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大通史 全23册 2018高清
中国大通史 全23册 2018高清
中国大通史 全23册 2018高清
《中国大通史》PDF电子书全23册,由学苑出版社2018年出版。
《中国大通史》摒弃以中原王朝为中心的做法,将少数民族政权放在与汉人地方政权同样的地位上,对中央王朝与各民族之间的碰撞、融合,用全新的视角进行阐述。辽夏金与两宋大体上是同时的关系,本书没有将这些北方民族政权附于宋代卷中,而是强调他们的独立性,站在边疆和非汉族族群的角度反观处在中心的帝国,重新理解“中国”的含义,弥补过去多局限于中央和四夷关系的视角。
《中国大通史》各卷一般分为综述与治乱兴衰、经济、国家控制、社会结构、精神文化、社会生活6编,以专题形式叙史,后附主要参考史料、历史纪元表,以期更全面、准确地反映历史原貌和发展规律。本书的一大特点是,突破了以往通史只强调政治、经济对历史发展作用的视角。以往通史对社会生活、文化的关照通常只作为政治、经济的补充,篇幅较少,另外一些内容,比如民间文化的发展是以往的通史完全没有或相对简略,却在近年来学术研究中颇为重视的。
《中国大通史》以近40%的篇幅展现了包括衣食住行、习俗风尚、闲暇娱乐等在内的社会生活,并将其作为中国历史发展动力的重要因素之一。在论述精英思想文化成就的同时,特别注意民间文化和社会思潮。文化不再只被看作是历史发展的“果”,而将其与当时的经济、政治和社会变动相互关照、联接,让历史发展更加有血有肉。本书从社会学派的角度出发进行历史分期,并贯彻到这部书的整个史学理论框架,这亦不同于传统历史学派,以往的通史著作中没有把“社会结构”作为与政治、经济领域的历史并列的部分。本书所描述的“社会结构”,是特定历史时期的社会分层、各个社会群体、重要的社会组织以及家庭、宗族等社会惯制。本书对一向被忽略的婚姻、家庭、宗族、各阶层、社群等社会结构、社会问题的探考,绝非一般性的拾遗补阙,而是在深入探究中国历史特殊传统的真谛,对历史的展现更加丰富、鲜活。
近40年来,史学界对于考古、文字、文献的开发、考证和大量相关历史专题研究的新成果,为《中国大通史》的撰写提供了宝贵的新鲜血液。书中全新引入关于世界发展史与中国历史的关系,在中国民族研究、自然历史研究、重要经济专题以及社会结构、文化生活等方面均有新鲜观点和详实的史料阐述。《中国大通史》打破以往通史不包括近现代史的惯例,囊括了1840年至民国时期的内容,以体现新的历史观。为尽可能全面、丰富地展现*时期社会各阶层的生活面貌、文化思潮,我们在编撰过程中始终保持审慎的态度,对稿件的内容、字句进行反复斟酌考量,力求做到史料坚实、论述严谨。目前,《中国大通史》前14卷已出版
《中国大通史》书目:
中国大通史 1 导论 史前
中国大通史 2 夏商西周
中国大通史 3 春秋战国 上
中国大通史 4 春秋战国 下
中国大通史 5 秦汉 上
中国大通史 6 秦汉 下
中国大通史 7 魏晋南北朝 上
中国大通史 8 魏晋南北朝 下
中国大通史 9 隋唐五代 上
中国大通史 10 隋唐五代 下
中国大通史 11 辽
中国大通史 12 宋 上
中国大通史 13 宋 下
中国大通史 14 西夏
中国大通史 15 金
中国大通史 16 元 上
中国大通史 17 元 下
中国大通史 18 明 上
中国大通史 19 明 下
中国大通史 20 清 1644-1840 上
中国大通史 21 清 1644-1840 下
中国大通史 22 清 1840-1911 上
中国大通史 23 清 1840-1911 下
《中国大通史》出版说明:《中国大通史》在100多位专家学者的共同努力下,历经20余年撰写编辑工作,终于面世了。为方便阅读,现将有关编辑体例的若干事项做如下说明。
一、本书是一部多卷本大型系列中国通史著作,上限起于史前时期,下限止于民国时期。全书分为导论(与史前卷合订为一册)、史前卷、夏商西周卷、春秋战国卷、秦汉卷、魏晋南北朝卷、隋唐五代卷、辽卷、宋卷、西夏卷、金卷、元卷、明卷、清卷(1644-1840)、清卷(1840-1911),共计14卷23册。各卷大体以时序衔接,又独立成书。每卷均有综述和治乱兴衰编、经济编、社会结构编、国家控制编、精神文化编、社会生活编等6编。唯史前卷、元卷因内容有一定特殊性,编、章结构有所变化。目录列出编、章、节、目四级标题,如有五级(含)以下标题,仅在文内统一版式,目录中不列出标题。正文前附历史地图;正文后有附录二种:一是本卷主要参考史料,二是本卷历史纪元表。
二、本书注释分为行间夹注和脚注两种形式。
行间夹注的主要内容和功能是:①直接引文(加引号的引文)的出处;②直接引文内个别疑难字的释义及对文中错、讹、衍、脱等的校核;③古今纪年参照;④古今地名参照(今地名以民政部《201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代码》所公布的行政区划名称为准);⑤人名参照;⑥其他文字释义。脚注的主要内容和功能是:①对有关文字内容著作权的说明;②间接引文(未加引号的或有改动的引文)参照来源的说明;③对史料、评论有关争议的说明;④其他必要的说明。三、本书引文较多,为避免繁冗,凡一条直接引文有两处(含)以上来源或一段间接引文参照了两处(含)以上来源的书刊名,合并在一个夹注或脚注内列出,不同书刊名间以;”号相隔。在行间夹注的书刊名,如果同页中后一个书刊名与前一个书刊名完全一致后一个书刊名省略注为“同上”。由于引文出处版本不同,可能出现本书引文与读者所据文献内容不一致的情况
四、本书对于文中所叙述的中国历史纪年括注公元纪年。为避免繁冗,在同一目下的相同年号,只在第一次出现括注,此后重复出现该年号时不再括注。所注的公元纪年,在公元元年之前的时段,称“前××年”,公元元年至公元100年的时段称“公元××年”,公元100年后,不加“公元”二字,直称“×x年”
五、历代帝王的称谓,一般在登基前称姓名或当时官职等习惯称谓,登基后一般称庙号、谥号或习惯称谓,其他历史人物称姓名或从习惯称谓。
六、文内数字按照中国标准出版社《作者编辑常用标准及规范》(第2版)一书中的规定使用。鉴于本书为中国历史著作,对一些物理数字统计意义不明显而适宜于专业用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