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中国佛教建筑 全1册 2017彩图高清

中国佛教建筑 全1册 2017彩图高清

¥6.00價格

中国佛教建筑 全1册 2017彩图高清

  • 中国佛教建筑 全1册 2017彩图高清

    《中国佛教建筑》PDF电子书全1册,由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7年出版。

    《中国佛教建筑》主要内容是中国佛教建筑发展历史,各历史阶段佛教艺术特点、佛寺建筑特点,重要的佛殿、佛塔建筑形式及建造技术等。发展历史部分,将佛教建筑的演变融入到时代背景,政策制度以及古人对佛教的接受传播程度中,清晰展现了佛教建筑是如何演变成今日形态并使人能够理解佛教文化在中国传播的过程;佛教建筑特点诠释部分,先对佛教中的诸多名词释义,再带入到佛寺布局、佛殿佛塔的建筑构造中。

    中国佛教是由印度传入的异国宗教。印度佛教自公元前6~5世纪创始以来,历经兴衰,在公元前2世纪至2世纪期间为极盛时期,8世纪中叶印度佛教即呈衰颓之势,至公元1200年伊斯兰教侵入印度,佛教遂绝灭不传,寺院佛迹被毁,僧徒多避居南印度及西藏等地。但是佛教自从汉代传入中国以后,经历代帝王之倡导,历朝佛法弘盛,佛教成为中国之主要宗教,历两千年至今犹存,并东传至朝鲜及日本,故中国成为当今的佛教中心。但研究中国佛教事迹及其建筑的发展必须了解印度佛教传布发展之概况,以明其承传嬗递之源,异同变化之处。

     

    印度佛教为北天竺迦毗罗卫国(今尼泊尔境内)净饭王之子悉达多·乔达摩所创。后世称其为释迦牟尼,是根据梵语的音译而成。乔达摩为释迦族人,意思是强勇、仁智之意,牟尼是寂默之意,释迦牟尼意为释迦族内所出现的圣者,是赞美语句。释迦牟尼成为宗教崇拜对象以后,信徒们又称其为佛陀( Buddha),是梵语中知音、大觉者的意思,以示崇拜。

    印度佛教通过宗教文化的传播对古代中国文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在哲学、语言、音乐、绘画、建筑、雕刻等方面皆有明显的表现。尤其佛教建筑方面开创了许多有中国特色的建筑类型。例如佛寺、佛殿、佛塔、经幢等。因中印之间的喜马拉雅山的阻隔,佛教传入路线是通过西北印度、阿富汗、中亚、西域而达中国内地。后期西藏的藏传佛教兴起,印度佛教建筑又通过尼泊尔和我国西藏传入,特别是覆钵式塔(喇嘛塔),这种佛教纪念物几乎成为流行全中国的塔式。

     

    初期佛教是指东汉末年佛教传入中国以后的状况。由于佛教本身教义所具有的消极出世思想,极易被帝王所接受,因其“清心释累之训,空有兼遣之宗,道书之流也。且好仁恶杀,蠲敝崇善,所以贤达君子爱其法”,除了汉明帝时楚王英为浮屠设祠,斋戒祭祀以外,降至汉桓帝(公元147~167年)时曾数次祭祀浮图、老子,“设华盖之座,用郊天之乐”,经过提倡,民间奉佛者逐渐增多。但汉代佛教仅属于祠祭的一种,而且在某些场合下仅为老庄信仰的陪祀,尚不具备完整的宗教独立性。佛教寺院也尚未确立,初期以朝廷接待宾客的寺舍改建而成,尚无确切的寺院形制,如在洛阳西门外建立的白马寺,就是一座官舍。

    最早的有关寺院的记载,当为汉末灵帝中平五年(公元188年)至献帝初平四年(公元193年)间,笮融在徐州所建的浮屠祠(亦称浮屠寺)。文献记载称该祠佛殿为“上累金盘,下为重楼,又堂阁周回,可容三千许人,作黄金涂像,衣以锦彩。”④说明当时佛寺建筑已经有自己的特殊形制并且开始有偶像的信仰,这种形制是否为印度寺院的形制,因记载过于简略尚不可辨。当时佛教宗教活动已经摆脱老庄的影响而独立进行。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佛教与建筑三国时期,连年战乱,“名都空而不居,百里绝而无民”,在干戈不息、生活困苦之时,人民为求精神寄托,转而祈求佛法,推动了佛教的发展。三国时代佛教集中地,北方为洛阳,南方为建业(今南京市)。因吴国好佛,佛教及建筑活动尤胜于北方。其中著名寺院首推赤乌十年(公元247年)孙权在建业所建的建初寺。此寺是孙权有感于康僧会所说的佛舍利的灵迹而建造的,同时亦为佛舍利建造了佛塔。据文献记载此时期尚建造了保宁寺、瑞相寺,扬州的化城寺,武昌的昌乐寺等一批寺院。

    西晋时代译著佛经事业比较发达,一批西域僧人陆续到达中国,带来各种经典。同时佛教建筑亦有发展。在北方,大月氏僧人竺昙摩罗刹在长安青门外造敦煌寺。据《洛阳伽蓝记》记载,西晋时洛阳有寺院42所,僧尼3000余人。虽然汉代有禁令,不准士民出家为僧,但在汉晋之际,兵荒马乱,禁令已弛,士民入寺为僧已成为常事。曹魏时颍川朱士行以信士名义于甘露五年(公元260年)出家为沙门(和尚),并出塞西,至于阗,求得梵本经书九十章,在西晋初转托弟子送于洛阳,即可证明士民不准出家之令已弛。至西晋时佛教徒所称的三宝——佛、法、僧已完全具备,即信仰的偶像、信仰的法典经书及主持信仰活动的职业工作者僧人等三方面的条件皆已完备,可以称为佛教宗教化的开始。西晋时宗教教义的论述尚未普及,教徒仅希图通过宗教达到占福避祸的目的而已,这点从西晋时代已知的寺院名称可知一斑。例如西晋洛阳名称可考的十座寺院名为白马寺、东牛寺、菩萨寺、石塔寺、愍怀太子浮图、满水寺、槃鶸( pan chi)山寺、大市寺、法始立寺、竹林寺,大部分为地名、人名、俗名,这与后来寺院的名为法华寺、华严寺、光明寺、菩提寺、奉慈寺等(以佛经名称或奉养名称)不同。

    东晋十六国时期战乱频仍,佛教得以迅速发展。后赵石勒及石虎皆是佛教热烈崇拜者,在邺城举行各种奉佛活动,十分奢靡,并带动朝臣贵族广建佛寺。后赵二石十分信仰西天竺僧人佛图澄,尊礼备至。佛图澄门下弟子以万计,建立佛寺达九百余所。佛图澄门下弟子道安得到北方前秦统治者苻坚的信任,积极开创了北部佛教的传布活动。后秦姚兴尊崇僧人鸠摩罗什,并在城北逍遥园集聚众多沙门听罗什讲经。又在长安城内“起浮图于永贵里,立波(般)若台于中宫,沙门坐禅者恒有数千。州郡化之,事佛者十室而九矣。”①。当时长安城内尚有大寺、中寺、石羊寺等。

     

     


    《中国佛教建筑》出版说明:

    佛教虽然起源于印度,但盛行于中国。在中国传教的时间最长,地域最广,在建筑方面亦有着辉煌的成就。自唐代以后,中国佛教在教义上较印度又有了新的发展,形成了自己的宗派,成为东亚各国佛教徒求法的中心。因此佛教在东亚一带传播过程中,中国起到了主导作用。近两千年来中国佛教建筑的发展,历经兴衰,迄今不断,其间融合了华夏各地文化及外来文化,创造出适合中国特点的新的建筑类型及技术构造方式,呈现出不断变化求新的精神。若从建筑艺术角度,综观全局大致可划分为四个历史阶段。

    (一)祠祭时期

    初传时期的宗教概念尚未形成,因此人们只把“佛”作为自然界的个神灵进行祭祀。据《后汉书》记载,东汉光武帝的儿子楚王刘英“晚节更喜黄老,学为浮屠斋戒祭祀”。又提及汉桓帝刘志在濯龙宫亦曾“设华盖以祠浮图、老子”。文中所述的“浮屠”“浮图”即佛的梵文音译,说明当时对佛的认识与固有的天、地、山、河之神同样看待,祭佛的仪式中用的音乐为郊天时的音乐,同时与老子合祭。自西汉以来,黄老即受到统治者的推崇,佛、老同祭这种情况,表明当时佛教尚无独立传教的能力。此时佛教经书与画像虽已传入,但佛教建筑形式并没有传入,加之平民不能出家为僧,寺院数量不多,所以尚未形成具有特点的佛教建筑类型。“寺”原为汉代一种官署建筑的名称,其中鸿胪寺为招待各国使节及四方宾客之所在。据说永平十年(公元67年)西域僧人迦叶摩腾及竺法兰来到中国洛阳,朝廷待以宾客之礼,宿于鸿胪寺中,故以后僧人居住地沿称为“寺”。最早建立的洛阳白马寺即是改造官寺而成,尚不具备佛教特点。估计当时对佛的虔诚崇拜集中表现在像设及庄严等方面,而在建筑艺术方面表现并不突出,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汉末。

    (二)模仿时期

    自公元3世纪至6世纪,约相当于中国的两晋南北朝时期。这时期自印度及大月氏等国来中国的传教僧人甚多,竺法护、佛图澄、鸠摩罗什等人都是著名的僧人。随着域外僧人来华,必将印度诸国的艺术风格带入中国。印度佛教在公元1~2世纪时已经从佛迹崇拜转向了佛像崇拜,并受希腊雕塑艺术的影响在北印度创立了繁荣的犍陀罗艺术,出现了大量精美的佛像,同时这个时期西域诸国陆续皈依佛教,印度的建筑及雕塑艺术有可能沿丝绸之路传递进来。此时汉族平民在战争动乱、生活困苦之时,为寻求解脱而大量出家,佛教事业大发展,也推动了寺庙建造活动。这时期的中国佛教建筑(佛寺与佛塔)是以印度及犍陀罗艺术为楷模的。在《魏书·释老志》中曾提到“自洛中构白马寺,盛饰佛图,画迹甚妙,为四方式,凡宫塔制度,犹依天竺旧状,而重构之……”说明这时期盛行的以塔为中心,周围环绕着僧房的佛寺布局方式即是印度佛寺常用的方式。

    开凿石窟寺也是一种模仿活动,遗存至今的著名的甘肃敦煌莫高窟、天水麦积山石窟、永靖炳灵寺石窟,山西大同云冈石窟,河南洛阳龙门石窟、巩县石窟等都是这一时期开凿的。依据新疆现存的佛教石窟可证明凿窟之风正是从大月氏越葱岭经西域诸国传入内地的,流脉甚清。敦煌、云冈早期洞窟的佛像雕刻造型多具有隆鼻、细目、长耳、丰颐、袈裟贴身的特征,明显带有犍陀罗艺术风格。此时不仅多层楼阁式塔普遍应用,而且仿效印度天祠建筑的密檐式塔也已出现。此外,印度佛教装饰题材,如莲花、飞天、茛苕叶、花圈、狮、象等图案也大量应用在中国佛教建筑上。总之,这时期可称做吸收与模仿外来艺术的时期。

    (三)融合时期

    自公元6世纪至13世纪,约相当于中国的隋唐至宋、辽、金时期。佛教在中国经过六百余年的传布,同时与传统的儒家思想融合,发展成为中国式的宗教,出现许多具有高深佛学修养的中国僧人,并创立了中国式的宗教建筑。自南北朝以来,舍宅为寺之风盛行,使寺庙布局逐渐向宫室建筑形制转化,以塔为中心转变成为以佛殿为主体的纵向轴线式布局,而原来作为崇拜物的佛塔,转变为祈福的建筑,在形式上向多样化发展,而且外观上更向传统的木构建筑形式靠拢。出于宣传宗教观念、教理教义的需要,结合中国建筑以木结构体系为土的特点,在泥墙上绘制壁画的风气极为流行,出现了许多技艺精湛的宗教艺术画家,如吴道子、阎立本周昉、韩干诸人。特别是受净土宗教义影响,描绘西方净土世界、兜率净土世界、东方净土世界的华美的净土变巨型壁画成为这时期佛教壁画的重要题材。由于统治者的提倡,出现许多大型佛像,带动了多层楼阁建筑的建造活动,形成别具一格的中国式高层建筑,应县木塔堪称代表性建筑。南方禅宗寺院中为讲习义理增设了法堂或禅房建筑;而密宗为诵祷陀罗尼经以祈福,在寺院中设置了固定的石质经幢。这些都是中国佛教建筑内容的新发展。这时期的佛塔已由土木结构向砖石结构转变,平面形式和外观都很丰富多彩,几种类型的佛塔都已出现,而且和尚的墓塔的建造提供了大量新的塔形。在室内装饰上除了活动性的华盖、幢幡以外,逐渐出现固定式的藻井、佛龛、佛帐,以及表现天国世界的模型式的天宫楼阁。总之,这个时期中国式佛教建筑特征已经全面显现出来,完成了一种异国宗教在中国传布、模仿、吸收、再创造的过程。

    (四)神秘时期

    自公元13世纪至19世纪,相当于中国的元、明、清时期。佛教从汉族地区推向更广大的兄弟民族地区,扩大了信徒范围。因此教义更加简易专以诵咒祈祷为主要仪式的藏传佛教成为佛教的主要流派,以便向文化低的平民进行传教。同时元明清三代统治者为巩固政治上的统一,团结少数民族,皆采取了多种宗教并存的政策,对蒙藏地区信奉的藏传佛教给予特别的支持和优容。在建筑上,藏传佛教特有的佛塔形式,即类似瓶子式样的喇嘛塔在全国各地建造起来。藏传佛教寺院内僧徒众多,经常聚在一起诵经,需要建立室内空间巨大的经堂建筑。这种建筑的屋顶往往是由几个屋顶组合在一起的,由顶部采光,室内昏暗神秘,在传统建筑中很少见到这种形式。很多藏传佛教寺院建在山区,因山就势,不规则地布置了佛殿学院、僧房院等诈多建筑,规模庞大,气势恢宏,较过去时代的佛寺具有更大的艺术感染力。有的寺庙布局是按佛教世界构成模式作为规划意匠主题,组成庞大的殿、阁、台、塔的建筑群体,体现出建筑艺术创作的魅力例如承德普宁寺即为佳例。很多寺庙在建筑艺术形式上更多地吸收了藏式建筑风格,高台座,红白色的外墙粉刷,金瓦顶,梯形黑色窗套等,装饰效果更富于刺激性。另外还出现了一种新塔型,即在高台上建立五座小塔的金刚宝座塔,其形制是象征佛所居住的须弥山。藏传佛教的佛像与壁画往往表现出形状怪异的鬼怪神灵形象,与前朝的汉式佛像完全异趣。这时期的壁画、塑壁、陈设、彩画等装饰装修方面,更是五彩纷呈,热烈与繁杂成为主调。总之,此时期的佛教建筑较以前更具有超凡脱俗的趋向,与反映人世间情趣的建筑艺术面貌拉开较大的距离,反映出神秘主义的艺术倾向。

    佛教建筑的近两千年的历史发展,为我们提供了许多有意义的思想借鉴。例如它展示了外来建筑文化逐渐同化于中国建筑文化的过程,这种过程又是深深地扎在民族传统之中的,是“洋为中用”的。它也说明任何建筑的进展都是因果关系的发展,建筑的形式与内容都是客观环境与人群的需要所决定的,是“有源之水”。它也说明建筑艺术是有巨大的社会宣传价值的,它是无言的书。宗教往往利用这个特性,这一点也是世界建筑史所证明了的。中国佛教建筑在许多方面宣传阐明赞扬了佛教的教义,补充了其在哲学阐述方面的不足,尤其是中国佛教的晚期,藏传佛教盛行的时期更为显著。在佛教哲学理论上最为浅易的两个宗派—净土宗与密宗,却是佛教建筑艺术最辉煌的流派,留下了不少有艺术价值的建筑物。

    中国佛教建筑在中国建筑史上也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它直接推动新的建筑类型的繁殖,例如佛塔、佛殿、石窟、经幢以及特殊类型的建筑,包括经堂、罗汉堂、大佛阁、卧佛殿等。甚至寺庙园林也对中国园林建设产生积极的影响与补充。佛教寺庙的布局是一种完全服务于宗教的布局,它是社会生活与宗教生活混合的产物,与宫殿、宅第不同,与园林、陵寝也不同,它提供了建筑布局方面某些特殊的经验。宗教需要的空间变化幅度很大,如巨像冲天、千僧集会、摩崖大佛、五百罗汉供奉等都需要不同寻常的高耸、宽大或险峻的建筑,因此促进了中国古代建筑结构技术的发展,几乎中国古代结构史中优秀的实例,绝大部分出自佛教建筑。因此研究中国建筑史必须首先研究中国佛教建筑。

    墓葬雕塑特别是帝王和勋贵墓葬内外的雕塑作品,主要由隶属于少府的东园(官署名)监造。宋以后归工部的少府监、将作监管理。作为国家工程,由专业工匠雕造有严格的工程管理规范。从其性质与生产的背景来看,也与作为修宗教功德的佛教、道教雕刻不同。

    中国古代除佛、道、儒三教外,还有伊斯兰教、基督教等多种宗教在不同时期、不同地域流行过。但遗存下来的雕塑不多。具有特殊价值的是福建泉州元代印度教石刻和晋江摩尼光佛浮雕。泉州的印度教遗存有1934年出土的四臂毗湿奴石雕立像,为印度教主神,袒上身,薄衣贴体,具有明显的印度雕刻风格。还有许多狮身人面像等石柱装饰浮雕。晋江摩尼光佛像雕于至元五年(公元1339年),为世界上仅存的摩尼教教主雕像,穿宽大袍服,颔下垂两绺长髯,结跏趺坐,身后有圆光,显然受到佛造像的影响。


    《中国佛教建筑》目录:

    第一章 中国佛教建筑的发展历史
    一、印度佛教
    二、佛教传入中国的时期
    三、中国佛教及佛教建筑的演进
    (一)初期的佛教与建筑
    (二)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佛教与建筑
    (三)隋唐、五代十国时期的佛教与建筑
    (四)宋辽金时期的佛教与建筑
    (五)元明清时期佛教与建筑
    四、中国佛教建筑艺术的历史分期
    (一)祠祭时期
    (二)模仿时期
    (三)融合时期
    (四)神秘时期

    第二章 中国佛教寺院的建筑特色
    一、汉传佛教寺院
    二、藏传佛教寺院
    三、南传佛教寺院go
    四、石窟寺

    第三章 中国佛教寺院布局
    一、初期中国佛寺
    二、塔殿并列式寺院布局
    三、廊院制寺院布局
    四、纵轴式寺院布局
    五、合院式寺院布局
    六、自由式寺院布局
    七、坛城式寺院布局
    八、附崖式寺院布局

    第四章 中国佛教建筑的佛殿
    一、佛殿的形成与发展
    (一)圣物崇拜与偶像崇拜
    (二)精舍
    (三)舍宅为寺
    (四)佛殿的演变J
    二、佛殿的形式分类
    (一)宫室式佛殿
    (二)楼阁式佛殿
    (三)都纲式佛殿
    三、佛殿的艺术造型
    (一)佛殿空间与像设
    (二)佛殿的屋顶组合与金顶
    (三)佛殿群体组合

    第五章 中国佛教建筑的佛塔
    一、佛塔诸名释义
    (一)浮屠
    (二)窣堵坡
    (三)精舍
    (四)塔
    二、楼阁式塔
    (一)塔形探原
    (二)北魏时期的永宁寺塔
    (三)纯木结构楼阁式塔
    (四)砖身木檐楼阁式塔
    (五)砖构楼阁式塔
    ……

    第六章 中国佛教建筑的技术表现
    第七章 中国佛教建筑的艺术表现
    第八章 传承创新继往开来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