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中国历史大辞典 全6册 2010

中国历史大辞典 全6册 2010

¥15.00價格
中国历史大辞典 全6册 2010
  • 中国历史大辞典 全6册 2010

    《中国历史大辞典》共6册,由上海辞书出版社2010年出版。

    《中国历史大辞典》共收词近7万条,字数达1100万字,贯通古今,系统完整,包罗了中国从先秦时代到清朝灭亡的各个断代史和大量专门史的重要内容。举凡历史学科的名词术语、古国朝代、政权年号、民族部落、阶级阶层、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社团组织、史籍文献、典章制度、社会经济、风俗礼仪、文物考古、科技发明、中外关系等,应有尽有,喊阔中国古代政治、军事、思想、文化、教育、法律、科技等各个领域。全书还附有1745幅图片,5项附表,24幅各朝代历史地图,被认为上当今世界上最全面、最权威的中国历史百科全书。
    内容简介
    《中国历史大辞典(套装1-6册)》是新中国第一部由国家组织编纂的特大型历史专科词典。
    收录全面:本辞典原分先秦史卷、秦汉史卷、魏晋南北朝史卷、隋唐五代史卷、宋史卷、辽夏金元史卷、明史卷、清史卷(上)、清史卷(下)、民族史卷、历史地理卷、思想史卷、史学史卷、科技史卷等十四个分卷出版,现汇编成上、下两卷。收词上起远古时代,下迄1911年辛亥革命,共收词目67154条。
    编排规范:本辞典所用字体,以《简化字总表》和《第一批异体字整理表》为准。但对少数可能被误解的简化字和选用字,在词目中括注繁体字或异体字。个别人名、地名在词目和释文中也酌情保留繁体字或异体字。
    认定权威:对于学术上有争议的问题,已有定论者,按定论介绍;尚无定论者,则以一说为主,诸说并存。
    检索方便:本辞典正文按词目的首字笔画数和起笔笔形顺序排列。书前刊有词目表,以便检索。
    图文并茂:为帮助读者理解释文,本书附有图片1745幅。书末附录有《中国历代世系表》、《中国历史纪年表》、《中国历史大事年表》、《中国历代户籍、人口、垦田总数表》、《中国历代度量衡演变表》以及中国历史地图24幅。另附有《词目首字四角号码索引》,供查阅。


    《中国历史大辞典》前言:

    中国历史悠久,积存了浩繁的文献典藉,留下了丰富的历史遗产。运用辞书的形式,整理和传播具体的历史知识,是近代通行的一种科学方法。我国在二十世纪初年巳开始编纂新体的综合性辞书,但《中国历史大辞典》的编纂,在旧中国并没有也不可能付诸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我国学者曾提出编纂历史辞典的倡议,但由于种种原因,未能实现。1978年,中国社会科学院发起,组织中国历史大辞典编纂委员会筹组此事,得到全国各地历史研究机构、高等院校和各地历史学家的积极响应和支持。1979年商定编纂体例和工作计划,着手组织编写。
    《中国历史大辞典》包括漫长的历史时期,涉及广泛的知识领域。为便于编纂工作的进行,同时考虑到读者的需要,整个编纂工作分为两个阶段,即先出版分卷,再编纂汇编本。本书收词上起传说中的远古时代,下迄1911年辛亥革命。分卷本依据历史朝代和专门领域分为先秦、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宋、辽夏金元、明、清(上、下)和民族史、历史地理、思想史、史学史、科技史等十四卷。各卷聘请主编和编辑委员,依据统一体例,分头进行编纂,自1984年起开始陆续出版。1994年,在各分卷编纂工作全部完成之后,由编委会责成中国历史大辞典编纂处组成汇编工作小组,具体负责汇编本的编纂工作。首先由各分卷主编负责对分卷内容进行修订,同时由汇编工作小组组织撰写典章制度类的通贯条目。在此基础上,再由汇编工作小组与上海辞书出版社对各分卷交叉、重复条目进行整理合并,共同完成汇编本的编纂工作。整个工作历时三年。

    《中国历史大辞典》是各地区各部门的历史学家集体协作的成果。中国社会科学院和所属研究所、教育部和所属高等院校,对本书编纂工作的进行,给予多方面的支持。参加本书各卷编辑工作和撰写条目释文的历史工作者,以及参加汇编本编纂工作的同志,都在紧张的工作中付出了辛勤的劳动。我们谨向各卷的编辑、撰稿者和所有关怀、支持本书工作的同志们,表示衷心的感谢。本书是我国历史学者编纂的第一部大型的中国历史辞典。我们相信,它将会得到广大读者的关注和指正,逐步地减少疵病,趋于完善。

    《中国历史大辞典》书摘:

    湖北武备学堂学校名。清光绪:十
    二年九月0896丨10〉,湖广总督张之洞在
    武昌设立。以仿照西法造就新式军事将
    领为宗旨。凡文武举贡生员,及文监生、
    文武候补选员弁,以及官绅世家子,无论
    本省、外省皆准报考,经严格考试,从中
    选拔文理明通、身体强健者入学肄业。
    学制三年。道员蔡锡勇任总办,知府钱
    恂等任提调;聘德国军官为教官,另选用
    津、粤学堂出身久充教习者为领班教师。
    学堂功课,分课堂教学与操场教练两类。
    课堂讲授军械学、算学、测绘、地图学、各
    国战史、营垒桥道制造法、营阵攻守转运
    法等理论性课程;操场教练(包括实习)
    科目有枪队、炮队、马队、营垒工程队、行
    军炮台、行军铁路、行军电线、行军军需、
    演试、测最、演习、体操等实践性技能训
    练。课程余暇,尚须诵读经史。每年招
    收一百二十名。毕业生成绩优秀者,择
    委差缺。
    湖北荆门煤矿官督商办企业。清光
    绪五年(化?幻盛宣怀创办。机器设备来
    自停闭的兴国煤矿。次年出煤,运销镇
    江、上海-带。八年拟进一步集资扩充,
    旋因资本短缺,奉饬停办。


    湖广道监察御史官名。明淸都察院
    所属湖广道之主官。掌道事。明洪武十
    五年(口^^)设,三至五人。后增至八人。
    南京都察院亦设三人,皆正七品。清顺
    治元年(“+^)沿设。初为坐道,不理本
    道之事,乃空衔。乾隆十四年0749〉定
    制,设掌印御史满、汉各一人,御史满、汉
    各一人。并以职事分隶之。十七年俱定
    为从五品官。光绪三十二年0906〉按省
    分道,设湖南、湖北两道,遂废。
    湖北革命知之录书名。近人张难先
    编撰。一册。分专题叙事,计二十目,主
    要记述湖北革命团体科学补习所、日知
    会、同盟会湖北分会、群治学社、振武学
    社、文学社、共进会始末,兼及湖北革命
    运动和武昌起义战况等史事。每篇后附
    录党人传状碑志,凡重要命令、文告、函
    电、文辞分别插入各目本事中。1946年
    商务印书馆出版。
    湖北革命实见记书名。近人胡石庵
    撰。拟编:册,记著者亲身经历和见闻,
    自清宣统三年八月十八日〖1911.10.9》
    汉口宝善里机关部破坏起,至民元元旦
    孙中山就任止有关武昌起义史事。仅出
    一册,只及十一日事而毕。1912年武昌
    大汉报社印行。


    虞部下大夫官名。西魏恭帝三年
    (弓石^)置,北周沿置。地官府虞部司长
    官,员一人,掌山泽草木鸟兽等事务。正
    四命。下俊小虞部上士以佐其职,领山
    虞中士、泽虞中士、林衡中士、川衡中士、
    掌禽中士、掌囿中士、掌圃中士、掌炭中
    士、箄薪中士、掌刍中士等官属。隋开皇
    元年(581)罢。
    虞衡清吏司官署名。简称虞衡司。
    明清工部四司之一。明洪武二十九年
    (口站)置,设郎中一人,员外郎二人,主
    事四人。南京工部虞衡清吏司亦置郎中
    一人,主事二人。掌理采捕山泽鸟兽之
    肉、皮革、骨角、羽毛等物,并司制造军
    装、兵械,烧造陶瓷,冶铸器具等事。清
    顺治元年〖1644〉沿置。设郎中五人,满
    洲四人,汉一人;员外郎六人,宗室一人,
    满洲三广,蒙古一人,汉一人;主事四人,
    满洲三义,汉一人及笔帖式、经承等吏员
    分理司务。专掌制造各项器物,稽核军
    装、军火,分辨东珠等事。所属有都吏科、
    军器科、窑冶科、杂科、军器箅房、火房等办
    事机构。光绪三十二年(丨?^)裁。
    戯方商代方国〔见殷墟甲骨文〉。商
    王朝所册封的方国之一。见"四封方”。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