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钱币大辞典 共19册 2011清晰
¥36.00價格
中国钱币大辞典 共19册 2011清晰
中国钱币大辞典 共19册 2011清晰
中国钱币大辞典 共19册 2011清晰,由中华书局1995至2012年出版。
《中国钱币大辞典》根据钱币学的特色,采取图文并重的编纂方式。辞目的内容不仅包括已经退出流通领域的中国钱币,也包括曾经在中国流通过的部分外国钱币,以及和钱币文化有关的方方面面。《中国钱币大辞典》特别注重科学发掘的新资料,为此专门分设了考古一编,对于早期钱币的注释,除了应用文献资料,也注意吸收了科学发掘的成果。《中国钱币大辞典》还着力于客观反映目前钱币研究的现状,对尚未统一的学术观点,采取兼收并蓄的办法,以供读者研究参考。《中国钱币大辞典》书目:中国钱币大辞典 先秦编中国钱币大辞典 秦汉编中国钱币大辞典 魏晋南北朝隋编、唐五代十国编中国钱币大辞典 宋辽西夏金编 北宋卷中国钱币大辞典 宋辽西夏金编 南宋卷中国钱币大辞典 宋辽西夏金编 辽西夏金卷中国钱币大辞典 元明编中国钱币大辞典 清编 铜元卷中国钱币大辞典 民国编 国家纸币卷中国钱币大辞典 民国编 金银币卷中国钱币大辞典 民国编 铜元卷中国钱币大辞典 革命根据地编中国钱币大辞典 泉人著述编中国钱币大辞典 考古资料编《中国钱币大辞典》序言:中國是世界上鑄幣最早的國家之一。如果説,河南安陽殷墟和山西保德商墓出土的青銅貝化是早期的原始鑄幣,那麽,中國的鑄幣已有3千多年歷史。就青銅鑄幣而言,從貝化、刀化、布化、蟻鼻錢、圜錢到方孔圓錢,走過一條循序前進、獨立發展的道路,創造了具有中國特色的錢幣文化。它的基本特徵是:鑄幣的幣材主要采用銅、鐵等金屬,幣面的修飾主要是文字,鑄幣的製造主要采取型模澆鑄生産工藝。這種文化傳播到東亞、東南亞的許多國家和地區,形成了截然不同於西方的東方錢幣文化體系。中國又是世界上發行紙幣最早的國家。早在10世紀末,民間已經開始使用一種叫作“交子”的紙券。1024年,宋朝政府把民間的“交子”收歸官辦,這便是最早的政府發行的紙幣。此後,歷金、元、明、清各朝,中國的紙幣,也走過了一條獨立發展的道路,成爲中國錢幣文化的一個重要方面,它不僅影響到東方錢幣文化範疇的國家和地區,而且震驚過西方世界。中國的錢幣,歷史悠久,源遠流長,具有十分豐富的內涵。實物貨幣從原始社會末期誕生,一直到鑄幣、紙幣出現以後的長時期中,甚至到中國共産黨領導的人民革命戰争時期,仍然斷斷續續地使用。青銅曾經是中國早期的一種稱量貨幣,而黃金、白銀作爲稱量貨幣,乃至鑄幣,無論是器形、紋飾、大小、重量,還是内含的成色質地,在不同時期,不同地區,都有着不同的製作和規定“中國歷史上的鑄幣、紙幣,種類繁雜,浩如烟海,它們究竟有多少種?有多少版别?到目前爲止,尚無確切的答復。更何况,每一種錢的文字、設計、製作、風格,都是當時社會政治、經濟、文化、科學技術的反映,每一種錢又都是承上啓下,對當今,對後世都會産生各種各樣的影響,縱横交錯,無論從哪一個角度,都有豐富的研究課題。於是,錢幣的研究、不能不成爲專門的學問。錢幣學,在中國既是一門古老的學科,又是一門新興的學科。言其古老,至少在1400多年前,我國已經有了古錢圖譜,這説明,在那個時候,已經有人在專門收集和研究古錢。而涉及錢幣的文章和論著則更要早得多,先秦時的《國語》、漢代的《史記》,就是見證。言其新興,錢幣學作爲一門專門的猢立的學科,則是當代的事情。在很長的歷史時期中,古錢學一直是金石學的一支,後來,隨着科學考古事業的發展,有人又把它歸爲考古學的一部分。1982年,中國錢幣學會成立,我國的錢幣研究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對於錢幣學的研究領域、研究方法、研究成果,都注進了新的涵義,有了新的開拓。首先是研究的對象,錢幣學自然不能局限於古錢一類,而是包涵了退出流通領域的所有貨幣,諸如實物貨幣、稱量貨幣、鑄幣、紙幣和信用貨幣,以及和錢幣文化有關的各個方面,譬如錢範、鋼模、鈔版、紀念章等等。在研究方法上,運用了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武器,在繼承發揚傳統的錢幣鑒定學問的同時,注意吸收了相關學科的研究方法和成果,諸如考古學、古文字學、民族文字學、經濟學、歷史學、貨幣史學、金屬冶煉史學、印刷史學、民俗學、美學……的研究方法和成果,甚至還吸收、應用了自然科學方面的新技術、新手段等等。與此相應,錢幣學的研究成果,也已經不再拘泥於錢幣本身的分析研究,譬如真僞、時代、鑄行區域等的考證,文物價值的確認等等,而是在此基礎上,進一步引伸到與錢幣相關的社會歷史的方方面面。錢幣的研究還不僅僅是學術界的事情,對錢幣發生興趣的,也不只是少數的專家、學者和收藏家。錢幣愛好者的覆蓋面涉及到社會各界,其中包括廣大的職工、農民、戰士、教師、學生和機關幹部。而且,隨着人們文化修養的提高,錢幣愛好者、收藏者、研究者的隊伍還在不斷擴大。因此,錢幣文化的宣傳和弘揚,錢幣知識的普及和提高,錢幣研究成果的蒐集和整理,不僅是錢幣事業本身的需要,而且是社會的需要,時代的需要,是社會主義物質文明建設和精神文明建設的需要。這便是我們決意要編纂這部辭書的起因。50年前,丁福保先生爲我國的錢幣事業做出過杰出貢獻,他主持編纂過一部《古錢大辭典》,匯集了30年代我國古錢研究的主要成果,至今仍是錢幣工作者、研究者、收藏者和愛好者案頭必備的工具書。半個世紀過去了,這是科學技術突飛猛進的50年。尤其是新中國成立以後,大規模的基本建設,蓬勃興起的田野發掘,使地下文物大量出土,古錢幣自然亦不例外,這些新出土的錢幣,大多都有確鑿的地理位置,明確的地層關係,有的還和其它器物相伴而出,互爲印證、爲錢幣研究提供了前人不可得到的科學資料。在這個時期裏,其它兄弟學科,亦是碩果累累,它們的成果從不同角度,亦爲錢幣研究不斷地提供了新的啓迪。譬如古文字,包括少數民族古文字的釋讀和新解,現代化學分析手段的應用,對錢幣金屬成份的測試數據等等,使一些百年不解的疑難問題找到了可以信服的答案「隨着種族歧視的消除,少數民族地區和緣地區的開發,民族地區和邊緣地區的錢幣蒐集整理工作亦呈現出勃勃生機,我們的視野已經不再局限在中原地區,而是拓寬到了全國各地。再加上對近現代錢幣資料,特别是人民政權發行的貨幣資料的搶救、蒐集和整理,大大豐富了錢幣研究的内容。如此等等,足以證明,我們現在對錢幣的認識已經步人了一個新的境界,登上了一座新的高峰,它爲我們編纂一部新辭典創造了十分優越的條件。《中國錢幣大辭典》根據錢幣學的特色,采取圖文并重的編纂方式。辭目的内容不僅包括已經退出流通領域的中國錢幣,也包括曾經在中國流通過的部分外國錢幣,以及和錢幣文化有關的方方面面。《中國錢幣大辭典》特别注重科學發掘的新資料,爲此專門分設了考古一編,對於早期錢幣的注釋,除了應用文獻資料,也注意吸收了科學發掘的成果。《中國錢幣大辭典》還着力於客觀反映目前錢幣研究的現狀,對尚未統一的學術觀點,采取兼收并蓄的辦法,以供讀者研究參考。《中國錢幣大辭典》的編纂工作由河南省錢幣學會主持進行,得到河南省人民銀行的全力支持,并被列入河南省社會科學“七五”規劃重點項目。在全書的編纂過程中,還得到全國考古、文博、銀行等有關部門,以及中國錢幣學會和各地錢幣學會的大力支持”這部辭書包括先秦、秦漢、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十國、宋遼西夏金、元明清、民國、考古、泉人著述、附録等編。各編均聘請有關專家擔任主編、副主編。爲了保證辭書質量和注釋的規範準確,《辭典》編輯部,各位主編、副主編,以及參與編纂工作的同志們,都以嚴肅負責的態度,積極從事,付出了巨大的勞動和辛苦。然而,遺漏之處,仍屬難免,爲此,我們懇切地希望讀者不吝指正,以便在再版時修訂改進,使之更趨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