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一阁藏明代科举录选刊 会试录(点校本) 全2册 2016高清
天一阁藏明代科举录选刊 会试录(点校本) 全2册 2016高清
天一阁藏明代科举录选刊 会试录(点校本) 全2册 2016高清
《天一阁藏明代科举录选刊 会试录(点校本)》PDF电子书全2册,由宁波出版社2016年出版。
天一閣藏古籍,多爲海内外孤本,爲了方便學者進行研究,寧波出版社在天一閣藏古籍珍本特殊資源的基礎上,按照古籍整理岀版的規律,運用數字技術將天一閣藏古籍珍本轉换成圖片和文本數據,并通過主題詞編輯技術建立了古籍資源數據庫。具體包括《登科録》《會試録》《鄉試録》,其中《登科録》45種(原爲56種,因影印版的《萬曆十四年丙戌科進士履歷便覽》《萬曆十七年已丑科進士履歷便覽》等11種漫漶不清,故暫不録入,讀者如有需要,可查詢寧波出版社2006年、2007年、2010年影印出版的《天一閣藏明代科舉録選刊》),《會試録》38種,《鄉試録》277種,共計360種。該數據庫具備全文檢索、主題詞檢索等檢索功能,同時在閱讀中可自由地進行影像和全文的單、多界面的切换與翻頁、跳轉,以及在此基礎上的批注、點校等功能,方便用户更好地使用和研究。
《天一阁藏明代科举录选刊》是在天一閣藏明代科舉録選刊數字資源數據庫基礎上對文本進行點校后的横排繁體本,是數據庫工程的重要成果之一,是國家古籍整理岀版資助項目的後續項目,是寧波岀版社“天一闊藏古籍珍本數字出版工程”内容之一。該項目列入國家新聞出版改革發展項目库獲財政部專項資助。
明代于洪武四年(1371)首開進士科科舉考試,其後罷輟十三年,至洪武十八年(1385)重開,繼而三年一大比,没有中止,共舉行了89榜科舉考試(崇禎十三年賜特用榜不計在内),每榜進士人數平均在270人上下,共録取進士24594人。爲明王朝培養了大批治國安邦的人才。《天一阁藏明代科举录选刊 会试录》书目:
天一阁藏明代科举录选刊 会试录 点校本 上册
天一阁藏明代科举录选刊 会试录 点校本 下册
《天一阁藏明代科举录选刊 会试录》凡例:1、出版目的:《天一閣藏明代科舉録選刊·會試録》點校本爲繁體横排版,旨在爲科硏單位和廣大讀者提供完整、準確、便於閱讀的版本,爲硏究明代科舉歷史和文化提供第一手文獻資料。
2、底本選擇:以《天一閣藏明代科舉録選刊·會試録》影印本(寧波出版社2007年版)爲底本,以下簡稱“底本”。
3、目録序次:《天一閣藏明代科舉録選刊·會試録》點校本一套兩册,将底本38種根據科舉時間順序依次分類編序,分爲上、下册。
4、分段標準:爲更好地保留底本面貌,在排版時對底本内容的各板塊做了劃分,每一部分的段落根據文意分段。對於底本中的涉及避諱的文字與格式,原則上遵循現代閱讀習慣,不再保留。
5、校勘原則:通過對校底本并參校相關文獻,對底本的明顯訛誤進行改正。對底本漫漶不清的個别文字,經查資料,無法還原的,用“□”表示,可以還原的,則予以補正并出校記;對底本中存在的殘頁、缺頁、缺行,經查資料無法還原的,本書在脚注中注明,經查資料,可以補齊的則在脚注中補齊,或點校者根據文意判斷予以補齊。
6、文字處理:本書遵循《現代漢語詞典》(商務印書館2012年6月第6版)的繁簡規定,除人名、地名保留部分异體字外,全部采用規範繁體字,如人名中的“歐陽脩”,保留异體字“脩”;對因爲避諱而缺少某個部首或筆畫的文字,予以還原處理,否則保持原樣,如底本中“權”爲避諱通常寫成“墓”,本書依據文意予以還原。
《天一阁藏明代科举录选刊 会试录》出版说明:亘古至今,中國歷史上没有一種人事制度,延續時間之漫長、在國内外影響之巨大,能與科舉制度相比。科舉取士制度,起源于隋,自隋唐至明清,行用了一千三百年之久,承擔起爲中國官僚政府源源不斷輸送管理人才的使命與責任。皇帝與士大夫“共治天下”是科舉制持續推行的動力;“無情如造化,至公如權衡”国,是科舉制能成爲中國古代社會唯一不可取代的銓選制度的根本;科舉制以儒家“斯文”作爲取士標準,應舉者慨然以從政、治國、平天下爲已任。中國科舉制具有塑造中國古代知識分子立身治國形象、打造中國大統和合文化形態、構建東亞儒家文化圈與催生現代西方文官制度產生的價值。
唯其如此,唐代後期社會動蕩、戰亂不止,科舉試没有中止。五代軍閥争鬥不息,政權更迭如走馬燈,科舉試没有間斷。兩宋三百年間,宋遼、宋金、宋蒙戰争,未曾打斷三年一舉的科舉考試,南宋高宗在自家性命難保的險境下,寧可下放到地方進行類省試,也未曾中斷三年一次的科舉考試。度宗咸淳十年,南宋臨近滅亡,還進行了最後次科舉考試。遼、金、西夏、元朝,少數民族所建政權,無不實行過科舉制度。清末,1900年,八國聯軍攻進北京,慈禧太后與光緒皇帝出逃,次年仍下令補考鄉試和會試。科舉與國運相聯,成爲中國封建社會皇帝權力的象征之一,是國家機器正常運行的重要標志,是調節國家政策的杠杆,是士大夫夢想所寄,是凝聚民心的紐帶。科舉對中國古代社會政治、軍事、教育、文化、經濟、風俗、人心之影響,無與倫比,至今在海内外猶不絕餘響。宋、明、清三朝,科舉制三年一次定期舉行,進士每次録取數百人以上。其參與科舉考試的基數,如從參與童子試、發解試(鄉試)算起,動輒在數十萬、上百萬左右,牽動着從南到北、從繁華城市至窮鄉僻壤的整個中國,此三朝860多年的中國社會,可以說是科舉社會。科舉出身的精英人物,曾經是唐宋以下中國社會各個領域活動的主角。研究中國古代社會,離不開科舉硏究,否則絕不可能完整認識中國古代社會的政治與文化。
中國科舉不僅在中國。中國科舉又是世界文明的一個輻射源。日本最先仿行中國科舉考試制度,時間在公元7—8世紀。《日本詩紀》中載有《賀諸進士及第》,其中《賀野達》詩云:“登科二字值千金,孝養何愁無鬥儲?”可見日本科舉及第即授官,所得俸禄可供養父母朝鮮是海外實行科舉制時間最長的國家。從公元958年起至1894年止,實行了936年。四其制既學習唐宋,又有自己的創造。奉使到過高麗國
的宋使者徐兢在其名著《宣和奉使高麗圖經》中說:“若夫其國取土之制,雖規範本朝,而承聞循舊,不能無小异。”科舉制在朝鮮影響之大,仿佛中國,至視爲“我國公道,唯在科舉”。越南推行科舉制長達844年(1075—1919)之久,僅次于朝鮮,然其廢罷科舉時間比中國還要晩14年。科舉取士,在越南具有權威性和實用性,視其爲“科舉掄才,實關盛典”的。科舉制在東亞的傳播,爲構建東亞儒學文化圈發揮了巨大的作用,厥功至偉。中國科舉考試的先進文化,也爲西方歐美國家所學習、所效仿。西方人把中國科舉考試與中國四大發明相比。英國人羅伯特·英格爾斯評論英國東印度公司采用了中國科舉考試的竸争原則時說:“這種中國人的發明創造在印度的充分發展,預示着或許將來有一天,它會像火藥、印刷術一樣,在國家制度甚至是歐洲的國家制度中,引起另一次偉大變革。”事實正是如此:英格爾斯當時的預言并没有錯,東印度公司實行的文官考選制度爲英國文官制度的建立積累了經驗、開辟了道路,考試選才機制像一桶火藥轟開了政黨分肥制的大門,科舉制最終通過英國對世界各國的文官制度產生了重大而深遠的影響。山當代美國學者顧立雅明確肯定了中國科舉考試制度在建立現代世界文官制度中的重要作用,指出“這是中國對世界的最大貢獻”。因此,劉海峰教授順理成章地提出:科舉制是中國的“第五大發明”。科舉制成爲一個推動世界文明發展的重要動力。
科舉選拔人才,通過科目考試實現。唐代科目橐多,常選科目有秀才、明經、進士、孝廉、明法、明算、三史、開元禮等;制舉科目名目更多,如賢良方正能直言極諫科、博學宏詞科、志烈秋霜科、軍謀宏達材任邊將科等等,達六十三科。国北宋初沿唐制文武分舉,設常科、制科,科目種類有所减少。至神宗朝熙寧四年(1071),王安石改革科舉制,廢試詩、賦、帖經,罷明經、諸科,改試“經義”取進士,舉子占治《易經》《詩經》《尚書》《周禮》《禮記》五經中一經,兼試《論語》《孟子》,常選科目僅保留進士科。宋代是科舉制完善期,也是高峰期,兩宋共舉行18榜,録取登科人11萬之架,是歷朝録取人數最多的一朝。其後,元、明、清三朝,進士科成爲科舉考試唯一科目(臨時開科除外)。元代科舉考試行廢頗爲曲折,元朝開國三十六年後,才于元仁宗延祐二年(1315)開進士科科目考試,中間又停開六年,至元惠宗至正二十六年(1366)最後一次廷試,前後共舉行會試十六次,共録取進士1139名,是歷朝録取人數最少的朝代之一。中國科舉制在明代得到復振,并進入成熟、健全、鼎盛時期,可以說繼宋之後,科舉考試出現第二個高峰期。
明代科舉考試在承繼宋、元三級考試,以經義取士基礎上,有很大創新,其一,是建立縣、州、府、衛所儒學、鹽運司儒學、土官學等學校入學考試制度,童生經學校入學考試合格,選拔爲入校學生,稱生員;凡生員經縣考、府考與提督學政主持的歲考,進行獎懲,生員俗稱秀才,許着青衫,頭戴方巾。宋代三年定期舉行一次的科舉考試,
爲明代所繼承,明代稱三年一大比。大比之年以前,明代生員要參加提學官主持的科考,科考爲鄉試預備考試,也就是參加鄉試的資格考試。科考成績列入一、二等的生員,就獲取了參加鄉試的資格。四在郡縣學之上中央有國學(太學),入國學者爲國子生,國子生又細分爲:府、州縣學生員貢入國學者,稱監生,舉人入國學者,稱舉監,品官之弟人國學者,稱蔭監,捐貲人國學者,稱例監。國子生,其待遇比郡縣學生員要高,凡入國學者,可以入官,也可直接參加鄉試或會試。明代進士國子生比例較高。如《成化二年進士登科録》載:第一甲第一名羅倫、第二甲第一名季琮、第三甲第一名劉烜,全是國子生出身。可見,“明制,科目爲盛,卿相皆由此岀,學校則儲才以應科舉”,明代學校與科舉考試緊密相銜接,是對唐宋科舉考無資格試,許士子“投牒自應”的一大革新。叫其二,欽定朱熹注四書五經爲學校教材,形成了科考必由學校始,學校必從讀經始的科舉培養儒學人才的路徑。其三,考試形式的創新,以八股文命題取士,這是科舉考試文體的創新,此種文體,以“載道”爲基本追求,有起、承、轉、合規定程式的約束,用代聖人立言的口氣議論時政,有助于熏陶與樹立舉子儒家學說的治國理念和立身處世的倫理道德規範,適應當朝統治者鞏固王朝的需要;同時便于閱卷官有統一的評判試策優劣高下的標準。明代科舉考試制度的創新,使明代科舉具有承前啓後的樣板性,明代的科舉制度爲清代全盤繼承。然而,20世紀的科舉硏究,總體上看,‘兩頭’即隋唐與清代科舉研究多,中間研究少。其實明代科舉的硏究更有意義:一則明代是中國科舉的成熟期,有典型性與樣板性。二則歷朝留下的科舉名録不多,唯獨明代留下大批的科舉名録。這也就是說選擇明代科舉爲考察中心,既有學術視野上的典範性,又能建立在踏實的基礎上,全面推進科舉制度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