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珍稀钱币图典 全4册 2010-2014 彩图高清
中国珍稀钱币图典 全4册 2010-2014 彩图高清
中国珍稀钱币图典 全4册 2010-2014 彩图高清
《中国珍稀钱币图典》PDF电子书全4册,由上海科技出版社2010至2014年出版。
中国的历史悠久,如果从夏商时期的海贝算起,中国的钱币已经走过四千多年的历程。历史上的钱币,在它行使货币职能的时候,是财富的象征;当它退出流通领域以后,遗存至今,便成了文物,它仍然是一种财富,是一种历史遗存的财富。
我们所说的古钱,是指方孔圆钱以前的钱币,就其性质,可分为两大类,一为正用品,是以货币的流通需要而发行的钱币;二为非正用品,是货币文化的衍生物,它们不能行使货币的职能,但各有各的用途,在古钱中统称之谓厌胜钱。
有人说货币是一个国家的名片。历代钱币,因为制作工艺不同,精美程度不同,的确可以从中看到各个时期的社会是否稳定,经济是否繁荣,科学技术发展到什么程度。
盛世收藏,现在钱币是收藏人数最多的一种文物,因为钱币和其他文物不一样,收藏的门坎可高可低,可大可小,可深可浅,所以普及面就宽。普通的中小学生、工人、农民、白领人士都可以收藏,有几元钱、几十元钱,就可以收藏一些普通的钱币。但是,进去之后,随着收藏境界的提高,收藏知识的丰富,经济实力的增强,便可以循序渐进,也有价值几十万、几百万,甚至几千万的钱币可以收藏
古钱市场是我国传统的钱币市场,历史悠久。因为在南北朝时期已经有人在专门收集古钱,并著有谱录,可以推测当时或许已经有古钱市场的活动。若这个推断成立,那么古钱市场在中国至少已经有1400年以上的历史,所以古钱市场在中国是一个比较成熟的市场。古钱市场的销售对象主要是钱币收藏者、研究者,收藏者的队伍相对比较稳定。从上个世纪三四十年代的情况看,在各类钱币中,古钱收藏者、研究者和爱好者的人数是最多的。当时钱币收藏研究的中心在上海,所以老一代的知名钱币鉴定家,大部分出自上海。搞文物、搞钱币,最重要的是要大量接触实物,接触不到实物谈不上鉴定;搞文物、搞钱币,必须要熟悉历
史,要知道哪个朝代哪个皇帝,要知道不同时期不同的经济情况、不同的政治文化背景,等等。余榴梁先生苦心集藏四十年,上起夏商,下至现代,绵延整整30个世纪,他集藏的钱币数量之多、范围之广、品种之全,被人誉为“万国银行”、“江南有钱人”。榴梁先生不仅嗜“泉”如命,还在收藏过程中,刻苦钻硏,以实实在在的学术研究成果和藏品实物,去填补钱币学研究领域的空白,去填补钱币学出版领域的空白。《中国珍稀钱币图典》书目:
中国珍稀钱币图典 古钱卷
中国珍稀钱币图典 花钱卷
中国珍稀钱币图典 纸币卷
中国珍稀钱币图典 机制币卷佘榴梁和朱勇坤两位先生编著的《中国珍稀钱币图典·古钱卷》,根据古钱的存世数量、历史价值、文物价值,以及在货币史、钱币学上的地位等要素,也考虑到部分古钱的市场价格和社会“知名度”,来确定它们的珍稀程度,客观地反映了当前钱币界,尤其是上海地区乃至江浙地区钱币界对于各类古钱的认知情况,也客观地反映了当前钱币市场的实际情况。
我有幸先读此书,有几点印象很深:一是,书曰珍稀钱币图典,故全书围绕“珍稀”两字做文章,不求全,只求真,只求珍,形成自己的特色。二是,厌胜钱在书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其中金银钱单列,自成体系。客观上反映了当前钱币收藏界的实情,也和以往的钱谱有所区别。三是,去伪存真,对钱币的评定准确,可信度高,实用性强,充分体现了作者的功力。四是,钱币图片,力求原色泽、原尺寸,其准确精美,实属难得。故深感它的出版发行,一定会受到广大读者、钱币收藏爱好者的欢迎。乐之于此,是为序。
机制币,是指机器压制的钱币,包括金币、银币、铜币,以及镍币、铝币、锑币和镁币等。
19世纪,世界各国机械工业兴盛,相继出现了机器制币。西方银元的流入,促成了中国货币制度发生重大变化,手工铸造被机器制造所取代。近代机制币中,既有政府发行,在全国范围内流通使用的货币;也有地方发行,在某地区流通使用的货币。还有不少是只打制了样币或少量的试制币,并未正式发行;有的只有少量流入市场,随即便收回或停止发行。中国近代机制币是我国近代货币从传统的翻砂制作向先进的机器制造发展过程中的先导货币,是东西方货币接轨时期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也是旧式钱币向新式货币过渡时期特殊的产物,更为我国货币发展史书写下了极为重要的一笔机制币在民国时几乎无人关注。有人曾统计,集中反映了中国20世纪40年代钱币研究成果和状况的《泉币》,自1940年7月创刊,至1945年9月停刊,共出版32期。从《泉币》发表的文章篇目看,涉及中国古钱的竟占9%。具体为涉及先秦的104篇(占发表钱币文章总数的15.98%),两汉45篇(6,91%,魏晋南北朝33篇(5.07%0),唐代11篇(1.69%),五代十国24篇(3.69%),宋93篇(14.29%),辽、西夏、金33篇(5.07%0),元代15篇(2.30),明代17篇(2.61%),清代87篇(13.36%),民国39篇(5.99%),新疆等少数民族9篇(1.38%),外国27篇(4.15%)。其中涉及民国(有少量机制币著述)的仅占5.99%。
这在当时引起了一位在中国从事外交工作的意大利外交官罗斯的注意。他痛感虽然有很多关于中国古钱的中文著作,但本地人并无任何对机制币的只字片语。他在民国六年(1917年)上海出版的英文《亚洲文会北华分会年刊》上所登载之《中华民国硬币》( Coins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一文中明确指出:中国人热衷布币、刀币和方孔钱,却不能体认今日的通货乃明日的珍品;许多七、八年前随处可见之银币或铜元,现在已消失无踪。
作为外交官的罗斯因常能得到外界无法得到的便利,亲自至各主要造币厂收集硬币及资料。《中华民国硬币》文中,详尽地介绍了他收集的1911年以来国民政府主导下铸造的各种机制币,还首创给不同材质、图案的机制币做了分类,给出编号,并对每一币品做了注解。在铜元部分,作者论述了不同面版与背版之间的搭配关系,并开凤气之先,以照相制版而非传统的描绘或拓印方式发表,使得后来的诸多机制币研究都尽可能使用了照相制图方法。罗斯的其余著作尚有自行出版的《近代中国钱币》( Modern Chinese coinage,1919年)及《林银两币》(ATael Coinage for Kirin,1921年),成为现今考证民国初期中国机制币的重要依据。遗憾的是,罗斯已发表的一系列文章未汇集整理成书出版,也未译成中文,故未能为我国泉界所熟知。但罗斯确实是为提示关注中国机制币的第一人,也是一位对中国机制币史有卓越贡献的人物。
花钱最早铸造于西汉年间,这一时期的花钱数量不多,型式简单,文字与纹饰在钱体上分布还不规范,材质几乎都是青铜,外形大都是圆形方穿形状,少数附带有纽或环。种类约分为三类,分别为钱文花钱、吉祥花钱和道教花钱。钱文花钱有“大泉五十”和“五铢”等字样,吉祥花钱有“长毋相忘”、“日入千金”、“大吉”、“君宜侯王”等字样道教花钱有“辟兵莫当”、“除凶去央”等厌禳文字。
在图案上,有北斗七星、规矩纹等图案,有辟邪祈福的寓意,除此之外的图案如“五铢”背面有双鱼、
带钩等。在东汉到南北朝这一时期花钱数量不多。但是根据资料记载,新的花钱在这一时期出现了。据顾煊的《钱谱》记载:“中王之钱,台主衣库今有此钱,径四寸,重八两,面文曰‘中王之钱’,背文曰‘五铢七千’。”《晋书·石勒载记》记载:晋泰始中,石勒建德校尉王和“又得一鼎,容四升,中有大钱三十文,日‘百当千,千当万”。由此来看,出现了镇君花钱这个新的类别。在吉祥花钱方面,钱文出现了如“长思君恩”、宜侯王“宜保子孙”等字样,图案有龟蛇北斗图。后期出现的花钱在文字方面有“五行大布”、“永通万国”等钱文,以及“长宜子孙”、“永安五男”、“长乐未央”、“乐无事宜酒食”等吉语文字。外观同古钱,圆形方穿,质地跟上代致,同为青铜。
唐和五代时期花钱数量有所增加,型式有所变化,整个发展进入了一个温和的恢复阶段。据《泉志》记载,唐荆公主出嫁时有面文为“长命守富资”的撒帐花钱。所谓“撒帐花钱”是古代婚庆中用到的一种吉祥花钱,这种并不多见的花钱的外形为“其形五出,穿亦随之”。这说明花钱的形状已经开始发生变化。另外,在这一时期,花钱的质地也有了新的变化,除了青铜以外,出现了金、银和象牙三种新的材质。
辽代花钱题材多为歌颂皇帝如“千秋万岁”、“皇帝万岁”的吉祥花钱以及九子母的花钱两宋时期花钱数量激增,种类增多,文字、纹饰内容丰富,型式日趋复杂。北宋出现了许多花钱的游戏品,即游戏中用到的花钱,如马钱、选仙钱、棋钱等。马钱也称打马格钱,是当时打马格博弈的游戏子,其马的姿态各异,或飞奔或伫立,或安详温顺,或趾高气扬,其中不乏古代名马和名将。选仙钱除有各式仙人外,选仙钱都配有五言绝句,外形也有圆形和方形、有穿和无穿几种。镂空花钱大量出现,图案多为对龙、双风以及花卉,雕刻剔透,精致典雅。十二生肖在两宋时期成了花钱的主流。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使用货币的国家之一。历史悠久的中国钱币有着独特的文化内涵,是中华民族的祖先们留给后人的一份丰富的文化遗产。广大集币者急唤能有一系列全面、权威介绍品鉴中国珍稀古钱、珍稀机制币(银币铜元)、珍稀纸币和珍稀钱币辨伪的工具性书籍。余榴梁先生藏品宏富。他苦心集藏50年,藏有世界上2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历代钱币近40000种。其中有金属流通货币、纸币、花钱等,材质有金、银、铜、铁、锡、镍、铝、铅、锑、陶、纸、竹、骨、琉璃、塑料等种类。上起夏商,下至现代,绵延整整30个世纪,其数量之多、范围之广、品种之全堪称全国之最,他的家被人戏称为“万国银行”,而他本人则被人称为“江南有钱人”。
余先生嗜“泉”如命,但在收藏过程中,欲以实实在在的学术和藏品去填补国内钱币研究及钱币文献出版领域的空白。为此,他不放过对到手的每一枚钱币的探究,结合文史类文献,并虚心求教于钱币大家马定祥和钱币界等同道,先后撰写论文700多篇刊于中外报刊。
10多年前,社会上流传清康熙帝时期从四川进藏平叛途中所铸罗汉钱内含有金子成分。为了澄清史实,余先生将一枚罗汉钱锯成小块,用强酸溶融后,化验各种成分,证明其中并没有含金,于是他撰文否定了这一讹说。2001年,台湾《钱币世界》创刊号在封面上刊出了一只“柿子银饼”钱币照片,并确认此钱币为珍稀古钱。余先生几经考证,否定了这种说法,并撰《也谈汉柿子银饼》一文,在该文刊载后,得到了钱学界的认同。他发表的一篇《“天福镇宝”不是五代货币》的文章,考证了“天福镇宝”系安南国(今越南)所铸的由来。余先生还以大量的材料证明了“上杠五铢”不是宣帝时造的,而是宣帝前武帝造的论断,推翻了历代公认的“五铢钱”的断代时间。他还发现了广西出土的历史上无任何著作记载的五代十国的“马殷铅钱”。他根据广西地质、地理背景、断代以及当时造钱的特征诸方面予以论证,确认“马殷铅钱”的存在,后为钱币界公认,写进了中国的大部泉币著作中,为我国钱币史填补了空白。此外,为了普及钱币知识,推广正确的钱币投资理念,余榴梁先生撰写出版了《古钱》、《钱币投资技巧》、《世界流通铸币》等书。与他人合著的还有《钱币漫谈》、《中国花钱》、《钱币学纲要》等16部著作向海内外发行。朱勇坤先生出版了近10部收藏类专著。他的《钱币投资收藏手册》(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已重印多次;《金银币投资收藏手册》也很受读者欢迎。他担任新华社记者特别是担任经济报、财经报记者的经历,更使他对钱币收藏投资有独到的见解。
本书作为《中国珍稀钱币图典》的第一部即《纸币卷》,是余榴梁和朱勇坤两君精心合著之作。作者从发行数量存世量、文献有无记载以及币材的质地、品相等几个方面来综合衡量,以考古样品和历史文献为基础,在掌握了第手资料的前提下,力求做到考证严密、叙述简洁、解释明确、选图清晰。本书汇聚了作者大量经验性内容,也是作者近半个世纪收藏鉴定钱币的心血之作。
本书所收中国珍稀纸币1300多种,按古代纸币、清后期纸币、商业银行纸币、民国军用票、民国四大银行纸币、地方银行纸币、外国银行在中国发行的纸币、日伪政权纸币、钱庄票次序排列。每一纸币下均标有实物原大尺寸等。对每枚纸币均标明等级,给予鉴赏性点评,说明存世量的多寡情况、辨伪要点。书中约1/5的图片为国内首次披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