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万里集笺校 全10册/中国古典文学基本丛书 2007高清
¥15.00價格
杨万里集笺校 全10册/中国古典文学基本丛书 2007高清
杨万里集笺校 全10册/中国古典文学基本丛书 2007高清
《杨万里集笺校》PDF电子书全10册,由中华书局2007年出版,为《中国古典文学基本丛书》之一。
杨万里为宋代名家,平生交游广泛,著述宏富,集共133卷,向无整理本,此次系首次整理出版,对推进宋代文史研究颇有裨益.书稿主要分校勘和笺证两部分,以艺风堂抄宋本为工作底本,四库本、汲古阁本为校本,参校《荆溪集》等宋刻诗集本;重点对人物、时代、地理、时事、典制、名物等六方面内容笺证,具有校勘简明、笺证精审的特点。南宋杰出诗人、诚斋体的创始人杨万里,1127年-1206年,字廷秀,号诚斋。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安市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人,宋绍兴二十四年(1154)进士,授赣州司户参军,调零陵丞。乾道,知奉新县,擢国子博士,迁太常博士,权吏部右侍郎官,将作少监。淳熙间,历知常州,提举广东常平茶盐,迁广东提点刑狱。十一年(1184),召为吏部员外郎。历任枢密院检详官,尚书右、左司郎中,秘书少监。十五年,出知筠州。光宗受禅,召除秘书监。绍熙元年(1190),为实录院检讨官,出为江东转运副使。三年,改知赣州,不赴,乞祠禄而归。开禧二年卒,年八十,谥文节。墓葬湴塘。一生力主抗金,在中国文学史上,与尤袤、范成大、陆游合称“南宋四家”、“中兴四大诗人”。创作抒发爱国情思诗作4200余首。代表作品:《初入淮河四绝句》、《舟过扬子桥远望》、《过扬子江》等。《杨万里集笺校》目录:杨万里集笺校 第一册自序论杨万里及其诚斋集凡例目录卷一——卷五诗杨万里集笺校 第二册卷六——卷一八诗杨万里集笺校 第三册卷一九——卷三○诗杨万里集笺校 第四册卷三一——卷四○诗杨万里集笺校 第五册卷四一——卷六四诗 赋 辞 操 表 箋 啓 书杨万里集笺校 第六册卷六五——卷八五书 奏对札子 记 序 心学论杨万里集笺校 第七册卷八六——卷一○五心学论 千慮策 程试论 庸言 解 骠著 尺版杨万里集笺校 第八册杨万里集笺校 第九册杨万里集笺校 第十册关于杨万里:作为南宋时期最优秀的诗人之一,杨万里的诗歌创作及其成就向为人们所重视,尤其是他诗歌中所表现出来的卓异独特的风格,更为历代诗人所关注。从南宋至清代,有关杨万里诗的研究和评论有很多,其中有褒有贬,有抑有扬,但从总体看,褒扬多于贬抑,现将向个有代表性的观点分述如下。关于杨万里在南宋诗坛的地位关于杨万里诗在南宋诗坛的地位问题,历代对此评述较多,但最具代表性的观点,大概有两个,一是诗坛霸主说,一是四大家之说。诗坛霸主说。这种观点,在南宋时期尤为盛行。南宋姜特立在《谢杨诚斋惠长句》诗中写出道:“平生久矣服诗名,况复亲闻玉唾声。便拟近师共太史,不须远慕白先生。巨编固已汗牛积,长句犹能倚马成。今日诗坛谁是主?诚斋诗律正施行。”他在《和诗二首》其一中称:“洋洋海内服诗声,手决云章万象明……”,在其二中又称:“仆旗我合坚诗壁,授钺君当将坛。”姜特立是较早提出诗坛霸主说的人,从南宋其他人的评论中,我们也可以看到姜特立的评语并非空穴来风,毫无根据。官位显赫的周必大与杨万里私交并不算很融洽,但是,对于杨万里的诗,周必大却是评价甚高:“诚斋诗名牛斗寒,上规大雅非小山。”(《奉新宰杨廷秀携诗访别次韵送之》)“诚斋家吉水之洴塘,执诗坛之牛耳。”(《跋杨廷秀赠族人(复)字道聊诗》)其后,楼钥在《送杨廷秀秘监赴江东漕》诗中云:“平生杨诚斋,可仰不可见”袁说友在《和杨诚斋韵谢惠南海诗集三首》其一中说:“斯文宗主赖公归,不使它杨僭等夷。四海声名今大手,万人辟易几降旗。”项安世在《题刘都监所藏杨秘监诗卷》诗中亦云:我虽未识诚斋面,道得诚斋句里心。醉语梦书辞总巧,生禽活捉力都任。雄吞诗界前无古,新创文机独有今。肯为小山题短纸,自家元爱晚唐吟。”在《送杨主簿》诗中,项安世又说:“诚斋四海一先生,诗满江湖以字行。”在《又用韵酬赠潘杨二首》中,他更以“四海诚斋独霸诗,世无仲氏敢言 ”的诗句来盛赞杨万里。类似的评价,我们在南宋其他人的诗文中也可读到,如王迈的《山中读诚斋诗》:“万首七言千绝句,九州四海一诚斋。肝肠定不餐烟火,翰墨何曾着点埃。锦瑟月中弹不彻,云涛天上泻将来。江西社里陈黄远,直下推渠作社魁。”刘克庄《题诚斋像二首》其一:“欧阳公屋畔人,吕东莱派外诗。海外杨万里诗与历代诸名家诗并列,称之为“杨诚斋体”。在南宋时期,杨万里在诗坛的影响甚至超过了陆游,人们对他的评价也高于对陆游的评价。对此,陆游也是心悦诚服:“俗子与人隔尘俗,何啻相逢风马牛。夜读杨卿南海句,始知天下有高流。”“飞卿数阕峤南曲,不许刘郎夸竹枝。四百年来无复继,如今始有此翁诗。”(《杨廷秀寄<南海集>》),“文章定有价,议论有至公。我不知诚斋,此评天下问……人言诚斋诗,浩然与俱东。字字若长城,梯冲何由攻。我望已畏之,谨不欲逢……”(《谢王子林判院惠诗编》)陆游或许有自谦之意,但是,在查考了南宋人对杨、陆的评价之后,我们感到陆游所言“我不如诚斋,此评天下同”,确实反映了当时的诗坛状况。直至清代,诗坛霸主之说仍继续存在,如清代江西临川人李纮在《南园答问》中称:“……诗盟则杨诚斋独主……”再如清人赵翼在吴江徐达源校刊的《诚斋诗集》序言中,也曾包蓄地传达了霸主说的信息:“南宋四诗家,以陆放翁、杨诚斋为最。放翁诗有云:‘我不如诚斋,此评天下同。’则陆之于杨且不免府首。”霸主之说之所以能够盛行,固然与诚斋诗的成就有很大的关系,但是,也与杨万里的人品学养不无关联。《朱子语类》卷一百二十曾有这样一段记载:“先生问郭廷硕今如何,曰:也只如旧为学。曰:贤江西人,乐善者多,知学者少。又说:杨诚斋廉介清洁,直是少;谢尚书和易宽厚,也煞朴直。”吴澄在《题苏德常诚斋》一文中记录了朱熹赞美杨万里之事:“晦庵朱子于人多所讥评,少所推许,至于文节公,扬其美,赞其诗章,书翰倡和往来,敬礼而兄事之,尊之可谓至矣,唯独不满其名斋之义。”杨万里在当时的威望从这些评论中也可略窥一斑。 “四大家”之说。在南宋时期,“四大家”似乎未包括杨万里,清人沈德潜在《说诗 语》卷下云:“南渡后诗,杨廷秀推尤、萧、范、陆四家……后去东夫,易以廷秀,称尤、杨、范、陆。”的确,杨万里对尤袤、萧德藻、范成大、陆游四人非常推重,他在《进退格寄张功夫、姜尧章》诗中称:“尤萧范陆四诗翁,此后谁当第一功。”在《谢张功父送近诗集》中亦云:“近代风骚四诗将,非君摩垒更何人。”“四诗将,作者自注指范石湖、尤梁溪、萧千岩陆放翁。在《千岩摘稿序》一文中,杨万里关于尤、萧、范、陆有这样一段评价:“余尝论近世之诗人,若范石湖之清新、尤梁溪之平淡、陆放翁之敷腴、萧千岩之工致,皆余之所畏者云。”由以上引文我们可以看到,“四家”之说,杨万里当为首倡者之一。关于这一点,我们在南宋人的记录中也可找到佐证。刘克庄在《后村诗话》前集卷二中曾言:“萧千岩机杼与诚斋同,但才悭于诚斋,而思加苦,亦一生屯蹇之验。同时独诚斋奖重,以配范石湖、尤遂初、陆放翁。”当然,此“四家”之说,这四家有杨万里自己。有趣的是,尤袤也曾有过一个“四家”之说,这四家有杨万里而无尤袤自己。此说见姜夔《白石道人诗集》自序:“先生(指尤袤)因为余言:近世人士喜宗江西,温润有如范致能得乎?痛快有如杨廷秀者乎?高古如萧东夫、俊逸如陆务观?是皆自出机轴,禀有可观者,又奚以江西为。”杨、尤“四家”之说,实属二人私言,未成当时公论。最早将杨万里取代萧德藻而使之列入至今流行的南宋“四大家”的似应为宋末元初的方回,他在《跋遂初尤先生尚书诗》中有这样一段说明:“宋中兴以来,言治必曰乾、淳,言诗必曰、杨、范、陆特擅名天下。”其后,南宋“四大家”(或云“中兴四大家”等)之说遂为后人沿袭至今,而此“四大家”已非彼“四家”,因为杨万里名列其中。这里还值一提的是,杨万里为何要将尤、萧、范、陆相提并论?谦虚与友谊固是原因之一,四人诗歌创作成就突出也是不可忽视的原因,但是,在诗歌创作上颇为自负的杨万里,为什么如此推重尤、萧、范、陆四人,而自己却不愿厕身四大家之间?清人郭 有诗云:“范陆尤萧张一军,天然风骨更直群。先生肯作随人计?后世知谁定我文。”(《丹叔手钞诚斋诗集,校雠一过,辄书其后,即用诚斋体》)此诗道出了杨万里不愿厕身四大家之间,“不是因为谦虚,而是因为‘更超群’的自负。既比他更优秀,又何必与他们共‘张一军’呢?”(见王守国《诚斋诗研究》,中州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这种解释有一定的道理。 3、杨万里诗的成就和影响 对杨万里诗的成就和影响,历代评论以褒扬和肯定为多,但也有贬谪和否定,这种褒贬扬仰,也反映出各个时代和各种流派审美观的邅变及差异。一般说来,在南宋时期,对杨万里诗歌创作基本上是肯定的,这一点在我们前文叙述中就可以看到。再如张镃在《诚斋以<南海>、<朝天>两集诗惠,因书卷末》中评诚斋诗:“笔端有口古来稀,妙语奚烦用力追。南纪山川题欲遍,中朝文物写无遗。后山格律非穷苦,白傅风流造担夷。霜鬓未闻登翰苑,缓公高步或因诗。”在《次韵杨廷秀左司见赠》一诗中,对诚斋诗他也给予了高度评价:“愿得诚斋句,铭心只旧尝。一朝三昧手,五字百般香。弦绝今何苦,衣传拟自强。草玄非近效,举世漫匆忙。”又如范成大,对杨成里的诗也极为称赞:“仪凰当瑞九韶成,何事栖鸾滞碧城。公退萧然真吏隐,文名藉甚更诗声。句从月胁天心得,笔与冰瓯雪碗清。书到石湖春亦到,平堤梅影彀纹生。”(《次韵同年杨廷秀使君寄题石湖》)。南宋之后,元明清三代,对于杨万里诗的评价也是很高的,如元人刘祁在《归潜志》卷八云:“李屏山教后学为文,欲自成一家,每日当别转一路,勿随人脚跟,故多喜奇怪。然其文亦不出庄、左、柳、苏,诗不出卢仝、李贺,晚甚爱杨万里诗,曰:‘活泼刺底,人难及也。’”方回于江西诗派情有独钟,然对诚斋诗却也极为推崇,他在《晓山乌衣圻南集序》中云:“自乾、淳以来,诚斋、放翁、石湖、遂初、千岩五君子,足以蹑江西,追盛唐。”再如明人胡应麟在《诗薮》中说:“南渡诸人诗尚有可观者,如尤、杨、范、陆时近元和。”清人之中,称赞杨万里诗的也不少,如谢启昆:“笔扫千军七步吟,语穿月穴透天心。留云供我闲身住,两字诚斋赐禁林。”(《读全宋诗仿元遗山论诗绝句??杨万里》)又如潘定桂:“一官一集记分题,两度朝天卷自携。老眼时时望河北,梦魂夜夜绕江西。连篇尔雅珍禽疏,三月长安杜宇啼。试读淮河诸健句,何曾一饭忘金堤。”(《杨诚斋诗集九首》其二)他如吴之振、徐山民、延君寿等人,均对杨万里诗有较高的评价。但是,从南宋到清代,也有对杨万里诗进行挟击和贬抑的言论。南宋时,批评杨万里诗的言论虽不多,但也确实存在,如俞文豹在《吹俞录》三录中,对杨万里一首诗就曾提出过批评,他说:“杨诚斋《腊肉》诗云:‘霜刀切下黄水精,玉斧削出红松明。’松明固非斧不可削,然割一脔肉,方用霜刀,又换玉斧,似失之佰。杜子美《薤》诗:‘束比青刍色,圆齐玉箸头。’全不费斧凿。”周密《浩然斋雅谈》中也有记载:“诗家谓诚斋多失之好奇,伤天气……”至元代,这种批评意见也同样存在,陈栎在《勤有堂随录》中曾说:“杨诚斋亦是气所生,何可轻议。其诗文有无限好语,亦有不惬人意处。文过奇带轻相处,盖自《庄子》来。”到了明代,对杨万里诗的评论并不多,但就在这不多的评论中,我们也能看到批评杨万里诗的意见,如宋濂在《答章秀才论诗书》中,既有对杨诗的肯定,也有对杨诗的否定:“驯至隆兴、乾道之时,尤延之之清婉,杨廷秀之深刻,范至能之宏丽,祟务观之敷腴,亦皆有可观者;然终不离天圣、元祐之故步,去盛唐为益远。”又如何良俊亦云:“南宋陈简斋、际放翁、杨万里、周必大、范石湖诸人之诗,虽则尖新,太露圭角,乏浑厚之气,然能铺写情景,不专事绮缋,其与但为风云月露之形者,大相径庭,终在元人上,世谓元人诗过宋人,此非知言者也。”(《四友斋从说》卷二十五《诗》二)清代贬抑杨万里诗最盛,代表人物有朱 尊,他对诚斋诗有过猛烈抨击:“今之言诗者,每厌弃唐音,转入宋人之流派,高者师法苏、黄,下乃效及杨廷秀之体,叫器以为奇,俚鄙以为正,譬之于乐,其变而不成方者与?”(《叶李二使君合刻诗序》)“今海内之士,方以南宋杨、范、陆诸人为师,流入纤缛滑利之习。”(《沈明府不羁集序》)“今之言诗者多主于宋。黄鳃直吾见其太多舍唐学宋,予尝嫌务观太良,鲁直太生。生者流为萧东夫,熟者降为杨廷秀。萧不传而杨传,效之者何异海畔逐臭之夫邪!”(《书<剑南集>后》)叶燮也曾全盘否定杨万里诗,他说:“宋人富于诗者,莫过于杨万里、周必大,此两人所作,几无一首一句可采。”(《原诗》外篇)田雯对诚斋诗也无好感:“诚斋一出,腐俗已甚。”(《论诗》)“拈出诚斋村究语,无人解道读欧梅。”(《论诗绝句》)沈德潜也曾抨击杨万里诗,他说:“不朽之作,不必务多也。杨诚斋积至二万馀,周益公如之。以多为贵,无如此二公者,然排沙简金,几于无金可简,亦安用多为哉!”(《说诗晬语》)宋顾乐在《梦晓楼随笔》中云:“宣献与杨诚斋、范石湖、陆放翁同时,诗亦石湖伯仲,歌行学苏、黄,气苦口婆心遒,诗格苦钝,然不为杨、范佻巧取媚。”爱新觉罗弘历等在《唐宋诗醇》卷二十四中评白居易诗时,顺便将杨万里批了一顿,他们说:“宋人如杨廷秀辈,有意摹仿此种,徒成油腔滑调耳。”纪昀对杨万里的诗也贬多褒少,在《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卷一百九十五中称:“而万里为诗,好用文句及俚语……”在《瀛奎律髓》刊误中,纪昀对诚斋诗也多有批评,如对《腊梅》诗,纪昀评曰:“粗鄙之至,宜二冯以为恶诗。”评《普明寺见梅》诗:“诚斋诗多患粗率。此诗顺笔扫下,貌似老而实非。”评《立春后一日和张功父园梅未开韵》诗:“粗鄙至极。读者以宋诗为戒,正缘此种恶调耳。”等等等等,不一而足。翁方纲曾批评杨万里的诗“屡用辘轳进退格,实是可厌,至于‘尤萧范陆四诗翁……’叫嚣伧俚之声,令人掩耳不俗闻。”(《石洲诗话》卷四)“若诚斋以轻儇佻巧之音,作剑拔弩之态,阅至十首以外,辄令人厌不欲观,此真诗家之魔障。”(同前)清人的这些批评,有的也确实点击到了杨万里诗的弊病,有的则失之偏激,他们的这些批评,见其实也透露出这样一个信息,即清代审美趋向的多元化,因为这些批评意见或出自“神韵派”,或出自“格调派”,或出自“肌理”说,由于角度不同,自然就会影响到对杨万里诗的判断。 4、关于杨万里诗的师承关系和创新 关于杨万里诗的师承关系和创新。杨万里曾在《跋徐恭仲省干近诗》中坦言:“传派传宗我替羞,作家各自一风流。黄陈篱下休安脚,陶谢行前更出头。”这首诗,表现了杨万里在诗歌创作中的创新意识。在《诚斋荆溪集序》中,杨万里对自己诗歌创作的历程作了详细的描述和总结:“予之诗,始学江西诸君子;既又学后山五字律;既又学半山老人七字绝句;晚乃学绝句于唐人;学之愈力,作之愈寡。尝与林谦之屡叹之,谦之云:‘择之之精,得之之艰,又欲作之之不寡乎?’予喟曰:‘诗人盖异病而同源也,独予乎哉!’故自淳熙丁酉之春,上墍壬午,止有诗五百八十二首,其寡盖如此。其夏之官荆溪,既抵官下,阅讼牒,理邦赋,惟朱墨之为亲,诗意时往日来于予怀,欲作未暇也。戊戌三朝,时节赐告,少公事,是日即作诗。忽若有悟,于是辞谢唐人及王、陈、江西诸君子,皆不敢学,而后欣如也。试令儿辈操笔,予口占数首,则浏浏焉无复前日之轧轧矣。自此,每过午,吏散庭空,即携一便面,步后园,登古城,采撷杞菊,攀翻花竹,万象毕来献予诗材,盖麾之不去,前者未雠,而后者已迫,涣然未觉作诗之难也。盖诗人之病,去体将有日矣。方是时,不惟未觉作诗之难也,亦未觉作州之难也。”从这段文字中,我们可以看到杨万里诗歌创作的发展历程,即由师法前人,转而变为师行自然,从而走出了前人的畛域,自成一体。于是,杨万里诗歌创作对传统的传承及对传统的突破,便成了历代诗人及评家所关注的焦点南宋周必大在《跋杨廷秀石人峰长篇》中写道:“抑未知公由志学至从心,上规赓载之歌,刻意风雅颂之什,下逮《左氏》、《庄》、《骚》、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以及本朝,凡名人杰作,无不推求其词源,择用其句法。五十年之间,岁锻月炼,朝思夕维,然后大悟大彻,笔端有口,句中有眼,夫岂一日之功哉!”此言道出了杨万里诗之所以能别出机杼,就是因为他学习范围广泛,善于从传统中汲取养份,而又不为传统所囿。的确,杨万里对传统的继承十分广泛,如对山水田园诗派的继承,他曾在一些诗文中有所表达,如在《书王石丞诗后》中说:“晚因子厚识渊明,早学苏州得右丞。忽梦少陵谈句法,邓参庾信谒阴铿。”在《淋疾复作医云忌文字劳心晓起自警》诗亦言:“也不欠渠陶谢债,夜来梦里又相寻。”等等。虽然杨万里有这些自叙,但是,历代诗评家对其与山水田园诗派的继承关系却较少论及。又如对元和体,杨万里也非常激赏,尤其是对香山体,更是情有独钟,杨万里曾说:“每记乐天诗,一读一回好。少时不知爱,知爱今已老。”(《春尽夜坐》)“病里无聊费扫除,节中不饮更愁予。偶然一读香山集,不但无愁病亦无。”(《端午病中止酒》)对于这一点,历代评家早已发现,并给予了较多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