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文所安作品系列 全7册 三联书店2014 高清
宇文所安作品系列 全7册 三联书店2014 高清
宇文所安作品系列 全7册 三联书店2014 高清
《宇文所安作品系列》PDF电子书全7册,由三联书店2014年出版。
宇文所安,为唐诗而生的美国人
宇文所安,美国著名汉学家。1946年生于美国密苏里州圣路易斯市。他从小就对诗歌感兴趣,在巴尔的摩市立图书馆,宇文所安di一次接触到中文诗,并迅速与其相恋,至今犹然。
宇文所安认为,文学传统就好像神话里的宝盒:你把其中宝藏给予越多的人,你就会同时拥有更多别人的宝藏。但是,假如你想把这个宝盒锁起来,说“是我一个人的!”那么,它就只是一个空盒。宇文所安,又名斯蒂芬·欧文。1946年生于美国密苏里州圣路易斯市,长于美国南方小城。1959年移居巴尔的摩。在巴尔的摩公立图书馆里沉湎于诗歌阅读,并初次接触中国诗:虽然只是英文翻译,但他迅速决定与其发生恋爱,至今犹然。1972年获耶鲁大学东亚系博士学位,随即执教耶鲁大学。二十年后应聘哈佛,任教东亚系、比较文学系,现为詹姆斯·布莱恩特·柯南德特级教授。有著作数种(其中《初唐诗》、《盛唐诗》、《追忆》等已被译为中文),论文多篇。其人也,性乐烟酒,心好诗歌。简脱不持仪形,喜俳谐。自言其父尝忧其业中国诗无以谋生,而后竟得自立,实属侥幸耳。
《宇文所安作品系列》书目:
宇文所安作品系列 初唐诗
宇文所安作品系列 中国“中世纪”的终结 中唐文学文化论集
宇文所安作品系列 盛唐诗
宇文所安作品系列 晚唐 九世纪中叶的中国诗歌 827-860
宇文所安作品系列 追忆 中国古典文学中的往事再现
宇文所安作品系列 迷楼 诗与欲望的迷宫
宇文所安作品系列 中国早期古典诗歌的生成
《宇文所安作品系列:中国“中世纪”的终结 中唐文学文化论集》是宇文所安唐诗研究“四部曲”的最后一部,前三部为《初唐诗》、《盛唐诗》、《中国“中世纪”的终结》。本书对晚唐诗的风格、形式和意蕴的变化有独到的阐释,对李贺、杜牧、李商隐和温庭筠的诗歌有不同于前人的精审解读。而且基于在中唐余韵影响下晚唐独特的社会文化状况和历史地位,作者在本书中有不同于前三部的对文学史的新叙述,如更加注意文本是如何保存下来和如何在当时流传的,诗的写作与在当代的流传之间的关系如何,还有当时的诗歌与盛唐诗歌之间、与宋代诗歌之间有怎样的关联等等。
《宇文所安作品系列:中国早期古典诗歌的生成》展现了文学研究不那么可爱的一个方面:研究诗歌的内在运作机制,以及它的断片是如何被挑出来,组合为一个美丽的整体。……“西方”学者和东亚学者有一个根深蒂固的习惯,也即将文本当作其创作时刻的本来状态对待。但在理解早期诗歌中没有比这更加误导的观念了:早期诗歌是一个存在于复制状态中并通过复制而为我们所接受的诗歌系统。知道和传播诗歌的人、表演诗歌的乐师以及后代的抄写者和文学选集的编者都会对它们进行复制。而在复制的时候,所有这些人都会按照自己的需要改动文本。我们将会看到,这些改动的痕迹常常十分明显,诗歌的扩张和缩短都有较大的自由度。
《迷楼:诗与欲望的迷宫》对欲望诗歌的研究不是一种专门家的分析,而是一次穿透到诗歌表达之深层内心的富有冒险性和想象性的尝试。这项研究的风格不是冷静的、客观的,而是严肃认真之中,见出专注投入,轻松嬉戏之时,充满深湛之思;它不是用专门术语层层包围、处处设防,而是敞开的、直截了当的、激动人心的.....论述精微,而出以奇妙的热情与罕见的明晰。宇文所安的风格是这样一种风格:敢于冒险,让你屏息聆听。
宇文所安教授1996年出版的一部著作,包括一篇导论和七篇论文,并附录了三篇古典诗歌、传奇作品的英译。全书在所探讨的时序上似乎延续了《初唐诗》、《盛唐诗》,其旨趣则大有不同;它的篇幅较之宇文教授的前两部著作要小得多,而涉及的论题之广且大,可谓有过之而无不及。至于各篇的要义,宇文教授在导论中现身说法,已有揭示,此处也就无庸辞费了。
*一篇论文,《独特与独占》,将中唐文学对身份的再现视作对他人或为他人所排斥。在个人身份的层面上,这样的一种特立独行要吧表现为宣称自己优于他人,不过它也可以是一种异化感,而这种异化感造成了他人对自己的排斥。在中唐时代的作品中,特立独行表现为一种独特而易于辨识的风格,它可以为他人所袭用,但它却总是与一个个体作家挂钩。
接下去的一篇论文,《自然景观的解读》,讨论各种不同的再现风景的方式,显示自然的潜在秩序如何在中唐成为一个问题。一方面是文本对于自然的井然有序的表述和品评;这样的风景具有建筑性,这在先前的诗歌是罕见的。另一方面是对于缺乏潜在秩序的风景的再现,是美丽去不连贯的细节的堆砌。
这第二篇论文公限于物理世界秩序的再现问题,然而同样的问题也在人伦世界的事件中生成。《诠释》这第三篇论论文探讨中唐时代的一种倾向,它对现象所给出的推测性解释,要么就是与常识相乘违,要么就对通常认为无需解释的境况做出解释。如此独特的诠释,缺乏任何证据或文本章顺的支撑,常常沾染上一层富于反讽甚或疯狂的意味。
第三篇论文《机智与私人生活》审视对私人空间和闲暇活动的游戏性的夸大诠释,作为抗拒常规价值的一种私人价值观的话语。
第四篇《九世纪初期诗歌与写作之观念》探讨中唐时期对写作,尤其是对诗歌写进行再现时发生的某些根本性的变化。
最后两篇文章探讨八世纪晚期成形的新的浪漫文化。
啮缺:宇文所安先生,你的作品翻译介绍到中国来的,迄今有《初唐诗》、《盛唐诗》、《追忆》,以及最近的《中国文论》和《他山的石头记》。能不能先谈 谈你作为一个美国人,为什么会对中国古典丈学产生兴趣?
宇文所安:我从小就对诗歌感兴趣。因为生长在阿肯色州,公共图书馆里的藏书不多,直到我十四岁那一年,来到北方大城市巴尔的摩,至少每星期都会去那里 的市立图书馆浏览,阅读我能找到的所有文学书。在那里我初次接触到中国诗,—下子就喜欢上了。
啮缺:那些中国诗主要是古典诗?
宇文:在1950年代,还没有太多的对现代中国文学的翻译介绍。不过,我不只是对中国古典诗歌有兴趣。在过去的—十年当中,我倾向于把越来越多的精力 花在中国古典诗歌上面,但是我一直都在阅读大量其他诗歌,包括现代和古典。我想我的主要兴趣是"诗",无论国家和年代。
啮缺:但你是否更偏爱古典诗歌呢?
宇文:我个人的兴趣其实是很均衡的。问题是在教学和写作的时候把主要精力放在哪个领域。现代读者在阅读和欣赏古典诗歌时需要特别的帮助。对欧美读者来 说,中国古典诗歌非常需
要一位代言人。
啮缺:其实,就是对很多现代中国读者来说,中国古典诗歌也需要代言人。
宇文:而在另一方面,现代诗歌研究者在介绍和翻译现代诗时,的确会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在某种层次上,这些诗本身的成功或者失败应该不必依赖于研 究者。它们是我们自己时代的文学。我曾说过,一位教师应该能够做到让学生们为一首现代诗感到激动,但我还是希望现代诗可以只靠自己就取得这样的成功。如果 现代诗和大学的关系太密切了,也许不是一件好事。我们应该考虑诗歌和大学之间的关系到底意味着什么,现代诗对大学的依赖会产生什么样的后果。就拿诗的单纯 性来说吧,当诗歌在大学之外拥有广大读者的时候,诗会经历"难读"或"易读"这样的阶段。我不是说大学是产生难读的诗的唯一因素,不过,大学现代文学课程一般来说确实偏爱难读的诗,因为难读的诗需要讲解。很多诗人被聘请到大学任教,大学是一种对写作和对其他文化产品都起到塑造作用的社会结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