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侯乙编钟 全4册 2015高清
曾侯乙编钟 全4册 2015高清
曾侯乙编钟 全4册 2015高清
《曾侯乙编钟》PDF电子书全4册,由西苑出版社2015年出版。
曾侯乙编钟是1978年于湖北随县(今湖北随州市)曾侯乙墓出土的战国早期曾国国君的礼乐之器,它随葬的时间下限是公元前433年。曾侯乙编钟从历史、文化、音乐、美术等人文方面以及声学、铸造等科学技术方面,反映出公元前5世纪人类文化极为丰富的内涵。
作为乐器,曾侯乙编钟的煌煌巨制和优越性能,在世界乐器史中独树一帜。青铜铸制而存留至今的完好音响与其上大量标记或注释性的乐律铭文证实,在公元前5世纪的中国,“钟双音”的制造技术已达到炉火纯青、登峰造极的地步;用此技术铸制的乐钟已经成为音域在五个八度以上的固定音高乐器;它的高、中、低音区的中间部分具有完备齐全的半音列,可以旋宫转调,具有良好的音乐表现性能;它以五声为主的音位设计以及七声音列形式的存在,显示了当时音乐内容的丰富性和音乐水准的高超;凭籍“以耳齐其声”的原始手段,其主奏旋律的各钟音频,绝大多数已能控制在现代音乐家人耳所能包容的精准范围之内。
曾侯乙编钟所承载的音乐方面的内容及其专业性远远超出了文献的记载和世人的推测。它展示了迄今所知最为完整的周代乐音系列及其乐律称谓体系;由此体现的音乐性能,不但证实了先秦文献中某些记载的真实性,对于大量失传的音乐知识和实践、区域音乐特性和相对的理论规范等,也是重要的补充。曾侯乙钟磬铭文的内容体现了曾国极高的音乐成就,并反映出曾国与周王朝、楚国以及其他诸侯国音乐的相互关系,折射出古代中国在公元前5世纪时的人文光辉。
将曾侯乙编钟与其时代相近的古希腊音乐理论进行对比,它所代表的东方古国的音乐,除了特殊的文化价值外,还有其特殊的历史地位。
《曾侯乙编钟》书目:
曾侯乙编钟 上册
曾侯乙编钟 下册
曾侯乙编钟 图版
曾侯乙编钟 附录《曾侯乙编钟》出版说明:
作为礼乐之器,曾侯乙编钟蕴含了丰富的礼乐文化思想,反映了当时带有礼乐色彩的审美意识和精神追求。其巍峨、完美的“曲悬”架式,与配套的曾侯乙编磬,完整、明确地呈现了周代诸侯的“轩悬”制度,并于其他青铜礼器一起交织出一幅近于现实的礼乐场景。其多型式、多钟组的组合形式,多国音律体系交流的记载,反映出音乐的多元化现象,说明传统礼乐制度在先秦诸子的批评之下正发生着改变。编钟已不再是纯粹的宗庙礼乐器,技术性炫耀替代身份性炫耀的转换,使曾侯乙编钟作为礼乐制度的象征物达到一种技术性极致,而后无来者。
这是那个百家争鸣、群星丽天的时代的必然结果,也是礼乐制度盛极而衰的一个转折点。曾侯乙编钟的装饰,有人、兽、龙、鸟、花和几何形纹,采用了圆雕、浮雕、阴刻、彩绘等多种技法,以红、黑、黄色与青铜本色相映衬,显得庄重肃穆,精美壮观。精细、贴切、生动、绮丽的钟体纹饰,与颇具美感和装饰效果的铭文相映成趣,章法严谨、行笔流畅,透出王室气象。这种听觉和视觉、实用和装饰、礼器和乐器功能的完美融合,强化了编钟的价值:它不仅是一种实用器具、一种物质财富,而且具有社会政治功能,是一种权力、地位和威严的象征,是用以载“道”之“器”。这种与政治意识、伦理哲学相吻合的装饰观念,使曾侯乙编钟成为形式为内容服务、形式与内容结合的典范:成为闪烁着礼乐精神光彩的物化条件。由之展现的精彩的艺术创造、精湛的工艺技巧、精美的造型及装饰艺术,也是中国古代艺术史上令人瞩目的巨制。
作为青铜器,曾侯乙编钟髙达数吨的集群体量及其优秀的性能,从冶金、铸造、修整、加工等方面体现了当时高超的青铜铸造水平及娴熟的加工技艺。它不仅具有其他青铜礼器应有的品质:质地坚硬、形制规范、尺寸准确、色彩匀称、花纹清晰,而且因其功能所需,实现了更为复杂、更为精致的技术性能:钟架铸件的承重、钟体的发音、钟组序列中个体的变化与秩序曾侯乙编钟及其同墓青铜器表明:早在两千四百多年前,中国已发眀了红铜花纹铸镶法,青铜组合浑铸技术创造了新高度,传统分铸技术有新突破,焊接技术有许多新创造,失蜡法得到了进一步完善和广泛应用,多种铸造和焊接技术的综合应用达到了和谐完美境地,中国冶金和青铜铸造技艺居于同时代世界领先水平。
由一件历史文物清楚地反映该文明的时代文化特征,凝聚如此众多的科学技术,体现当时人类文明的诸多成就,以至于改写区域文明的发展史,这种情况在其他古文明中从未出现过。曾侯乙编钟是公元前5世纪中国文明的一个璀璨的缩影,是中国先秦社会的文化符号,是中国青铜时代巅峰的艺术精品,是人类历史文化宝库中的珍贵遗产。
曾侯乙编钟出土以来,因其独具的科学、艺术、历史价值,受到国内外各界的广泛关注,对学术研究、文化生活和中外交流等领域产生了巨大的作用和影响。曾侯乙编钟研究,涉及考古学、历史学、音乐学、古文字学、声学、冶金铸造学、科技史学天文学。不同学术领域的需求和成果反馈,引导着曾侯乙编钟相关信息的采集、整理以及研究的细化和深入。其主要课题包括:曾侯乙编钟的组合及其悬制;曾侯乙钟磬铭文的释读及其乐律学涵义;曾侯乙编钟音响实测及分析;一钟双音创造的证实及其声学原理;曾侯乙编钟的乐学体系;曾侯乙编钟的律制及定律器;曾侯乙编钟的铸造及其复制;钟乐的硏究及重建;曾国的历史以及曾侯乙编钟的文化属性,等等。
其中,1979年启动的曾侯乙编钟复制研究,对编钟形体、音响、化学成分、金相组织的检测和分析,对编钟铸造方法的査验,对编钟振动模式给予比较全面地观察,拓宽了传统器物学的观察视野,增加了科技含量,直接推进了编钟研究的深度。如:编钟调律标准和调音方法问题;从冶金铸造、乐钟设计及构造、调音技术等方面探讨“原设计音高”问题;编钟的声学特性、双音钟的双基结合效应、双音编钟音位设计的逻辑思维,等等。
音乐学与考古学因曾侯乙编钟的紧密结合,是一个新的研究领域的初步开启。音乐学对乐器音响的采集、分析方法在曾侯乙编钟研究的运用中逐步成熟、规范。同时,编钟的音乐学和乐器学考察成果,作为一种重要技术手段,丰富了考古界依形制、纹饰、铭文对编钟进行断代研究的方法,为音乐考古中的乐器断代研究开辟了一条切实可行的路径同样,考古学重“形”、音乐学重“音”,二者在钟体研究中的结合,充实了考古学对钟体分型分式的观察要素。这种交织的知识,又深化到钟型的选择和钟体的局部变化对钟声的影响,以及双音技术的形成过程。进而,在乐钟演进史的“形”“声”考察中,学者们找到了早期圆形钟类器型在后世罕见的原因一一在乐钟选型过程中被淘汰弃用。同时也证明,圆形钟并非后世由西方传入。
值得纪念的是,音乐学与考古学缘于曾侯乙编钟的这次握手,使得“音乐考古学”一词在这个新领域尚处于自发的萌芽状态时即得以初现。由此开展的研究工作,推动了中国音乐考古学这门新兴学科的形成与进步。
2001年,曾侯乙编钟成为第九届国际中国科技史大会的主题。大会认为:曾侯乙编钟包含了精确的声学、音律学、冶金技术和精密铸造技艺等多方面的重要科技知识,是世界科技史上不可多得的“科技活书”。大会提出:要全面再认识曾侯乙编钟,进一步明确其在中国和世界科技发展史上的重要地位。“全面再认识曾侯乙编钟”——国际科技史学界进入新世纪的呼吁,也是国际多个学界的共鸣。出于这样的学术背景,《曾侯乙编钟》确立了如下目标和使命:全面梳理现有成果;力图填补尚未涉及的空白领域:为全面再认识曾侯乙编钟,奠定更为坚实的基础,集成一部全面反映曾侯乙编钟文化面貌及多学科研究成果的专著。
三十多年来,相关曾国的考古工作不断有新的重要发现。自西周早期至战国中期历代曾侯现已知十多位。其中,同样具有礼乐遗存的墓葬已多达五座:西周早期曾侯狁墓、春秋早期曾侯絆伯墓(即曹门湾一号墓,待确认)、春秋晩期曾侯遡墓、战国早期曾侯乙墓、战国中期随州擂鼓墩二号墓(墓主身份属曾国国君等级)。这一纵贯700年的曾国礼乐遗存序列,脉络清晰、资料翔实。将曾侯乙编钟还原于这个迄今绝无仅有的文化遗产序列之中,曾侯乙编钟的文化内涵将会得到更为全面的揭示。黄钟大吕再起时,更有辉煌乐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