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曾枣庄三苏研究丛刊 全10册 2017高清

曾枣庄三苏研究丛刊 全10册 2017高清

¥15.00價格
曾枣庄三苏研究丛刊 全10册 2017高清
  • 曾枣庄三苏研究丛刊 全10册 2017高清

    《曾枣庄三苏研究丛刊》全10册,由巴蜀书社2017年出版。

    《曾枣庄三苏研究丛刊》共十种,一共包括《历代苏轼研究概论》《苏轼评传》《苏洵评传》《苏辙评传》《苏辙年谱》《三苏选集》《三苏文艺理论作品选注》《苏洵苏辙论集》《苏轼论集》《三苏姻亲后代师友门生论集》,共380万字。这套书是首批四川历史名人文化研究中心之一四川大学苏轼研究中心的重点项目,也是曾枣庄一生从事三苏研究的论著集成,新时期三苏研究的一个缩影。

    曾枣庄先生的研究集中在两个领域,一是三苏、二是宋代,“宋代的三苏,三苏的宋代,耗费了他一生的精力”,曾先生这样说。“曾枣庄研究丛刊”是曾枣庄先生几十年来对三苏研究的一个汇总,共十本。丛刊对三苏的研究,不止于“形”的复制、“术”的回味,更在于“神”的接续、“道”的弘扬;未囿于怀恋贤哲、重温过往,更重视镜鉴今人、启迪未来。丛刊的整理方便了读者直观领略比较“三苏”异同,对深入理解“三苏”作品很有帮助。不仅在普及“三苏”作品、扩大“三苏”影响方面均有积极作用,也反映了“三苏”文化在世界范围内的影响。


    《曾枣庄三苏研究丛刊》书目

    曾枣庄三苏研究丛刊    历代苏轼研究概论
    曾枣庄三苏研究丛刊    苏轼评传
    曾枣庄三苏研究丛刊    苏洵评传
    曾枣庄三苏研究丛刊    苏辙评传
    曾枣庄三苏研究丛刊    苏辙年谱
    曾枣庄三苏研究丛刊    三苏选集
    曾枣庄三苏研究丛刊    三苏文艺理论作品选注
    曾枣庄三苏研究丛刊    苏洵苏辙论集
    曾枣庄三苏研究丛刊    苏轼论集
    曾枣庄三苏研究丛刊    三苏姻亲后代师友门生论集

    《曾枣庄三苏研究丛刊》出版说明:

     我与枣庄先生是同时代人,而且是新时期以来进入学术界的。1979年暑假,我在成都市和平街(原骆公祠街)四川省图书馆特藏部书库古籍阅览室查阅苏轼乌台诗案资料,于此与枣庄相识。他告诉我关于乌台诗案须读三种书-《东坡乌台诗案》《诗谳》和《眉山诗案广证》。我甚佩服他于文献资料之熟悉。此后我们一同报考中国社会科学院,同作为助理研究员被录取,但随即四川大学中文系杨明照先生请枣庄回去主持编注《苏轼全集》,我则于1981年初到四川社会科学院文学所工作。1984年由枣庄介绍我为上海古籍出版社写作《柳永》小册子。枣庄数十年来是我在成都最好的老友,他对学术事业的执着与勤奋,与其成就之丰硕与卓著,这是我学术友人中甚为罕见的。

      1956年,我以同等学力考入西南师范学院中文系。同年枣庄考入中国人民大学历史系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专业,大学毕业后分配到四川大学马列主义教研室教政治学和哲学。1975年在“崇法批儒”的社会思潮中,因苏轼曾经反对王安石变法,被认为是儒家,属于反动派、顽固派,典型的政治投机者。枣庄向来景慕三苏的为人,他认为:“儒家未必不如法家。骂苏轼为反动派,我也无所谓,这是政治问题、立场问题,时过境迁,立场~变,结论也会变;骂苏轼是顽固派,我仍无所谓,因为顽固也可说是立场坚定。……但骂苏轼是‘投机派,而且’典型,我就完全不能接受了,因为这是人品问题。投机者,迎合时势以谋取个人私利是也。”由此他决心系统地研究苏轼。清代学者王文诰以一生的精力完成《苏文忠公诗编注集成总案》,他在《苏诗总案》里写了《苏海识余》,认为关于苏轼的研究如面对汪洋的大海,故称为“苏海”。枣庄自1975年,孜孜不倦地由苏轼研究开始,发展为对三苏的全面研究,迄今已四十余年。今由巴蜀书社出版的“曾枣庄三苏研究丛刊”计收《历代苏轼研究概论》《苏轼评传》《苏洵评传》《苏辙评传》《三苏选集》《三苏文艺理论作品选注>《苏洵苏辙论集》《苏轼论集》《三苏姻亲后代师友门生论集》和《苏辙年谱》十种,这是枣庄研究三苏的成果的汇集,亦是总结性的标志。

    此书是应著名美学家王朝闻先生的建议编选的。全书分为三苏文艺思想概述、三苏文论选注、三苏诗论选注(附东坡词论选注)、三苏艺论(包括画论、书论、乐论)选注四部分。第一部分是一篇综合评介三苏文艺思想的文章,目的在于把选注部分逐篇介绍的三苏文艺思想做一个比较系统的概括以帮助读者初步掌握三苏文艺思想体系。选注部分,每篇分为原文、题解、注释三部分。苏洵、苏辙有关文学艺术的论述相对较少,故收得较宽;苏轼这类作品很多,故收得较严。部分诗文,如《初入庐山》《题西林壁》《日喻》《石钟山记》等,表面看似乎与文艺思想无关,实际上间接表现了重要的文艺观点,故也收录了一些。选文如果仅部分与文论有关,节选又不影响理解原文,一般只节选有关部分;如果节选对理解原文有碍,仍收录全文。题解除解释与题目有关的人名、地名、事件及写作背景外,着重分析与文艺思想有关的冋题,长短不拘,以说明问题为主。注释力求简明。为省篇幅,重出条目一般只在初出时注释。

    此书一九八五年出版后,王朝闻先生在一九八六年四月十四日给我的信中说:“《三苏文艺思想》,读了不少,深感你的劳动的认真和具有独特的成就。如果可能,希望对三苏影响下的宋代文论,另作一本选评,即使只为了解三苏文论自身,这对后来者也是一种值得下功夫的劳动。”多年来,我一直想按王老的意见编著一部宋代文论选注,但因主编《全宋文》,一直无暇集中精力从事这一工作,至今未能完成王老的嘱托,十分遗憾。

    《三苏文艺思想》出版后,一直觉得这个书名像论著的书名,不太合适,因此利用巴蜀书社这次重新推出此书的机会,将书名改为《三苏文艺理论作品选注》。当然,三苏的文艺思想十分丰富,尤其是苏轼,留下了大量有关文学艺术的评述,这不是《三苏文艺理论作品选注》一书选注的有限的作品所能反映的。因此利用这次再版的机会,补充了一个篇幅较大的附录,即《三苏文艺评论资料集成》,将选注中未能涉及的大量三苏有关文学艺术的评论资料汇于一编,希望能为读者更深入全面地把握三苏文艺思想提供方便。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