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书名释义大辞典 全1巨册 2008清晰
¥6.00價格
中国书名释义大辞典 全1巨册 2008清晰
中国书名释义大辞典 全1巨册 2008清晰
《中国书名释义大辞典》PDF电子书全1巨册(约1500页),由山东友谊出版社2008年出版。
书名暗示了书籍的内容。清袁枚有部志怪小说集,名之曰《子不语》。《论语.述而》:“子不语怪、力、乱、神。”袁枚以《子不语》名其书,是说他这部小说集,是专记神怪故事的。清董素书是位医学家,著有《杏林衣钵》一书。“杏林”的故事,见《神仙传》。旧题晋葛洪《神仙传》卷六:“(董)奉居山不种田,日为人治病,亦不取钱,重病愈者栽杏五株,轻者一株。如此数年,计得十万余株,郁然成林。”又佛教僧侣的袈裟、食器,称之为衣钵,中国佛教禅宗初祖至五世祖师师徒间传授道法,常以付衣钵为信征。后以“衣钵”指师传的学问和技能。书名《杏林衣钵》,意谓此书是名师传授的医学著作。董素书董奉又是同姓,书名是显得意味深长。《中国书名释义大辞典》出版说明:由赵传仁、鲍延毅、葛增福先生主编的《中国书名释义大辞典》(以下简称为《书名释义》),经过长达八年的努力,现在业已完成付梓,是极其值得大家欢迎的事。这部《书名释义》是在12年出版的《中国古今书名释义辞典》(以下蔺称《辞典》)的基础上编纂的。也是由赵传仁先生等主编的当时那部《辞典》,如为之撰序的南开大学来新夏先生所说,是“集十余文教学术单位之俊彦,通力合作,上起先秦,下至'文化大革命,之燃发,所收辞目达三千二百余条,都九十万字,体大思精,有功学林”,因而问世以来大受读者赞扬肯定。正因为这样,18年赵传仁先生等根据广大读者要求,决意对《辞典》进行全面增补修订。今天的《书名释义》所收辞目.已多达约七千条,共二百五十余万字,规模已为倍蓰。《书名释义》之胜于原来的《辞典》,更重要的是在质的方面。原《辞典》只着重于书名的说明解释,对各书作者仅有简单介绍,内容评介较少,版本著录也不够详细。本书在这几点上都做了很大改进,并对所据材料的出处尽可能注出,给读者提供了许多便利。如果说原书只是“专释古今难解书名”的话,本书已经多有扩充,兼有解題提要的作用了。不过评论《辞典》的学者所说的“以传统目录学为背景,以书名问题为切入点,以古今包容的视野选词立目,以严谨的治学态度开展编纂工作”等等特色,在本书中仍然是一以贯之。中国文明历史悠久,作者如林,古今书籍真是汗牛充栋,不可胜数。一人生平精力有限,即使投入全部能够利用的时间,阅读的数量也不会太多。过去传言某某学者读过《四库全书》,只能是善意的夸大。既然只能读一定范围的书,为了更好地选择,就需要帮助和引导,图书目录之学其所以必要,便出于这样的原因。过去大学的文史学科,目录学列作一年级必修课,而且由著名专家讲授,是有道理的。在没有这种条件的情形下,我们只能求教于《书名释义》这类最益的工具书了。赵传仁先生等位的卓识,即在于着眼于“书名释义”这一点。传世书名何止千万,各自体现作者、编者的思想识见,每每隐奥费解,断不可望文生义。特别是若干古籍,书名命意晦涩,不经详考内容,简直无法理解。例如欧洲学者曾引用一种中国书·书名是《平龙认》,提出书中有发现氧气的记载,早于法国的化学家拉瓦锡,但因原书迷失,“平龙认”的意义无人能解,成为科学史上的著名公案。赵传仁先生等位以多年心血,提倡“书名之学",纂成这部大书,确实有治学津梁的作用。《书名释义》的出版,恰值国内“国学热”的兴起。关于什么是“国学”,怎样看待“国学”,要不要“振兴国学"等问題,正在热烈讨论,而且一定将继续讨论下去。对“国学”如何界说,固然有种种意见,但总是同中国传统文化的研究分不开的。由于中国国力逐渐增长,国人的自尊自信日趋加强,也就更关注于国家民族的传统优秀文化,要求更了解作为.文化结晶的古今书籍。因此,我们应对《书名释义》的编纂者、出版者表示衷心谢意。中国的正式图书始于简书,而简书多为单篇流传,所以古无书名而仅有篇名,如《伐檀》、《效爱》皆为篇名。嗣以聚篇成书而不能不加标书名以作大名,而篇名贝刂称小名。加标书名有多种方式:一是根据著者姓氏綴以古代男子美称之“子”字而成,如《孟子》、《韩非子》、《公孙龙子》等。二是根据著作的成书情况而定,如孔门弟子追忆孔子言教议论,加以编次成书而标名《论语》。三是根据图书内容而命名,如刘向编次战国时策士献策而定名为《战国策》。四是以著者职位、爵谥、地望为书名,如《太史公》、《史忠正公集》、《韩昌黎集》等。五是以著者加文体而成,如《屈原赋》、《温庭筠诗集》等。其他标名方式尚或有之,不一一赘述。随着社会的发展,著述的繁多,更依作者不同的性情和才华,书名的内涵遂日益丰富,情况也更为复杂:有意有所寄、有同书异名、有异书同名、有一书多名、有借书名夸示地位、有故作奥秘以示风雅,千姿百态,不一而足,以致清朝学者章学诚在所著《文史通义》《繁称》篇中痛斥“人心好异,而竟为标题”、“巧立名目,横分字号”等时弊,主张把有怪异书名的“概付丙丁”,一烧了之。章氏是对后世炫才逞奇表示愤慨,但未免失于偏激。书名怪异就与古人“观目而悉洞”的命名立意日远,致使读者对图书之了解益增窒碍。现掇拾数例以证其事。《镜镜泠痴》是近代第一部比较系统阐述几何光学原理、光学仪器原理和制镜技术的科学著作。著者是清嘉、道时人郑复光。郑是我国第一个自制望远镜的科学家,其书名是为表达自己不为人了解的愤慨;但寓意晦涩,有待诠释。所谓“镜镜”,指书的内容是讲明光学原理,所谓“泠痴",指商贩叫卖自己的次货。用这一书名是说自己像一个商贩那样鼓吹自己这部讲光学原理的著作。郑复光另有一部包罗天文、物理、生物、气象、技能各种学问的著作,题名《费隐与知录》。这也是一个颇为费解的书名。所谓“费”是异的意思,“隐”是不明白的意思。原来这是一部解释怪异难解现象的科学著作.。此书名之不可以不释义。《中国书名释义大辞典》序言:《靖嘉录》是清嘉、道时人顾禄记述苏州风土的一本杂著。此书有多种版本,其光绪十年乐善堂刊本封里别署《吴门风土记》,《小方壶斋舆地丛钞》第六帙所收顾禄著《吴趋风土记》,即《清嘉录》节本。此同书异名皆出于晋诗人陆机《吴趋行》之句称:“土风清且嘉”。有些同书异名由于避讳,如辽僧行均撰《龙龛手镜》,宋人避镜为鉴,而有《龙龛手鉴》的异名。有些书相沿视为同书异名,实则非是,如清初董含撰《三冈识略》,因所居在紫冈、沙冈、竹冈之东而名书。《说铃后集》收董含撰《莼乡赘笔》,世皆以此即《三冈识略》,一些专著也定二者为同书异名,《赘笔》删去《识略》达二百五十余则,皆怵于文字贾祸而有意矧削者,删量既大,主旨亦不同,固不得視为同书异名。其同书名往往有多达五六个者,如《战国策》尚有《国策》、《国事》、《短长》、《事语》、《长书》及《修书》等异名。《越绝书》有《越绝记》、《越绝》、《越录》、《越纽录》、《伍子胥》及《伍子胥书》等异名。此又书名之不可以不释义。与同书异名相应者是同名异书,即书名虽同而作者非一,内容亦异。如《经说》一书,自宋程颐撰《经说》八卷始,经元明至清陈宗起撰《经说》八卷、《经遗说》一卷,共有二十二人重复使用此一书名。但作者、内容不一而是异书。又如《诗品》南梁钟嵘与唐司空图均用此同一书名,但钟专论五言诗,按作者品评优劣;司空则按诗风格分为二十四类加以品评。设此类书无所诠释,则读者势将茫然失措。有些书名出于同一典故,如元王恽之《玉堂嘉话》、明焦壚之《玉堂丛语》、清杨士骢之《玉堂荟记》,皆以“玉堂”冠首,乃因玉堂自宋以来为翰林院别称,三位作者都曾任官翰林院,故均采玉堂典故。这种书名释一可得三。有些书名切不可望文生义,如清杨陆荣撰《三藩纪事本末》,因世人熟知清初三藩之吴三桂、耿精忠、尚可喜,遂不察内容,鲁莽称此为平定吴、尚、耿之吏事,而不知此三藩乃指南明福王、桂王、唐王之三藩。此书名又何能不释义?有的书名表示了作者狂傲嫉世的态度,如宋人车若水著书“横斥古人”,因正患脚气病,遂名书曰《脚气集》。宋人吴缜所撰《新唐书纠缪》和《五代史记纂误》则明显地直指二书作者欧阳修。有的作者根据“贤者识其大者,不贤者识其小者”的说法而以“识小”名书以示谦虚,如张江、姚莹各著《识小录》,马腾蛟有《小坡识小录》,程廷祚有《春秋识小录》等等。近年有一套丛书冠名为《蓦然回首一一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反思》。“蓦然回首”,学文史者可能了解,但更多的人难得其解,甚至不知“蓦”字如何读法。这本来是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锐明学问进益三历程中的最高境界,所谓“众里寻佗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书名虽然俏皮而有寓意,但未免偏于曲折了。类此种种,皆足以说明书名之学决不容漠视。我国典籍浩繁,难以尽读,设由书名释义而粗窺大略,则有俾学人多多。近年吴枫主编《简明中国古籍辞典》、胡道静主编《简明古籍词典》以及杜信孚所撰《同书异名通检》与《同名异书通检》诸书,虽于书名诠释有所涉及,惜未泛释,而犹无书名释义专著应世,此《中国古今书名释义》之应运而生也。《中国古今书名释义》集十余文教学术单位之俊彦,通力合作,上起先奏,下至“文化大革命"之燃发,所收辞目达三千二百余条,都九十万字,体大思精,有功学林。应编者诸君之托,邀我一言,盛情难却,而此著又有益于世用,遂不揣疏陋,杂谈书名诸例而为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