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中国财政通史 共15册 2015高清

中国财政通史 共15册 2015高清

¥35.00價格

中国财政通史 共15册 2015高清

  • 中国财政通史 共15册 2015高清

    《中国财政通史》PDF电子书共15册(暂缺3册),由湖南人民出版社2013年出版,2015年重印。

    编纂历时10年有余的《中国财政通史》就要出版了,我们深为中国五千年财政的辉煌历史而自豪和震撼。同时,也深感学习中国财政史、研究中国财政史、弘扬中国财政文化责任重大和神圣。我借此机会谈一些感受,以为总序。作为历史范畴的财政,本质上是一种分配关系,它的产生、发展和变化必须兼备分配对象、分配主体和分配目的这三个要素。我国学者出于对上述三个要素的侧重或者说强调点的不同,对财政本质曾经有过不同的界定。“国家分配论”认为财政是国家对社会产品进行的分配,其本质是以国家为主体的分配关系,因此财政是伴随着国家的产生而产生的。财政史研究是以历史资料(主要是文献资料〉为依据的实证性研究,从我国现存的文献资料来看,正式有记载的财政史是从夏朝开始,如《史记,平准书》所云:“自虞、夏时,贡赋始备也。”所以,我们撰写的这部《中国财政通史》还是依从“国家分配论”,从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国家政权一夏朝写起,直至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的财政史,自1978年改革开放之后书写着崭新的篇章。中国财政由计划经济时期的生产建设性财政转变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的公共财政和国有资本经营财政的双元结构模式,改革进程至今仍在延续。本书为了说明方便,叙述截至2008年。

     

    《中国财政通史》书目:
     
    中国财政通史 第1卷 先秦财政史

    中国财政通史 第2卷 秦汉财政史 上

    中国财政通史 第2卷 秦汉财政史 下

    中国财政通史 第3卷 魏晋南北朝财政史 上

    中国财政通史 第3卷 魏晋南北朝财政史 下

    中国财政通史 第4卷 隋唐五代财政史 上

    中国财政通史 第4卷 隋唐五代财政史 下

    中国财政通史 第5卷 宋辽西夏金元财政史 上

    中国财政通史 第5卷 宋辽西夏金元财政史 下

    中国财政通史 第6卷 明代财政史
     
    中国财政通史 第7卷 清代财政史 上 (暂缺)
     
    中国财政通史 第7卷 清代财政史 下
     
    中国财政通史 第8卷 中华民国财政史 上

    中国财政通史 第8卷 中华民国财政史 下

    中国财政通史 第9卷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财政史 上下(暂缺)
     
    中国财政通史 第10卷 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史 下
     
    中国财政通史 第10卷 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史 上
     

     

     《中国财政通史》应具有以下特点:一是动态的框架结构。从动态研究的角度出发,撰写大纲要尽可能地以时期划分篇章,不以现有的收人、支出、管理几大块组成,这样就能明显地看出每个朝代财政的发展变化,起伏转折,各卷总合起来就能反映出中国几千年来财政的发展趋势,使财政史具有活力和动感。二是语言表达规范。使用规范的现代汉语,以稳重、平和而严肃的笔调描述历史事实,力求通畅顺达,朴实无华。语言风格既要有学术性,又要有可读性,强调学术性时,要避免艰涩难懂;强调可读性时,要防止口语化。-:是采取记述类文体。以记述历史事实为主,把历史的发展变化展现在读者面前。四是史料运用得当。通过史料研究形成观点,用观点驾驭史料,不能把财政通史变成财政史料汇编。六是对一些未定论的问题不作考证。通史是反映中
    国财政发展变化的,有别于学术论著,既要避免对一些观点进行评论和商榷,又要防止对一些未定论的问题作繁琐的考证。撰写中国财政通史是中华民族发展振兴的使命使然,是财政学科建设的耑要,是财政改革发展的要求。
    2008年3月,温家宝总理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记者招待会上讲到:“一个国家的财政史是惊心动魄的。如果你读它,会从中看到不仅是经济的发展,而且是社会的结构和公平正义。在这五年,我要下决心推进财政体制改革,让人民的钱更好地为人民谋利益。”温总理的讲话,不仅揭示了财政与社会结构及民生发展的关系,道出了中外历史上财政改革的复杂性和艰巨性,概括了财政在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而且强调了研究财政史的重要性与必要性。首先,撰写中国财政通史是中华民族陚予的历史使命。中华民族是一个具有五千多年历史的文明古国,在人类发展的历史上,中国的财政经济长期处于领先的地位,曾经有过许多的辉煌。春秋战国时期,财政思想如百花齐放,似群星争辉,造就了六国七雄汉代财政之富足曾达到粟腐不可食、贯朽不可计的地步,成为古代世界上东方的盛世。隋唐时期,财政之富足曾达到魏晋以降之未有,国威震于四海,声誉播于五洲,诸国来朝,络绎不绝,成为世界上最强盛的大国。即使到了清代康雍乾“落日辉煌”之
    时,中国的财政仍然府库殷实,白银达八千万两。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政权在四面封锁、艰难困苦中发展壮大,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迅速崛起、繁荣富强。这些变化与中国的财政日益强大有着密切的关系,如果没有一本中国财政通史,与中华民族是不相称的。当然,历史的发展不是帆风顺的,历史上也有过不少教训,它会使我们更加睿智和聪明,在某种意义上说也是一种财富。所以,撰写中国财政通史,弘扬中国财政文化,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
    其次,撰写中国财政通史是财政学科建设的需要。财政史与财政学之间有着密切联系:一是源流关系,从财政的产生和发展可知.现在的财政是从原始财政、奴隶社会财政、封建社会财政发展起来的,没有古代的财政,就不会有现在的财政,二者之间
    是不可分割的。二是局部与整体的关系。中国历史上出现了多如繁星的财政思想家,他们的学说涉及财政的本性、财政的作用、财政原则、财政管理、财政收支、财政平衡、财政政策等各方面,从而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财政学说。三是继承和发展的关系。从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来看,今天的财政学是在财政史的基础上,扬弃糟粕,取其精华,继承和发展而来。四是相互兼有的关系。
    用历史发展的辩证法来分析,财政史和财政学之间有许多内容是
    无法分割的,在今天的财政学中,仍然存在着历史上的内容,仍
    属于富有生命力的活生生的现实。由此可知,健全财政学科必须
    重视财政史的研究,加强对财政史的研究,必须有一部全面系统
    的中国财政通史,这是健全财政学科不可缺少的基础。
    再次,撰写中国财政通史是我国财政改革发展的需要。我国
    改革开放以来,财政改革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在改革发展的过
    程中,不仅需要吸收西方国家的先进经验,还应借鉴我国历史上
    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瑪写财政通史对当前我国财政改革有
    着积极的作用。一是提供服务的作用。在中国历史上,历史研究
    历未都是为现实服务的,这就是“经世致用”的观点,可以说为
    现实财政改革与发展提供服务,是撰写中国财政通史的主要目的
    之一。二是揭示规律的作用。斯大林指出:“历史科学的首要任务
    是研究和揭示生产的规律,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发展的规律,社会
    经济发展的规律。”财政史研究也同样如此,揭示财政发展规律对
    指导现实财政发展改革至关重要。三是帮助检验的作用。马克思
    主义指出,人们对现实事物的认识,不可能在当时或较短的时间
    内就能十分清楚,往往需要历史的检验,不断做出修正。财政史
    的研究就是现实财政改革的“实验室”。
    撰写中国财政通史的意义是多方面的,历史是现实的一面镜
    子,读史可以知荣辱、知兴衰、知更替、知得失。知史方能以史
    为鉴,使谋学者明,谋吏者清,谋闰者智,谋策者度。这些古今
    中外的至理名言就是由此而说的。


    这部《中国财政通史》以记叙和阐述上下五千年的中国财政史具有历史学的学科属性,财‘政史著作必须是以丰富严谨的资料为基础的实证性研究成果。中国历代的官修正史和典志体史书都相当注意保留财政资料,成为今人研究中国财政史的传统文献。19世纪以来我国通过考古发现以及整理出版官方档案,又增添了丰富的财政资料。远的且不说,20世纪末以来新发现的秦汉简牍、"国孙吴简牍、西晋简牍、吐鲁番文书等考古资料,新整理出版的诸如《清光绪年二十二省财政说明书》、《清代民国财政预算档案史料汇编》、《清末民国财政史料辑刊》等官方档案资料,都为我们撰写这部《中国财政通史》提供了大量宝贵的新资料。 


    为了总结和利用已有的财政史研究成果,我们于2005年撰写了将近50万字的《20世纪中国财政史研究概要》《湖南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在具备更加扎实的资料基础和宽广的学术史背景之后,本书在统一的编写思路和要求的指导下,采取“专家写专书”的方式,各卷大纲虽经主编、副主编分丁.审阅,但仍由作者自主裁决,并由作者单独署名,文责自负。应邀分丁.撰写各卷书稿的多是学有专长、术有专攻的专家学者,出版过不少的财政史论著,在各角的断代财政史领域多有心得,颇具功力。因此,这部10卷本《中国财政通史》,一方面是对前人研究成果的总结与扬弃,立足于反映20世纪以来中国财政史研究的最髙水平;另一方面也反映作者的最新研究成果。既追求薪火相传,也希冀“学如积薪,后来者居上”。总而言之,我们希望把这部书写成资料详瞻、论述有据、重点突出、上下贯通、纵横有序、时代特色鲜明,旨在总结和揭示中国历代财政兴衰变化的规律和经验教训的中国财政通史新著。

    这部《中国财政通史》的撰写工作自2000年7月在厦门大学召开第一次作者、编辑会议以来,至今历经12年多,时日不可谓不长。各卷作者在繁重的教学、科研和行政工作之余,持之以恒,认真完成了所承担的写作任务,其中有几位作者是后来参加、给予支持的。陈明光博士既是主要作者又是副主编之一,多年来承
    担了诸多组织和联络工作。对此,我作为主编均深表谢意。
    本书各卷的作者如下:
    第一卷(先秦财政史〉:杨华博士(武汉大学教授)等;
    第二卷(秦汉财政史〉:杨际平先生〔厦门大学教授〉;
    第三卷(魏晋南北朝财政史》:陈明光博士《厦门大学教授\
    王万盈博士《宁波大学教授〉;
    第四卷(隋唐五代财政史〕:陈明光博士《厦门大学教授、
    孙彩红博士〖泉州师范学院副教授〉;
    第五卷〈宋辽西夏金元财政史I黄纯艳博士〖上海师范大学
    教授〉、刘云博士〔漳州师范学院副教授〉;
    第六卷(明代财政史〉:张建民博士〖武汉大学教授〉、周荣
    博士〈武汉大学图书馆副研究馆员〉;
    第七卷(清代财政史〉:陈锋博士(武汉大学教授)等;
    第八卷(中华民国财政史〉:焦建华博士(厦门大学副教授〉;
    第九卷〈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财政史〗:李炜光先生〈天津财经大学教授〉、赵云旗博士(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研究员〉;
    第十卷(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史〉:陈光焱先生(中南财经政
    法大学教授\叶青博士(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教授)等。
    人类历史是宽阔深邃的知识长河,任何一个人的见识在它面
    前不过是沧海一粟。这部《中国财政通史》也是如此。尽管我们
    作了许多努力,其中疏漏舛误之处仍在所难免,敬祈读者批评。


    《中国财政通史》书摘:


    南京临时政府的财政困境南京临时政府成立伊始,就存在严重的财政危机。多年来,革命党人长期为革命奔走,组织了历次的武装起义,其所需资金主要来自于海外华侨捐献,经费并不充裕,长期捉襟见肘。到预备武装起义时,更为筹款问题而煞费苦心。因此,辛亥革命酝酿时间虽长,但并无充足的资金积累,虽然海外华人对临时政府仍有捐献,但无异于杯水车薪。武昌起义之际,孙中山先生还正在美国向华侨募款。当孙中山先生自沪起程到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时,是由胡汉民“急就旅沪之广、肇、潮、嘉之同乡,募捐得军资七十余万”。一日,安徽都督孙毓筠曾派专使到临时政府求济,言需饷奇急,孙大总统即批给20万,胡汉民奉命至财政部,“则金库仅存十洋"。①竭蹶之状,实出人意料。②南京临时政府仓促成立,财政上缺乏充分准备,成立初期
    “库藏如洗”。③孙中山由外国回到上海肘,他的同志们及光复各军将领是把他当做财神来欢迎,当时盛传他“携华侨捐款数十百万以来饷军者”;④江浙联军将领们轻视黄兴而支持孙中山,这也是一个重要因素。孙当选大总统之日,即有将领前来相问:“公携华由地方推类,省自为政,号令分歧,无所取则。……此办理之困
    难者一也。国家收人,以赋税为大宗。军兴以来,四民辍业,丁漕失征,厘卡闭歇,关税所入,扣抵赔款,加以地方中央界限混淆,虽有从前应解部款,现亦借词诿泄,各省支拙,纵或实情,而中央孤悬,势同疣赘,此办理之困难者二也。军用钞票,本以济一时之急,然事前准备,日后收还,设非预图,则受害无极。况滥发伪造,流弊滋多,……前经通电各省,将发行票式、额定数目分别详报,……迄于今日,奉行寥寥,此办理之困难者三也。军兴以来,百务方新,各省度支,均虞匮乏,挹注之计,唯债是资。……此办理之困难者四也。币制银行,特权所托,计划整理,宜在中央。乃中国银行方拟改办,而欲沾利益纷起要求,江南币厂设法更张,而希图破坏者横生冲突,群言淆乱,变相纷呈,此办理之困难者五也。……收人一端,无可概算……而各部政费,军队饷费,用途实繁,纷求拨付,违之则取庚,应之则不穷。当预算未经确定之时,值需款追追不能待之势,此办理之困难者六也。至于借款一事,明知其危,但砒能杀人,亦可起病,乃华俄借约,大启纷争,指担保为抵押,败事机于垂成,前竭兵嚣,几酿巨变,……此办理之困难者七也。”①造成临时政府财政困难的直接原因当然是政府的收人太少,而开支太大,从而造成财政上严重的人不敷出的困境。诸军望之如望岁焉!”但是,孙当时既无华侨捐款,
    又无外债,回答的仍然是那一句话:“我携带革命精
    财的实业家张謇认为,新政府中央财政开支至少每年
    ,每月须有1000万两,扣除可能得到的收入,每年将
    万两之款”。曾有人动员他在未来的临时政府中出任财
    他自觉无力解决这一难题,声称“下走无点金术,虽
    裨毫末”,不肯就职。②从1912年3月预算中可以看
    府每月开支约900多万两,与此相差不是很大。当然,
    夸大,但所需应不在少数。留美专家、财政总长陈锦
    涛也认为:“凡停战期内之筹备,迄和局解决后之设施,均非厚集
    资财,何以宏兹伟业?故两方胜负之所判,实只财政丰啬之攸
    关。”③1911年12月16日,孙中山对邓泽如说:“此次直返上海,解释借洋债之有万利而无一害,中国今日非五万万不能建设裕如。”④1911年12月回国次日,在与《民立报》记者谈话时,孙中山已承认这一问题的严重性:“由于财政的困难,来日大难尤胜于昔。”⑤南京临时政府财政基础脆弱及财政状况的匮乏窘迫,在财政总长陈锦涛向孙中山的呈文中表述得淋漓尽致.他详细列举了临时政府成立以来的七项财政困难:“各省光复伊始.........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