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学史(第三版) 全4册 袁行霈 2014 高清
中国文学史(第三版) 全4册 袁行霈 2014 高清
中国文学史(第三版) 全4册 袁行霈 2014 高清
《中国文学史》是教育部“高等教育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计划”的成果,既是高校教材,也是学术研究著作。本书倡导文学本位,并将文学置于广阔的文化背景之中,翔实地描述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历程,作了一些具有创新性的考证和论述。各章均有详细的附注,以介绍各家之说,各卷之后附有研修书目,为读者提供进一步研究的线索,具有鲜明的开放性、前瞻性,以及较大的信息量。出版后获得国家图书奖、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特等奖、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优秀教材一等奖。这次修订,在保持原来的编写宗旨、指导思想、体例、框架、特色、结构和篇幅的前提下,弥补已发现的缺失,审慎地增加新的资料、吸收新的成果,对内容也有所增删,体例和文风得到进一步的统一。
《白话文学史》(胡适)、《中国文学发展史》(刘大杰)、《中国文学史》(袁行霈主编)、《中国文学史》(游国恩等主编)、《中国文学史》(方铭主编)、《剑桥中国文学史》(宇文所安主编)。
1.胡适《白话文学史》安徽教育出版社,2006.
在同类型的古代文学通史里,这本书显得非常特别,确切说它算是专门史而非通史。而且,这本文学史的政治意义大于文学意义,主要内容不外乎是白话文学的发展,意图在于为新文化运动寻踪溯源,证实白话文古来有之。在这种政治目的之下,有些观点自然不能取信。不过,其中很有价值的部分是对乐府诗、汉代散文、故事诗等涉及民间文学的论述。而且,里面也有一些比较有趣的观点,比如“庙堂的文学”与“山林的文学”的界定。
总之,要理解这本书的观点,不必一开始就抱有批判心态,毕竟这是一个时代的产物,放在当时的背景之下去理解,才能避免自己的偏见。当然,如果未曾涉猎其他版本的文学史著作,这本书不太适合作为入门读物。2.刘大杰《中国文学发展史》百花文艺出版社,2007. 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
百花版是一卷本,上古是三卷本,内容上有详略之别,另外,上古的是竖排繁体。另外,复旦出版了横排简体的三卷本,内容上应该跟上古的差不多。
这一套书的特点在于“发展史”,线索性非常明显。每一类型的文学几乎都可以清晰地理出一条发展线出来,比如元明杂剧在表演形式上可以上溯到《诗经》中的颂诗、辞赋、乐府诗,以及从齐梁到唐宋这段时间中梳理古文运动的前因后果。另一个特点是刘大杰先生本人的考证,在细节的文学作品真伪上都有自己的见解,比如《尚书》部分内容,《卿云歌》、《南风歌》,可见刘大杰先生治学之严谨。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这一套中国文学史是刘大杰先生以一人之力完成,兼具史学的严谨与文学的优美,并非拘泥于一朝一代的文学,而是整体观之,将文学视为一个流动的发展过程,在各门类的文学史中独树一帜。3.游国恩等主编《中国文学史》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
非常薄的四卷本,文笔十分简练,特点是每一个时期文学的章节中,前有小序后有小结,方便前瞻回顾。可以说是古代文学史中最基础,最适合当做入门读物的书,里面的观点都非常易于理解,也能够被普遍接受。而且在讲到李杜的章节时,文笔尤其惊艳。
遗憾之处是这一套书年代略早,篇幅略短,这样一来在讲述文学类型时,相应作为佐证的文选内容就不多。不过好处是在理解了书中的观点之后,可以作为提纲参照,去读一些专著,推测这大概也是这套书的用意所在。4.袁行霈主编《中国文学史》 高等教育出版社,第二版
略厚的四卷本,目测这套书很多学校用作中文系教材。结构上采用三古七段的朝代划分,章节内容上,每一朝代之前有总绪论,每一章之前也有绪论,绪论的内容十分详细,涵盖了包括文学类型、政治背景、社会背景、文化传播等等方面。
特点在于文学色彩浓厚,随便翻开一个章节就能明显感受到其中的抒情意味。虽然存在合著者众多,部分章节文笔的明显差异,不过整体上文笔非常优美。内容上比较全面,除了一些比较琐碎的知识点外,一般内容都有收录,而且论述较游版更详细。不过,私以为这套书的文学性大于史学性,在处理各个朝代的文学类型时,让人有种文学发展的线索不够清晰的感觉。5.方铭主编《中国文学史》长春出版社,2013
四卷本,不算厚,但开本挺大。特点是学术性显著,史料考证上有考古新发现的内容,与以往的文学史不同,少数民族文学是一个亮点,新增吐蕃文学、大理文学等。在章节内容设置上,立足于文学本位,讲述每一朝代文学之前,先从当时的社会文化、士人心态与文人地位进行综合论述,而政治因素居于次要位置。
这一套书可以说是文学史与文学批评史的综合体,每一编的最后一个章节为当时的文学批评与文学理论内容,这就把一些不适于简单归类于散文或韵文的理论性文学类型纳入,比如《诗品》、《文心雕龙》。另外,这套书收录的内容非常全面,包括了一些比较不常见的知识点,在学术性和专业性上较之前两个版本的文学史,更上了一个层次。6.宇文所安主编《剑桥中国文学史》,2013.
中文译本是两卷本,时间跨度从先秦到1949,英文原版的时间下限是2007。中文译本包括了近现代文学,以下只简单介绍古代文学部分。
这套书从朝代划分到章节设置,都非常独特。首先,打破了以单纯朝代划分文学时期的惯例,而是以文学发展的内在规律划分时期,比如“文化唐朝”这一概念;其次,内容上更加关注文学的传播、文学的接受的过程,针对文本本身的考证很多;最后,在文学发展的线索性上表现的更为细致明确,比如两汉时期的家族文学论述、俗赋的发展,以及一些文人内部流传的小传统,这在国内的文学史中并不常见。
另外,在一些文学类型的观点上体现的更为客观,而不是简单的盖棺论定,比如对艳情赋的发展、宫体诗的意象创新的观点。内容上还有一些国内文学史不常涉及的知识点,可以作为对照补充之用。高教中国文学史(第三版)第一卷
目录总绪论
第一节 文学本位、史学思维与文化学视角
第二节 中国文学的演进
第三节 中国文学史的分期
第一编 先秦文学
绪论
第一节 中国文学的源头
第二节 先秦文学的形态
第三节 先秦文学作者的流变
第四节 先秦文化与先秦文学发展的轨迹
第一章 上古神话
第一节 中国神话的产生和记录
第二节 中国神话及其蕴涵的民族精神
第三节 上古神话的思维特征
第四节 上古神话的散失和演化
第二章 《诗经》
第一节 《诗经》的编写和体制
第二节 《诗经》的内容
第三节 《诗经》的艺术特点
第四节 《诗经》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第三章 《左传》等先秦叙事散文
第一节 从甲骨卜辞到《春秋》
第二节 《左传》的叙事和记言
第三节 《国语》的文学成就
第四节 《战略策》的文学成就
第五节 先秦叙事散文对后世文学的影响
第四章 《孟子》、《庄子》等先秦说理散文
第一节 先秦说理文体制的逐步成熟
第二节 《孟子》散文的艺术成就
第三节 《庄子》哲学思想的诗意表现
第四节 《荀子》和《韩非子》的议论文
第五节 先秦说理散文的历史回响
第五章 屈原与楚辞
第一节 楚辞产生的文化政治背景
第二节 屈原的生平和作品
第三节 《离骚》
第四节 屈原的其他作品
第五节 楚辞的流变与屈原的地位
第二编 秦汉文学
绪论
第一章 秦及西汉散文
第二章 司马相如与西汉辞赋
第三章 司马迁与《史记》
第四章 两汉乐府诗
第五章 东汉辞赋
第六章 《汉书》及东汉散文
第七章 东汉文人诗
高教中国文学史(第三版)第二卷
目录第三编 魏晋南北朝文学
绪论
第一节 文学的自觉与文学批评的兴盛
文学自觉的标志
从人物品评到文学品评
从文体辨析到
总集的编纂
文学理论体系的建立
新的文学思潮
第二节 动乱中文人的命运与文人的风尚
乱世与乱世文学
文人多遭杀戮的命运
药与酒:生死主题、求仙主题、隐逸主题
第三节 门阀制度与门阀观念下的文学创作
士族与庶族的对立
寒士的不平
文学家族
宗族与伦理
第四节 玄学对文学的渗透
摆脱两汉经学的束缚
自然与真
言意与形神
魏晋风流:颖悟旷达真率之美
从玄言到理趣
第五节 佛教与佛经翻译对文学的影响
佛教的传入与佛经的大量翻译
文人与佛教
佛教对文学的影响:想象世界的丰富
故事性的加强、四声的发现、词汇的扩大、文学观念的多样化
第六节 魏晋南北朝文学的发展历程
建安、正始文学
两晋文学
南北朝文学
魏晋南北朝
文学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
第一章 从建安风骨到正始之音
第一节 曹操与曹丕
学习汉乐府结出的硕果
曹操的文坛领袖地位
曹丕与七言诗
第二节 曹植
政治悲剧与诗歌才华的展现
骨气奇高、辞采华茂
五言
诗的发展
后世诗人的认同
第三节 王粲、刘桢及蔡琰
“七子之冠冕”王粲
仗气爱奇的刘桢
陈琳、阮璃等
蔡琰与《悲愤诗》
第四节 建安诗歌的时代特征
政治理想的高扬
人生短暂的哀叹
强烈的个性表现
浓郁的悲剧色彩
第五节 阮籍、嵇康与正始诗歌
从建安风骨到正始之音
阮籍《咏怀》:政治抒情组诗的出现
苦闷与旷达
渊永的滋味与隐约曲折的风格
嵇康与应璩的诗
第二章 两晋诗坛
第一节 陆机、潘岳与太康诗风
政治旋涡中诗人们的浮沉
逞才成为创作的目标
繁缛:太康诗风的特征
第二节 左思、张协与刘琨
咏史诗的渊源与特征
寒士的不平与抗争
典以怨的诗风
与建安风骨的再现
张协兄弟的诗
刘琨的诗
第三节 郭璞的游仙诗
游仙诗溯源
乖远玄宗与坎(土禀)咏怀
文采富艳寄托高远
第四节 王羲之与兰亭唱和
《兰亭集序》与兰亭诗
兰亭诗的主题及审美价值
文人雅集、诗酒唱和及其对后代的影响
第五节 孙绰、许询与玄言诗
东晋文人的心态
玄释合流
心隐与适意:因循自然与玄理的阐发
第三章 陶渊明
第一节 陶渊明的人生道路与思想性格
以辞彭泽令为界的前期与后期
仕与隐的选择
贫与富的交战
……
第四章 南北朝民歌
第五章 谢灵运、鲍照与诗风的转变
第六章 永明体与齐梁诗坛
第七章 庚信与南朝文风的北渐
第八章 魏晋南北朝的辞赋、骈文与散文
第九章 魏晋南北朝小说
第四编 隋唐五代文学
绪论
第一章 南北朝文学的合流与初唐诗坛
第二章 盛唐的诗人群体
第三章 李白
第四章 杜甫
第五章 大历诗风
第六章 韩孟诗派与刘禹锡、柳宗元诗人
第七章 白居易与元白诗派
第八章 散文的文体文风改革
第九章 唐传奇与俗讲变文
第十章 晚唐诗歌
第十一章 李商隐
第十二章 词的初鐊及晚唐五代词
文学史年表
研修书目
高教中国文学史(第三版)第三卷
目录第五编 宋代文学
绪论
第一节 高度繁荣的文化及其对诗文的影响
崇文抑武的国策
理学思想对文学的影响
文以
载道说的盛行
印刷业和教育的发达与作家学术修养的提高
诗文政治功能与议论成分的加强
第二节 忧患意识与爱国主题的弘扬 忧患意识对文学家的影响
民族矛盾激化的历史背景
爱国主题的弘扬
第三节 宋代作家的性格特征和审美情趣
儒释道三家思想的有机融合
社会责任感与个性自由的整合
新型的文人生活态度
审美情趣的转变
第四节 城市的繁荣与词的兴盛 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与城市的繁荣
士大夫的优裕生活与词的兴盛
社会的广泛需求对词人创作热情的刺激
第五节 宋代文学的独特成就与历史地位
宋代古文对唐代古文的继承与发展:文体的多样化
古文的实用价值与审美价值的
整合风格的变化古文的普及
宋诗对唐诗的因革:题材向日常生活倾斜
以平淡为美的美学追求
唐诗之外又一美学范式的创建
宋词在词史上的巅峰地位
辽金诗文的成就
第一章 宋初文学
第二章 柳永与北来前期词风的演变
第三章 欧阳修及其影响下的诗文创作
第四章 苏轼
第五章 江西诗派与两宋之际的诗歌
第六章 周邦彦和北宋中后期词坛
第七章 南渡前后词风的演变
第八章 陆游等中兴四大诗人
第九章 辛弃疾和辛派词人
第十章 姜夔、吴文英及宋末词坛
第十一章 南宋的散文和四六
第十二章 南宋后期和辽金的诗歌
第六编 元代文学
绪论
第一章 话本小说与说唱文学
第二章 关汉卿
第三章 王实甫的《西厢记》
第四章 白朴和马致远
第五章 北方戏剧圈的杂剧创作
第六章 南方戏剧圈的杂剧创作
第七章 南戏的兴起与《琵琶记》
第八章 元代散曲
第九章 元代诗文
文学史年表
研修书目
高教中国文学史(第三版)第四卷
目录第七编 明代文学
绪论
第一章 《三国志演义》与历史演义的繁荣
第二章 《水浒传》与英雄传奇的演化
第三章 明代前期诗文
第四章 明代中期的文学复古
第五章 明代杂剧的流变
第六章 明代传奇的发展与繁荣
第七章 汤显祖
第八章 《西游记》与其他神怪小说
第九章 《金瓶梅》与世情小说的勃兴
第十章 “三言”,“二拍”与明代的短篇小说
第十一章 晚明诗文
第十二章 明代的散曲与民歌
第八编清代文学
绪论
第一章 清初诗文的繁荣与词学的复兴
第二章 清初戏曲与《长生殿》、《桃花扇》
第三章 清初白话小说
第四章 《聊斋志异》
第五章 《儒林外史》
第六章 《红楼梦》
第七章 清中叶诗文词多元发展的局面
第八章 清中叶的小说戏曲与讲唱文学
第九编 近代文学
绪论
第一章 龚自珍与近代前期诗文词
第二章 近代前期的小说与戏曲
第三章 黄遵宪、梁启超与近代后期诗文词
第四章 近代后期的小说与戏曲
文学史年表
研修书目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