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农业史资料(1368-1911)全3册 2013 高清
明清农业史资料(1368-1911)全3册 2013 高清
明清农业史资料(1368-1911)全3册 2013 高清
《明清农业史资料(1368-1911)》PDF电子书是一部少见全面、系统的大型专业史料参考书。全书分为十章,约170多万字,书后附有详细的《征引书目》。
《明清农业史资料(1368-1911)》汇编集具有四大特点:
(一)时间跨度大。上自明初,下至清末,长达500余年(1368~1911)。
(二)内容十分丰富。遴SHOU*选内容包括人口、耕地等资源状况,各种粮食作物(如稻米、麦类、薯类等)、经济作物(如棉花、蚕桑、烟草、蔬菜、油类作物等)及其他各类农作物的种植状况,包括栽培技术、田间管理、施肥及防治病虫害、农田水利、生产工具以及生产力水平等,均摘录其原文。
(三)涉及区域广阔。包括黄河流域、长江流域,华南、东北各省份,新疆、内蒙古及其邻近地区,云贵高原、西藏及台.湾地区等,几乎涉及中国绝大部分地区农业的具体状况。
(四)资料来源广泛。《明清农业史资料》汇集了明清时代的官修史书、地方志书、碑刻档案、农业专著、笔记小说、杂记、游记、奏稿、案牍、报刊、文集等1000多种史籍中的有关资料,是一部大型农业史工具书。
《明清农业史资料(1368-1911共3册)(精)》对研究中国近代经济史、农业生产史、农业科技史等学者以及大专院校师生的教学均大有裨益。
《明清农业史资料(1368-1911)》出版序言:20世纪50年代,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一批资深学者在领导的组织下,编辑出版了中国近代经济史系列专题资料书,这是经济史研究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明清农业史资料》的编辑出版,从某种意义上说,是此项工作的延伸。
《明清农业史资料(1368-1911)》编辑资料的范围,以明清时代的农业生产力为主。社会生产力是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因为它是社会和经济发展中最革命、最活跃、最积极的因素。历史上生产关系的变革,归根结底,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正是通过研究和探索社会生产力发展状况,人类才能更好地揭示出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产生原因和发展规律;才能更好地研究社会、政治、文化及科学技术发展的历史过程。
明清时期是我国传统农业发展的第四阶段,是我国精耕细作农业继续发展的重要时期。中国农业在明清时期(清代前期)达到了发展的最髙水平,这一时期农业技术、农作物品种的多样化和单位面积产量,是近代农业科学出现以前世界历史上最科学和最发达的。精耕细作的科学体系正是我国传统农业的精华和合理内核,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过渡的今天仍然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因而搜集、整理明清农业生产史资料,对明清农业史、明清经济史、明清科技发展史等方面的研究,对今天实现农业现代化探求历史借鉴,都是一项有意义的工作。
《明清农业史资料(1368-1911)》的时间断限,上自明初,下迄清末,凡500余年。资料内容包括人口、耕地、垦荒、水利、生态、灾荒、农具、农作物传播、种植技术、经营产量、劳动生产率等方面的问题以及封建政权在农业方面的政策措施等。通过本资料集可以形成有关明清时期中国农业经济发展的整体印象,为我们认识中国传统农业的发展特点提供了十分必要的史料。
从这些资料可以看出,明清时代的农业生产较之宋元以前有所发展,在农作物的传播、水利的兴修、农具的改进与推广、集约经营的发展等方面比较显著。尤为突出的是高产粮食作物和重要经济作物种植范围的扩大及农业生产商品化、专业化的发展。当然,在明清时代,某些时期、某些地区也曾出现过暂时的衰退现象,如在水利失修、耕地荒废、生态失衡等问题上都有所反映。但总的趋势,明清时代农业生产是在不断发展的。明清时期由于人口激增形成了全国性人多地少的格局后,精耕细作成为必然的发展趋势。精耕细作本质上是中国古代人民克服不利因素发扬有利因素而创造的巧妙农艺。它强调集约经营、主攻单产,对土地资源的利用是经济有效的。
明清时代保存下来的农业史资料极其丰富,本书所收人的只是其中的一部分,有些章节还显薄弱,有待补充。有些资料过于庞杂,多不胜收,如水利、作物种植技术之类的资料,都可另编专集,本书只收集了与农业生产更为密切的部分。另外,本书征引的一千多种文献,绝大多数未经过当代学者校勘,本书所选录的资料(即全书条目〉,除必要者外,原则上不对其进行校勘、
修改、注释或说明,以保持文献的原貌。我们期望,《明清农业史资料(1368-1911)》的出版,能为相关问题的研究者和农业工作者提供方便和参考。
《明清农业史资料(1368-1911)》书摘:【陕西同州府,乾隆(1736-1795)年间】同郡水利,乾隆初年乔
光烈任知府时,曾著有《同州府荒地渠泉议》,实能揭其大凡,其议
曰:……同州府所领自渔关外州县凡九,曰华州,曰大荔,曰朝邑,曰澄
城,曰蒲城,曰华阴,曰白水,曰郃阳,曰韩城,计其地尽为民田,耕获
岁播无所荒废者,惟潼关、邰阳、韩城耳,外此华州、大荔、朝邑、澄
城、蒲城、华阴、白水旧地荒不治者,共九千二百三顷四十有九亩,其后
累经垦复,而今现田于民者,合计凡三千七百九十顷七十亩有余。又华
州、大荔、浦城、华阴皆有屯地,明时军卫屯种者也,其地以顷计者,共
―百八十二是已,久荒后乃渐垦之,得六十一顷四十八亩,其未复地尚一
百二十顷余六十二亩。……以今日之同州而言,其未垦复者,为地尚五千
数百顷。
【陕西北部,光绪三年(1877)】晋中苦旱,弟于从前折弁回甘,
颇询知其略。因黄彝峰三月廿六日北山来禀,言巳得透雨,流民复业,毋
庸留养,遂不复介怀,不料旱甚如此。晋粮向资陕北接济,民食所关,陕
北近年惨遭回乱,孑遗仅存,黍地荒芜,虽招徕开垦,终苦土矿人稀,未
知尚能以余粟出粜否?秦晋交接一带,旱灾相同。
【直隶北部一带,乾隆十年(1736-11795)】臣査从前孙嘉淦所奏,惟独
石口一处气候寒冷,不宜五谷,而独石口外北行三十余里,即系平原旷
野,再五十余里为红城子墙垣,犹在襟山带河,平畴沃衍,再百余里为开
平,即元之上都,其间可耕之田不下数万顷。再张家口外西行七十里为兴
和城,北行百余里为北城子,川原甚广,一望无际,土脉之肥过于开平,
其间可耕之田亦不下数万顷。
河南辉县,顺治十六年(1659))】己亥夏四月,奇具吏辉邑。五
、司马少保贾公以辉邑荒田特疏奏闻,久而未报。六月,公因军
松驾过辉,策马四郊,遍历荒所。时当溽暑,烈日横空,炎蒸满
共挥汗,彷徨墟陇,仆夫皆屏,独携司李宋公径穷荒境,自朝至
厂遑暇食,但见鸡犬无声,豺狼交迹,蓬棘迷阡,荆榛塞道。晚
匡,憩息苏门山下,顾司李宋公,喟然叹曰:人臣食君之禄,为
匕地人民也,璐内有辟易之田,同不惮陈廷纳籍以充帑府。今辉
I,粮歉官亡,如此危困已极。……
军邑荒田,起自明季,崇祯壬申,流寇自秦人辉,大肆抢掠,杀
泛己卯、庚辰、辛已,连年奇荒,死亡逃窜,几绝烟火。甲申之
巨升,辉民复业者十分之一。逮顺治己丑,复遭寇乱,沿山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