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经三卷 全3册 2015高清
¥12.00價格
孔经三卷 全3册 2015高清
孔经三卷 全3册 2015高清
《孔经三卷》PDF电子书全3册,由中国文史出版社2015年出版。
《孔经三卷》分为上、中、下三卷。它是集孔子全部思想学说于一体的书籍,每篇文章分原文、解释、注三部分。《孔经三卷(套装共3册)》囊括了《论语》、《孔子家语》、《周易》、《礼记》(包括其中的两篇文章《大学》《中庸》)、《春秋左氏传》、《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孝经》、《孟子》、《史记?孔子世家》、《史记·仲尼弟子列传》、《孔从子》、《孔子三朝记》、“五经正义”的引注,以及《孔子集语》所载群经传注、秘纬、诸史、诸子等书籍中关于孔子及其弟子言行记载的全部内容。《孔经三卷》总共“三卷三十六论",通篇按照“原文”“译''的体例依次展开,除“卷首语”外,并无任何个人观念的点缀,全部是原汁原味的孔子思想学说。《孔经三卷》既能方便学者搞理论研究参考,又能方便读者全面了解孔子思想,不必再到近百本古文献中去查询比对,为人们系统学习孔子思想学说提供了一些便利。但由于本人能力有限,对原文中确实不懂、文献不足证明的内容,本着“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的态度,存疑不译,以待能者,绝不敢妄加揣度。《孔经三卷》成稿后,我携书稿开启了北上“访师问孔”游学之旅,希望能得到儒学大家的点拨,以便更好地修改、完善。首先,我于2014年4月14日拜访了学界泰斗、儒学大师、北京大学教授汤一介先生。87岁的汤老因身体方面原因已经半年不见客,却破例接见了我,并在我的书稿上欣然题写了“追求真善美",以示对我的鼓励,并赠大作《儒学十论及外五篇》,题写“邓立军同志惠存”。随后,我又先后拜访了台湾的龚鹏程教授、曲阜的骆承烈教授、清华大学的羊涤生教授,三位教授也分别给出了非常中肯的意见和书评。特别是清华大学的羊涤生教授决定亲自为此书作序,并叮嘱我要在“儒家思想如何古为今用”“优秀传统文化如何与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对接并轨"这两个大课题上做出深入研究和探索,既为我指明了今后治学方向,又进一步增强了我的使命感。《孔经三卷》书目:孔经三卷 事记卷孔经三卷 学识卷孔经三卷 主张卷《孔经三卷》出版说明:当我看到一部有关儒学经典,多达七十多万字的书稿,而且出自一位基层警官利用业余时间所完成,首先感到的是震撼。他一不为名、二不为利,更不是为了评职称,这的确是非常难能可贵的。一个不能占领道德高地的民族是谈不上实现伟大复兴的。从作者身上,我们也看到了中国的希望。儒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体,是为己之学,是修、齐、治、平之学。在几大人类古文明中,埃及、巴比伦、印度文化均已中断。希腊文化也曾被遗忘,只是到欧洲文艺复兴才又被重新发现。只有以儒学为主体的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从未中断,而且在它的哺育下,形成了一个广土众民的中华民族,中国的国土面积大体相当于整个欧洲,而人口是欧洲的数倍。它还辐射到韩国、日本、东南亚等地,形成了儒家文化圈。它并且还远渡重洋推动了欧洲的启蒙运动。在中国,它己深入到千家万户、穷乡僻壤,成为中华民族的共同心理结构。近代以来,在西方文化的冲击下,几次出现过“打倒孔家店"等批孔运动。但这些批孔、反孔浪潮不久即烟消云散。孔子作为中国历史上影响最大的伟大思想家、教育家的历史地位仍不可动摇。孔子是生于封建农业社会的思想家,他所创立的儒家学派,在两千五百多年的发展过程中,也吸收了百家之长和外来文化之长,与时俱进,不断综合创新。世界上没有哪一个思想家可以做到句句是真理、永远是真理。十年动乱结束后,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国学泰斗、中华孔子学会创始人张岱年先生即在会上庄严宣布尊孔的时代已经过去了,反孔的时代也已经过去了,现在的任务是以科学的态度、实事求是的精神来研孔、评孔。通过批判继承、综合创新,促进符合新时代精神的新文化的建立。孔子有很多思想已越来越为世界人民所推崇,如“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以及如“和而不同,,的思想等,联合国和一些西方国家的人民均普遍认可赞许,他的思想在今天全球经济一体化与多元文化并存的原子能时代越来越受到重视。1988年75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在巴黎聚会,讨论的主题《21世纪的挑战与希望》。会后研究等离子空间的瑞典氵又内斯.阿文博士在新闻发布会上说:“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还要到2500年前孔子的思想中寻找智慧。”在当今世界,只有有利于和平与发展的文化才是先进文化。孔子有很多思想,比如“义利之辨"“为政以德"“仁者爱人"等论述,在今日中国社会仍切中时弊。又如他说“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今日听来仍然振聋发聩、掷地有声。孔子的教育思想,如主张“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反三等启发式教育,对当前教育改革,纠正填鸭式的应试教育,培养创新人才仍有重大意义。国之兴衰,教育为本,如果我们的应试教育只能培养一批又一批高分低能、缺乏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的人才,我们失去的将是未来。当前,全国人民正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领导下,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实践已经证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不仅是经济上的复兴,而且是中华文化的伟大复兴,否则经济上的复兴也不可能持续发展中华文化的伟大复兴,它既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现代化的必然结果,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继承、发展以及吸收一切外来文化综合创新的必然结果,二者应该是完全一致的。两千五百年前,孔子在百家争鸣中创立了儒学,以后在历史的长河中又不断经过百家争鸣吸收各家之长,也包括外来文化(如印度文化)之长,不断来丰富和发展。上世纪五十年代中期,毛泽东同志曾提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双百方针,这是非常正确的文化发展方针。在中国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曾经有过两次大规模的百家争鸣,一次是先秦,一次是近代西方文化进入中国之后。讨论的主题主要是两个:中国往何处去,中国文化往何处去。这两次百家争鸣都极大地影响了中国的历史走向。十年动乱结束后,以《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一文的发表为标志,实际上开启了第三次百家争鸣,讨论的主题仍然是“中国往何处去,中国文化往何处去"我在张岱年先生在世时曾经和他讨论过这个问题,他完全同意我的意见,并且十分肯定地说:二十一世纪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世纪,也是中华文化伟大复兴的世纪,中华文化也只有在第三次百家争鸣中才能得到伟大复兴。邓立军同志能够以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为己任,在繁华浮躁的社会静下心来,利用业余时间,坚持读古书、看原著,认真专研,治学严谨,并从近千万古老文字中认真甄别、系统分类、认真译注,同时对文献不足、含义不明的内容,能够本着“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的态度,存疑不译,也体现了难能可贵的治学态度。同时,为了便于读者选读,在体例分类上也有创新。这么巨大的工作量,就是作为一个专业人士也是难以做到的。邓立军同志的工作实在是难能可贵,应该得到学术界和社会各界人士的肯定和支持。儒家经典,浩如烟海,孔子身后即分为八派,两千五百年以来各种注疏论著更是不计其数,见仁见智各有所见,随着出土文物的不断出现,也增加了不少新的认识。邓立军同志并非研究儒学的专业人士,不应苛求,而应当给以更多的谅解和支持。为了更好地扩大影响,我建议作者还可在本书的基础上,针对当前社会不同的对象和需要,再精选一部分出版以广流传。是为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