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中国舞蹈通史 全5册 2012高清 繁体版

中国舞蹈通史 全5册 2012高清 繁体版

¥18.00價格

中国舞蹈通史 全5册 2012高清 繁体版

  • 中国舞蹈通史 全5册 2012高清 繁体版

    《中国舞蹈通史》PDF电子书全5册,由上海音乐出版社2012年出版,繁体横排版。

    《中國舞蹈通史》是一部舞蹈專門史,以中國歷史發展脉絡及其政權的改朝换代進行分期,共分八個時期。即先秦時期(由孫景琛撰著)、秦漢時期、魏晋南北朝時期(由彭松撰著)、隋唐五代時期(由王克芬撰著)、宋遼金西夏元時期(由董錫玖撰著)、明清時期(由王克芬撰著);中華民國時期ˆ、中華人民共和國時期”(由劉青弋撰著)。儘管政權的更替和舞蹈藝術的變遷并非完全同步,但是,中國舞蹈文化的發展和社會的政治、經濟、文化的發展之間有着相當緊密的聯繫。中國史書編撰一直有不同的方法,例如,以人爲主的紀傳體,以年爲主的編年體,以政事與政制爲主的政書體,以事爲主的紀事本末體。其中,紀事本末體,爲史學界推崇,因爲“夫欲求史績之原因結果以爲鑒往知來之用,非以事爲主不可”。因此,以紀事爲主成爲《中國舞蹈通史》採用并堅持的主要方法。如此,歷時性的斷代分期成爲《中國舞蹈通史》的經錢,共時性的紀事分類成爲《中國舞蹈通史》的緯錢,代表性的事件人物、作品是關注的重要點,進而從點、縫、面、體全面把握,以呈現中國舞蹈歷史的立體輪廓和面貌。

     

    從歷史和現實來看,這種由不同作者承擔不同的斷代部分來共同完成通史的作法,或許正是在中國舞蹈史學研究現實處境下的較佳之選優秀的斷代史的研究原創成果,保證了《中國舞蹈通史》寫作的品質及其學術價值。當然,從客觀因素角度——這套史書己是處于“搶救”的形勢來說(此書岀版時,六位作者中的五位年齡都在80-95歲之間,并且其中已有兩位離世),顛覆他們此前成果的框架,另起爐灶亦未必是種現實可行性的作法。因此,《中國舞蹈通史》的古代舞蹈歷史部分建立在前輩作者以往代表性成果進行修訂的基礎之上,同時由劉青弋增補現當代舞蹈歷史部分。如此,不僅每位作者以其之長力求在專門的研究領域内深入暢達,惠及讀者并爲歷史留下那些極富意義的思考,將其思考及研究成果形成一部通史性的著述,顯然也就啓動了歷史,貫通了材料整合了資源:而且,在相對穩定的結構中,有效地打磨并提升了《中國舞蹈通史》的品質


    《中国舞蹈通史》书目:

    中国舞蹈通史    先秦秦汉时期
    中国舞蹈通史    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时期
    中国舞蹈通史    宋辽西夏金元明清时期
    中国舞蹈通史    中华民国时期
    中国舞蹈通史    古代文物图录

     

     

     

     

     

     

    《中国舞蹈通史》出版说明:

    在中國舞蹈學的學科建設中,舞蹈史學占據着極其重要的地位,也是較成熟的學科。回顧《中國舞蹈通史》的編撰過程,筆者仿佛看到幅中國舞蹈史學建設的縮影,它亦像在我們面前聳立了一塊三棱體的歷史界碑:一面朝向過去,呈現了學者們對于中國舞蹈史學建設付出的艱辛以及重大貢獻:一面朝向現在,真切地折射了中國舞蹈史學“抱殘守缺”的現實處境;一面朝向未來,述說史學的理想和責任.告訴來者:“故我儕今日之於史料,只能以抱殘守缺自甘。惟既矢志忠實于史,則在此殘缺範圍内,當竭吾力所能逮,以求備求確,斯今日史學之岀發點也。”(梁啓超:《中國歷史研究法》,臺灣商務印書館,2009)

    之所以會生發出如此感慨,是因爲這套《中國舞蹈通史》積聚了一代中國舞蹈史學家五十多年的研究心血,也反映了現代中國舞蹈史學的歷史現實。縱觀百年,一條清晰的求史之路就呈現在我們面前。

    在現代,最早與中國舞蹈史學相關的樂舞研究,可見王國維《宋元戲曲考》(1913)。其第一章¨上古至五代之戲劇¨實即古代歌舞的演變軌迹王國維自沉後“海甯王忠恝公之遗書”中發表的《唐宋大曲考》(1927)的内容,全屬樂舞,“也可看作是斷代的樂舞專題史著”(孫景琛:《樂舞文化和舞蹈史學》載《文藝研究》.1999.3)。而關於中國舞蹈史專門研究則見於陳文波撰寫的《中國古代跳舞史》(神州國光社,1925),還有錢君匋撰寫的《中國古代跳舞史》(神州國光社,1934),并有一本由李璜譯述的《古中國的跳舞與神秘的故事》(中華書局,1933),作者爲法國社會學家葛蘭納,原書發表于1926年。另外,在報刊雜志上散見過一些學者關于中國歷史舞蹈研究成果。例如:1927年10月1日至5日,上海《晨報》副刊連續刊登過《唐代歌舞之研究》的論文。1933年2月,《北平晨報副刊》發表齊燕銘的《唐代異族文化輸入對於中國樂舞之影響》一文。同年11月,上海《劇學月刊》連續發表邵茗生硏究古舞的論文《唐宋樂舞考》、《元明樂舞考》、《舞器舞衣考》、《清代樂舞考》等。1935年北平國劇學會發表齊如山《國劇身段譜》,同年8月14日始《大公報》又連載齊如山介紹傳統舞蹈的文章,介紹的傳統民間舞蹈有:《秧歌舞》.《高蹺》、《打連厢》、《跑旱船》等。1936年12月《留東學報》發表常任俠的《中國原始之樂舞》一文;1937年,長沙商務印書館出版岑家梧所著《圖騰藝術史》中有載《中國圖騰跳舞之遺制》專文:1945年,重慶“說文社¨付印了常任俠《漢唐之間西域樂舞百戲東漸史》一冊…顯然,上述成果之于中國舞史研究,具有開創性的意義與價值。

    系統而全面地研究中國舞蹈史則開始於20世紀50年代中期。1953年9月23日,第二次中國文學藝術工作者代表大會在北京召開。周恩來總理在大會上作了題爲《爲總路線而奮鬥的文藝工作者的任務》的報告。此次會議决定¨中華全國舞蹈工作者協會¨改組爲¨中國舞蹈藝術研究會并開始籌備。1954年10月17日,“中國舞蹈藝術研究會”正式成立,主席爲吴曉邦。

    一種有意識的建設從是年開始,並通過1954年第4期的《舞蹈學習資料》表現出來。在中國民間舞調研方面的成果包括:《全國民間藝術形式初步調查統計表》、歐陽予倩的《獅子舞》、中央歌舞團採集組的《萬泉花鼓介紹》、盛婕的《安徽花鼓燈》、序純的《記唐山專區的地秧歌》景琛的《陝北葭縣的秧歌》等;在中國古代舞蹈史硏究方面包括:阿英的《中國古代的民間舞蹈》、陰法魯的《從敦煌壁畫論唐代的音樂舞蹈》向達的《柘枝舞小考》、石田幹之助著、歐陽予倩譯《胡旋舞小考》等。而1956年《舞蹈學習資料》第九輯轉載的常任俠《中國古代的舞蹈藝術》(原載《新建設》.1955年11月號)和第十輯發表李拓之的《中國的舞蹈》都是關於中國舞蹈發展歷程的專題研究,尤其是後者,從原始舞蹈到民國舞蹈,歴代舞蹈都有涉及,被認爲已具通史框架。而同輯魏堯西編校的《宋代隊舞》,亦顯現了研究的規模和深度的拓展——當代中國舞蹈歷史研究的第一批成果和研究示範由不同領域的著名學者率先做岀,提升了中國舞蹈史學研究起步的高度。

    從1954年開始,吴曉邦最初選擇了中國古代舞蹈史作爲自己的硏究專題,後又轉向古代廟堂樂舞、古文物探索以及其他歷史活態舞蹈遺存等專題研究。他認爲.單靠文字資料硏究中國古代舞蹈史是不完整的舞蹈專題研究上活的資料是重要的,最好還是先把保存在民間活的舞蹈資料拍成電影。爲了保存瀕臨絕跡的舞蹈資料,在文化部的支援下,中國舞蹈研究會成立了一個7人的搜集小組(盛婕、孫景琛、劉恩伯、吳曼英劉鳳珍等人都是小組的成員)。文化部給了5個人的編制名額,同時撥了購買十六釐米攝影機、照相機、録音機以及相關材料方面的費用。195(年春節期間,他們赴江西進行雠舞的調查,運用筆記、攝影、繪圖、録音的方式進行記録,後來又補拍了電影。7月,在中國文聯禮堂舉辦展覽和滙報演岀。8月,在蘇州進行道教樂舞的調査,拍攝記録片,内部出版了《蘇州道教藝術集》。1957年1至4月,赴山東曲阜整理祭孔儀式和“六佾舞¨,並拍了紀録片。2月組織了《中國舞蹈史陳列室》,内部展出。6月至8月赴廣西桂林調査巫舞。同期還整理了安徽花鼓燈以及福建古老的戲劇中的舞蹈與訓練方法。在研究會的研究工作中,吳曉邦對儒、道、釋三種宗教舞蹈作了系統深入的研究,並在其後的“天馬舞蹈藝術工作室¨的舞蹈創作中將其進行“推陳出新”的舞臺藝術實驗然而遺憾的是:由於歷史的原因,他的理想未能完全實現,他帶領舞蹈藝術研究會搜集的珍貴舞蹈資料和文物,不少在“文化大革命”中毁于旦)。中國舞蹈藝術研究會研究組給中國舞蹈歷史研究留下的成果及貢獻是不可磨滅的。

    1956年,在周恩來的領導下,由中國科學院組織製定了中國12年(1956--1967年)科學發展遠景規劃。其中,由中國科學院哲學社會科學部組織製定了¨哲學社會科學12年遠景規劃”。同年,毛澤東同志提出“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方針,極大鼓舞和激發了科技界、文藝界以及其他各界廣大學術工作者的積極性。中國舞蹈學界亦參加了此次規劃會議,製定了¨1956-1967年藝術學規劃草案·舞蹈部分。

    爲了方便讀者的不同需求,本書以兩種版本出版。2010年出版的簡裝本,採用中文簡體字以斷代形式單卷面世,以滿足中國國内的讀者以及普通高校教學的需求。此次岀版的精裝本.採用繁體字以合卷形式面世在現當代舞蹈卷的內容方面有較多的增訂,除了滿足中國大陸讀者的需求之外,亦爲了滿足中國香港、澳門、臺灣乃至歷史上的“漢字文化圈國家和地區的讀者需求。

    《中國舞蹈通史》在某種意義上說,既是作者們自身長達半個世紀以來學術研究成果的總結,也是他們共同描繪的一幅中國舞蹈幾千年發展的歷史畫卷,還是一扇關于中國舞蹈通史研究歷史和現狀的視窗,它們爲中國舞蹈史學研究的后來者提供階梯,有些亦可能成爲后人批評的標靶。因爲中國舞蹈史學和中國史學一樣,仍處在¨抱殘守缺″之境,且必須面對與生俱來的宿命。如是“矢志忠實于史”的學者,“當竭吾力所能逮,以求備求確”,讓我們從這個史學的“出發點”出發......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