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像与风格:故宫藏传佛教造像 全2册 2002清晰
图像与风格:故宫藏传佛教造像 全2册 2002清晰
图像与风格:故宫藏传佛教造像 全2册 2002清晰
《图像与风格——故宫藏传佛教造像》PDF电子书全2册,由紫禁城出版社2002年出版。
《图像与风格——故宫藏传佛教造像》一书收录了故宫博物院所藏藏传佛教精品铜造像246尊,其年代从公元6或7世纪至19世纪,产地为西北印度喀什米尔、斯瓦特、北印度波罗王朝、尼泊尔、西藏西部、西藏中部、喀尔喀蒙古、内蒙古以及北京地区(尤其是清宫造办处)。全书按照佛教图像学的传统分为五方佛、本尊、般若佛、菩萨、女尊、护法六类,每类都有总说明。每一尊神均以章嘉的汉文译名为标准名号,同时注明其他译名和相应的梵文名号。本书对每尊造像的艺术风格、时代特点、辨伪方法都有详尽说明,使读者能够完整地了解藏传佛教艺术风格的发展轨迹。前言概述了从古代印度、西藏本土直到清代乾隆时期宫廷与佛教图像学有关的重要资料和研究成果,是故宫博物院近年来这一研究领域研究水平的集中反映。《图像与风格——故宫藏传佛教造像》书目:
图像与风格——故宫藏传佛教造像 上册
图像与风格——故宫藏传佛教造像 下册《图像与风格——故宫藏传佛教造像》出版说明:
本世纪初,六品佛楼的藏品已经引起西方学术界的注目,其中很大部分原因是由于六品佛楼中的佛像大量流失,被世界各大博物馆收藏。这些小佛像极易辨认,红铜铸造,大小相当(高25-30厘米),正面刻有“大清乾隆年敬造”和佛名,背面有“瑜伽根本”、“无上阳体根本”等六品字样,在世界很多博物馆、私人藏品及拍卖品中经常可以见到,一些出版物中也刊出了不少照片,作为乾隆时期铜造像作品的代表。但引起学术界广泛注目的还是钢和泰的那批照片的发表。日本学者田中公明根据曼陀罗资料与密教的仪轨经典对《两种喇嘛教神系》中所给出的宝相楼诸佛的梵文佛号作了修订∞,这是目前笔者所掌握的唯一的一篇与六品佛楼有关的论文。
印度学者帕特恰雅硏究以后认为,梵华楼采用了《究竟瑜伽鑿》所描述的曼陀罗的资料。另外,它还采用了班禅《宝汇》的资料,因为其中很多的佛像并未使用《三百佛像集》的图像,而是与《五百佛像集》中《宝生》部分的图像多有相近之处。尽管缺乏肯定的资料说明此项工程是章嘉国师手笔,但笔者仍然认为,乾隆二十二年,即《三百佛像集》和《诸佛菩萨圣像赞》完成的时间,章嘉国师正当盛年,有能力和精力参阅西藏大量的成就法和曼陀罗资料,选择如此众多的尊神。根据统计,除去部分重复的尊神名,其特征各异的尊神至少不下750尊,远远超过《五百佛像集》的数目,更何况还要将每尊的藏文名号译成汉文,工程量之大可以想见,非章嘉国师而不能梵华楼的尊神多选自曼陀罗和一些重要的组合神。由于每一尊佛像正面有汉文佛名,背面有所属品间,这些铜造像成为藏传佛教造像中最系统和最重要的资料。根据这些造像我们不仅可以辨认出众多的佛像尊神,而且可以直接知道它归属于哪个品,哪个曼陀罗或组合神,这是以前任何图像学资料所不可能做到的。当然由于缺乏其它文字的名号,部分汉文名号或有意译或有音译,克拉克尽了最大的努力,仍有相当多的名号难以还原成梵文,这对认识尊神的身份和神格造成极大的障碍。田中公明依据新的曼陀罗资料解决了局部的问题,但是还有很多的难点,如一些佛名还原成梵文或藏文是否正确、各品间究竟采用了哪些曼陀罗等都是今后研究中亟待解决的问题。总之,六品佛楼内所供的六品铜佛像是清乾隆时期对密教四部神系完整而系统化的建构,是迄今最为丰富、最为庞大的藏传佛教图像学的宝库,具有十分重要的学术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