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伦比亚中国文学史 全2巨册 2016高清
哥伦比亚中国文学史 全2巨册 2016高清
哥伦比亚中国文学史 全2巨册 2016高清
《哥伦比亚中国文学史》PDF电子书全2巨册,由新星出版社2016年出版,作者为(美)梅维恒。
随着美国大众对中国文化越来越熟悉,越来越多的东亚裔美国公民开始对自己原民族文化遗产感兴趣,许多人希望能够读到一部全面而且目标多元的中国文学史。最理想的状态是,这是一部当所有专家和非专家需要获得中国文学的文学类型、作品文本、人物和运动方面的背景知识时,都能够依靠的一部参考书。《哥伦比亚中国文学史》的编写初衷就是为了满足这
一需求。《哥伦比亚中国文学史》与早先的中国文学史(这些都已经在市场上绝迹了)不同,它尽量避免对文本的大量征引。现在市面上,各个历史时期的中国文学作品都已经有大量优秀译本,精粹的选本也出了不少。对这些感兴趣的读者可以直接找到相关作品,所以本书中没必要附上
冗长的引文段落。这部中国文学史的目的在于尽可能多地提供基本信息。这样,本书能成为中国文学专业的研究者、爱好者可信赖的工具书,使他们能在历史语境中得到中国作家和作品的基本事实。
本书的语境和概念框架使其有别于各种中国文学的手册、指南、词典和百科全书(很多都各有特色,是很好的参考书)。《哥伦比亚中国文学史》的组织编写旨在成为《哥伦比亚中国传统文学选》( The Columbia Antholog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Literature,1994)和
《哥伦比亚简明中国传统文学精选》( The Shorter Columbia Antholog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Literature,2000)的补充。它从中国文学的语言和思想基础开始,然后展开对诗歌、散文、小说、戏剧和文论的讨论,最后是大众文学和周边影响。书中对长久以来被轻视或者忽视、但是对深度理解中国文学十分重要的一些方面作了特别的强调。比如,我们关注了神鬼现象(见第六章和第二十九章),因为这是中国文学灵感中最重要的来源之一。同样,民间和地方的文体和文类也得到重视,因为它是汉民族与少数民族之间的互动,也是中国文学发展中的强大动力(参见第五十章和第五十一章)。还有一些关键的时期和人物也得到了较多关注,比如十七世纪的王士禛,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的鲁迅,还有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见第二十一至二十三、三十八、四十章),因为这些主题关涉到重大的文学变迁和转型。和《哥伦比亚中国传统文学选》一样,本书希望在一个全景式的年代框架下,进行主题式的探索。我们并不给每一章套用整体划一的公式,相反鼓励每一章的作者运用他们的材料建构出各自的样式。在这样一部卷帙浩繁的著作中,超过四十位作者共襄其事,各任其劳,参与整部中国文学史的编写,一些观点或者诠释上的分歧也是不可避免的。比如,怎么解释十五世纪的文化荒原呢?它是明代开国皇帝朱元璋偏执破坏的结果,是蒙古统治的后遗症,是内部惰性,还是所有这些因素的混合呢?或者十五世纪并不完全是文学和艺术的空白时期?不同作者从不同角度解释了十五世纪的文化样态。而事实上,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因为各个观点都揭示了这复杂多面问题的一个或者多个层面。所以,我并不坚持观点的绝对一致性,我坚持的只是论据的严格组织。
作为主编,我详细审阅了所有的五十五章,给其中的大多数章节增加了内容,同时对一些章节进行删减。为了保持整体融贯性,我也在必要的地方进行了文体上的修改。令人欣慰的是,
1996年6月这个项目开展之初,我给作者列出了比较明确的写作说明,所以绝大多数章节都不需要进行大的修改。由于这是一部文学史,所以不可避免会包含数以百计的日期。有些情况下,事件发生的具体日期是清楚的,而有一些只有大概年份可以确定。由于中国古代采用农历(经常会出现闰月),而当今国际上通用公历,这经常使得某些事件的确切年月日(比如某位统治者的起讫时间,某位诗人的生日或去世日期,等等)成为悬案。另外,有时候对于某些历史事件的具体时间,学者的观点也莫衷是。虽然在年代时间上有这些困难,我们还是尽可能做到前后一致并精确。
《哥伦比亚中国文学史》中的一些特殊用法处理,也需要开宗明义先解释一下。首先是中国古人有很多名字这一问题。除了极少数情况,本书通常采用名。但是,要指出的是,许多作家以其他名字闻名于世,比如室名、斋名,以及大量外号,等等。除了作家的本名之外,最常见的还有字,即男子成年之后得到的名。
《哥伦比亚中国文学史》书目:哥伦比亚中国文学史 上册
哥伦比亚中国文学史 下册《哥伦比亚中国文学史》出版说明:
大约一百年前,世界上有史以来的首部中国文学史才姗姗面世。最早的中国文学史通常类似于文选,将中国文学经典迻译过来,而缺少解读或评论。在这些中国文学史中,也绝少见到为中
国的文学类型、文体和主题建立一个诠释体系的尝试,而分析文学与社会、政治制度,甚至中国文学与其他艺术的关系者都付之阙如。半个世纪之后,为中国文学史撰写导论这项工作开始成为可能,出现了数十种以汉语、日语、英语、法语和德语写成的中国文学史导论。不过,这些中国文学史中的大部分还是基本上以翻译和节录为主,解读只占很小的位置。当然,与此同时,也出现了数十部专著以及数以百计的论文,它们围绕具体作家、作品、运动和时期进行了讨论。然而到二十世纪六十至九十年代,以中国文学所有方面为主题的第二手研究开始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导致完全掌握参考书目都成了一个很大的问题。如何跟上新研究潮水般的步伐,就成为让编写参考书目、指南和百科全书的许多专家头疼不已的问题。学术研究井喷式的进展(许多研究是非常高水准的),既是一种可喜的现象,也是一种噩梦。其可喜在于,有价值的见解和材料纷纷岀炉;说它是噩梦,是因为人们不可能像二十世纪上半叶的学界那样,掌握本领域的所有文献。新研究成果的指数级增长,导致中国文学研究领域最出色的学者都宣布现在已经不可能再写一部中国文学史了—即使是学界合作起来也不可能,以个人之力就更是妄谈。相关内容如大海般浩繁,不可能压缩成一卷甚至多卷。另外,随着中国文学之复杂性日益为人所了解,撰写一部言之凿凿的中国文学史也便亳无意义。
研究视野和范式的变化,也加剧了对编写综合性中国文学史的悲观情绪。曾经大家都认同,中国文学史从时间上可以根据朝代来划分,从主题上可以根据文学类型来编排,这些一度让人放心的预设现在遭受了严厉质疑。批判性分析以及怀疑的诠释学将关于中国文学的最基本预设都驳得体无完肤。于是,断代问题不再以朝代来划分。传统的分类方法也不再灵验了,以前被忽略的一些文学领域被带到了聚光灯前。
虽然在我们这个时代,编撰一部中国文学史面临着这些重重障碍,但是对这样一部大书的实际需要其实是很迫切的,所以我们还是启程了—带着对所有困难的充分自我意识。《哥伦比亚中国文学史》要做的,就是将最新的学术成果聚拢在一个框架中,其编排方式兼取年代与主题。本书中的断代方式,远不是严格按照朝代,不过也并非完全弃朝代的分期于不顾,有时候它还是管用的。至于所覆盖的主题方面,本书并不赞同中国文学可以完全与传统文类分道扬镳这样的观点。由于一些旧的文类范畴确实问题重重,所以本书在提到它们的时候并不视之为铁律。总之,我们以超越时间与文类的全新棱镜来审视中国文学史。这种解读中国文学的新方法在有几章中比较明显(如第四十三章和第四十九章),不过全书对此也都有所反映。
本书的视野是从其发轫期到当今的中国文学史全景。当然,最多的注意力留给了前现代时期,因为它本身的浩繁,也因为后帝国时代(1911年以后)的中国文学在主题和形式上都日益国际化。然而由于同一原因,本书收录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的目的,就是为了显示传统的持续性,以及传统在二十世纪的嬗变。全书的主要目的是揭示中国文学史的核心特征,这样对中国文学完全不熟悉或者仅了解中国文学的某一领域的读者能够对它有更深的理解、更全面的把握。
我们可以先列出贯穿全书的一些议题和主题。我们的主要关注点之一是,(广义上的)思想和宗教如何影响中国文学的发展。儒释道和民间宗教在中国文学的演变过程中都扮演了决定性的角色。中国各种世俗和神圣话语之间的互动与混合非常复杂,因此要对中国文学有一个精确完备的理解,对上述互动与混合的掌握又是必不可少的。本书同时也努力澄清精英与民众之关系对中国文学的重要性—这并不是一项轻省的工作。同样的,存世文献中体现出的汉民族与少数民族之间错综复杂的互动也是本书的考量之一。与此相关的,便是要对语言(包括文言与白话)在决定特定文本性质方面的角色作一番详尽考察。这也不可避免引向了另一个重要话题:在中国文学风景中的书面语言与口头语言,全国语言与地方语言。
般来说,本书将中国文学视为与社会紧密联系的存在,因为文学从社会中得到滋养和流传。文学不是自在自为之物,而是社会政治的力量和文化事实之无尽序列的产物。每一章都尽可能多地揭示这些交织互动关系。显然我们无法尽数提到中国文学悠久历史中的每一位作者和每一部作品。本书尽量不遗漏所有具有代表性的人物和作品,不过出于某些原因,同时也会介绍一些迄今不太为人重视的作者及作品。尽管本书力求全面综合,但它也不可能巨细靡遗。作为一部力求真实的文学史,更重要的是具有启发性,而不是面面俱到。因此本书会触及这样的主题,比如散文与诗歌之间模糊的分界,小说与戏剧之间不确定的边界,以及口语和书面语之间难以言表的互动。最后,本书帮助各位撰稿作者去看到(也希望能帮助我们读者看到)中国文学的多样面相,它流变的轮廓以及万花筒般的转化,它的微妙以及持久的生命力。在读者读完这部著作之后,如果说可以对中国文学史有什么定论的话,那也许就是一中国文学的悠久、充盈与活力。希望这能够纠正认为中国文学贫瘠、奇怪、单调的习惯性偏见,因为,中国文学史和地球上的其他文学传统一样丰富多彩,活力四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