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惯用语大辞典 全1巨册 2011清晰
¥7.00價格
中国惯用语大辞典 全1巨册 2011清晰
中国惯用语大辞典 全1巨册 2011清晰
《中国惯用语大辞典》PDF电子书全1巨册,由上海辞书出版社2011年出版,为《汉语工具书大系》之一。惯用语是汉语语汇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独特的结构、生动活泼的表现形式和妙趣横生的表达效果而为群众所喜闻乐见。温端政先生主编的《中国惯用语大辞典》,以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汉语俗语语料的计算机处理与相关的语言学问题研究的成果;汉语俗语语料数据库”为依托,以大量语料为基础,以汉语语汇学为理论指导,在体例和释义上均有创新。《汉语工具书大系:中国惯用语大辞典》释义严谨,引例丰赡,编写者均为多年从事语汇学研究的专家学者,既有专业的理论素养,又有丰富的词典编纂实践经验,很好地保证了本书的编写水准。《中国惯用语大辞典》出版说明:在本书即将问世的时候,我们感到有必要就以下三个问题和读者交流。关于惯用语的性质和范围和成语、谚语、歇后语等相比,惯用语是一个后起的名词。20世纪50年代以后,随着语言研究的深人,发现了像“穿小鞋”、“碰钉子”、“炒冷饭”、“打游击”、“磨洋工”、“开倒车”、“钻空子”、“戴高帽子”等既区别于谚语,又区别于成语、歇后语的语言单位,才出现了“惯用语”这个名称。开头,概念比较模糊,只认为它是一种“定型的词组”,意义是“整体化”了的,常常作为一个完整的意义单位来运用。此后,对惯用语的研究,逐步展开,对它的性质和范围的认识逐步深人,出现了几种不同的主张。一种比较流行的观点,认为惯用语应以“三字格”为主,三字组成的述宾结构是惯用语的主体;在意义上都具有双层性,即本义之外,还有比喻义。在这种观点下,不仅“穿小鞋”、“碰钉子”、“炒冷饭”、“打游击”、“磨洋工”等三字组成的动宾结构是惯用语,“对台戏”、“闭门羹”、“防空洞”、“马后炮”等体词性的三字格,也被认为是惯用语。这种观点,遭到了有些学者的反对,他们认为,“穿小鞋”一类三字格,不应因其意义是比喻性而被视为惯用语,它们都是词,而不是惯用语;惯用语应是指原“惯用语”中除去三字格的部分,如“喝西北风”、“脚踩两只船”、“驴头不对马嘴”、“敬酒不吃吃罚酒”、“癞蛤蟆想吃天鹅肉”、“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等,才是惯用语。还有的学者认为,固定语中“不具表意双层性,其含义体现成类事物的一般概念而非个别事物概念或专门概念的,就是惯用语”。在这种观点下,“穿小鞋”、“喝西北风”、“敬酒不吃吃罚酒”等具有“表意双层性”的语言单位是成语,而“惟命是从”、“装模作样”、“地广人稀”、“量力而行"、“怨天尤人”等不具有“表意双层性”的语言单位却被认为是惯用语。面对这种种议论,我们另辟蹊径,把惯用语放到汉语语汇系统中进行考察,一方面把惯用语与非语汇单位区别开来;另一方面,把惯用语与谚语、成语、歇后语等语汇内部的相关单位区别开来。我们把惯用语定义为非“二二相承”的描述语。第一,把惯用语与非语汇单位区别开来。首先要把惯用语与复合词区别开来。在汉语里,有许多具有双层意义的复合词,除上面提到的“对台戏”、“闭门羹”、“防空洞”、“马后炮”等外,还有如“马蜂窝”、“定心丸”、“夹生饭”、“老皇历”、“落水狗”等等。它们虽然都有双层意义,但都属于概念性的语言单位,都是词,《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都把他们标作名词。只有加上相应的“谓词”,形成“唱对台戏”、“吃闭门羹”、“钻防空洞”、“放马后炮”、“捅马蜂窝”、“吃定心丸”、“做夹生饭”、“翻老皇历”、“打落水狗”等,才是惯用语。汉语里还有像“拍马”、“吹牛”、“装蒜”、“耍滑”等,它们分别由“拍马屁”、“吹牛皮”、“装洋蒜”、“耍滑头”等紧缩而成。还有像“吃醋”、“搭桥”、“牵线”等不仅意义上具有双层性而且结构可以扩展的语言单位。过去,我们曾经认为它们也应该属于惯用语。现在看来,由于它们只有两个音节,已经词化,《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都把它们标作动词,因此看成是词似乎比较合适。其次,要把惯用语和专用名词区别开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