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后汉书稽疑 全3册/二十四史校订研究丛刊 2014高清

后汉书稽疑 全3册/二十四史校订研究丛刊 2014高清

¥8.00價格

后汉书稽疑 全3册/二十四史校订研究丛刊 2014高清

  • 后汉书稽疑 全3册/二十四史校订研究丛刊 2014高清

    由中华书局2014年出版,为《二十四史校订研究丛刊》之一。

     

    《二十四史校订研究丛刊:后汉书稽疑(套装上中下册)》以中华书局出版的点校本《后汉书》为工作底本,对正文、注释及《校勘记》进行全面校勘考订,核对了所有引文的原始出处,对作者曹金华认为错误的地方,列出条目,括明页数行数,力求通过自校与他校的方式辨明是非,得出结论,暂时不能得出结论的,则指出其异,以俟后人考证,共成札记八千五百条。

     

     

     


     

    《后汉书稽疑》出版说明:

     

    《后汉书》,南朝宋范晔撰,九十卷,包括纪十卷,传八十卷。南朝梁刘昭为该书作注时,以其无志,乃取晋司马彪《续汉书》八篇志,分为三十卷补之北宋真宗乾兴元年(公元1022年)合刊为一书目前国内通行即中华书局1%5年出版的点校本,依然如此,共一百二十卷。

     

    《后汉书》是一部纪传体断代史,记事起于光武帝刘秀,迄于献帝刘协,含括了整个东汉前后近两百年的历史。其与司马迁的《史记》、班固的《汉书》和陈寿的《三国志》合称为“前四史"。范书成书之前,已有多家“后汉书"面世,如三国吴谢承的《后汉书》(原书一百三十卷)、晋薛莹的《后汉记》(原书一百卷)、晋华峤的《后汉书》(原书九十七卷)、晋司马彪的《续汉书》(原书八十三卷)、晋谢沈的《后汉书》(原书一百二十二卷)、晋张莹的《后汉南记》(原书五十五卷)、晋袁山松的《后汉书》(原书一百卷)、佚名氏的《后汉书》(原书卷数未详)、晋张蹯的《后汉纪》(原书三十卷)、晋袁宏的《后汉纪》(原书三十卷),以及东汉官修的本朝国史《东观汉记》(原书一百四十三卷)等。但这些书,早在范晔撰《后汉书》前,有的部分已经散佚。及范书面世后,除袁宏的《后汉纪》存世外,其他都逐渐地散佚了。故刘知几在《史通》卷十二《古今正史》中说“世言汉中兴史者,唯范、袁二家而已”。

     

     

    范晔《后汉书》既是诸家“后汉书"的集大成者,自然有许多的优点。正如他在《狱中与诸甥侄书》中所说:“详观古今著述及评论,殆少可意者。.“一吾杂传论,皆有精意深旨,既有裁味,故约其词句。至于《循吏》以下及六夷诸序论,笔势纵放,实天下之奇作其中合者,往往不减《过秦篇》。尝共比方班氏所作,非但不愧之而已。一一此书行,故应有赏音者。纪传例为举其大略耳,诸细意甚多:,自古体大而思精,未有此也。”刘知几在《史通》卷五《补注》中也说:“范晔之删《后汉》也,简而且周,疏而不漏,盖云备矣。"因此

    从这方面来说,该书比之《史记》、《汉书》并不逊色,甚至在某些方面,还有着自己的长处和独创。但因此书在多家“后汉书”的基础上撰成,而各家“后汉书”本就存在着诸多歧异,加上范书成书仓猝等诸原因,也存在着不少这样或那样的缺点。

     

    南朝梁时,刘昭始为《后汉书》作注。鉴于范书“欲遍作诸志”而“意复未果”,刘昭把司马彪《续汉书》的八篇志(简称《续志》)分为三十卷,与《后汉书》合并,并为全书作注。《梁书·刘昭传》说他“集《后汉》同异以注范晔书”,可见与裴松之注《三国志》的形式相仿,偏重于史实的补充而略于文字训诂。但此注后来绝大部分散佚,仅剩下八志的注解,以至《大文志》的下卷和《五行志》的第四卷都全卷无注,也一定是散佚了。此外,《后汉书》的注者还有吴均、刘熙二家,然皆晚出旋佚,得失均无可考。

     

    到了唐代,章怀太子李贤作《后汉书注》。其在南朝梁王规《续后汉书注》及刘昭、吴均《后汉书注》的基础上,与张大安、刘讷言格希元、许叔牙等共注,成为清代以前《后汉书》注的最高成就。由于唐时诸家“后汉书”仍有传世,加上其注着重训诂,自有诸多长处可言,但因其注非一手所成,注者水平有限,且注此书只有六年,有的出于后人之手,此项工作似未全部完成,踌驳漏略在所难免。王鸣盛在《十七史商榷》卷二九“刘昭李贤注"中作了考察,谓“昭所注《续志》颇有可观,则其《纪》、《传》注必佳,仍旧可耳,何必改作?

    唐初诸皇子好以著述争名。太宗子承乾命颜师古注《汉书》,泰引萧德言等撰《括地志》矣,贤又招儒臣为此,枉使刘注零落不全,恐有意存掩美改坏旧注,并袭取旧注攘为己有者”。虽然袭昭旧注之说可疑,但也说明李贤注《后汉书》,本非单纯地从学术的目的出发。至于注书者的水平,王氏在考察了其身份后说,其“学识未必佳,于刘昭或袭取或改坏恐皆不免”。因此对于李贤等注者,后人很少敢于恭维。

     

    刘知几对范晔《后汉书》评价颇高,而对刘昭的注却评价甚低,谓“刘昭采其所捐,以为《补注》,言尽非要,事皆不急。譬夫人有吐果之核,弃药之滓,而愚者乃重加捃拾,洁以登荐,持此为工,多见其无识也”(《史通》卷五《补注》)。而王鸣盛则反对此说,谓“知几称蔚宗之美,甚确。至其诋斥刘,恐未必然。大约唐初人有此一种议论,所以李贤辈有事改撰昭注,遂遭废去大半。就如知几之言,则昭注似裴松之之于陈寿,松之虽少裁断,其博亦有可取。此等人正文则烦,猥人注犹差可况,昭注必胜松之邪。一虽多不甚可憎”(《十七史商榷》卷二九“刘昭李贤注”)。如今看来,这个评价是中肯的。

     

    范晔《后汉书》面世时,雕版印刷术尚未出现,社会上流传的只是些手抄本,内容也仅限于纪、传。刘昭将司马彪的《续志》补人后,开始出现两书的合抄本。李贤注《后汉书》,或对昭注作了修改,但仅局限于纪、传部分,而于《续志》则未染。直到宋太宗淳五年(公元994年)的初刻本和真宗景德二年(公元1開5年)的校

    定本,都还未把《续志》并人范书。这说明此前虽有合抄本的出现,但在通常情况下两书仍然各自单行。及宋真宗乾兴元年(公元1022年),判国子监孙爽奏请朝廷合刻补缺,方把《续志》附于范书纪、传之后,出现了合刻本。直到明代常熟毛晋的汲古阁本还是这种编排方式:,但明监本则标新立异,索性把《续志》合刻在范书的纪后传前,并抹去了司马彪的名字,又改刘昭“注补”为“补并注”到了清代,影响较大的武英殿本又选用明监本为底本翻刻。这样,就易使后人误认为《续志》是刘昭所补并注的了。

     

    现存最早的《后汉书》版本,北宋本流传到现在的只有些残本,清朝人何焯、惠栋、钱泰吉等都曾用来跟别本校过。而以较为完整者论之,则以商务印书馆百衲本所用的南宋绍兴本(原缺五卷,影印时借用别本残册补配)为最。目前通行的中华书局点校本,即以此为底本,参诸汲古阁本和武英殿本对校而成。

     

    点校本《后汉书》的最大优点,是在校点时大量地汲取了前人的研究成果,对其中的舛误之处作了校勘,并以《校勘记》的形式附于各卷篇末。这些成果除宋人刘敛的《东汉书刊误》及近人张森楷的《校勘记》等,主要是清代对《后汉书》研究所取得的成果。清代,考据之风大行,不少史家在对“后汉书"的辑佚、校注、考订和辨伪等方面,都取得了重大成就。首先,清代朴学兴起,辑佚之风大盛。自姚之驷首开重辑诸家“后汉书"之端,孙志祖、王谟、章宗源、黄夷、汪文台、王仁俊等接踵而起,他们或订补,或重辑,或致力于竭泽而取,或潜心于一书一志之发掘,辑本叠出,蔚为大观。虽然各家所辑或少或多,用功非一在体例上也不规范,而所辑内容也只是诸家“后汉书"原书的极少部分,但都为此后对范晔《后汉书》的校勘与整理提供了条件。

     

     

     

     

     

    《二十四史校订研究丛刊:后汉书稽疑》目录:

     

     《后汉书》卷一上 光武帝纪第一上

    《后汉书》卷一下 光武帝纪第一下

    《后汉书》卷二 显宗孝明帝纪第二

    《后汉书》卷三 肃宗孝章帝纪第三

    《后汉书》卷四 孝和孝殇帝纪第四

    《后汉书》卷五 孝安帝纪第五

    《后汉书》卷六 孝顺孝冲孝质帝纪第六

    《后汉书》卷七 孝桓帝纪第七

    《后汉书》卷八 孝灵帝纪第八

    《后汉书》卷九 孝献帝纪第九

    《后汉书》卷十上 皇后纪第十上

    《后汉书》卷十下 皇后纪第十下

    《后汉书》卷十一 刘玄刘盆子列传第一

    《后汉书》卷十二 王刘张李彭卢列传第二

    《后汉书》卷十三 隗嚣公孙述列传第三

    《后汉书》卷十四 宗室四王三侯列传第四

    《后汉书》卷十五 李王邓来列传第五

    《后汉书》卷十六 邓寇列传第六

    《后汉书》卷十七 冯岑贾列传第七

    《后汉书》卷十八 吴盖陈臧列传第八

    《后汉书》卷十九 耿弁列传第九

    《后汉书》卷二十 铫期王霸祭遵列传第十

    《后汉书》卷二十一 任李万邳刘耿列传第十一

    《后汉书》卷二十二 朱景王杜马刘傅坚马列传第十二

    《后汉书》卷二十三 窦融列传第十三

    《后汉书》卷二十四 马援列传第十四

    《后汉书》卷二十五 卓鲁魏刘列传第十五

    《后汉书》卷二十六 伏侯宋蔡冯赵牟韦列传第十六

    《后汉书》卷二十七 宣张二王杜郭吴承郑赵列传第十七

    《后汉书》卷二十八上 桓谭冯衍列传第十八上

    《后汉书》卷二十八下 冯衍传第十八下

    《后汉书》卷二十九 申屠刚鲍永郅恽列传第十九

    《后汉书》卷三十上 苏竟杨厚列传第二十上

    《后汉书》卷三十下 郎觊襄楷列传第二十下

    《后汉书》卷三十一 郭杜孔张廉王苏羊贾陆列传第二十一

    《后汉书》卷三十二 樊宏阴识列传第二十二

    《后汉书》卷三十三 朱冯虞郑周列传第二十三

    《后汉书》卷三十四 梁统列传第二十四

    《后汉书》卷三十五 张曹郑列传第二十五

    《后汉书》卷三十六 郑范陈贾张列传第二十六

    《后汉书》卷三十七 桓荣丁鸿列传第二十七

    《后汉书》卷三十八 张法滕冯度杨列传第二十八

    《后汉书》卷三十九 刘赵淳于江刘周赵列传第二十九

    《后汉书》卷四十上 班彪列传第三十上

    《后汉书》卷四十下 班彪列传第三十下

    《后汉书》卷四十一 第五钟离宋寒列传第三十一

    《后汉书》卷四十二 光武十王列传第三十二

    《后汉书》卷四十三 朱乐何列传第三十三

    《后汉书》卷四十四 邓张徐张胡列传第三十四

    《后汉书》卷四十五 袁张韩周列传第三十五

    《后汉书》卷四十六 郭陈列传第三十六

    《后汉书》卷四十七 班梁列传第三十七

    《后汉书》卷四十八 杨李翟应霍爰徐列传第三十八

    《后汉书》卷四十九 王充王符仲长统列传第三十九

    《后汉书》卷五十 孝八王列传第四十

    《后汉书》卷五十一 李陈庞陈桥列传第四十一

    《后汉书》卷五十二 崔驷列传第四十二

    《后汉书》卷五十三 周黄徐姜申屠列传第四十三

    《后汉书》卷五十四 杨震列传第四十四

    《后汉书》卷五十五 章帝八王传第四十五

    《后汉书》卷五十六 张王种陈列传第四十六

    《后汉书》卷五十七 杜栾刘李刘谢列传第四十七

    《后汉书》卷五十八 虞傅盖臧列传第四十八

    《后汉书》卷五十九 张衡列传第四十九

    《后汉书》卷六十上 马融列传第五十上

    《后汉书》卷六十下 蔡邕列传第五十下

    《后汉书》卷六十一 左周黄列传第五十一

    《后汉书》卷六十二 荀韩钟陈列传第五十二

    《后汉书》卷六十三 李杜列传第五十三

    《后汉书》卷六十四 吴延史卢赵列传第五十四

    《后汉书》卷六十五 皇甫张段列传第五十五

    《后汉书》卷六十六 陈王列传第五十六

    《后汉书》卷六十七 党锢列传第五十七

    《后汉书》卷六十八 郭符许列传第五十八

    《后汉书》卷六十九 窦何列传第五十九

    《后汉书》卷七十 郑孔荀列传第六十

    《后汉书》卷七十一 皇甫嵩朱儒列传第六十一

    《后汉书》卷七十二 董卓列传第六十二

    《后汉书》卷七十三 刘虞公孙瓒陶谦列传第六十三

    《后汉书》卷七十四上 袁绍刘表列传第六十四上

    《后汉书》卷七十四下 袁绍刘表列传第六十四下

    《后汉书》卷七十五 刘焉袁术吕布列传第六十五

    《后汉书》卷七十六 循吏列传第六十六

    《后汉书》卷七十七 酷吏列传第六十七

    《后汉书》卷七十八 宦者列传第六十八

    《后汉书》卷七十九上 儒林列传第六十九上

    《后汉书》卷七十九下 儒林列传第六十九下

    《后汉书》卷八十上 文苑列传第七十上

    《后汉书》卷八十下 文苑列传第七十下

    《后汉书》卷八十一 独行列传第七十一

    《后汉书》卷八十二上 方术列传第七十二上

    《后汉书》卷八十二下 方术列传第七十二下

    《后汉书》卷八十三 逸民列传第七十三

    《后汉书》卷八十四 列女传第七十四

    《后汉书》卷八十五 东夷列传第七十五

    《后汉书》卷八十六 南蛮西南夷列传第七十六

    《后汉书》卷八十七 西羌传第七十七

    《后汉书》卷八十八 西域传第七十八

    《后汉书》卷八十九 南匈奴列传第七十九

    《后汉书》卷九十 乌桓鲜卑列传第八十一

    《续汉书》志第一 律历上

    《续汉书》志第二 律历中

    《续汉书》志第三 律历下

    《续汉书》志第四 礼仪上

    《续汉书》志第五 礼仪中

    《续汉书》志第六 礼仪下

    《续汉书》志第七 祭祀上

    《续汉书》志第八 祭祀中

    《续汉书》志第九 祭祀下

    《续汉书》志第十 天文上

    《续汉书》志第十一 天文中

    《续汉书》志第十二 天文下

    《续汉书》志第十三 五行一

    《续汉书》志第十四 五行二

    《续汉书》志第十五 五行三

    《续汉书》志第十六 五行四

    《续汉书》志第十七 五行五

    《续汉书》志第十八 五行六

    《续汉书》志第十九 郡国一

    《续汉书》志第二十 郡国二

    《续汉书》志第二十一 郡国三

    《续汉书》志第二十二 郡国四

    《续汉书》志第二十三 郡国五

    《续汉书》志第二十四 百官一

    《续汉书》志第二十五 百官二

    《续汉书》志第二十六 百官三

    《续汉书》志第二十七 百官四

    《续汉书》志第二十八 百官五

    《续汉书》志第二十九 舆服上

    《续汉书》志第三十 舆服下

    主要参考书目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