挂的对联叫春联,办丧事的对联叫做挽联,办喜事的对联叫庆联。对联是利用汉字特征撰写的一种民族文体,一般不需要押韵(律诗中的对偶句才需要押韵)。对联大致可分诗对联,以及散文对联。随着唐朝诗歌兴起,散文对联被排斥在外。散文对联一般不拘平仄,不避重字,不过分强调词性相当,又不失对仗。对联作为一种习俗,是汉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2005年,中国国务院把楹联习俗列为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楹联习俗在华人乃至全球使用汉语的地区以及与汉语汉字有文化渊源的民族中传承、流播,对于弘扬中华民族文化有着重大价值。

    谜语来源于中国古代汉族民间,是古人集体智慧创造的,无法把谜语的发明权落实到某一个人。谜语最初起源于汉族民间口头文学,是我们的祖先元在长期生产劳动和生活实践中创造出来的,是汉族劳动人民聪明智慧的表现。后经文人的加工、创新有了文义谜。一般称民间谜为谜语,文义谜为灯谜,也统称为谜语。史料表明,大约在奴隶社会时期,先民们已经开始用隐晦曲折的歌谣来表达思想感情。最早的谜语,先由汉族民间集体创作,口传心授,当初并未引起文人的注意,所以在文字上没有反映出来;这样就形成了长期流传在不识字的汉族劳动人民口头上的民间谜语;另外主要是在上层社会和文人中流传的文字谜,由书面传播。

    歇后语是中国劳动人民自古以来在生活实践中创造的一种特殊语言形式,是一种短小、风趣、形象的语句。它由前后两部分组成:前一部分起“引子”作用,像谜面,后一部分起“后衬”的作用,像谜底,十分自然贴切。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通常说出前半截,“歇”去后半截,就可以领会和猜想出它的本意,所以就称为歇后语。汉文明源远流长。五千年历史沧桑的沉淀、淬炼、凝聚成绝妙的汉语言艺术。其中歇后语以其独特的表现力。给人以深思和启迪,千古流传。反映了华夏民族特有的风俗传统和民族文化,品味生活,明晓哲理,提升智慧。歇后语由劳动人民在日常生活中创造,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浓郁的生活气息。歇后语幽默风趣,耐人寻味,为广大人民所喜闻乐见。

    谚语是广泛流传于民间的言简意赅的短语,多数反映了劳动人民的生活实践经验,而且一般都是经过口头传下来的。它多是口语形式的通俗易懂的短句或韵语。谚语类似成语,但口语性强,通俗易懂,而且一般都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形式上差不多都是一两个短句。谚语内容包括极广,有的是农用谚语,如“清明前后,裁瓜种豆”;有的是事理谚语,如“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有的属于生活上各方面的常识谚语,如“饭后百步走,活到九十九”。类别繁多不胜枚举。

    谚语跟成语一样都是语言整体中的一部分,可以增加语言的鲜明性和生动性。是民间集体创造、广为流传、言简意赅并较为定性的艺术语句,是民众的丰富智慧和普遍经验的规律性总结。恰当地运用谚语可使语言活泼风趣,增强文章的表现力。如“棒打狍子瓢舀鱼,野鸡飞到饭锅里”,谚语反映的内容涉及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惯用语是一种习用的固定的词组,既有三音节为主的固定格式,又有比较灵活的结构和强烈的修辞色彩。它通过比喻等方法而获得修辞转义。有时会用到。它一般有七个特点:
    (1)人们一般比较熟知,比较大众化。
    (2)惯用语一般多在口语中运用,用起来自然、简明、生动、有趣。
    (3)惯用语比较短小。
    4)惯用语是一种固定的词组,比如“吃大锅饭”、“半瓶子醋”、“背黑锅”、“穿小鞋”、“磨洋工”等等。
    (5惯用语是人民群众在长期的劳动生活中口头创造出来的,表义精炼准确。
    (6)惯用语活泼生动,常用来比喻一种事物或行为,相当于一个词或词组,它的意义往往不能简单地从字面上去推断。
    (7)惯用语虽然是一种较固定的词组,但定型性比成语要差些。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