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新批校注红楼梦 全4册 2013高清

新批校注红楼梦 全4册 2013高清

¥16.00價格

新批校注红楼梦 全4册 2013高清

  • 新批校注红楼梦 全4册 2013高清

    《新批校注红楼梦》PDF全4册,由商务印书馆2013年出版。
     
     
     曹雪芹编著的《新批校注红楼梦》内容介绍:《红楼梦》又名《石头记》、《金玉缘》。全书以贾、王、史、薛四大家族为背景,以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故事为主线,围绕两个主要人物的感情纠葛,描写了大观园内外一系列青年男女的爱情故事。同时,通过对这些爱情故事悲剧产生的社会环境的描绘,牵扯到封建社会政治、法律、宗教、妇女、道德、婚姻等方面的问题,昭示了封建社会末期的世态,暴露了封建贵族阶级及其统治的腐朽与罪恶,歌颂了追求光明的叛逆人物,通过叛逆者的悲剧命运宣告了这一社会必然走向灭亡。
     
    《新批校注红楼梦》由正文、前言、评批、校注及附图五部分组成,彼此勾联、相辅相成,形成有机整体。正文,以《红楼梦》程乙本为底本,参校程甲本及甲戌、己卯、庚辰、梦稿、列藏、蒙府、戚序、戚宁、舒序、甲辰、郑藏等脂评本。凡底本可通者一律不改,以存其真;凡底本明显讹误处,亦不改,出以校记,并注明所据版本。评批,分正文夹批与回后总评,为该书的主体部分,也是其价值和特色所在。夹批附于正文有关文字之后,针对词、句、段评点,揭示其旨意、内涵、语言特色及学术着眼点等,引导读者细致品味作者初衷,提高鉴赏水准,同时注意关照《红楼梦》和同时期其他小说、文学的横向关系,发现问题,指出错讹。回评,着眼于全回的总体构思、艺术特色、人物形象、前后回关系,引导读者回味前文,进而把握全书布局。《新批校注红楼梦》评批注意结合传统形式与现代理念,消化吸收西方文艺理论,以新的视角诠释《红楼梦》,然断语客观公允,决不以新奇取悦读者。
     
     
    《新批校注红楼梦》书目:
     
    新批校注红楼梦 1
     
    新批校注红楼梦 2
     
    新批校注红楼梦 3
     
    新批校注红楼梦 4
     
     
     
     
     
     
     
    《新批校注红楼梦》出版说明:
     
    曹雪芹的《红楼梦》是中国小说史上最为卓越的作品,也是中国文学史上最辉煌的艺术经典之一。甲戌本题诗说:“字字看来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小说裒叹着美好理想的幻灭,悲悼着爱情婚姻的不幸,为青年女性的妻惨命运而感伤,为贵族家庭及宗法社会的日暮途穷而叹惋。作者融会贯通了古老文化的精华和神髓,并有多方面的创造性发挥,精心构筑了一座令人目眩神迷的艺术宫殿,呈现出变幻莫测的无穷魅力。作为中国六大古典长小说名著之冠,清代乾隆中叶以来,雅俗共赏的《红楼梦》备受学者与读
    者关注,宝钗等艺术形象始终是人们议论不休的热门话题。由于对人物形象的见解相左,多年的老友居然“几挥老拳”(邹《三借庐笔谈〗卷四);因为沉迷于悲剧艺境,豆蔻年华的少女竟致抑郁而终(乐钧《耳食录〗二编卷八及陈其元《庸闲斋笔记》卷八)。由此可见,这部小说的艺术感染力是何等强烈。两个半世纪以来,许多学者对《红楼梦》苦心钻研讨论,耗尽了毕生的心血,从而逐渐形成了一个独特的学术门类一一红学。嘉庆末年的北京竹枝词就说:“闲谈不说《红楼梦》,读尽诗书是枉然。”(得硕亭《草珠一串》“时尚”类)其社会影响之大,于此可见一斑。
     
    《红楼梦》是一位文学天才“十年辛苦”惨淡经营的艺术精品,是一位睿智的哲人阅尽风霜雨雪之后的心血结品,是留传到我们手中的至可宝贵的一份文化遗产。谁拥有这个神奇的梦,谁就是当之无愧的精神富豪。
     
    《红楼梦》的作者曹雪芹名霈,谱名天柘,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圃、芹溪,康熙五十四年(17]5)乙未夏,他出生在南京的江宁织造府;乾隆二十七年壬午除夕口763年2月12日)病逝于北京,享年四十八岁心他身后萧条,葬礼凄凉,友人敦诚《挽曹雪芹》诗曰:“孤儿渺漠魂应逐(前数月伊子殇,因感伤成疾),新妇飘零目岂瞑?牛鬼遗文悲李贺,鹿车荷锸葬刘伶。”(《四松堂集》诗集卷上)幸运的是,《红楼梦》有八十回流传了下来,这就足可令曹雪芹万古流芳了。
     
    曹雪芹的祖籍在东北辽阳。其先世原是汉人,为明朝辽东边关守军,后在明末的战乱中加人了满洲旗籍,属内务府正白旗包衣。他的祖先以军功起家,玄祖曹锡远、高祖曹振彦、曾祖曹玺等为清王朝定鼎中原立下过汗马功劳。曹玺是康熙帝的亲信家奴,他的妻子孙氏又做过这个少年天子的保姆,故而甚得宠信。继曹玺之后,曹雪芹的祖父曹寅、父亲曹颟和叔父曹颊三代四人都在南京任江宁织造,为期近六十年,大体与康熙朝相始终。所谓“织造”,就是为宫廷督造衣料、帷帐等各种丝织用品的理事官,官阶中上,而且是个肥缺美差。此外,作为皇帝的亲信耳目,织造还负有监察江南吏治民情的特殊使命,有专折密奏之权。因此,当地的官商士绅,对曹家都有所忌惮。即便是势焰熏天的总督、巡抚、将军等,也要礼让三分。曹寅文武兼资,机敏干练,尤获朝廷信任。康熙帝一生六次南巡,后四次都驻跸于曹家的织造府。这是曹家“烈火烹油、鲜花着锦”的标志。曹寅还是当时著名的学者、文人,他精研程朱理学,遍交江南名士,擅长诗歌书法,兼能度曲填词,有《楝亭集》、《续琵琶》、《虎口馀生》等著作传世。他不仅酷爱藏书,还特别喜欢印书,现传《全唐诗》巛佩文韵府》等都是他在扬州主持刊刻的。可以说,曹雪芹的家庭不仅是钟鸣鼎食的百年望族,而且是诗礼传家的书香门第。
     
     
    康熙五十一年(1712)初秋,曹寅病浙于扬州。其子曹颥继任江宁织造,不料三年后在北京染病,才二十八岁就去世了,撇下了妻子马氏及其腹中的胎儿曹雪芹。康熙帝为保全曹氏家业,亲自主持挑选寅弟曹宣的第四子曹为曹寅嗣子,并破例让这个“黄口无知”的少年继任江宁织造,以养两世孀妇。同在江南任职的苏州织造李煦、杭州织造孙文成等,与曹家“连络有亲”,可以扶持照应。这样,曹雪芹便在南京度过了富贵繁华的童年,以及大部分少年时光。至雍正六年(1728)戊申正月,厄运突然降临,曹家被抄没了。其主要原因,一是曹寅接驾时花钱如流水,留下了巨额亏空,为政严猛的雍正帝要追讨旧债,曹颊却无力悉数填补;二是曹家属于康熙朝旧臣,不可避免地会受到储位之争的牵连,令雍正帝猜忌在心,而且这个新君对“包衣下贱”之人素无好感;三是曹颊为官不慎,所进织物连连被雍正帝挑剔,本人又被泰安知府王一夔弹劾骚扰驿站,致遭免职;四是李煦等亲戚同僚先遭查处,“一损俱损”,曹家败局已定,更兼雍正帝听到了曹颗要转移财产的风声,遂传旨江南总督范时绎籍没其家。十四岁的曹雪芹亲眼目睹了这天塌地陷的一幕,正可谓“呼喇喇似大厦倾,昏惨惨似灯将尽”。尝尽了做奴才的甜头的曹家,也开始品味做奴才的辛酸了。同年春夏之交,少年曹雪芹离开了杏花疏雨的江南,随祖母李氏、母亲马氏等归旗,来到了红尘滚滚的政治文化中心北京城。
     
    曹雪芹一家在北京的住处,位于崇文门外蒜市口,那里有十七间半房屋。跟豪华富丽的江宁织造府比起来,这里是太逼仄太寒酸了。但曹家人已经知足,就连这座小院落也是皇上一念之仁的结果。雍正帝抄家,只查获一堆当票,已动测隐之心,又看在平郡王府的份上,命继任江宁织造的隋赫德拨出了这个落脚之地。老平郡王纳尔苏是曹寅的女婿,也就是说,王妃曹佳氏是曹雪芹的亲姑母。小平郡王福彭当时正在走红,雍正帝挑选他给未来的皇帝弘历做伴读。在少年曹雪芹眼里,这位大表兄肯定不同凡响。福彭文武双全,得康熙、雍正、乾隆三朝皇帝赏识,他对聪明的表弟曹雪芹大概也会另眼相看。两家交往密切,曹家曾试图借助平府的势力,向隋赫德追讨过去的家产。可见,籍没之痛对曹家人来说是很难平复的。平郡王府给曹雪芹提供了认识京师王公贵族生活的机会,也必然会刺激他回忆起昔日南京的繁华旧梦。豪奢的过去与清贫的现状,形成了巨大的反差,引起了他深深的思考。韩愈说“物
    不得其平则鸣”,那么曹雪芹“燕市哭歌悲遇合,秦准风月忆繁华”〈敦敏《赠芹圃》),从而“醉馀奋扫如椽笔”(敦敏《题芹圃画石》),理固宜然。乾隆八年口743)左右,在右翼宗学任职的曹雪芹已经快三十岁了,基本完成了知识储备,便开始了小说创作。他先是牛刀小试,写成了初稿《风月宝鉴》,又在此基础上不断进行修改完善,先后经历了《石头记》、《情僧录》、《金陵十二钗》等改稿阶段,最后终于在乾隆十七年0752)前后基本完成了一百一十回的定稿《红楼梦》。这个“披阅十载、增删五次”的创作过程,体现了曹雪芹精益求精的写作态度,其经营之惨淡是不言而喻的。乾隆十九年(1754)甲戌,其亲友脂砚斋等已经开始“抄阅再评”,标志着红学的诞生。至乾隆二十四年(1759)己卯冬及次年(1760)庚辰秋,脂砚斋已经“凡四阅评过”,整理出了前八十回,作品也开始在小范围内传阅传抄。可惜后三十回在誊清时,被“借阅者迷失”了,这是中国文学史上最大的憾事之一。
     
    大体完成《红楼梦》的创作之后,曹雪芹便迁居到了西山。他的生活依然相当寒苦,“满径蓬蒿老不华,举家食粥酒常赊”(敦诚《赠曹雪芹》)。他擅长绘画,便以卖画来维持生计。闲来与敦敏、敦诚、明琳、张宜泉等朋友过从,保持着狷介放达的风度。他性格诙谐,喜酒健谈,为人热情,愤世嫉俗,朋友们把他比作傲骨嶙峋的奇石,他自己则将阮籍视为同调。加之善诗,故有“诗追李昌谷”、“狂于阮步兵”(敦诚《荇庄过草堂命酒联句》)之誉。他对戏曲也有很高的鉴赏能力,曾题敦诚《白香山琵琶行》传奇曰:“白傅诗灵应喜甚,定教蛮素鬼排场。”〈敦诚《鹪鹩庵笔麈》)这是在《红楼梦》之外,目前所知曹雪芹仅存于世间的文字。以他的盖世才华与广泛交游,本可以讠某得一些美差的。只是他“羹调未羡青莲宠,苑召难忘立本羞”(张宜泉《题芹溪居士》),早已不屑于为他人作嫁衣裳。村居生活虽然清寒,但让他实现了遗世独立的心愿,故有“日望西山餐暮霞”(敦诚《赠曹雪芹》)的飘逸风致。杜甫说“文章憎命达”,曹雪芹可以写出华美的辞章,却无法逃脱穷愁困顿的厄运。贫病夺去了他的儿子,他自己最终也“一病无医”,在万家欢乐的除夕溘然长逝了。人世已无曹雪芹,神州幸有《红楼梦》。一个高尚的人格,必然会赢得敬意;一部优秀的著作,终究会获得承认。
     
     
    曹雪芹去世后不久,《红楼梦》抄本便被“好事者”居为奇货,拿到隆福寺、护国寺、琉璃厂火神庙等庙市上去高价出售。于是,读者逐渐增加,小说在京城的社会影响日益扩大,并由此而催生了后四十回的续书。程伟元、高鹗敏锐地察觉到了时代与读者的迫切需要,遂将全书刊刻行世,从而开创了这部小说广泛流传的新阶段。乾隆末年至嘉庆初,各地书坊竞相翻刻,《红楼梦》遂风行天下。郝懿行《晒书堂笔录》卷三云:“余以乾隆、嘉庆间人都,见人家案头必有一本《红楼梦》。”毛庆臻《一亭考古杂记》云:“乾隆八旬盛典后,京板《红楼梦》流传江浙,且数十金。至翻印日多,低者不及二两。”到了嘉庆末年,小说的故事已深人到普通百姓的日常生活当中。张子秋《都门竹枝词》有云:“《红楼梦》已续全完,条幅齐纨画蔓延。试看热车窗子上,湘云犹是醉酣眠。”京城铺天盖地到处都是《红楼梦》题材的绘画,可见受欢迎的程度之深与被接受的范围之广。直到今天,此种奇特的文化景观仍在以不同的表现形式持续着。这是对《红楼梦》的思想价值与艺术魅力的最好说明。
     
    《红楼梦》的版本比较复杂,大体上可以分为早期抄本与程高刻本两大系统。早期抄本大都带有署名为脂砚斋、畸笏叟等的评语,因此习惯上称之为“脂评本”或“脂本”。这种本子现知共有十二种:
    (一)“脂砚斋乾隆甲戌口754年)抄阅再评本”,残存十六回。就底本而言,此为目前发现的抄本中年代最早的一种。
    (二)“己卯(1759年)冬月定本”,残存四十一回又两个半回。据考证,此为乾隆中叶怡亲王府抄藏的本子。
    (三)“庚辰(1760年)秋月定本”,残存七十八回。此为脂本系统中较为完整的一种。以上三种均题名为《脂砚斋重评石头记》,其底本都产生于曹雪芹生前,较少后人改笔,文献价值甚高。
    (四)“乾隆抄本百廿回红楼梦稿”,杨继振旧藏,一百二十回,其前八十回为脂本系统,后四十回则有助于解决续书的形成问题。
    (五)“苏联列宁格勒藏钞本石头记”,残存七十八回。
    (六)“蒙古王府本石头记”,一百二十回,其前八十回中大部分为脂本系统,后四十回乃抄录自程甲本系统的刊本。
    (七)“戚蓼生序本石头记”,八十回,清末上海有正书局曾予石印,故又称“有正本”。
     
    (八)“南京图书馆藏戚蓼生序本石头记”,八十回。
    (九)“乾隆甲辰(1784)梦觉主人序本红楼梦”,八十回。
    (十)“乾隆己酉(1789)舒元炜序本红楼梦”,残存四十回。
    (十一)“郑振铎藏残本红楼梦”,残存两回。

    (十二)“靖应鸭原藏石头记”,八十回,据传已佚,残存批语巧0条。最早的刻本主要有两种:一是乾隆五十六年(1791)辛亥萃文书屋木活字摆印本《新镌全部绣像红楼梦》,简称“程甲本”;二是乾隆五十七年(1792)壬子萃文书屋木活字摆印本《新镌全部绣像红楼梦》,简称“程乙本”。这两种都是一百二十回。从此,后四十回与曹雪芹原著前八十回一同流传。程伟元、高鹗搜集整理了后四十回续书,并及时刊行了全部小说,他们是《红楼梦》传播史上的功臣。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