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成果集成 全30册 2011-2016彩图高清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成果集成 全30册 2011-2016彩图高清

¥55.00價格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成果集成 全30册 2011-2016彩图高清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成果集成 全30册 2011-2016彩图高清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成果集成》PDF电子书共23卷30册,由北京科学出版社2011至2016年出版。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成果集成》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成果集成"之一,为新疆古墓葬专题报告,分区域按时代介绍了全疆在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中调查发现的古代墓葬,是新疆地区三普工作成果的集中展示。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成果集成》书目: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成果集成  吐鲁番地区卷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成果集成  和田地区卷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成果集成  哈密地区卷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成果集成  塔城地区卷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成果集成  喀什地区卷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成果集成  阿勒特地区卷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成果集成  阿克苏地区卷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成果集成  昌吉回族自治州卷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成果集成  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卷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成果集成  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卷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成果集成  乌鲁木齐市卷克拉玛依市卷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成果集成  伊犁哈萨克自治州(直属县市)卷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成果集成  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文物卷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成果集成  新疆岩画 上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成果集成  新疆岩画 下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成果集成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辖区内不可移动文物 上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成果集成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辖区内不可移动文物 下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成果集成  新疆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成果集成  新疆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重要新发现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成果集成  新疆坎儿井 1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成果集成  新疆坎儿井 2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成果集成  新疆坎儿井 3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成果集成  新疆坎儿井 4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成果集成  新疆古城遗址 上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成果集成  新疆古城遗址 下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成果集成  新疆佛教遗址 上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成果集成  新疆佛教遗址 下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成果集成  新疆古墓葬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成果集成  新疆古建筑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成果集成  新疆草原石人和鹿石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成果集成》出版说明:

    新疆古称西域,位于祖国西北,地处欧亚大陆腹地、丝绸之路要冲。历史上新疆各族人民留下丰富的文化遗产,向世界展示了古代新疆居民非凡的文化创造力和丰富多彩的精神世界,揭示了丝绸之路博大深远的文化内涵。文物普查是文化遗产保护事业发展的重要基础。由科学出版社出版发行的这套大型丛书,是新疆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成果的集成。

    2007年4月,国务院下发《关于开展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的通知》,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正式启动。2007年7月,自治区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査工作领导小组成立,拉开了全疆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的序幕。文物普查是国情国力调查的重要组成部分,事关我国文化遗产保护发展全局。在自治区党委、政府的领导下,自治区文物局把全疆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作为近年来文物工作的重心,精心组织、协调、部署全疆的“三普”工作,及时对全疆普査队员进行了文物普查的总动员和专业培训,成立了以全疆14个地州(市)为单位的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队,同时针对环境恶劣的沙漠、高原区域,成立了专门的全疆特殊区域文物普查队。普查过程中,各普查队严格执行国家文物局制定的相关技术标准。为确保文物普查工作质量,自治区文物局普查办公室还结合新疆文物资源的实际情况,制定了新疆“三普”工作的具体方案,多次召开普查业务工作总结、交流会,组织出版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査工作手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文物网站开设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査专栏,即时发布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的简讯、要报。为了做好自治区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自治区文物局不仅调动全区文博骨干,同时还邀请西北大学文博学院等高校参加新疆的文物普査工作。国家文物局“三普”办公室的领导多次组织专家赴新疆文物普查一线开展试点,检查、评估、指导工作。在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各地各部门的密切配合和全社会的关心支持下,新疆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各项工作顺利展开。2009年10月,新疆“三普”实地文物调查工作圆满结束。经国家文物局验收核定,全疆共调查登记不可移动文物9545处〈古遗址2991处,古墓群4555处,古代建筑172处,石窟寺及石刻555处,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1253处,其他19处),其中新发现不可移动文物6003处,复查不可移动文物3542处,另登记消失不可移动文物93处。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成果丰硕,其中新发现木可移动文物占文物总数的近三分之二。通过这次普查,基本全面和准确地掌握了新疆不可移动文物的数量、分布、特征、保存现状、环境状况等基本情况,实现了对新疆文物资源的抢救性发现和超常规积聚的普查目标。野外普查实践中,全体普査队员不断创新普查思路,提高普查质量。对“二普”已发现并有档案记录的不可移动文物,逐-复查,详细记录这些文物的保存现状以及发生的变化,并从遗存规模结构、历史文化以及相关价值等方面重新进行全面考察、评估和认定,依“三普”新的标准要求,重新建立文物信息档案。新疆“三普”不断借鉴国际和国内其他省区文物普査的先进经验,深入领会国际、国内文化遗产保护的新理念,深化文化遗产保护内涵,拓展文化遗产保护的外延。传统认知范畴中不可移动的历史文物,依旧是新疆“三普”调查的重点。同时,这次普查还特别关注标志现代工、农业在新疆出现和发展的“20世纪遗产”、“现代遗产”的发现与调
    查;关注新疆革命文物、生产建设兵团和西部大开发相关文物的发现与调查;关注与当地少数民族社会生活关系密切的“民间文化遗产”、“世间遗产”的发现与调查;关注凝聚新疆各族人民情感的“传统民居”、“岁土建筑”文化遗产的发现与调查,极大地拓展了新疆文化遗产保护的领域和空间。这次文物普查,在信息采集技术方面,充分利用信息网络、遥感、地理信息和全球卫星定位系统等现代科技手段,利用国家文物局普査信息采集软件,保证和提高了文物普查的时效性和相关数据釆集的真实性、完整性。
    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全疆不可移动文物详细、明确、标准化的资料档案。在普查过程中,各地政府及时将新发现的重要的不可移动文物公布为相应的文物保护单位,纳入本地文物保护规划方案当中加以保护。各地文物管理部门和各地普查队,还普遍重视大众媒体的宣传作用,拓宽宣传渠道,启发公众对文化遗产的兴趣和重视,增强和促进了群众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

    野外实地调查工作结束后,自治区文物局“、普”办公室迅速成立新疆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资料整理小组。经过一年多的时间,资料整理小组完成了对近万处文物资料的分析与整理,积极展开“二普”成果汇编与出版工作。新疆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成果丰硕,这与各级领导、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密不可分,更是全体普查队员勇于奉献、团结拼搏的结果。新疆地域辽阔,地形复杂,许多地方环境恶劣,人迹罕至。在为时两年的“三普”野外实地调査中,普査队员们克服了重重困难,足迹遍布天山南北的绿洲草原、荒漠戈壁,并留下了许多感人的故事。“三普”资料的整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成果集成》的编写出版,更是一项艰巨的任务,由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及其他相关文物部门业务骨干组成的“三普”资料整理小组,在一年多的时间里,不分节假日,连续作战,对上万份普查原始材料进行整理,编写出这套大型丛书—《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成果集成》。《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成果集成》内容以“三普”的新成果基础,同时融汇了新疆文博事业多年来取得的主要成果。科学出版社文物考古分社的领导,对新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成果集成》的出版工作高度重视,组织了一批优秀的编辑和相关专家,联合攻关,保证了丛书在短时间内顺利出版。公开出版的这套《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成果集成》,是新疆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成果的汇集,凡20余种。丛书包括全疆14个地州(市)“三普”主要成果的汇总、全疆不同类型文物(古墓葬、古建筑、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等)的选萃,另外,还列出专题,对古城、岩画、坎儿井、草原石人与鹿石等类型的文物进行了分册汇编。这套《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成果集成》的突出特色是资料全面、收录文物内容广泛。不同地州和不同类型、不同专题的文物各有分册。各册中既有学术概括,又有对具体文物的介绍。学术概括既考虑到学术历史,又注意吸收学术新成果:文物介绍,既注意重要文物,又兼顾一般发现。可以说,这是一套为研究者提供基础材料的资料汇编,同时又兼具学术前沿性,是反映新世纪以来新疆文物考古新成果的通览式著作。版面设计上,图文并茂,文物图片的展现既考虑全面,又突出重点。书内刊布的文物,小到一座座墓葬、一件件器物,大到诸如交河、高昌等驰名中亚的古代城市建筑以及其他大型遗址,文物信息的容载量非常大。《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成果集成》所附的馆藏文物,与“三普”发现的相关遗址互为印证,有助于读者从整体把握新疆历史文物的时代特性和区域文化的基本特征。另外,新疆与欧亚东西方世界的历史发展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从整个中亚,乃至欧亚内陆的视角看,《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成果集成》的出版将引起国内外相关学界的高度关注,进而对整个欧亚历史与现实的研究产生深远的影响。

    新疆的文化遗产,蕴含着古丝绸之路特有的精神文化价值,是新疆各族人民勤劳与智慧的结晶;新疆各民族创造的历史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党和国家领导人多次强调要认真研究新疆的历史,树立科学的历史观。这套丛书的出版,对正确阐释新疆自古多民族共聚、文化多元、新疆的历史为多民族共同创造等历史史实,提供了更为丰富和翔实的资料。近年来,党中央提出新疆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的两大战略,自治区党委绘制了以先进文化为引领,固边富民,加快新疆建设步伐的宏伟蓝图。

    文化遗产是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宝贵资源和不竭的动力。新疆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的圆满完成,普查成果的及时整理与出版,是对自治区党委倡导的新疆精神和新疆效率的最好诠释。蓬勃发展的新疆文博事业,必将对新疆现代文化建设做出自己的贡献!

     


    据史料记载,柳中城始建于东汉,名柳中。在历史上柳中城所处地位相当重要,城当时为西域古代交通要道,是丝绸之路的必经重镇,是唐代西州(高昌)的东大门。其地势北靠火焰山,西蔽西州(今吐鲁番),东连蒲昌(今鄯善),南接阿萨古堡。它是一个有着两千多年历史的著名古城。此地土地肥美,宜于屯田。西汉王朝在轮台设西域督护府时,曾在此屯田。东汉西域长史府设置于此,西域长史班勇曾率五百兵士进驻柳城屯田戍边。十六国前凉张骏置田地县,唐贞观中灭高昌改置柳中县,贞元中地入吐蕃。明称为柳城。清代称鲁克沁,又称王爷城,是吐鲁番郡王王府所在地,额敏和卓家族的居所。在清代曾一度成为吐鲁番地区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现为吐鲁番地区鄯善县鲁克沁镇。柳中城自古以来,曾以柳色而闻名,以至有“绿柳城郭”之称,曾有“城廓日日柳年年,火焰山下杨柳春”的诗句歌吟柳色。
    前一段时间,我随吐鲁番学研究院专业人员对柳中古城城址进行了一次专题调查。我们驱车直奔鲁克沁镇英夏村,我也好几年没有去柳中城城址了。一路上柳中城的过去和现在不时在我脑海里浮现挥之不去,和我坐的车子一样弯弯曲曲、拐来拐去、起伏跌宕。一会烽烟四起,战马厮鸣,杀声震天。一会驼铃声声,人声鼎沸,繁华似锦。一会狂风大作,飞沙走石,埋没田园。一会风和日丽,瓜果飘香,载歌载舞。不多时我们到了柳中城城门前,下车一看,变化很大。以前这座古城只剩下王爷台的高墙残壁了,周边的房屋都进行了修缮,俢新如旧,有些古意,对王爷台也进行修缮保护。院长对我们讲:在这里我们要住一个礼拜。我暗喜,这回我可以慢慢地揭开柳中城神秘面纱体会其神奇魅力。
    由于柳中古城大量墙址分布于村民家中,长期以来未被发现,此次通过每户调查和走访的方式,我们在维吾尔居民院落中发现了大量遗存的古代城墙及墙基,部分墙体走向及形制清晰可辨,顺着现有的南北向城墙进行调查时,在北面一处居民家中发现了内城墙转角,断断续续向东延伸,同时其它区域也发现了城墙遗迹,柳中古城的形制逐步呈现出来。从调查情况来看,柳中古城大致分为外城和内城两部分。外城呈方形,南北长约1千米,东西长约2千米。内城同样为方形,南北长约700米,东西约为800米。据当地老人讲,过去的城墙顶部约有5-6米宽,13-15米高,城墙上还可以驾着马车绕城而行。从规模上看,可以看出柳中古城规模宏大,功能区明显,依然能感受到曾经辉煌的历史。从城址砌筑形式上看,城址墙体主要采用的是减地留墙与夯筑方式,底部主要从地面往下挖土形成1.5-2米墙体,中部为9-10米夯筑墙体,部分顶部区域为砖砌形式,土坯层厚为0.6-1米,各层之间呈现明显的界限。据《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成果集成·吐鲁番地区卷》记载,柳中古城建于唐代或更早时期,其城墙的建筑形式与高昌故城有颇多的相似之处。城址毁坏比较严重,但规制仍清晰可辨。平面呈长方形,周长约3千米,东西长约1000米,南北近400米;西城墙的南段保存最好,夯筑,高12米,墙基宽约5米,顶部宽"米左右。清代郡王家族毗连柳中城西增筑新城,古城西墙即为新城东墙。新城城墙轮廓犹存,王府建在新城中;古城西墙中部扩筑殿堂,台基与城墙平齐,现台基规模仍存,称王爷台。大约建于1775年,长57米,宽40米,高12米,全系黄粘土夯筑而成,台上建有一座三层宏大中国古式楼阁、殿堂。据传,额敏和卓时期曾利用城墙作为马车上王府的大道。
        夕阳西下,余晖流金。我走进王爷台的废墟中,环视四周。不由地吟出:
            古寺禅音入苍穹,断壁洞天映树丛。
            满城绿色不见柳,老树古墙情更浓。
            烽烟突起柳中城,点兵威震郡王宫。
        迎面扑来少儿声,袅袅青烟罩新囱。
    没有了往日的辉煌和绿柳城郭之美。走访中我们了解到,在60年代时城墙形制非常完整,居民建筑分布于城内,城外住户较少,在过去50余年的时间,曾经的城墙即将渐渐的消失于这座名镇之中。现在的墙体仅剩残垣断壁,并不断被侵蚀。墙体破坏主要原因三种,一是挖墙种地,二是挖墙盖房,三是改为他用。据一户村民介绍,为了修建自家房屋,曾在一年时间里多次挖居住区域的墙体,可见城墙破坏之严重。还有村民说,柳中古城墙址分布于鲁克沁镇许多角落,正遭受交通、房屋等基础设施建设的破坏,现仅有的残墙不久将不复存在。专家介绍,柳中城是古代的兵家必争之地,因此也被建造的格外坚固。城墙土质粘性很大,经过层层夯实,城墙和城门的夯土都是典型的来自于中原的营建的方式。高大的墙体是一整块筑起的,没有接缝,让人不得不赞叹古人的鬼斧神工。柳中城在历史上所处地位相当重要。当年鄯善国遗民迁徙至高昌时路经此地。新疆考古研究所的专家张平介绍说,四五世纪,鄯善国人入居高昌时期,有一部分鄯善国的居民入居柳中地区,因为柳中城有一个最大的土峪沟的河水,这块绿洲辐射面积很大。
    闹铃把闹醒,买买提大爷和他的儿子不知什么时候,骑着电动三轮车下地里摆弄他们的葡萄和瓜苗去了。阿依汗大妈也早已把屋子、院子和门前打扫得干干净净,并洒上了水,显得整洁清凉。我已在他们家住了五天了,他们天天如此。买买提大爷他告诉我,他家祖祖辈辈都住在古城墙下,全家对城墙有很深厚的情感,一直都在不懈地保护着。文化大革命时期,许多村民来城墙取土拓土坯,他和家人昼夜守护,与取土的村民吵过嘴打过架。他还走访村民,到处查阅资料,整理出了不少史料,被当地政府聘为文史人员,出过书,给予很高的评价。
    我趁着欲升的朝阳,爬上了王爷台的残墙顶,脚踩坚硬的古城的躯体,朝霞映上,可见鲜活的肌肤和密布的血管。这朝阳和这片绿洲的人民就是柳中城的灵魂和生命。


    我知道这座古城的时间是1983年,当时我在红旗公社(恰特卡勒乡)农场中学任教。这个学校在七里八乡小有名气,初中毕业有不少考取“中专”。当时只要考上中专就是城市户口国家干部,所以周围的艾丁湖、火焰山、葡萄公社的学生也想办法来这里上学。那年三月,我组织班里的学生到户外春游活动,主要是穿越学校西面的沙漠。
    记的当时我们走出一个小村庄,绕过一片坟地,前面就是茫茫戈壁沙滩了。翻过一个沙丘有一大片空地,有不少的残垣断壁,有些已被啥子埋没。我以前在学校学习时也接触一些关于古建筑的知识,仔细地来回查看,好像一座古城遗址。此城平面略呈方形,东西长416步(米),南北长436步(米)。城垣残破,只存西墙和南墙,北墙和东墙无存。南墙残长约50米,大部分仅存墙基,宽约10米,最高处有4米多。城墙为夯筑,夯层厚约10至15厘米,层中石子较多,夯窝直径约10厘米。地面上有一些破碎的陶片和瓷片。
    当时谁也不知道这座古城叫什么名字,是那个朝代的。直至30年后,我在翻阅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成果集成《吐鲁番地区卷》一书中,才知道这座古城叫让布公商古城,又称“拉木帕相古城”。此城与交河、高昌诸城为一个时期之遗迹,年代为南北朝至元朝。与这座古城连成一线的,由西向东,有交河、高昌、柳中、大小阿萨等多座古代城镇。时间最早为西汉,最晚至清,多数在南北朝至唐表明在距今千年前后,这条线是一条繁华大道,是古代吐鲁番政治、经济的一条中轴线,沿线是富庶的农业开发区。曾有“金盆盆”之称。由于20世纪初以来,军阀间的连年激战,大量破坏了原有树林、植被,地主霸占水源、巴依任意弃荒,使坎儿井改道。没有植被保护的干旱土地,在强劲风力作用下,流沙就地而起,迅速形成大片流沙,掩埋了大片农田和部分村庄,沿线的历史遗址也湮埋在流沙之中,由“金盆盆”变成了“沙窝窝”。


      2014年对于丝绸之路研究来说有着非同一般的纪念意义,6月22日在卡塔尔首都多哈举行的第38届世界遗产大会上,中国与中亚的吉尔吉斯斯坦共和国、哈萨克斯坦共和国联合提交的“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的路网”正式成为世界文化遗产项目,开创了多国共同申遗的先河,同时,也让普通百姓注意到了一个新的学术名词:丝绸之路天山廊道。正逢其时,文物出版社出版了由新疆昌吉回族自治州文物局编辑的这部《丝绸之路天山廊道——新疆昌吉古代遗址和馆藏文物精品》图录,以飨读者。对于丝绸之路的研究者来说,这也是一次巡礼,昌吉以其丰厚的文物底蕴,为我们展示了作为世界文化遗产的丝绸之路天山廊道的博大与精深。
            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的路网在中国境内大致包括4个省的22处重要遗址,天山廊道在新疆境内共有6个地点,其中一处就是昌吉州境内的北庭故城遗址。
            昌吉地区古称庭州,位于天山北麓,准格尔盆地的南缘,是丝路北道的重要节点,从这本图录所收集的遗址和文物来看,这一地区的历史发展可以划分为几个重要的阶段。
            昌吉地区的早期历史可以追溯到青铜时代早期,主要发现于阿尔泰山北侧,俄罗斯共和国南西伯利亚地区的阿凡纳谢沃文化,近年来在新疆北部的阿勒泰地区时有发现,目前所知,其最东的分布已经到了昌吉地区的奇台县附近。在阿凡纳谢沃文化之后,新疆北部的大部分地区,又先后经历了安德罗诺沃文化和斯基泰文化两个大的发展阶段。昌吉地区在公元前1000年前后,存在着以四道沟类型为代表的晚期青铜文化遗存。
            公元前2世纪,大月氏西迁后,归顺匈奴的小月氏、车师以及一些匈奴部落在天山北麓形成车师后国和山北六国,汉宣帝神爵二年(公元前60年)设立西域都护府,新疆所在的西域地区开始接受汉朝的统治。
            自公元3到6世纪,昌吉地区先后被高车、柔然、铁勒、突厥等游牧部族所占据,唐贞观十四年(640年)置庭州,后又设北庭都护府,统辖天山以北诸游牧部落。公元840年回鹘西迁,设高昌回鹘汗国,以北庭为其夏都。后蒙古西征,在吉木萨尔设别失八里行尚书省,管理天山南北。至14世纪,天山北麓成为东察合台汗国的领地。清光绪十年,新疆建省,昌吉州均归镇迪道,迪化府统辖。
            从历史上看,昌吉历来就是各种民族文化交汇融合的交通要道和走廊,特别是从北方兴起的众多游牧民族和骑马民族,都在此地留下了丰富的史迹和遗存。这些不同历史时期的文化遗产,在这本图录中都有所反映,它们构成了昌吉和新疆天山北部地区历史发展的骨架,也成为了丝绸之路天山廊道丰厚的文化遗产底蕴的一个缩影。
            这部图录大16开,分上、下册,700多页,共收录各种遗址现场和馆藏文物的彩色照片约800张。图录由文物出版社编辑,深圳雅昌文化有限公司印制,无论从体量和质量上来看,都是历年来出版的丝绸之路文物图录中的上乘之作。特别值得提出的是,这部图录的制作有一个堪称庞大的学术团队在作后台支撑,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的林梅村教授作为本书的学术顾问,全程策划和参与了图录的制作,从编写提纲的拟定、文字通稿的撰写、文章和照片的选择,皆由林教授主持完成,他的多位研究生也参与了此书的资料收集与英文翻译等项工作。为了便于读者很好的理解这些图片的学术意义,林教授在图录的前面写了长篇的导读文章:《昌吉古代文明的变迁》,详细历数了自铜石并用时代以来直到清代,在昌吉这片土地上发生过的无数历史事件、传奇故事和相关的考古发现。特别是对于欧亚草原地区早期文化的年代序列问题进行了详尽地解析,这样就使读者对于这800张照片所包含的文化信息有了一个基本的认识和判断。在图录的最后,作为附录一,林教授又撰写了题为《欧亚草原文化与史前丝绸之路》的学术文章,从更大的时空范围,讨论了近年来在中国境内发现的塞伊玛——图尔宾诺文化的青铜制品及其所反映出的,长距离的东西方文化交流问题,以及中亚草原文化的变迁问题等,这些问题显然都是目前学术界最关心的前沿课题。附录二是昌吉地区古今地名沿革表,附录三是昌吉州各级文物保护单位一览表。由于收录了这些最新的学术研究成果和文物普查资料,使得本书的学术价值大为提高。林梅村先生不仅仅是担着学术顾问的名声,而是实实在在的为每一个遗址和每一件文物考定年代,寻找对比资料,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心血。也可以说,这部图录就是林教授自己的作品,它代表了林教授及其团队在史前丝绸之路和丝绸之路研究方面的现有认识水平。同时,这部图录的出版,也体现了昌吉回族自治州文物局与林梅村教授的团队之间的相互信任与卓有成效的合作,堪称高校科研力量与地方文物主管部门之间通力协作攻关的典范。
            丝绸之路是连接东西方文化之间的桥梁,也是历史上各种民族文化相互融合的走廊。由于中国政府近期提出了丝绸之路“一带一路”建设的发展战略,这条古老的通道正在焕发出新的活力,放射出新的能量。对于历史研究和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而言,我们也面临着一个前所未有的大好时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文物局目前已经出版了总计上百册的新疆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资料集成,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文物信息,同时还有无数个未解的历史谜团。昌吉地区的这部古代遗址与馆藏文物的精品图录,以及林梅村教授团队的研究工作路线图,演示了如何在一个地区内,集中力量打歼灭战的工作方法,也即是将一个特定地区的历史和文化发展,先作纵向的长时段考察,再做横向的同时代对比,这样既可以比较清晰的理出一个发展变化的轨迹,也同时判断出这些本地文化遗存的学术价值,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展开各种的专题研究。
    昌吉地区文物局与北京大学林梅村教授学术团队的合作,为我们展现了这种双赢科研模式的        可靠性和可行性,希望今后能够看到更多的此类合作研究成果的早日面世。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成果集成  新疆佛教遗址 上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成果集成  新疆佛教遗址 下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