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建筑装饰:雕·构·绘·塑 全1册 2015高清
中国古代建筑装饰:雕·构·绘·塑 全1册 2015高清
中国古代建筑装饰:雕·构·绘·塑 全1册 2015高清
《中国古代建筑装饰 雕·构·绘·塑》PDF电子书全1册,由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5年出版。
建筑装饰在中国两千余年的发展中,虽有兴衰嬗替及表现形式的变化,但它作为建筑创作中的重要手段,是建筑美学的一部分,这样的评估在人们心目中并无异议。但在19世纪现代建筑开始兴起以后,却对建筑装饰的必要性产生了怀疑。如美国芝加哥学派重要代表人物沙利文即认为,“建筑可以不要装饰,仅仅通过体量与比例本身而造成一种效果。装饰是一种智力的奢侈,而不是一种必需”。甚至他建议颁布一个临时禁令,禁止一切建筑的装饰,因为它们打破了功能、形式、材料之间的有机联系。20世纪初奥地利建筑师路斯甚至说“装饰就是罪恶”,“是对劳动力的浪费”,或是“对材料的一种亵渎”。他认为“装饰与我们的文明已经不再有着有机的联系,它也就不再是我们文明的表达方式”。为什么装饰问题在建筑向现代化迈进的时候,会产生如此大的非议,而一些其他日用品,如服装、用具、首饰、家具的现代化过程中,在装饰美化方面并没有产生如此严重的抵触,这要从建筑的特点来分析。任何物品的制作都是以材料为基础的,国内外的传统建筑皆是以木、石、土、灰等天然材料为主要用材。其结构也必然是适应这种材料的结构方式,随之其装饰手法也受到结构材料的制约与限定。因之,古代建筑装饰多为手工操作的雕刻与彩绘之类。可是现代建筑是一场伟大的革新,其首要的表现即是盖房子采用了工业化生产的人造材料,如水泥、钢材、玻璃,以及合成的钢筋混凝土等,建造效率极大地提高。这些材料根本无法用费时费力的雕刻手法来加工。因此,为推广现代建筑,则必须改变人们习以为常的对建筑装饰约定俗成的看法,用极端的语句否定它,才能开辟现代建筑的未来。而在服装、瓷器、家具、首饰等类日用品中并没有发生材料的突变,新的材料只是传统材料的补充,因此其装饰美化的理念并无改变。
《中国古代建筑装饰 雕·构·绘·塑》出版说明:装饰一词由来已久,在中国古籍中常常使用。《后汉书》中记载孟光嫁给梁鸿,“始以装饰入门,七日而鸿不答”。就是说梁鸿不赞成女子过于装饰,也说明汉代已经将妇女容妆打扮称为装饰。一般群众对“装饰词可理解为打扮、修饰(指服装、面貌方面)、装潢(指物品、书画、包装品等)、点缀、装点(指在物体表面添加一些美化措施)等,可以有多层含义。建筑上用装饰一词,一般泛指在结构性(承重结构与非承重的围护结构)的形体上进行美化加工的一些措施,如彩绘、雕刻、塑造等项内容。从词义上看“装”有包裹的意思。在英语中, Decoration与 Ornament都可译为装饰但仔细观察, Decoration多为装潢、美化、修饰的意思,用于工艺美术品、室内环境等方面的阐述;而 Ornament则专指建筑装饰范畴,两者词义有所区别。
从古到今,装饰现象在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是人们爱美的反映,是对事物美感体察更加细化的一种表现。它反映在生活需求的各个方面,包括衣食住行,甚至人们的身体。以穿衣为例,若从实用功能出发,区分出单、夹、皮、棉、长短袖、内外衣等不过数十种品类,但是若经过装饰加工,则可创制出数十万种而不止。又如生活用具、餐具的使用品类,不过是桌椅箱柜、锅碗盆碟等几百种而已,可是经过装饰处理,可以创造出无穷的新式样。妇女用的首饰更是装饰意匠的产物古往今来,创意无限。观察世界名牌箱包、手表,无不是以其华丽高贵的装饰手段来贏得顾客的青睐。
建筑设计上同样反映出装饰手段的重要性。很多时代性的、民族性的、地域性的建筑,除了整体造型的特色之外,装饰加工起了很显著的作用。纵观西方古代建筑史,从古希腊、古罗马、哥特式、拜占庭式、文艺复兴式,直到巴洛克式建筑,除了布局与结构方面的进步以外,装饰美学成为其建筑风格特色的重要表征。柱式、雕刻、壁画、花窗、马赛克、彩色玻璃拼镶、铁艺等装饰手法成就了各历史时期建筑的艺术面貌。我们不能想象没有这些装饰加工的历史建筑会是什么样子。建筑装饰可以更加突出建筑形体,强化观感,增加思想内涵,也就是增加了建筑物的个性特征。
在中国封建社会中强调阶级差别,朝廷制定了许多有关的等级制度,规范臣民的生活状况,其中在居住建筑上的规定亦有许多条文。唐朝规定“王公以下舍屋不得施重棋藻井,三品以上堂舍不得过五间九架”,“非常参官不得造轴心舍,及不得施悬鱼、对风、瓦兽、通栿乳梁装饰”,“庶人所造房舍……仍不得辄施装饰”。宋代规定“非品官毋得起门屋,非宫室寺观,毋得彩绘栋宇及朱漆梁柱窗脯,雕铸柱础”。明代洪武二十六年定制,内容除包括官民房舍间架,梁枋绘饰,大门的油饰色彩,门环的材质等的等级规定外还有统一的禁令,即不许做歇山屋顶、重檐重棋、藻井天花,门窗油饰不得用红色,雕刻图案中不许有帝后、圣贤、日月、龙凤、麒麟等形象。以上规定也说明建筑装饰的直观特点在显示尊卑等级、门第高下时有着直接的作用。
建筑装饰手法的形成受地域的影响甚大。因为装饰是在建筑主体上进行的附加性处理,若主体的建筑材料及采用的结构形式不同,则其建筑装饰手段也不相同。例如,中国北方建筑的抬梁式梁架用料粗大,有条件绘制丰富的梁枋彩画。而南方民族建筑采用轻巧的穿斗架,穿枋窄小,故多为素油涂刷,装饰重点用在出挑的挑木及撑木上。又如多雨地区的建筑多为坡屋顶,因此在瓦脊瓦件上的装饰因素较多,而干旱地区多为平顶建筑,其装饰重点转为对前檐廊的加工,包括檐柱、檐枋及檐口板的雕刻处理。从世界范围来看,古代东西方建筑装饰也有明显的不同。中国传统的古代建筑(包括日本、朝鲜的建筑)是以木结构为主的建筑体系,形成细长构件相互拼接的构图,同时为了防雨,多为坡顶瓦面及出挑的屋檐。因此,它的装饰手法主要反映在杆件组织方式及表面的彩绘上。雕刻手法仅用在木材上,且多在檐下及室内,相对在砖石雕刻方面应用较少。西方古代重要建筑多为石结构,其形制表现为石墙、石拱券及穹顶,兼有抹灰的墙面及顶棚所以,其装饰手法中大量运用石雕技艺,包括人像、柱饰、拱券、花窗等,还有石材拼嵌的马赛克地面及墙面。石墙及穹顶提供了大面积的平面,所以重点建筑多采用油彩的壁画。东西方古代建筑装饰风格完全异趣,各有千秋。
《中国古代建筑装饰 雕·构·绘·塑》目录:
第一章 雕饰
一、木雕
(一)梁枋大木雕刻
(二)支撑构件雕刻
(三)装修雕刻
二、石雕
(一)画像石
(二)构件雕刻
(三)装饰雕刻
(四)小品石刻
三、砖雕
(一)砖雕技法
(二)砖雕演进
(三)砖雕图案设计
(四)砖雕地区风格第二章 构饰
一、门窗棂格
(一)历史演变
(二)棂格图案
二、内檐隔断
(一)槁扇门
(二)屏门
(三)博古架、书架
(四)罩
(五)通间隔断
三、天花、藻井
(一)天花
(二)藻井
四、斗棋装饰
(一)斗棋演变
(二)装饰化的斗拱
五、墙面砌筑
(一)砖石素砌
(二)砖石混砌
(三)砌花
六、封火山墙
(一)阶梯式封火墙
(二)曲线式封火墙
(三)寓意式封火墙
七、铺地
(一)铺地演变
(二)铺地材料及图案设计第三章 绘饰
一、壁画
(一)早期壁画
(二)宫廷壁画
(三)墓室壁画
(四)石窟壁画
(五)寺观壁画
(六)壁画制作技艺
二、彩画
(一)早期彩画
(二)宋代彩画
(三)明代彩画
(四)清代彩画
(五)官式建筑彩画
(六)地区建筑彩画
(七)民族建筑彩画
三、墙绘
四、贴落画
五、刷饰第四章 塑饰
第五章 贴饰
第六章 金饰
第七章 文字饰
第八章 建筑装饰图案
部分图片引自下列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