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艺术品典藏系列丛书 共7册 2013-2018彩图高清 中国传统服饰首饰
中国艺术品典藏系列丛书 共7册 2013-2018彩图高清 中国传统服饰首饰
中国艺术品典藏系列丛书 共7册 2013-2018彩图高清 中国传统服饰首饰
《中国艺术品典藏系列丛书》PDF电子书共7册,由中国纺织出版社2013至2018年出版。
《中国艺术品典藏系列丛书》书目:中国传统服饰 儿童服装
中国传统服饰 清代服装
中国传统服饰 绣荷包
中国传统服饰 云肩肚兜
中国传统服饰 清代女子服装 首饰中国传统首饰 簪钗冠
中国传统首饰 手镯戒指耳饰中国传统首饰 长命锁与挂饰 暂缺*
《中国艺术品典藏系列丛书》出版说明:中国纺织文化源远流长,有史可查之前已有育蚕缫丝、织造绣绘的发轫传承。若说中国的传统文化以纺织为依托,那么当代中国的服饰则几乎缺失了传统,没有了曾经从制度到实践的文化支撑。然而,传统文化离我们却并没那么遥远,不谈在拍卖市场中虽地位不显,但仍有价有市的宫廷织绣、衣饰服用,在今日民间仍有不少手精、思巧的绣者,或许她们已不能与她们的母辈、祖辈相比,但仍有不少精彩与用心流淌在其作品中客观上缺少了用织、用绣大文化背景的当代,对织绣的审视能力业已退化,从这个角度来看,中国今日之纺织确属隐没、凋零了。我是纺织考古一线的工作者,四十多年的发掘、保护与研究,经历了世界知名的十多座我国历代有纺织文物出土的大墓,每见那些辉煌、精彩却暗淡了的纺织文物,想的只有如何保住它们,如何承昔以往。
与王金华先生的认识,是巧合也是一种缘分。204年,为了帮助首都博物馆建立纺织文物发掘、保护的核心队伍,需要带领学生们了解各时期的织绣实态,帮助各博物馆、考古所修复纺织文物期间,难免与一些织绣藏家接触,让学生们多些了解纺织文物的机会。与王金华先生的相识,正是缘于这种机会。我自己一辈子从事纺织文物的研究保护工作,但从来不对没把握的文物多说一句,这或许与沈从文先生的影响有关,文献的记载总有偏移,唯有真实的文物才能为史说话。对于织绣而言,只有真真实实的文物之精,才能与当代早已泛滥的西方话语下的纺织工艺一较高下。不知现在有多少人知道,仅在百多年之前,在直径不足两毫米的珍珠、米珠上穿针引线,在一毫米的范围内叠绕、成子都是生活的常态,它们凝结了织、绣者的心血,也受到世人的珍惜、重视,然而那些需要细细品赏的精与美,却终被今日泛滥的信息、浮夸的社会冲散。现在的年轻人,为虛浮的所谓国际奢侈品折弯脊梁,却不知,像某个国际大牌曾自以为是地想用以张力、气势见长的南京云锦烘托自己,结果只是秀场试排就立刻取消了这“不自量力”的尝试。我以为,当代国人自信缺失,主要源于“见识”的稀缺和环境的变化。
我们这一代人对此却体会颇多,犹记得小时候还纳过鞋底,绣过衣用,但今日的孩子们哪怕让他安静地坐下来五分钟,似乎都是奢望。缺乏途径,缺少宁静的“时间”,又没有引导、交流、学习的环境,“见识”的缺乏成为必然。另一方面,对于工艺的无知,对历史传承的不解,使得即便是见到精致的织绣,也总是因崇洋而怀疑猜测,认为这不可能是中国的或不可能是传世的,这些现象哪怕在博物馆的参观人群中都不鲜见,忙碌在大都市无有闲暇的“当代精英”,不认真尝试中国传统的优美又如何得到自身文化的自信呢?近几年,鉴宝之风因电视媒体的轰炸成为热潮,殊不知,中国一直就有竞宝的传统但其发展的根源在于“鉴”的普及化、高知化,即最为活跃的鉴宝人都是沉浸“某宝”领域多年的人,他们聚在一起,探讨、学习,甚至仿效,他们不厌其精而非投机取巧,他们专注沉浸而非浮夸哄抬,他们旨在以“宝”鉴“已”,而非追宝求财,于是,金石、考古最旺的宋、明,同样也是文化极其旺盛而富有创造力的时代。反观今日,中国当代的传统文化缺失似乎正与人们追求的目标有关,偏于“财”的追求,自然导致了文化深度的缺乏,文化自信的败落。
与王金华先生认识已有十多年,多年前他的收藏就已开始建立在硏究整理的基础上。对于纺织品的收藏,他源于20世纪70年代到农村插队时受到山西地区传统织绣文化的吸引,对于织绣从认识到鉴赏的提高则在于多年间不断的接触、收集之上的研究与整理。虽然我不熟悉王先生作为藏家的经营,但从许多人的口中以及我的接触中体察到,王先生因收藏而不断完善自已织绣文化的认识,他愿意深入研究,且实事求是,他的历史责任感是最值得尊重的。笔耕不辍十数载,王金华先生在清代织绣文物衣着穿戴方面形成了自己的收藏系统,也将自己对这些精彩文化的感想与研究逐条记录与整理岀来,希望让更多的人能够获得直观的信息,或能产生好的引导作用。在纺织考古的工作中,我们不强调对文物下定义,因为时间的流逝,文化的变迁,对于曾经的文化我们缺少了解,我们做的只能是尽量接近的、实事求是的保护,同时鼓励大胆的探索、研究,使它们成为我们从了解传统文化,进入继承、发展纺织传统文化的途径。对于王金华先生,我更欣赏其对文化传播方面的主动性与责任心,对于他的研究与整理感动其用心与努力。我以为王先生更像学者而非从商人士,推荐他的收藏与研究工作,是希望广大的读者通过他的勤奋,得到一条走人我国传统纺织文化保护与传播的路径,也能够关注并热爱这份中国纺织传统织绣文化的成就。倘若他日,能因此引发大家更加主动地学习、感受中国传统纺织工艺、文化之美的积极性,并能够再次形成纺织工艺实践的普及,使纺织审美能力不断提升,那么我辈的努力则没有白费,我国的纺织文化也必得复兴,自信而自重的中国人自将再次屹立于世界。
作为专门介绍华夏老银饰的专著,这本书是王金华先生2009年主撰的《中国传统首饰》的姊妹篇、延伸集。本书中的全部图片依然是王金华先生个人收藏精品的实物照,但文字部分做了些调整:减少了与每张图片逐一相对的工艺介绍(藏品虽多、但工艺不外乎只是那些,便不再赘述),增加了历史背景、情节感悟、相关藏品的当前状态及收藏展望等。从而,以更强的资料综合性,迎合了国家加强思想文化建设的战略推进,在弘扬传统民俗文化、展示中华文明等方面做出了有益尝试。
在中国,大量精品文物、国之瑰宝,都集中在民间收藏家手里。但因市场运行状态低迷、散乱,致使蕴藏于其中的文化、民魂的展现步履迟缓,不尽如人意。对此,虽然不乏心明眼亮、痛心疾首的有识之士,却无恰当的法规、行约引导,更缺乏应有的责任意识鞭策。固然,为使文物的实物价值和文史价值得到应有展现,有意著书立传者确也在渐増,只是人稀文少,好书难觅。研究收藏文化、挖掘民俗世相,远远滞后于文物交易。主要症结是:有物者不动笔,动笔者缺实物,以及大量作者为名、为利、为职称、为学位急功近利。
也有例外,在古银饰方面,作为民间收藏名家的王金华先生,虽然学历不高,但是却以非凡的毅力、超人的恒心,起早贪黑、彻夜挑灯,二十年没放笔。从小书到大书,王金华先生先后撰写了十余本享誉收藏界的专著。对此,他求的不是金钱名利,而是源于对传统民族文化的强烈责任;是基于三十余年收藏感悟之上的中华情怀;是此生必为之、不为此心不甘的爱国品行。
对于文物书籍市场的不尽如人意,王金华先生交过学费深有感悟。他认为,中国收藏领域的学者、专家应该调整动机、朴朴实实地接近民间藏家和民间藏品,将理论和实物相结合,扬长避短,以丰富中国文物书籍市场。作为一位从业有道的儒商,王金华先生将自己三十余年在古玩界摸爬滚打的经历和收获,通过图书的形式展示出来,励已并示人。在这些书里,他既要把精美的藏品介绍给读者,又要把蕴藏在其中的古典文化和自己的理解和感悟告诉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