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藏《柏杨白话版资治通鉴》2015版+2013版147册 白话简体 司马迁 柏杨著
珍藏《柏杨白话版资治通鉴》2015版+2013版147册 白话简体 司马迁 柏杨著
珍藏《柏杨白话版资治通鉴》2015版+2013版147册 白话简体 司马迁 柏杨著
┝13957702_柏杨白话版资治通鉴 卷24 石虎肆暴_p244.pdf
┝13957703_柏杨白话版资治通鉴 卷13 燕然勒石_p250.pdf
┝13957704_柏杨白话版资治通鉴 卷49 恐怖世界_p212.pdf
┝13957705_柏杨白话版资治通鉴 卷36 河阴屠杀_p212.pdf
┝13957706_柏杨白话版资治通鉴 卷54 皇后失踪_p226.pdf
┝13957707_柏杨白话版资治通鉴 卷40 黄龙汤_p179.pdf
┝13957708_柏杨白话版资治通鉴 卷08 万里诛杀_p250.pdf
┝13957710_柏杨白话版资治通鉴 卷41 突厥可汗_p220.pdf
┝13957711_柏杨白话版资治通鉴 卷62 狼虎谷_p180.pdf
┝13957712_柏杨白话版资治通鉴 卷56 猪皇帝_p202.pdf
┝13957713_柏杨白话版资治通鉴 卷29 统万碑文_p228.pdf
┝13957714_柏杨白话版资治通鉴 卷55 泾原兵变_p226.pdf
┝13957715_柏杨白话版资治通鉴 卷11 全国混战_p206.pdf
┝13957717_柏杨白话版资治通鉴 卷25 苻坚大帝_p236.pdf
┝13957718_柏杨白话版资治通鉴 卷46 贞观之治_p202.pdf
┝13957719_柏杨白话版资治通鉴 卷33 全盘汉化_p212.pdf
┝13957720_柏杨白话版资治通鉴 卷32 刘彧诏书_p220.pdf
┝13957722_柏杨白话版资治通鉴 卷70 横挑强邻_p201.pdf
┝13957724_柏杨白话版资治通鉴 卷72 分裂尾声_p172.pdf
┝13957725_柏杨白话版资治通鉴 卷28 王始帝国_p234.pdf
┝13957727_柏杨白话版资治通鉴 卷65 五代时代_p172.pdf
┝13957728_柏杨白话版资治通鉴 卷16 东汉瓦解_p244.pdf
┝13957729_柏杨白话版资治通鉴 卷20 司马夺权_p250.pdf
┝13957730_柏杨白话版资治通鉴 卷14 跋扈将军_p258.pdf
┝13957731_柏杨白话版资治通鉴 卷22 大分裂_p212.pdf
┝13957732_柏杨白话版资治通鉴 卷52 范阳兵变_p204.pdf
┝13957733_柏杨白话版资治通鉴 卷26 淝水之战_p252.pdf
┝13957734_柏杨白话版资治通鉴 卷66 小分裂_p204.pdf
┝13957735_柏杨白话版资治通鉴 卷42 南北统一_p218.pdf
┝13957736_柏杨白话版资治通鉴 卷57 元和中兴_p210.pdf
┝13957738_柏杨白话版资治通鉴 卷31 南北朝_p234.pdf
┝13957739_柏杨白话版资治通鉴 卷44 江都政变_p236.pdf
┝13957741_柏杨白话版资治通鉴 卷19 寿春三叛_p226.pdf
┝13957742_柏杨白话版资治通鉴 卷58 牛李党争_p196.pdf
┝13957743_柏杨白话版资治通鉴 卷71 高平之战_p202.pdf
┝13957744_柏杨白话版资治通鉴 卷09 昏君辈出_p204.pdf
┝13957746_柏杨白话版资治通鉴 卷05 黄老之治_p242.pdf
┝13957749_柏杨白话版资治通鉴 卷15 黄巾民变_p258.pdf
┝13957750_柏杨白话版资治通鉴 卷59 甘露事变_p219.pdf
┝13957752_柏杨白话版资治通鉴 卷07 宫廷斗争_p226.pdf
┝13957754_柏杨白话版资治通鉴 卷63 军阀混战_p156.pdf
┝13957756_柏杨白话版资治通鉴 卷39 禽兽王朝_p172.pdf
┝13957758_柏杨白话版资治通鉴 卷61 黄巢民变_p212.pdf
┝13960440_柏杨白话版资治通鉴 卷51 开元盛世_p226.pdf
┝13960442_柏杨白话版资治通鉴 卷34 萧鸾眼泪_p220.pdf
┝13960445_柏杨白话版资治通鉴 卷12 马援之死_p246.pdf
┝13960446_柏杨白话版资治通鉴 卷69 儿皇帝_p219.pdf
┝13960448_柏杨白话版资治通鉴 卷47 黄金时代_p244.pdf
┝《柏杨白话版资治通鉴 洛阳暴动》_13449323.pdf
┝《柏杨白话版资治通鉴 饿死宫城》_13449322.pdf
┝《柏杨白话版资治通鉴--遍地血腥饿死宫城》_13004351.pdf
┝柏杨白话版资治通鉴 万里诛杀_13594116.pdf
┝柏杨白话版资治通鉴 三国鼎立_13594084.pdf
┝柏杨白话版资治通鉴 东汉瓦解_13594103.pdf
┝柏杨白话版资治通鉴 儿皇帝_13594067.pdf
┝柏杨白话版资治通鉴 元和中兴_13594110.pdf
┝柏杨白话版资治通鉴 全国混战_13594058.pdf
┝柏杨白话版资治通鉴 全盘汉化_13594068.pdf
┝柏杨白话版资治通鉴 八王之乱_13594059.pdf
┝柏杨白话版资治通鉴 军阀混战_13594095.pdf
┝柏杨白话版资治通鉴 刘彧诏书_13449329.pdf
┝柏杨白话版资治通鉴 匈奴崛起_13594101.pdf
┝柏杨白话版资治通鉴 千里白骨_13594114.pdf
┝柏杨白话版资治通鉴 半截英雄_13594056.pdf
┝柏杨白话版资治通鉴 南北朝_13452379.pdf
┝柏杨白话版资治通鉴 卷03 楚汉相争_13957748.pdf
┝柏杨白话版资治通鉴 卷23 五胡乱华_13960444.pdf
┝柏杨白话版资治通鉴 卷27 参合杀俘_13957755.pdf
┝柏杨白话版资治通鉴 卷35 洛阳暴动_13957699.pdf
┝柏杨白话版资治通鉴 卷37 遍地血腥_13957753.pdf
┝柏杨白话版资治通鉴 卷38 饿死宫城_13957721.pdf
┝柏杨白话版资治通鉴 参合杀俘_13594130.pdf
┝柏杨白话版资治通鉴 吞并六国_13594104.pdf
┝柏杨白话版资治通鉴 大分裂_13594135.pdf
┝柏杨白话版资治通鉴 大黑暗_13594094.pdf
┝柏杨白话版资治通鉴 官逼民反_13594071.pdf
┝柏杨白话版资治通鉴 宫廷斗争_13594112.pdf
┝柏杨白话版资治通鉴 寿春三叛_13594085.pdf
┝柏杨白话版资治通鉴 小分裂_13594113.pdf
┝柏杨白话版资治通鉴 开元盛世_13594069.pdf
┝柏杨白话版资治通鉴 开元盛世_14019554.pdf
┝柏杨白话版资治通鉴 开疆拓土_13594057.pdf
┝柏杨白话版资治通鉴 恐怖世界_13594125.pdf
┝柏杨白话版资治通鉴 恶妻恶女_13594061.pdf
┝柏杨白话版资治通鉴 战国时代_13594136.pdf
┝柏杨白话版资治通鉴 昏君辈出_13594122.pdf
┝柏杨白话版资治通鉴 楚汉相争_13594074.pdf
┝柏杨白话版资治通鉴 横挑强邻_13594078.pdf
┝柏杨白话版资治通鉴 武曌夺权_13594060.pdf
┝柏杨白话版资治通鉴 江都政变_13594123.pdf
┝柏杨白话版资治通鉴 河阴屠杀_13594086.pdf
┝柏杨白话版资治通鉴 泾原兵变_13594100.pdf
┝柏杨白话版资治通鉴 淝水之战_13449361.pdf
┝柏杨白话版资治通鉴 燕然勒石_13594121.pdf
┝柏杨白话版资治通鉴 牛李党争_13594115(1).pdf
┝柏杨白话版资治通鉴 牛李党争_13594115.pdf
┝柏杨白话版资治通鉴 狼虎谷_13594093.pdf
┝柏杨白话版资治通鉴 玄武门_13594080.pdf
┝柏杨白话版资治通鉴 王始帝国_13594075.pdf
┝柏杨白话版资治通鉴 王莽篡夺_13594120.pdf
┝柏杨白话版资治通鉴 甘露事变_13594082.pdf
┝柏杨白话版资治通鉴 皇后失踪_13594092.pdf
┝柏杨白话版资治通鉴 睢阳之围_13594091.pdf
┝柏杨白话版资治通鉴 石虎肆暴_13594062.pdf
┝柏杨白话版资治通鉴 禽兽王朝_13594072.pdf
┝柏杨白话版资治通鉴 突厥可汗_13594126.pdf
┝柏杨白话版资治通鉴 统万碑文_13594089.pdf
┝柏杨白话版资治通鉴 自毁长城_13594106.pdf
┝柏杨白话版资治通鉴 苻坚大帝_13594063.pdf
┝柏杨白话版资治通鉴 范阳兵变_13594070.pdf
┝柏杨白话版资治通鉴 萧鸾眼泪_13594079.pdf
┝柏杨白话版资治通鉴 贞观之治_13594124.pdf
┝柏杨白话版资治通鉴 赤壁之战_13594132.pdf
┝柏杨白话版资治通鉴 跋扈将军_13594090.pdf
┝柏杨白话版资治通鉴 马援之死_13594131.pdf
┝柏杨白话版资治通鉴 高平之战_13452302.pdf
┝柏杨白话版资治通鉴 黄巢民变_13594073.pdf
┝柏杨白话版资治通鉴 黄巾民变_13594105.pdf
┝柏杨白话版资治通鉴 黄老之治_13594102.pdf
┝柏杨白话版资治通鉴 黄金时代_13594111.pdf
┝柏杨白话版资治通鉴 黄龙汤_13594081.pdf
┝柏杨白话版资治通鉴 三国鼎立13960441.pdf
┝柏杨白话版资治通鉴 五代时代13594096.pdf
┝柏杨白话版资治通鉴 八王之乱13957723.pdf
┝柏杨白话版资治通鉴 分裂尾声,(北宋)司马光采,沉阳:万卷出版公司13505908.pdf
┝柏杨白话版资治通鉴 匈奴崛起13957716.pdf
┝柏杨白话版资治通鉴 千里白骨_13957700.pdf
┝柏杨白话版资治通鉴 吞并六国13957745.pdf
┝柏杨白话版资治通鉴 开元盛世13960440.pdf
┝柏杨白话版资治通鉴 战国时代13960449.pdf
┝柏杨白话版资治通鉴 武曌夺权13957701.pdf
┝柏杨白话版资治通鉴 玄武门 14312624.pdf
┝柏杨白话版资治通鉴 玄武门13594134.pdf
┝柏杨白话版资治通鉴 王莽篡夺13957709.pdf
┝柏杨白话版资治通鉴 甘露事变,(北宋)司马光著,沈阳:万卷出版公司13957750.pdf
┝柏杨白话版资治通鉴 睢阳之围14102616.pdf
┝柏杨白话版资治通鉴 自毁长城13957737.pdf
┝柏杨白话版资治通鉴 赤壁之战14018844.pdf
┝柏杨白话版资治通鉴 遍地血腥13594133.pdf
┝柏杨白话版资治通鉴.3714086447.pdf
┝柏杨白话版资治通鉴.6914018826.pdf
┝柏杨白话版资治通鉴_14018825.pdf
┝柏杨白话版资治通鉴卷17赤壁之战_13960447.pdf
┝柏杨白话版资治通鉴卷20司马夺权_13388288.pdf
┝柏杨白话版资治通鉴卷50恶妻恶女_13957726.pdf
┝柏杨白话版资治通鉴卷60大中之治_13957740.pdf
┝柏杨白话版资治通鉴卷64大黑暗_13957757.pdf
┝柏杨白话版资治通鉴卷68半截英雄_13960443.pdf《柏杨白话版资治通鉴》读后感:
终于借到了译本的第一本,先秦战国往事,也终于明白后人为何把这段历史称之为“战国”,真的是连年混战,能坚持打100多年,实在是不容易。可能年代久远,史料不全的原因,这段历史给人的感觉只是打过去的,而且说打就打,各个诸侯国君确实能给人香港古惑仔的印象。
《资治通鉴》从公元前403年写起,我觉得春秋战国算是脱离了《史记》中神话色彩的那些年代,记述的事无论史官主客与否,发生的事应该真实,不像先古那么传奇,像尧的全名竟然叫做伊祁放勋,真是太长见识了,世界范围内也应该是类似的,对古历史多多少少加有神话故事,不过读起来也挺有趣。关于《资治通鉴》,关于战国,秦国无疑是笑到了最后,的确是秦多少年、多少代励精图治的结果,也是天下分久必合的必然结果。秦本普通一诸侯国,可以说是不占优势的诸侯国,地处关中,中原大国甚至不将其放在眼里。如果说,关中之地秦岭黄河均为天然屏障,易守难攻,占尽优势,也说的过去。但此方面只能顾及自保,秦在战国后期的大举对外扩张却另有其独到之处。
俗话说乱世出英雄,的确如此。战国百余年,每个时期都涌现出难得的人才,鬼谷子的四大名徒,庞涓、孙膑、苏秦、张仪;商鞅、廉颇、蔺相如、韩非、吕不韦等等哪个不是耳熟能详的名字,为国家立下汗马功劳,太多能说会道的说客和外交家,“百家争鸣”留下来的各家精华,使这个时期展现出巨大的魅力,丰富而灿烂,让人感叹。然而战争毕竟是残酷无比的,连年战事,民不聊生,生灵涂炭是这个时期最主要的主题。秦国的强大归功于商鞅的变法,而商鞅却落个五马分尸的结果,我们不必为商鞅感到悲哀,我们应该为其高兴,至少他施展了自己雄韬武略的才华,历史也总是褒贬不一,每个时代的看法也不尽相同。荆轲刺秦王的错与对更是不必言语,既有之,必有其因,史书又能记载多少,我们也不能从那句“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体会出个所以然。当时看到这部分,突然想去看看李连杰主演的《英雄》,不要去管故事的虚构,可以把它看做荆轲刺秦王的一个版本,至少那是个完整的故事,能让人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战国的中心思想在于“合纵”与“连横”,最终因六国无法长期和睦成盟被秦一点点地消灭,正如苏洵所说,“六国之破灭,非秦也,六国也”。秦的大一统,是历代秦王的野心所在,什么结束了长期混战和分割的局面都是后话,是站在后人的角度说事,只能说是弱肉强食的必然结果罢了。嬴家确实是赢家。
很可惜的,没有读完所有的九卷,上网上搜索一下,也好像没找到它的电子书,这套书的确很不错,读了前五册之后,觉得受益很大,特别对中国唐朝之前的历史有了一个很清晰的轮廓,等下阶段将最后的四册看完之后,就能将整个唐朝及后来的五代十国的历史有了很深入的理解了.
读书使人明智,读史使人明鉴,想想培根的这段话还是很有道理的,在资治通鉴中,主要介绍的是帝王的故事,从他们身上可以直接或间接地反射出什么样的性格,什么样的态度会导致什么样的结局.
昨天去乐购购物,买了一堆生活用品,还拣到几本便宜书,一本《论语通译》3元钱,二本《柏杨白话资治通鉴》,9元一本。除了便宜之外,觉得这书还挺好看,尤其是《资》。
柏杨译了白话的《资》,是好几年前就听说的事,但从来没动过想看的念头,因为本人从来对政治,历史不感兴趣,更何况,《资》那种书,历史上也是给帝王将相学习的,平民百姓怎么会看得懂?
但是人是会慢慢变的,尤其是兴趣这种东西,以前我也没财经那跟筋,但是现在炒了股,就也对所有一切财经新闻信息很敏感了。
听了几集《百家讲坛》,发现历史人物也竟然栩栩如生的很有个性,听历史故事也跟听其它故事差不多呀,慢慢的,大概就有了些对历史的兴趣。
然后,我昨天偶然翻到《柏,资》,觉的似乎是文字版的“百家讲坛”,就挑2本比较感兴趣买了,回家一看,果然不错呀
柏杨把故事说的很好听,译的很生动(相信原文一定是很深涩的),该白话的时候白话,该简炼的时候简炼。最佩服的是,原文里面的每一个地名,他都注名了现在对应的现代地名,这需要要多大的精力去考证啊!
他也不完全是照着书译,需要的时候,他会插一大段前因后果的故事,来说明这段事情为什么会这样发生,——完完全全说故事听嘛!
还有地图,每次事件都有地图,都是柏杨自己画的!!!
故事讲完,还有评论“柏杨曰”,说他自己对此事的看法。啧啧,没话说了。。。
据说柏杨耗时10年(1983-1993)才将《资》译成。一本史书在他手上能变成一本人人能看懂的生动亲切的故事书,对他,只有敬佩的份了。
想看的都赶快去看吧!
《柏杨白话版资治通鉴》目录
资治通鉴:第一辑:秦风汉雨
战国时代·吞并六国
《柏杨版资治通鉴》再版序
柏杨序
柏杨再序
赵顼序
司马光进呈《资治通鉴》表
公元前四○三——前二九一年 战国时代
《战国时代》导读
公元前五世纪九○年代
三家分晋
公元前四世纪最初十年——二○年代
聂政刺死侠累
吴起被陷害奔楚
吴起之死
公元前四世纪三○——五○年代
秦国颁布招贤令
秦国变法
马陵战役庞涓丧命
公元前四世纪六○——九○年代
赵国厉行胡服骑射
公元前三世纪最初十年
赵雍饿死行宫
公元前二九○——前二一一年 吞并六国
《吞并六国》导读
公元前三世纪第二十个十年——三○年代
蔺相如完璧归赵
赵秦渑池之会
田单火牛隈破燕
阏与之战
公元前三世纪四○——六○年代
长平会战
秦诬杀白起
廉颇被谗罢黜
公元前三世纪七○——八○年代
荆轲刺秦王
秦王朝统一中国
蒙恬击匈奴
楚汉相急·匈奴崛起
黄老之治·开疆拓土
宫廷斗争·万里诛杀
资治通鉴:第二辑:后汉兴亡
资治通鉴:第三辑:魏晋纷争
资治通鉴:第四辑:南北分立
资治通鉴:第五辑:乱世烽烟
资治通鉴:第六辑:贞观之治
资治通鉴:第七辑:安史之乱
资治通鉴:第八辑:晚唐暮景
资治通鉴:第九辑:五代十国《资治通鉴》是第一部官修的编年体通史,涵盖了中国一千三百六十二年(公元前403至公元959年)文化、政治、经济、人物性格的缩影,《资治通鉴》是一部足以了解中国政治运作、权力游戏的历史巨著,《资治通鉴》是古代帝王鉴于往事、资于治道的必读史书。抛开司马光的政治立场不看,《资治通鉴》的价值颇高,长达一千多年的中国历史缩影就在眼前,编得这么长的史书卻因为文言文之故,让现代人望之卻步,宛如读天书。
九百年后的今天,在柏杨先生十年孜孜不倦、现代语词的译解下,使得原本晦涩难解的文言文《资治通鉴》,从此有了平易可亲的一面。柏杨版则更令现代人所欢心——其以“纪事体”而改革了原有的“编年体”,使读者在轻松之中,对《资治通鉴》的全篇事件的来龙去脉,得以清楚了解。尤其需要说明的是,史书没有地图,等于有抱负而没有舞台。而柏杨版《资治通鉴》则弥补了这一缺憾,精心绘制了大量历史地图,使诸多风云人物各就各位,于精密的历史坐标时空中挥刀舞剑,一展雄姿,演绎千秋历史功罪。
《柏杨版<资治通鉴>》的卖点不仅止于史料而已,作家柏杨也在卖点之內。柏杨,曾经坐过文字狱,写过小说、杂文,《中国人史纲》曾在1985年被列为对社会影响力最大的十部书之一,《猛撞酱缸集》、《丑陋的中国人》称中国文化为发臭的醬缸文化,引起不小的震撼。文字风格辛辣,重批判。喜欢柏杨的读者,就会喜欢《柏杨版<资治通鉴>》,以柏杨这个品牌来带动白话版的卖气。在原著当中,作者司马光附加“臣光曰”来阐述他的心得,而柏杨在翻译版则多加了“柏杨曰”记录他的读史心得,盖不可小看柏杨曰,《柏杨版<资治通鉴>》就是多了“柏杨曰”才更有可读的价值。以上已经提过柏杨的背景,故可猜想得到柏杨会以什么样的笔调来评论历史或评论司马光的“臣光曰”,这是附加的阅读乐趣。
《柏杨版<资治通鉴>》风行世界华人圈,有人说“有华人的地方,都在读这本书”。
本套图书共分为九辑三十六册,每辑为一个发行单位,根据所涉及历史重新设定书名,分别是:第一辑《秦风汉雨》,第二辑《后汉兴亡》,第三辑《魏晋纷争》,以后依次为《南北分立》、《乱世烽烟》、《贞观之治》、《安史之乱》、《晚唐暮景》、《五代十国》。作者简介
柏杨,原名郭衣洞,满族,笔名柏杨。1920年出生于河南省开封市,毕业于东北大学政治系。毕业后,曾任东北《青年日报》社社长、沈阳辽东学院教师。 1949年后前往台湾后,曾在反共救国团任职,后在成功中学、省立成功大学、国立艺专等地从事教育工作,曾任《自立晚报》副总编辑及艺专教授。 1966年任平原出版社社长。妻子倪明华(诗人)主编《中华日报》家庭版,他负责该版《大力水手漫画》专栏。1968年1月13日,因刊出一张漫画,内容是父子两人购买一个小岛,岛上只有他们父子两人,建立一个王国,并由父子两人竞选总统。这幅漫画遭国民党当局情治单位曲解为暗讽蒋介石父子,触怒了台湾当局,定以“侮辱元首”、“通匪”等罪名,于3月4日逮捕了他,判处12年徒刑。这就是震惊当时台湾的“大力水手事件”。 1969年,柏杨被囚禁于台北县景美镇军法监狱,1972年被移送到绿岛感训监狱。 1975年,柏杨因蒋介石逝世减刑三分之一为8年徒刑,但1976年刑满后仍被留置于绿岛,后获释放,共被囚禁9年又26天。 柏杨在狱中身心受到严重摧残。但他的意志并不消沉,在狱中坚持完成了《中国人史纲》、《中国历代帝王皇后亲王公主世系》、《中国历史年表》三部书稿。 1978 年出狱后,台湾当局勒令他约法三章:不准他提往事,不许旧调重弹,不许暴露台湾社会的黑暗,才准他为《中国时报》写专栏。出狱后和女诗人张香华结婚。 1979年,韩国邀请柏杨和张香华出席诗人大会,但台湾当局以政治犯不能出境为理由拒绝。 柏杨主要写小说、杂文,后者成就更高,曾被列为台湾十大畅销作家之一。他的杂文集主要有《玉雕集》、《倚梦闲话》(10集)、《西窗随笔》(10集)、《牵肠挂肚集》、《云游记》等。 柏杨也写了不少小说,可分为三类:第一类为“反共”小说,主要有《辩的天花》、《天疆》、《异域》等;第二类是爱情小说,如《旷野》、《秘密》、《莎罗冷》等;第三类是反映现实的小说,如《怒航》、《挣扎》等,这类小说文笔犀利,深刻揭露台湾社会“人吃人”的本质。 1960年年台湾横贯公路通车前,他曾应邀前往参观及为沿途景致题名,那时最后一站位于“古柏杨”的隧道尚未竣工,他回家后提笔有感,因而用了“柏杨”为笔名,并一直沿用至今。 柏杨一生念过无数个学校,从小学到大学,因屡屡被学校开除,从没有拿过一张文凭,为此还造过假文凭。一生中娶过五个妻子,每一次婚姻都伴随过一段如烟往事。少年时代打过继母,青年时代从过军,和蒋氏父子都有过面对面的经历,多次企图自杀,无数次被学校和单位开除,曾遭遇十年牢狱之灾,在七十年代几乎被枪决…… 柏杨一生著述丰厚,其创作生涯大致可分为十年小说,十年杂文,十年历史,十年通鉴;他不仅是一名著作等身的作家;同时也是思想家,社会观察家和文化评论者;他不但是历史见证人,也是文化改革的行动者。 《柏杨白话版资治通鉴》在台湾被誉为最有价值和最畅销的一部书,《中国人史纲》被列为对社会影响力最大的十部书之一,其中《丑陋的中国人》在当代华人世界中流传最为广泛。《柏杨白话版资治通鉴》在二○一一年迎来了全球发行一千万册的销售量。本次特以纪念的方式再版,也是对广大读者的回馈。这套公认为最适合阅读的白话版《资治通鉴》,从一九八三年第一册出版,至今已畅销近三十年,这是广大读者对《柏杨白话版资治通鉴》的认可。
目前在国内,包括港澳台地区,有许多版本的《资治通鉴》今译,惟独柏杨先生的译本最具独特性。柏杨先生自一九六八年三月因文字贾祸,被判处惟一死刑,关入死牢。后又经几次减刑,柏杨先生感悟人生无常,在他九年又二十六天的监狱生活中,开始潜心研究中国历史,通读《资治通鉴》,在阅读历史中建立了自己对传统文化中糟粕的批驳观点,这些观点也成为了柏杨先生本人在文化转型史上的“里程碑”。出狱后,朋友问起心愿,他说:“我最大的愿望就是将《资治通鉴》译成现代语文版。”怀着这样的梦想,柏杨先生在十年的时间里一心扑到了《资治通鉴》的重新编译工作。查阅了大量史料,不但做了常规的翻译,并且考证出《资治通鉴》的官职、地名的今译,以最直接的方式向读者解释古官职与今官职之间的联系,让读者一目了然。这是柏杨译本中最具独特性的一面。
其次,《柏杨白话版资治通鉴》在学术性与实用性上突出于其他译本的关键,在于对地图的填充。柏杨先生在将《资治通鉴》译成现代汉语的同时,将关键的历史场景在地图上加以“演示”,他查阅大量资料,亲自手绘地图,是为方便读者进行阅读联想,使全书更具备立体感。地图是其他现代译本中缺少的关键部分,也是本套书除“柏杨曰”之外的亮点所在。
此外,“柏杨曰”的出现为读者提供品评历史的新鲜观点,柏杨称自己的“曰”为“不为君王唱赞歌,只为苍生说人话”。所以在“柏杨曰”里,我们可以看到他对于封建专制的批判,对于解决民间苦难的呼唤,对于堕落人性的指责,这些都是柏杨在译《资治通鉴》时的有感而发,也正是这些有感而发才成就了他的批判和反思精神。不了解的人说,以“柏杨版”命名,似乎文过其实,这是司马光的著作,怎么就平白变成了“柏杨版”?但是真正读下来的时候,你会发现柏杨先生是抱着一种谦和的心态去翻译《资治通鉴》的,他曾经说过:“今天我们进入住处发达的计算机时代,我们的社会也由绝对的单一信仰,进入到开放多元的时代。语言结构、思想形态、价值观念、思维逻辑等等演化的速度,比过去要更快速。今天年轻的一代,在计算机的使用中不但出现新的语言甚至发展出图像文字。在有变、有常的生命长河里,我们相信历史是我们人类文化累积的资产,属于恒常不变的湍湍长流,语言文字表达却会随着时代而演变。我相信将来会有不同版本的《资治通鉴》出现,更有不同人物的史观评价,补充‘臣光曰’和‘柏杨曰’。”
柏杨先生认为我们应该从历史的经验中得到教育,得到重塑人生规划的启示。《资治通鉴》被传为“帝王之书”,因为其中所记录的历史事件,可以让帝王在做出重要决策时有所借鉴,所谓“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当今社会有了很大的发展变化,不仅是领袖人物和高层人物,包括我们每个人都会在工作和生活中,不同程度地面对决策、面对选择,而《资治通鉴》在当今社会就是一部很好的处世宝典。在《柏杨白话版资治通鉴》中,柏杨先生为每一个历史关键场景都加注上“柏杨曰”的个人观点,就是为了启发读者在面临自己的人生抉择时,有足够的谋略做出正确的判断。而且在“柏杨曰”的字里行间,我们不难发现,柏杨先生对于历史人物的评价,无论其成功或是失败,他们都是建构“中国历史”功成身退的重要角色,在这些重要角色的成败中,我们完全可以对号入座,发觉自己成败的关键在哪里。
这才是《柏杨白话版资治通鉴》出版的重要意义。
在设计上,我们特别采用柏杨先生的手迹作为《柏杨白话版资治通鉴》的书名,以极简的设计理念来表达《柏杨白话版资治通鉴》抽丝剥茧还原历史真相的本意。同时,与之配套的还有回馈广大读者的纪念铅笔。这套纪念铅笔共36支,上刻有柏杨手书的36册书名以及柏杨先生的名章,此套铅笔采用美国A级香杉木制作,上百年的红色杉木散发出天然原木的幽香,通身漆徽墨色,深沉而雅致,因古代印刷术的印料自徽墨而起,所以这套铅笔的制作亦表达了出版人对古老印刷术的致敬。
在柏杨先生去世两周年以后,万卷出版公司有幸得到柏杨夫人张香华女士的授权,还有在图书设计制作上的大力支持。我们以全新的版本出版发行这套史学宝典,作为献给广大读者的厚礼,以此表达我们对柏杨先生深深的敬意。全新的《柏杨版资治通鉴》计划于2011年5月份全部上市。该版本以台湾远流72册为基础进行了重新的编辑整理,新版共计36册,16开,平装,双色印刷。并配有柏杨先生创作过程的照片、全球发行1000万册礼品等珍贵纪念品。
2010年9月—10月:
《柏杨版资治通鉴》版式设计,以“阅读舒适度”为宗旨,前后经约十次修改、调整,最终定下全新的开本与版式。
2010年10月:
《柏杨版资治通鉴》进入文字录入及重绘地图工作阶段。同月,开始对原版书进行质量检查。
2010年11月:
与柏杨夫人张香华女士及经纪人徐荣昌先生在京会面,讨探图书宣传、营销事宜;
同月,《柏杨版资治通鉴》正式进入排版制作及编校阶段,1、2、3、5、6、7册折校及质量检查问题汇总、合并,并进行全面编辑加工,其中1、2册已返回修改。8、9、10、11、12册折校。
2010年12月:
《柏杨版资治通鉴》进行整体包装设计,先后从30余封面稿中进行筛选,最后台湾设计师林石楠先生的设计样脱颖而出,得到一致好评;
万卷微博开展#微书评《柏杨版资治通鉴》#活动,得到众多新老读者的支持;
全36本排版完毕,5、6、7册返样修改,又有两位资深编辑加入,编审队伍壮大,其余图书都在折校和编辑处理阶段;
订货会所需的数码书、导读手册、宣传画、展架等宣传用品准备就绪;
2011年1月9日,上午10时,万卷出版公司展位,现场揭晓为纪念《柏杨版资治通鉴》发行1000万册而特别制作的收藏铅笔真面貌。
2011年1月:
新年伊始,《柏杨版资治通鉴》的编校工作仍在紧张进行,更特邀资深老编辑加入编校团队;
编辑们积极筹备宣传资料和“假书”,计划在北京图书订货会上使其精彩亮相。在9日的会场上,《柏杨版资治通鉴》文创第一号的36支纪念铅笔揭开了神秘面纱,引得不少书商和读者驻足问询;
在编校小组周会上,大家的主要问题集中在人名和地名的修改上,经过几番讨论已定下标准。小组新购置的权威地图册已经到货,再配合国家行政地区网的官方信息,相信这套新版《柏杨版资治通鉴》的内容将更加精准,也更具参考价值;
万卷微博上开设#柏杨版资治通鉴#栏目,编辑们将编校中发现的历史趣闻、柏杨经典解说以及自己的感悟发到微博上与大家共享,更有编辑将一些古装影视剧与《柏杨版资治通鉴》对比,发现了很多有趣的改编错误,与网友们互动,订正历史。
2011年2月:
月初即是农历新年,但是编校小组的老师们却没得闲。为了保证编校进度,老师们将新到手的稿件拿回家审读,整整一个大长假都在稿纸中度过,节后第一天上班就有老师来交稿了。在此,向大家深深致敬;
编校小组周会上,大家统一了校对地名的方法,个人分审后集中统审,严格把好一校关。在专门组建的QQ群里,大家遇到问题就即时沟通,节约了很多时间;
责编赴北京与文创设计者沟通细节问题,并对文字进行审订。
2011年3月:
东北的三月依旧北风呼啸,这个月的主要工作还是集中在编校上。最忙碌的时候,二校稿会小山似的堆到责编的桌子上,校对老师们愚公移山般埋头“苦读”;
书名最终敲定为“柏杨白话版资治通鉴”;
新版的《柏杨白话版资治通鉴》决定在5月份的哈尔滨书博会上亮相,因此,相关的宣传工作被提上日程。台湾的香华老师计划为该书拍摄一辑专题片,我们的责编也在为该书的宣传筹谋着。
2011年4月:
稿件三校工作陆续展开,责编再三考证着校对老师提出的问题并进行订正;
成书的版式进一步确认、调整,内封的设计也是一改再改,此外,台湾还发来了整套书籍包装盒的设计方案。36本书分装在2个大箱子里,箱子的外观与封面的设计配套,并标明A、B和书名来区分上下套。箱子内为铅笔礼盒单独隔出夹层,每本书还另配了一个透明封套,加上外包装可谓“三层保暖”;
责编亲自到天津的工厂监制铅笔及盒子的制作情况;
新书发布会的邀请、组委会联络、布展协调等工作正在进行,请大家关注5月27日开幕的哈尔滨书博会,关注万卷的新书动态;
月末的时候制版公司突然说出片的胶片由于日本地震和原油上涨问题短缺并涨价,更严重的是商家都在囤积居奇,这对于目前紧张的编校工作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为了保证出版质量,编辑们没有选择CTP,坚持出胶片,并放弃五一假期和时间赛跑;
特别想和大家说的是,月初,我们的某责编W在照顾孩子的时候不慎腰脱,至今仍绑着硬板腰带坚持工作。
2011年5月:
本月开始,《柏杨白话版资治通鉴》新书发布会准备工作接近尾声,发行人员也积极备战哈尔滨书博会。26日,相关领导、编辑、发行人员抵达哈尔滨开始布展工作。柏杨夫人张香华、柏杨文创创意总监徐荣昌、柏杨夫妇挚友陈少荃一行傍晚抵达。28日上午10点,发布会在会展中心307会议室举行,70余位书界同仁及媒体记者到场。张香华分别接受了《生活报》、东北网、《青年报》、《哈尔滨日报》等媒体的访问。
编校工作按部就班地进行,几位编辑轮流到北京工厂核对胶片,目前26本书已经印刷完毕,剩下10本待印。
二十一届全国图书交易博览会在哈尔滨正式拉开序幕,上午10点,由万卷出版公司出版的《柏杨白话版资治通鉴》新书发布会举行。
柏杨,人文大师,著名作家,阅历丰富,曾受过牢狱之灾,但仍坚持创作,著有的《中国人史纲》被列为对社会影响力最大的十部书之一,其中《丑陋的中国人》在当代华人世界中流传最为广泛。《柏杨版资治通鉴》在台湾被誉为最有价值和最畅销的一部书。
据该书责任编辑介绍,万卷出版公司推出的《柏杨白话版资治通鉴》是该书出版至今全球销量突破1000万册的纪念版。本次修订出版《柏杨白话版资治通鉴》,以台湾远流版(原版)为基础进行编校,是目前大陆唯一真实还原柏杨译著的版本。图书书名的设计,采用了柏杨先生译著《资治通鉴》过程中的原稿手书,以此表达大陆读者对柏杨先生的敬意。
另外,柏杨先生的夫人张香华女士也出席了发布会,并与在场的媒体与读者共同回忆了与柏杨共同创作和生活的经历,一一解答了记者对柏杨先生在创作此书时的情况的不解进行了解答,使现场气氛达到了高潮。
据悉,万卷出版公司在出版发行《柏杨白话版资治通鉴》1000万册纪念版图书的同时,也将随书发行同名文创纪念品。读《资治通鉴》(柏杨译)有感:
《资治通鉴》(文言文)计294卷,记录了公元前403(周威烈王二十三年、三家分晋,战国时代开始),至公元959年(五代)共1362年间的文化、政治、经济、历史人物等,是一部足以了解中国政治运作、权力游戏的历史巨著;是古代帝王鉴于往事、资于治道的必读史书。
尊崇儒家正统的司马光,穷其一生著成通鉴是希望皇上能以史为鉴,成就一番作为。例如书里论曰“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四维不张,国乃灭亡”。清朝的雍正皇帝看了就很赞赏,并据此得出了结论“治国即治吏”。如果臣下个个寡廉鲜耻,贪得无厌,那天下非大乱不可。雍正的读后感难道对今天没有警示和借鉴意义吗?不难理解为什么后世多把《资治通鉴》看成是一本智谋的书!
北宋的司马光从48岁开始,耗时19年主持完成了这项编纂大工程。柏杨从1983-1993耗费其晚年10年的心血,将《资治通鉴》译写成白话文,并亲手增绘地图、注入自己的历史观点,将古代历史所有事件过一遍,分析当时形势,实地考察书里提到的古道路、古遗址、古城池,再将司马光的评论一一剖析,得出柏杨曰、变成柏杨版!
柏杨接受采访时说:没人读《资治通鉴》我并不奇怪,我很理解现在的年轻人,不是不想看,而是看不懂,你想,一千年前的文言文,要看懂得翻多少字典啊。
柏杨版《资治通鉴》分成9辑,每一辑8章,总共36本书。如果平均1天看1章,两个半月就能把柏杨翻译过来的这套书看完。但是,在读柏杨版通鉴时一定要清醒地认识到这一点:无论是谁翻译过来的文字,已经被译者消化、不同于原文。例如《红楼梦》三个字翻译成英语至今就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有一种权威的翻译是“石头的故事”,但这还是中国人熟悉的那本书吗?五四运动以后提倡白话文,不少人渐渐就看不懂祖宗的文字了。举个例子,甲骨文“凶”字其实是象形地陷,说明了自古中国就是个一面环水的地陷地震多发国家。祖宗在造这个字时尚且把如此深刻的内涵,浓缩在了廖廖几划里,所以要了解《资治通鉴》,光看白话文版本是不够的,非读文言文版本不可。
有网友如此写道:今天终于把《资治通鉴》看完了,历时一年半。今年刚好三十岁,能够在三十岁前看完这本书,也算是很幸运了。接下来还要再读,精读,通读无数次。看完感觉获益良多,再看别的书,已是如同嚼蜡。记得当初对这本书有兴趣,是因为看了一篇报道,说太祖把这本书看了17遍,甚是好奇,便下载来看,看了第一章,就被吸引住了,以后一有空就看,开始看文言文比较吃力,后来就越看越舒服,今天,终于把最后一章看完了。很自豪。立贴为念。
此网友说的“太祖”指毛泽东,他老人家一辈子读得最多的就是古书,毛泽东的藏书中既有《资治通鉴》的线装本,又有1956年古籍出版社初版的点校本《资治通鉴》(包括随文加入的胡三省注)。他的习惯是在书籍的空白处用毛笔写字作批注,经常针对人物本身发表意见。这两种不同版本的同一史书里,都留有他圈点批画的笔迹和记号。毛泽东晚年曾对人讲,他将《资治通鉴》这部300多万字的史书读过“一十七遍”。他床头放着《资治通鉴》,有不少页都用透明胶贴住,这是一部被他读“破”了的书。
历史是前人的事迹,里面包含了如何为人、为学、为官、为将、为人主的深刻道理,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以史为鉴,退可以修身、齐家,进可以治国、治军。血淋淋的史实,瞬间展现因果的历史长卷,能给我们以真正的人生启迪。广受赞誉的浙江大学郑强教授说“我们漠视历史的价值,总以为楼宇越新越好,但你到法国市中心看看,几乎没有什么新建筑,他们以历史积淀为自豪,而我们以不断地拆楼建楼来折腾自己。 ”所以我们要读历史书,要静下浮躁的心来重视历史的价值。
中国远古时期的帝王写史书,目的是向上天汇报自己的工作情况,因此史书要求必须实事求是。后来,这种宗教淡化了,但写史书的习惯却保留下来了,所以我国有了很多史书。二十四史和《资治通鉴》只是其中很小的一部分(受中国影响,日本、朝鲜、越南等国家都有效仿中国写史书的习惯)。《三字经》这样教导我们:史书虽然繁多,研读时仍需依照次第,才能明白其中的道理。首先要读《史记》,其次是《汉书》、《后汉书》,《三国志》第四,这四种书号称“四史”,内容最为精华,同时还要寻求其他的经书来证实,并参考《资治通鉴》以了解历史的全貌,避免以偏盖全。所以我们要掌握正确的读我国众多历史书的次序。
读柏杨版白话文《资治通鉴》比文言文版本要轻松得多,读下去却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泡一壶高香的祁门红茶,偶遇一个好天气和一个上午难得的闲暇,从凝重的历史长河中去感悟、去超越。红茶的香味渐渐散发,书中的硝烟时浓时淡:自战国时代开始,中国的和平时期总是那么短暂和宝贵,自然灾害总是那么频发和残酷;多少国家兴亡事在决策者一念之间的冲动里埋下因果;而无数冷兵器时代英雄人物的荣华富贵、波澜起伏,伴随他们成败的是数不清的大小战役和堆积如山的尸骨,都在几笔甚至只几个字就带过了,令人唏嘘感慨!有人说黄仁宇(《万历十五年》作者)是大历史的眼光,而柏杨则是拿着放大镜看历史。身为满族人的柏杨往往挖掘的是历史人物的阴暗面,用现代的民主政治观念反思中国古代的历史可能无可非议,但是“柏杨曰”中对清朝过于推崇则难免受到质疑。闲坐小窗读通鉴,满纸烟云指间流。1362年的中国历史浓缩在36本书里面,掩卷长思,中华民族的终极追求大概就八个字:风调雨顺,国泰民安!
读通鉴的充实之余,还有个好处就是在了解朝代更替中修身。人处在世界上,与这个世界的关系不停地在变。如何在恒变中修身?《礼记·大学》指明了道路---“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这是儒家思想传统中知识分子尊崇的信条,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生理想与“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积极而达观的态度相互结合补充,两千多年以来影响始终不衰。
晚年毛泽东总结性地说:“《通鉴》是一部值得再读的好书。有人说,搞政治,离不开历史知识。还有人说,离不开权术,离不开阴谋。甚至还有人说,搞政治就是捣鬼。我想送给这些人鲁迅先生说的一句话:‘捣鬼有术,也有效,然而有限,所以以此成大事者,古来无有’。”知史而明鉴,或许这是毛主席孜孜不倦反复研读《资治通鉴》的最大缘由吧!时值主席逝世35周年祭,翻开第一辑《秦风汉雨》,想当年一代伟人重庆谈判时激扬文字,一首后不见来者的《沁园春.雪》!---“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短短九个字的点评需要精读多少册历史书啊!
长叹一声,手捧通鉴,遥祭往圣先贤! 20110909
附:柏杨版《资治通鉴》总目录如下:
第01章 战国时代 第02章 吞并六国
第03章 楚汉相争 第04章 匈奴崛起
第05章 黄老之治 第06章 对外扩张
第07章 宫廷斗争 第08章 万里征战
第09章 昏君辈出 第10章 王莽篡夺
第11章 全国混战 第12章 马援之死
第13章 燕然勒石 第14章 跋扈将军
第15章 黄巾民变 第16章 东汉瓦解
第17章 赤壁之战 第18章 三国鼎立
第19章 三国衰微 第20章 司马夺权
第21章 八王之乱 第22章 大 分 裂
第23章 民族融合 第24章 石虎肆虐
第25章 苻坚崛起 第26章 淝水之战
第27章 北魏兴起 第28章 十国并立
第29章 刘裕篡晋 第30章 南北朝始
第31章 南北大战 第32章 南齐兴起
第33章 孝文改革 第34章 南齐衰亡
第35章 洛阳暴动 第36章 河阴屠杀
第37章 遍地血腥 第38章 饥死宫城
第39章 禽兽王朝 第40章 北周禁教
第41章 突厥可汗 第42章 南北统一
第43章 官逼民反 第44章 江都政变
第45章 玄 武 门 第46章 贞观之治
第47章 黄金时代 第48章 武曌夺权
第49章 女皇登极 第50章 韦后乱朝
第51章 开元盛世 第52章 范阳兵变
第53章 睢阳之围 第54章 皇后失踪
第55章 泾原兵变 第56章 猪 皇 帝
第57章 元和中兴 第58章 牛李党争
第59章 甘露事变 第60章 大中之治
第61章 黄巢民变 第62章 狼 虎 谷
第63章 军阀混战 第64章 大 黑 暗
第65章 五代时代 第66章 小 分 裂
第67章 千里白骨 第68章 半截英雄
第69章 儿 皇 帝 第70章 横挑强邻
第71章 高平之战 第72章 分裂尾声
打算从今天开始写柏杨版《白话资治通鉴》的读书笔记:柏杨版的《白话资治通鉴》是个好东西,虽然据说柏杨是个台独分子,虽然他执拗地非要把尧舜叫做“尹放勋先生”“姚重华先生”,但如其本人所说,现代的青年的确没有足够的时间和足够的古文修为来读拗口的通鉴。读史可以以史为鉴,可以增强古文文学修养,也可以像读故事一样只是为了好玩,只要不是为了增强古文修养,不去读原本而只是从白话版通鉴读起,大概是性价比比较高的事情。非要讲究读史书原本才算读史,无非是为了增强少数专业人士的优越感罢了。
但即使是白话版的资治通鉴,也未免太厚太长。柏杨版白话资治通鉴一共72本,我从第一本开始读,读到第七本,已经开始觉得读不下去了,因为前面的内容开始遗忘,往往有“接不上头”的感觉,这可能也是看大部头著作的常见痛苦吧。无奈,打算边看边写笔记,以加深印象。既然是笔记,肯定是见识浅薄谬误极多,无非自娱自乐而已。
既然是自娱自乐,当然最好有自己的方式。我的方式是把书上记载的历史,分割成以10~20年为区间的时代,命名为某人的时代,并对时代中主要人物进行评分。评分采用四维制:
A.当世功业;
主要指此人有生之年在国家统一、开疆拓土、促进民生、宏扬文化方面的贡献;最高分不得超过200。
B.后世影响;
主要指此人身后,其开创的局面对后人的影响,侧重疆域、制度、文化上的影响;最高分不得超过200.
C.技能;
指人的个人才华,包括军事、内政、战略、文学、科技等等。最高分不得超过50.
D.私德
指人的个人品德。最高分不超过50.1. 魏文侯时代(前403~前371,共32年)
起于:三家分晋;
终于:魏武侯辞世,魏国内乱。
魏文侯死于前396年,自前403年至前396年,一共仅有7年的表现期间。但这7年时间内,魏文侯光芒四射,使得魏国称为战国初期的超级大国,魏国的优势一直到文侯之子武侯死去而产生内乱后才失去。三晋处于强秦和齐楚之间的中间地带,属于常规印象中的缓冲地带,而文侯凭借其出色的领导,使得魏国在强邻环伺中取得先机。这在某种程度上说明“在德不在险”的说法似乎也没错,不过明智的人不会把本来互补的东西并列起来,显然有德又有险是比较理想的状态,何况险是天然的,德这个玩意是主观的,一个君王青年时期有德,老了不一定有德,他死了以后继任者也不一定有德。
魏文侯的影响一直惠及魏武侯,一直到魏国发生内乱。所以说魏文侯是资治通鉴这本书里出现的第一个大人物。
1. 三家分晋
三家分晋前晋国有四大家族:智、韩、赵、魏。(后来晋没了,所以说“四大家族”是很不吉利的,晋就是这么玩完的,民国玩完了看来很正常啊。)
当时四大家族的头领分别是智申、赵鞅、韩虎、魏驹。
智申把位置传给了智瑶,赵鞅传位给赵无恤。传位的过程分别有个故事。
智瑶是著名的“德胜才才胜德”的案例。智果说,智瑶这个人有五个优点,一表人才、精于骑射、通晓各项技能、文章流利、坚决果断。一项缺点是胸襟狭窄刻薄寡恩。但智申坚决不予理会。于是司马光后面就来了一大段德胜才还是才胜德的论证,关于这段论证,柏杨批评得非常到位,不多说了。光就智瑶后面的表现来说,此人也很难称得上“才”。智瑶上位以后,飞扬跋扈,根本不把其他三大家族放在眼里,当中侮辱人家的家臣,开口就要土地,这样的人无非是一届莽夫罢了,能有什么大才呢?所以智瑶最终的覆灭,显然不是因为“才胜德”,而是因为此人本来就是个草包。
赵无恤同志则是个有心人,长子赵伯鲁次子赵无恤,老爸给了两段话刻在竹简上让学习。结果三年后,赵伯鲁忘个精光,赵无恤倒背如流,而且随手就把竹简从袖子里拿了出来。无论是赵无恤听话也好,好学也好,还有极有心计也好,总之,赵无恤是个有心人,愿意为自己的目的付出大代价,这样的人总是会成功的。
赵无恤有个好爹,赵鞅在的时候曾把尹铎这个人安排到晋阳去,去经营老赵家的老巢。尹铎果然不负所托,搞的不错。赵鞅还生怕儿子不知道,特地交待,晋国有变,莫嫌尹铎太年轻,也莫嫌晋阳太远,一定去投奔。
后来,智瑶挂了,赵无恤把智瑶的头骨当酒杯使,跟赵无恤有个好爹很有关系。所以,拼爹这件事,自古就有之,只是到了现在,不知为何拼得这么庸俗。
智瑶找韩虎、魏驹要领土,两人气得发疯,但每人都给了一个万户人的城市给智瑶。(假设一户五口的话,那么就是五万人的城市,据说战国时期七雄平均人口在300万左右,考虑到三家分晋之前每家实控范围远较七雄时期少,那么或许当时每家也就不到200万人口,那么白送一个5万人的城市,还是肉痛的。)然后智瑶又找赵无恤要,赵无恤不给。智瑶大怒,联合韩魏两家攻击赵家,赵无恤自然被打得屁滚尿流,退守晋阳。晋阳虽固,但以一城之力抵抗三家练手,自然还是屁滚尿流,智瑶掘开汾水,赵无恤继续汾滚尿流。
然而就当智瑶沉浸在得胜的喜悦中时,韩赵魏三家密谋了,后来的故事比较简单,三家约定日期同时反水,智瑶一命呜呼。
2. 魏国崛起
魏文侯魏斯,从通鉴的记载来看,符合雄主的基本特征。
(1)恪守信用 与大臣虞人约好出猎,虽然下雨,仍冒雨亲自前往告诉大臣改期。
(2)容人之量 被任座当众顶撞,虽然也恼怒,但经翟璜提醒后,能够立即下阶迎接。
(3)田子方敢于当面教训魏文侯的儿子魏击,贫贱的人无可失去,富贵的人哪敢骄傲的至理。这段话简明扼要,通俗直接,绝对精辟。
(4)通过李克和翟璜的对话,可以大概知道魏文侯当时的幕僚团队。魏成(后被任命为宰相)推荐三位高人——卜子夏、田子方、段干木,魏文侯把他们尊为师傅;翟璜推荐了吴起、西门豹、乐羊、屈侯鮒、李克。李克认为,魏成推荐的人,魏文侯尊为老师,而翟璜推荐的的五个人,魏文侯用作部属,因此魏成更适合做宰相。翟璜大惭愧。当然,从今天来看,似乎翟璜推荐的五个人更加大名鼎鼎,尤其是吴起,成为后世用兵如神的代名词,而西门豹和乐羊也有典故流传后世,倒是卜子夏、田子方、段干木几个人,仅有一些言论流传后世。当然,在遥远的今天,无法对魏成三人组和翟璜五人组的贡献做一个准确的衡量,因为虽然翟璜五人组功名赫赫,但或许魏成三人组的循循善诱,成就魏文侯这个一代明主。无论如何,总的来说,当时魏文侯礼贤下士知人善任,组建了一支堪称豪华的幕僚团队,这使得魏国得以充分利用其地处中原、人口密集、生产力发达的优势,在战国初期处于优势地位。
(5)攻陷中山 这是战国时代第一起兼并战争,中山毫无还手之力,魏国实力,可见一斑。
(6)中立于韩赵之间 互不得罪,使得魏国同时得到两国的尊重。
3. 混乱的战争
看战国时代最头疼的就是你打我我打你,今天张三打李四,明天张三李四又合伙打王二麻,岂止一个凌乱了得。
前401年
秦军进攻魏国,未写胜负,应该是打了一场遭遇战,互相伤亡不大,秦军知难而退。
前400年
三晋联军进攻楚国,未写胜负,恐怕战国也不大,不过以当时三晋之强,而楚国尚未崛起,三晋恐怕还是多少占了便宜。
郑国攻击韩国首府阳翟。首府被攻,看来韩国实力相对是不咋样的。
前398年
楚国大军围攻郑国首府新郑。两年前抄韩国的老家,今年老家就被楚国抄,郑国这两年真不安生。
前394年
齐国攻击鲁国,占领最邑。鲁国比较悲催,身为周王室最为嫡系的封国,并拥有孔子这样的大师(或许尊崇礼教的孔子出生于鲁国,是一种必然),自尊心肯定是很强的;但身边有个强大的齐国,更悲催的是战国时代齐国似乎一直没有太大的精神追求,所以蹂躏鲁国就成为一项重要课题。
前393年
魏国攻击郑国。实力强就是好,想打谁就打谁,只是不知道有没有战国。
前391年
秦国攻击韩国,占领6个村庄。韩国在战国七雄里面,似乎一直是个小受……(百度上说起因是三晋要合伙打楚国,楚国被打得屁滚尿流,所以无奈重金贿赂秦国请秦国出兵袭击三晋中最弱的韩国。恐怕三晋当年强盛,着实有些欺人太甚。)
这一年齐国原国君被田氏家族放逐了。
前390年
秦国和晋国会战。(不清楚是晋国还是三晋之中的哪一家,似乎是魏国。)
齐国攻击魏国,陷襄陵(山西临汾)(应该是趁着秦魏大战)。原来在魏国强盛的时候,齐国就敢虎口拔牙,看来之后庞涓被孙膑再三爆菊也就很正常了。
鲁国在平陆(首都曲阜附近)击败齐国军队。(齐国国君:吃饭睡觉打鲁国……)
前389年
秦国攻击晋国(仍然不知道是哪一个晋)。(继续百度,原来这就是注明的阴晋之战,秦国发倾国之兵攻魏,魏武侯亲自到场劳军,吴起大发神威,取得辉煌战果,大破秦军,挺进关中,横扫西河)
齐国和魏国举行友好会谈,魏国君同意向联合国(周王室)提交申请,准予齐国加入联合国并担任常任理事国。(田氏驱逐原国君,生米已成熟饭,但还是需要有个名分)。魏国同意。这个事情很耐人寻味。第一,说明魏国当时还是比较有地位的,我猜类似于今天中国加入WTO需要先跟米国谈,可能因为当时魏国实力还是冠绝七雄。但另一方面,前一年魏国刚被齐国攻占了一个城市,今年却送了齐国一个大人请,实在是奇哉怪也,不知道里面是不是有别的交易,还是魏国乐于做活雷锋。(通鉴说的太过简略,百度之。似乎是魏国凭借一系列战争,声威日隆,本次可能是为了向诸侯显示自己操控天下的实力,但无论如何,如果齐国这次没拿点什么实惠的东西出来,魏国又应允,实在有点说不过去。)
前387年
秦国侵入蜀国,占领南郑。秦国扩张的开始,占了蜀地之后,秦国开始有足够的物力为未来的爆发做基础。
前385年
齐国攻击鲁国。齐国国君继续吃饭睡觉打豆豆……
韩国攻击郑国占领阳城,又进攻送过,俘虏宋国国君。韩国终于在小国面前威武了一次~~
前383年
秦国攻击赵国,在兔台大败赵军。秦国尚武,看来在商鞅变法之前,秦军的战斗力就不错。
前380年
齐国攻击燕国,占领桑丘。反正齐国的两个邻居燕国和鲁国日子一直都不太好过。
三晋联军攻击齐国,抵达桑丘。看来齐国这么嚣张,三晋有点看不下去了。这是三晋第二次联合行动了,看来三晋最初还是比较团结的。
前379年
赵国突袭卫国,失败。看来赵国在胡服骑射之前,跟韩国一样,都是打酱油的角色。三晋的核心,毫无疑问,是魏国。
前378年
狄部落在浍山大破魏军。魏军依然很活跃,但似乎战斗力已经不如文侯时期。
三晋联军在此攻击齐国,军抵灵丘。三晋当时俨然世界警察呀。
前377年
蜀国攻击楚国,占领兹方。战国充满这样的事情,小国也爱威武自强,有时候也能摧城拔寨,只是到最后还不是被大国一掌拍死。所以萨达姆卡扎菲这样的人,自古都不缺。
前376年
韩赵魏再次联合行动,罢黜晋国国君,瓜分晋国最后一块国土。三晋当年真活跃~~
前375年
韩国攻陷郑国首都新郑,并把首都从阳翟迁到新郑。25年前郑国还能攻击韩国首都,现在郑国的首都成了韩国的首都。让我想起猎人、熊和皮大衣的笑话了。“这真是家家都有本难念的经,人人都有难言之苦。你需要皮大衣,而我却需要饱餐一顿。你冷,我饿,都有苦衷,难道我们就不能想一个更好的办法而非要动刀动枪么?”于是狗熊攀着猎人的肩膀一同走进森林中去磋商去了。一小时后狗熊挺着大肚子独自从林中走出,边走边向着凸肚用手拍拍道:“如何,小老弟,穿上我这件熊皮大衣够暖和的吧?怎么样?办法总是会有的,你看你,现在不冷了,我也不饿了,真是两全齐美。”
前373年
燕国在林狐击败齐军。鲁国攻击齐国,陷阳关。魏国攻击齐国,军抵博陵。让你吃饭睡觉打豆豆,豆豆反抗了吧,还把世界警察招来了。
前372年
赵国攻击卫国,占领首府附近73个村落。魏国在北蔺击败赵军。魏国威武,继续做世界警察,亲兄弟也要教训。
前371年
魏国攻击楚国,占领鲁阳。魏国继续想打谁就打谁……哪个年代都有国际警察和国际流氓的,而且一般来说二者可以划等号。
总结一下,就是魏国打过中山,打过秦国,打过齐国,打过赵国,打过楚国,还打过狄部落,总之是拳头大好说话。这个时代魏国还是很强悍很活跃。这在我看来,还是要归功于魏文侯留下来的家底。
4. 吴起
如果说魏文侯是这本书第一个贤君,吴起就是这本书提到的第一个良将。吴起是个悲剧人物,为了避免通敌嫌疑杀妻以自清,结果又被人说没人性;帮助鲁国战胜齐国,结果不容于齐国;帮助魏国称霸一时,又被小人构陷(这时已是魏武侯时期,魏武侯魏击不如他老爸魏斯,由此可下定论矣);帮助楚国提升国力,楚悼王死后又被反动贵族清算,最后在老王尸体边被乱箭射死。
吴起与魏击的舟上谈话,很有见地。原来“在德不在险”不是宋朝那帮脑残文人的发明,至少在吴起时代,吴起已经鲜明地提出了这个理论。只不过吴起不光知道在德不在险,还知道在实战中充分利用险要的地势。
魏国任命田文做宰相,吴起对田文的质疑,说明了吴起的才能。吴起列举了指挥军队、理政安民、威慑外国三大贡献,田文均承认不如。仅仅是因为吴起太能干太卓越,才不能在原国君新丧的时候做宰相。吴起之强,魏国对吴起的不信任,在此都得到充分体现。
前381年,楚悼王世事,吴起遭到报复。
吴起文武全才,一心为公,体恤士卒,战无不胜,最后却落得如此下场,真是大大的悲剧。如此的悲剧就这样一次又一次地在历史上不断重演。政治是黑暗的,政治斗争中输得最惨的,永远是这类才华出众却不愿勾心斗角的人。
5. 聂政刺侠累
聂政刺侠累,发生在前397年,也即韩国被郑国攻打后第三年。从文字描述来看,聂政比荆轲要酷很多,突袭而入,迅雷不及掩耳盗铃,秒杀侠累后还有充足时间自残。聂政的姐姐也不是白给,弟弟啊,我怎能贪生怕死,使你埋没英明?聂政姐弟俩都是猛人。春秋战国时代为何到今天还有很多怀念,因为在文化方面百家争鸣,在威武方面猛人辈出。猛人辈出啊!
6. 魏武侯辞世,魏国内乱
前371年,魏武侯魏击挂了,也没安排后事。所以他的两个儿子魏罃和魏缓开始争斗,魏国内乱。
7. 总结
这32年,是魏国霸权的时代,魏文侯无疑是霸权的缔造者,如果魏文侯的后世能像他一样英明,那么可能根本不会有秦国什么事,可是魏国实在是富不过三代。魏武侯虽然武功卓著,可是总体上看来还是缺乏其父的高瞻远瞩,用人方面也存在缺陷,比如让盖世之才吴起在他任上溜走,实在是魏国的巨大损失。另外魏武侯时期三晋同盟开始瓦解,魏国树敌太多,都是缺陷。但无论如何,魏国底子毕竟厚实,在武侯时代,国力仍有上升。但到了魏惠侯魏罃时代,则被齐国两次重击,从此一蹶不振。魏家三代,一代不如一代;反观秦国,似乎一直没出什么昏君,最后取得天下,难道不是理所应当?秦国为啥能保证这一点,像个谜一样。柏杨版的《白话资治通鉴之八王之乱和大分裂》翻过、读过,走过,N遍了,里面的人名只混了个脸熟,乱哄哄一头雾水。所谓好记性不如烂笔头,遂重拾当年做课堂笔记的精神,提起笔(现在还有什么笔,笔记全靠敲)将西晋政权迭代的顺序梳理一番,作为记忆的主干,且是颗粒度很粗的主干,至于其繁枝茂叶,如各郡、州的权力交替,各处民变,匈奴胡人各族的动乱,事件密密麻麻遍布整个西晋时期,就无法收纳罗列了。
梳理如下:
265年,曹魏曹焕将皇位禅让给晋王司马炎,晋王朝政府成立。289年,晋灭东吴。
290年,司马炎逝世,白痴太子司马衷继位,杨骏当权(司马炎的老丈人)
291年,司马衷的老婆贾南风政变,灭杨骏三族,汝南王司马亮掌权辅政—贾南风二次政变,借楚王司马玮之手灭司马亮,再灭司马玮,贾南风专权。
自291至300年期间,除了几场部落叛乱和民变、天灾外,没大事件发生。贾南风虽然凶恶奸险暴戾,但仍懂得用人(张华),所以在这数年里国家平静无事。书中对这几年的记载字数不多,292、293、294的事件还各自凑不满一页。同下来记载了18页事件的304年比,可见历史越简单的时代越安宁。
300年,因赵王司马伦挑拨,太子司马遹被贾南风派人杀害(乘他上洗手间时突然闯入用捣药的铁杵猛击。尽管场面血腥,但我为啥看了想笑,乘人上洗手间行事,下三滥啊)赵王司马伦、孙秀发动政变,囚杀贾南风(被喝混有黄金碎末的毒酒毒死。想不通黄金碎末怎会要了命,最多胃结石、便秘而已。最近新闻卫计委就金箔入酒征求意见,贾南风在这方面最有发言权了)
301年,司马伦废司马衷,篡夺帝位—司马冏、司马颖、司马乂、司马颙起兵勤王—司马伦失败被自杀,司马衷复位—齐王司马冏入洛阳当政。
302年,长沙王司马乂和司马冏在洛阳混战,司马冏被擒斩首。中央政府大权落在司马乂手中。
303年,司马颖联合司马颙围打洛阳司马乂,司马乂挟皇帝司马衷回击,双方混战攻守坚持了半年。
304年,洛阳城内的东海王司马越(司马衷堂叔)突然政变,逮捕司马㐅,交给对方司马颖的将领张方,被张方用烈火烤死(司马乂惨哭之声传播营外,连张方的士兵都吓哭了。看到这段我整个人都不好了。)司马颖获胜入洛阳当政。张方离开洛阳回军时,顺手掳掠洛阳一万余人口当军粮,沿途把人肉掺杂在马肉牛肉中吞吃(又是张方,这个进化不完全的怪兽胚胎,想必现在还在地狱受罚,地球毁灭那天都出不来了)。司马越又密谋突袭司马颖,司马颖逃回他的大本营,司马越挟司马衷御驾亲征邺,失败,乱军中司马衷身中三箭跌下马车满地打滚,被司马颖夺回,留在邺城。张方又打进洛阳(司马衷这个皇帝当得好痛苦,兄弟们打架都不忘带上他这个吉祥物。凭他的智商本是人畜无害的,如果只当个亲王混吃等死,命运就不会如此多舛。只能怪他的父母不能直视自己儿子的不足,以为弱智是种敦厚朴实的气质,硬把他送上皇位这把电椅)
幽州刺史王浚勾结鲜卑族,攻克血洗邺城,司马颖仓促出奔,带着皇帝司马衷逃向洛阳(众人由于出发紧迫,没有人携带路费干粮,结果让皇帝亲自出面同唯一一个带钱的宦官借钱买饭吃。这位宦官的私房钱刚好藏在被套里一起带走。晚上司马衷又跟他借这条被套盖。笑死。在众人慌张失措时,他仍能冷静淡定带上私房钱和被套出逃,是个人才。题外话,几遍翻下来,能一眼记住的都是这些匪夷所思的奇葩事迹)
留守在洛阳的张方迎接司马衷等人入洛阳。张方控制了中央政府。十月,氐族流民李雄在成都称王,成立成汉帝国。中原自此进入大分裂时代的五胡乱华十九国时代。
匈奴刘渊乘乱在左国城自称王,立国汉,后改为赵(汉赵帝国共存续27年)张方不愿留在洛阳,将洛阳皇宫洗劫一空后,劫持皇帝司马衷前往长安。留守在洛阳的官员组成留守政府,称东台,长安司马颙挟持皇帝司马衷重组中央政府,称西台,执掌朝政(这里要提下可怜的皇后羊献容,一直被各方势力立了又废废了又立N次。这次司马衷被抓到长安,她当时作为废后被遗漏在洛阳。于是洛阳的东台政府重立她为后,作为发号施令的凭借。而长安的西台隔空宣布废黜她的后位。这已经是她第三次被废黜。下来还有N次,可见当时皇权的无力和混乱)
305年东海王司马越起兵勤王,同司马颙争夺对皇帝司马衷的控制权,中原再次陷入混战,司马越胜,迎司马衷回洛阳—
306年司马颖在邺城被杀。八王之乱结束—司马衷吃饼中毒死(好可怜的老实人,吃个饼都会死,当然是司马越干的)—皇太弟司马炽登基,司马越主政。
307年为永嘉元年,永嘉年间以大乱留名后世—司马睿、王导镇守江东建业,靠王导周旋,交结江东士族,同当地人民群众和平共处。中原人士避乱江左,北人南渡开始增多。
308年刘渊称帝,石勒、王弥为其大将军(石勒在305年尚是个被贩卖的奴隶,后做强盗。直至投靠刘渊后事业才走上正规)
309年永嘉3年,大旱,长江黄河断流,司马越变相软禁晋怀帝司马炽。西晋内讧。汉赵国刘聪(汉赵帝刘渊之子)攻打晋洛阳惨败
310年汉赵国刘渊去世,太子刘和继位后蓄谋诛杀各兄弟,反被刘聪杀而代之。刘聪、石勒逐个攻打洛阳外围据点,包围孤立洛阳。全国各地民变四起—司马越抛弃晋帝司马炽,带领晋朝的主力部队和主要政府官员逃离洛阳前往许昌。洛阳登时失去防卫力量。(城内警力不足,治安失控大乱,再加上灾荒饥馑,到处打砸抢,连金銮殿上都有人倒毙。政府部门自行武装,挖战壕、建碉堡。这些皆是发生在洛阳城内)
311年司马越忧惧成疾病死于半路,十几万追随的大军和政府官员群龙无首(无人敢当头羊)被赶到的石勒在半路围猎射杀、俘虏,无一漏网。再次证明西晋各位亲内斗在行、对外无能。(当时被抓的还有全国武装总司令王衍,被处死前面对自己的人生做了客观总结:如果过去不清谈、不崇尚浮华,至少不会落到今日这种下场。最后和一班贵族同僚被石勒推倒土墙压死。这种不见血的死法还是石勒对名士的优待)
汉赵帝国对洛阳发动总攻,洛阳陷落,晋皇帝司马炽被俘。(陷落前的洛阳已经到了互相格杀吞食尸体的地步。皇帝司马炽连皇宫都逃不出去了,一行人刚踏上街道就受到盗匪的抢夺攻击,只好龟缩回宫里等城陷,期间依靠粮运指挥官外出抢夺粮食回来转献给皇宫。这画面何其怪诞……)
313年,怀帝司马炽被汉赵帝国刘聪处死。太子司马邺在长安登基,继承晋国帝位
316年汉赵帝国大司马(最高指挥官)刘曜进逼晋首都长安(长安内城百姓饿死一半,互相格杀吞食尸体),晋皇帝司马邺投降,被带回汉帝国首都平阳,次年被杀(其实司马邺这个皇帝当得很窘迫,当其时长安城里只有四驾牛车,百官需自己采野稻维生,且晋国领土上的城池及地方势力早已不再理会司马邺领导的中央政府)
317年,在江东建康的琅琊王司马睿登晋王王位。
318年,晋愍帝司马邺被杀消息传到健康,司马睿正式登基晋帝位,在健康成立晋国中央政权。至此进入东晋。曾在央视《百家讲坛》主讲《资治通鉴》的复旦大学历史学系副教授姜鹏出版了新著《德政之要——<</span>资治通鉴>中的智慧》。该书甫一出版,即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与热烈反响。近日,正在美国哈佛大学访学的姜鹏就《德政之要》出版,通过电子邮件接受了本报记者的专访。
《资治通鉴》是政治家笔下的历史
读书:您的新著《德政之要——<</span>资治通鉴>中的智慧》受到读者的普遍关注与好评。请简要介绍一下这本书的特色及撰写经过。
姜鹏:自十九世纪后期中西文明冲突以来,对于如何面对新的变局,思想界有各种不同的声音,形成了不同的思想流派。但无论具体争辩怎么变化,其中有一条主线是非常鲜明的,即如何在中国和现代(西方)文明之间寻找平衡。因为中国是太有传统的国家,而且是有数千年文明历史的大国,放弃自身文化本位对很多人来说是不可接受的选择,但我们又不可能拒绝现代化与全球化,所以在学习西方与保持自我之间的平衡就显得格外重要。一百多年前的中体西用说,上世纪三十年代的整理国故,改革开放以后至少出现过的两波传统文化热,都能说明这一点。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实力增强,国际话语权加重,国民的民族自信心得以恢复。这种情况下,重新认识传统的呼声也随之增强。最近,屠呦呦先生获诺贝尔奖所引发的热议,事实上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这种情况。拥护传统者强调,屠先生的成就建立在传统中医药学基础上。延续五四以来启蒙思想者认为,最终成果是通过现代西方科学实验方法取得的。这样的争辩是好事,促使我们认真对待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各自的价值。
在思想资源的开发上,重视传统与引介西方两条络脉,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也是同时存在的。介绍西方经典与思想前沿的步伐一直没有停止。比如曾影响一代人的“走向未来丛书”,以及近年来随着出版业发达而更为活跃的各类译丛。从传统文化或国学的角度讲,虽然不同阶段音符强弱有所区别,但整体看,呐喊的声音一直未曾断裂,且近几年有越来越强之势。各类国学讲座、国学社团、国学读物遍地开花。
《资治通鉴》作为中国传统最为经典的著作之一,照理说应该得到重视和普及。可能是因为这部著作篇幅巨大,以及其主要内容和政治治理有关,这些年来,在各类传统文化普及工作中,对《资治通鉴》的介绍虽然有,但还远不能和这部书的历史地位相匹配。基于这样一种认识,我近几年来一直致力于《资治通鉴》的研究和普及工作,试图针对不同的读者群体,撰写一批各有侧重的《资治通鉴》普及读物。《德政之要》是其中的一种。
对于今天的读者来说,阅读《资治通鉴》的确不是一件轻松事。不仅因为现代人比古人更为繁忙,也缘于对古文有一定隔阂。为了让现代读者能更多地了解《资治通鉴》这部伟大的著作,继续让沉淀的历史智慧发挥作用,为今人提供更多参考,我们撰写、出版了这本小书,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由于《资治通鉴》涉及的内容太广泛,我们只能精选一部分,按主题进行编排。每个篇目都是引用《资治通鉴》或相关典籍的原文在前,用白话文撰写的解读、分析在后,希望以这种方式让现代读者更加便利地进入到古代典籍中去。
读书:司马迁的《史记》与司马光的《资治通鉴》被誉为中国传统史学的双峰巨著。如果从文字的可读性而言,《史记》中诸如“鸿门宴”、“萧何月下追韩信”等故事以其情节曲折生动而早已广为流传,以此作为素材更易达到普及传统文化、以史为鉴的目的。您能谈谈这两部巨著的不同点以及您选取《资治通鉴》作为解读素材的原因吗?
姜鹏:我曾和朋友们开玩笑说,睡眠不太好的朋友,每晚临睡前读书,千万不要读《史记》。因为里面的故事太精彩,被吸引住后手不释卷,更容易失眠。要催眠,一定要在床头放《资治通鉴》,保证翻不到三页就睡着。
我曾用一句话来概括《史记》和《资治通鉴》的区别:《史记》是文学家笔下的历史,《资治通鉴》是政治家笔下的历史。《史记》中的故事总是跌宕起伏、波澜曲折。除了“鸿门宴”,还有脍炙人口的“荆轲刺秦王”、“赵氏孤儿”等故事。但后代很多史学家曾指出,这些著名的故事里都有不实之处。比如,关于“赵氏孤儿”的记载,不仅与《左传》出入很大,且《史记》本身的说法也有自相矛盾处。又比如,近年新出土的材料证明,司马迁描述的秦二世和他的哥哥扶苏之间的政治斗争,不一定是事实,秦二世很可能的确是秦始皇临终前指定的继承人等等。诸如此类的质疑很多。司马光也批评司马迁喜欢猎奇,往往采用一些能调动人们阅读欲望的故事。应该说,司马迁的确很懂得写作和揣摩读者心理的技巧,放在今天肯定是一位非常成功的畅销书作家。
《资治通鉴》作者司马光,无论其个人身份还是写作目的,都与司马迁有着巨大区别。我们今天提起司马光,一般都重点强调他是位史学家,当然也知道他小时候砸过缸。但当我们尝试着回到司马光所生活的时代考察他的身份,我们会发现,对于那个时代的人来说,司马光更重要的身份是当时最大的政治家之一。司马光二十岁考中进士,此后历仕北宋中期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最后薨在宰相的位置上。他的政治思想、政策取向对不对,可以另外讨论。但无疑,在中国古代最著名的历史学家里面,他是最懂政治的。
他编写《资治通鉴》的初衷,也是为了让历史给未来提供借鉴,以迎来更好的政治。宋神宗为《资治通鉴》所作的序中写到:“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以往事为鉴,有助于归纳、提炼治国的道理,这就是“资治通鉴”书名的由来。以提供治理经验为目的,以政治家的眼光重新选择、解释历史,这就是《资治通鉴》最大的特点,有别于以往的所有史学著作。
我在《德政之要》的序言里,曾以刘邦晚年废太子案为例,分析同一个故事在《史记》和《资治通鉴》中的讲法有何不同。这种不同非常好地体现出司马迁和司马光之间的身份差异:文学家和政治家观察历史、讲述历史的角度往往会如此不同。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参看。
“德政”与“法治”是相互补充、相辅相成的关系
读书:您的新著取名《德政之要》。德与政,前者属于道德学的范畴,注重对善的追求、自身修养的提高;后者属于政治学的范畴,涉及法治、规则或制度等。如何理解“德政”?“德政”与过去常说的“仁政”有何区别?
姜鹏:这里的“德政”,事实上指的是一种治理模式。在中国古代,贤人政治是主要的政治模型,很多时候也是一种有效的治理模式。古今中外出现过很多治理模式,“德政”是其中一种。
我不太同意现在很多人的看法,一提起“德政”,以为就是翻封建时代的旧古董,并认为它与“法治”潮流是相抵触的。相反,我认为“德政”与“法治”应该是相互补充、相辅相成的关系。即便是在现代社会里,强调“德政”,同样有其意义。
“德政”与“法治”从来不是非此即彼的关系,更不是相互排斥的关系。很多人一听到“德政”,就以为是要以“人治”代替“法治”,神经过于紧张了。法为善法,离不开人;人为善人,离不开德。不管人多坏,冰冷理性的法制都能自我运转,并将社会治理好,只是一个神话,事实上并不存在。一个好的社会,一个强调法治的社会,同样离不开人的道德基础,古今中外莫能例外。
司马光重视法治,这是《资治通鉴》最大的特点之一。我们在《德政之要·治道篇》里特别安排了“依法治国”一节,阐述《资治通鉴》的法治理念。但这并不意味着司马光是传统意义上的法家。只见法不见人的条文形式主义,恰恰是司马光批评与反对的。由于篇幅原因,这一点我们在《德政之要》里没能重点展开。我在另一本解读《资治通鉴》的著作《帝王教科书》里分析过商鞅的案例,指出《资治通鉴》总结商鞅失败最重要的原因,就是不懂得执法为人的道理,眼中只有法令条文本身,而没有人的价值存在。这是非常可怕的。司马光能认识到这一点,说明司马光的法治思想,比传统法家更为深刻。
读书:俗言“少不读水浒,老不读三国”,因为大家认为《三国演义》充斥着权谋类的智慧。“《资治通鉴》中的智慧”,与这类权术谋略类的智慧有何区别?
姜鹏:我在《德政之要》的序言里专门讨论过这个问题。
历史上有些名人曾批评史书是“相斫书”,就是专讲打来打去、算计来算计去的书,朱熹、梁启超都发表过类似看法。这个观点影响到今天很多对传统文化有偏见的人,这些人中多数没仔细读过《资治通鉴》或相关的经典著作,一听到有人提《资治通鉴》这类书,就会忿忿地说,里面都是中国历史上的阴谋大荟萃,我们的传统都是糟粕!我在讲学过程中,多次碰到这种情况。作为一名传统史学的忠实粉丝,每次听到这样的言论,我都非常愤懑,但作为学者,我必须耐心地向他们解释,这个观点是错误的。
朱熹和梁启超发表这样的言论,有特殊的语境,因为他们都有论敌。朱熹的很多重量级论敌,当时都以浙江地区为活动中心,形成了南宋时期非常重要的浙东学派,往下又可以细分成金华、永嘉、永康等诸多支脉。这些学者的共同特点,都是重视研究历史,重视史学的经世致用功能。通过对历史上政治、制度的研究,来提高人们对当前环境的认识,并尝试着将这些知识运用到改革现实弊政上来。朱熹和他们在知识论和政治观点上有很多分歧,所以经常批评浙东学者痴迷于史学。梁启超对传统史学的批评,则是立足于清末民初的知识更新,希望改进人们对历史的认识来推动民族进步。
事实上,无论是朱熹还是梁启超,他们本人都对传统史学有精深的研究,而且都对《资治通鉴》评价极高。朱熹曾把《资治通鉴》改写成《资治通鉴纲目》,以传达自己的历史、政治理念。梁启超则称赞《资治通鉴》是中国历史上最成功的政治教科书。
很多时候我们只是片面地了解名人的只言片语,就在一些重大问题上做出极端判断,这是非常危险的事,比如在如何对待《资治通鉴》这类传统史学著作的问题上。《资治通鉴》汇总了历史上的重大政治事件,里面当然会牵涉到很多政治纷争,但仔细读过这部书的读者就会知道,这里面不仅没有半点“阴谋论”的痕迹,而且恰恰相反,司马光始终在引导人们,凡事必须走正道。歪门邪道、小聪明,有时候虽会给人带来一点眼前利益,但从长远来看,必然是失败的。
《资治通鉴》用历史长河中的无数事例来证明这一点,通往光明和永久性成功的,只有一条道:那就是正道。什么是正道?凡事不能唯利是图,小到个人行为举止,大到国家方针政策,都必须符合公是公非,等等,其内涵可以很丰富。我们这本书的各个篇章里,选择《资治通鉴》的一些段落对这些问题加以具体说明,不在这里展开。这就是我们要谈的第一个词:格调。《资治通鉴》是一部格调很高的书,它告诉你人类历史上积淀下来的真正的智慧,而不是一部汇集小聪明、小计谋的故事丛林。这是一部沉淀着千余年古人智慧的史书。
读书:如您所述,司马光编著《资治通鉴》,是为了给皇帝等国家高管提供历史参考,便于他们汲取历史经验以提高治理国家的水平。那么,对于更多作为普通大众的读者来说,《资治通鉴》的阅读价值如何体现?
姜鹏:这个话题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谈。
首先,我们必须承认,《资治通鉴》的编写,的确是以治国理政为核心内容,以建构一个良好的政治、社会环境为目的。用梁启超的话说:“例如《资治通鉴》,其著书本意,专以供帝王之读。故凡帝王应有之史的智识无不备,非彼所需,则从摈阙。此诚绝好之‘皇帝教课书’。而亦士大夫之怀才竭忠以事其上者,所宜必读也。”(《中国历史研究法》)我们今天处于一个全新的时代,已经没有帝王,也没有士大夫了。那我们还有学习《资治通鉴》的必要吗?当然有。不管时代怎样变化,社会管理总是一个复杂的问题。我们可以通过《资治通鉴》归纳出很多治理国家、管理社会的一般规律。抛开帝王和士大夫这类特殊的个人身份,今天在不同工作岗位上的人,仍然能从《资治通鉴》中汲取丰富的管理智慧。
而且,除了治国理政之外,《资治通鉴》同样注重人的修养。一个良好的社会,必定是由具有良好素质的人组成。所以我们选编的时候,是以修身、齐家、治道三大主题进行编排的。希望这样的解读,能在注重道德净化的今天,对提高广大干部群众的素质有所帮助。同样希望它能在生活、工作各方面,为今天的读者提供借鉴与帮助。
其次,我们可以从阅读本身的意义来讨论这个话题。人类一直在进步,尤其在现代社会,科学技术的发展让我们的生活日新月异。但就人的本性、基于人性核心的人类活动而言,大概自有人类文明以来没有太大本质性的变化。我们通常说的“太阳底下没有新鲜事”,正是从这个层面来理解人类历史的。也正因为如此,已经成为过去的历史,才会对生活在当下的人们仍有借鉴意义。因为我们能见识到的人的基本情感、思想与行为,几乎在古人那里都发生过,所不同的只是在于今天的人能够凭借更先进的技术条件来表达自己。但要在丰富的人类历史中提取其最精华的部分,并理成有头有绪的系统,是一项非常复杂的工作,尤其是对中国这样历史悠久且具有很强延续性的国家来说。完成这项工作,需要渊博的学识、深刻的思想、丰富的社会阅历、卓越的洞察力,以及一丝不苟的精神和持之以恒的毅力。
无疑,在所有传统史籍中,能真正做到这一点的,只有《资治通鉴》。对于读者来说,没有任何一部史书能像《资治通鉴》那样,让你读完之后感觉到真正将千余年的历史因革、兴衰成败洞然于胸中,这就是《资治通鉴》的力量。
古人常说“腹有诗书气自华”,诗书能陶养人的性情、增加人的气质,那么像《资治通鉴》这样的史书,必然能使人胸有千沟万壑。已有的历史,复杂的变化,头脑中储存了无数这样的知识,必然增强人的思考能力和判断能力。一批伟大的人,用尽他们的生命来书写一部沉淀着千余年古人智慧的史书,必然能给读者带来更宽广的视野、更高大的格局。
修身、齐家、治道,《德政之要》内容的分类依据及取舍标准
读书:全书分为修身、齐家、治道三部分,这应该源自《大学》中“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分类。将“平天下”改为“治道”,原因何在?
姜鹏:中国传统思想中的这一理念,经历代学者不断诠释,由宋儒集其大成,形成了一套“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次第展开的政治哲学。这套政治哲学以儒家传统经典《礼记》中的《大学篇》为理论依据,以“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为入门途径,形成一整套建立合理社会秩序的建议。其中关窍,以朱熹(1130-1200)的总结、表达最为清楚。
朱熹说:“大学之道,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而家之所以齐,国之所以治,天下之所以平,莫不由是出焉。然身不可以徒修也,深探其本,则在乎格物以致其知而已。夫格物者,穷理之谓也,盖有是物必有是理。然理无形而难知,物有迹而易睹,故因是物以求之,使是理了然心目之间而无毫发之差,则应乎事者自无毫发之缪。是以意诚心正而身修,至于家之齐、国之治、天下之平,亦举而措之耳,此所谓大学之道。”
古今时异,我们不可能亦步亦趋地跟随古人去寻找早已存在的治理当今社会的方法。在现代文明环境下,如何对这些古老的思想资源予以新的诠释,为全世界人类的共同发展作出贡献,是一个很大的命题。孟子对孔子最简括的评价是“圣之时者也”五个字,核心字眼是“时”,这句话出自《孟子·万章下》。在这个段落里,孟子评价了伯夷、伊尹、柳下惠、孔子四位当时认可的圣人,认为孔子最大的特点是懂得形势变化,根据不同的实际情况来制订不同的行动策略。也正因为如此,孔子被孟子评价为所有古代圣人中的“集大成者”。
确实,孔子的时代不同于周公,朱熹的时代又不同于孔子,每个时代新思想的集大成者都懂得“因时损益”,也就是根据时代环境的变化作出调整,赋予古老的思想以新生。工业革命、科技革命,以及随之而来的社会结构变化、商业模式转型,诸多巨大的社会变革,使得生活在现代社会的人们与古人之间的差距更大。但若现代社会仍然是以人为本的,仍然承认人是社会最核心的元素,那么我们就不得不承认,古人思想中已经有很多值得我们借鉴的精致设计。
关于修身和为政之间的关系,孔子早就有论述。比如《论语·子路》篇有这样的记载:“子曰:‘苟正其身矣,于从政乎何有;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自己都做不端正,如何去正人呢?这与回答季康子“子帅以正,孰敢不正”所陈述的道理一样。季康子是孔子那个时代鲁国最重要的执政者之一,当他向孔子咨询为政之道的时候,孔子回答说,最重要的是你自己要起到表率作用,事事行得正。孔子的回答可能暗含对季康子的批评,批评他并没有根据礼法的基本要求端正自己。但孔子正人先正己的观念,并不是针对季康子的一时之说,而是贯穿于他的整个政治理念。
“治国平天下”是一个很大的蓝图,我们普通人没有机会走到这一步,能做到“修身”、“齐家”已经很不错了。但我们仍然可以看看古人为政过程中的智慧,将之借鉴到我们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来。所以我们这部书在结构上保留了“修身”、“齐家”,而去掉了“治国平天下”,代之以“治道”。
读书:《资治通鉴》共二百九十四卷三百万字,对历史事件、人物的选择标准,按司马光的原话就是“专取关国家兴衰,系生民休戚,善可为法,恶可为戒者”。请问,《德政之要》除了考虑篇幅,是否还有取舍标准?
姜鹏:司马光在《进<</span>资治通鉴>表》中有一段话:“每患迁、固以来文字繁多,自布衣之士读之不遍,况于人主,日有万机,何暇周览。臣常不自揆,欲删削冗长,举撮机要,专取关国家兴衰,系生民休戚,善可为法,恶可为戒者,为编年一书,使先后有伦,精粗不杂。”
司马光这段话包含两层意思。首先,中国古人重视历史,尤其是中晚唐以后,历经战乱,皇帝以及宰相等最高统治阶层成员,开始日益重视从历史中汲取经验教训,并形成阅读、讨论历史的稳定传统。这一传统在宋代得到进一步巩固。但传统的史书,即便是最重要的那部分,积累到宋代中期,分量也已经非常大。今天被我们称之为“二十四史”的正史,在《资治通鉴》开始编修之前,已经完成了十九部,从《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一直到《旧唐书》《新唐书》《旧五代史》《新五代史》等。仅这十九部历史著作加起来,字数就达到一千五百万左右。这就是司马光在前段引文第一句话中所描述的情况,“迁、固(指司马迁和班固)以来,文字繁多”。找个读书专业户,认认真真每天读五万字,读完这些书要花一年时间。以致用为目的的读史,犹需细致认真,不能流于泛泛观览,要做到学与思并行。若用这种方法一丝不苟地读史,对于日理万机的皇帝,以及宰相等高级官员来说,怎么有时间把这些书读遍?
这就引出了司马光在前段引文中提及的第二个话题。他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把古往今来的这些历史作一次提炼、总结,缩减篇幅,留下最精华的部分,以便以皇帝为首的帝国高级管理人员有可能对它进行仔细阅读。这就是司马光编纂《资治通鉴》的由来。压缩历史、选取叙述对象,必然需要有标准。把什么内容保留下来,什么内容剔除出去,都应该按照这个标准来确定。而标准的制定,又与写作目的紧密联系在一起。司马光讲得很清楚,他编这部《资治通鉴》,是为了给皇帝等国家高管提供历史参考,便于他们汲取历史经验以提高治理国家的水平。这就是《资治通鉴》的编纂目的。根据这一目的来选择什么样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可以进入《资治通鉴》,什么样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可以忽略,其标准自然也就不难定义。用司马光的原话说,就是“专取关国家兴衰,系生民休戚,善可为法,恶可为戒者”。这就是《资治通鉴》选择历史事件、历史人物最为简要的标准说明,它只记录那些影响到国家兴衰成败、百姓幸福指数的人和事,没有多余的篇幅留给文学、艺术以及名人轶事。
司马光把《资治通鉴》编成之后发现,即便他已经尽量浓缩历史了,但二百九十四卷、三百万字的鸿篇巨制,仍然让一般读者望而却步。司马光曾对人说:“自吾为《资治通鉴》,人多欲求观读,未终一纸,已欠伸思睡。能阅之终篇者,惟王胜之耳。”(《宋史·王益柔传》)《资治通鉴》编成后,慕名借阅者很多,但多数是读不了几行字就打哈欠犯困了。只有一位名叫王益柔(字胜之,寇准的外孙)的学者,能把它读完。要让公务繁忙的皇帝、高级官员们安安心心地把这部书读完,看来也是件困难的事。于是司马光不顾已经恶化的身体状况,开始着手编辑《通鉴举要历》,试图把这部巨著再缩编为八十卷。可惜这部名为《通鉴举要历》的简编已经亡佚,没有流传下来。但是我想,即便这部浓缩到八十卷的《通鉴举要历》流传下来,能问津细读者,恐怕也是少数。
所以有必要对《资治通鉴》作进一步选择精简,以便于现代读者作为入门读物。这就是我们编写、出版《德政之要》的初衷。关于《德政之要》的选择标准,其实这部书的板块划分和各节内容的标题,已经揭示得很清楚了。为了更贴近现代普通读者,我们着重挑选了《资治通鉴》中关于“修身”、“齐家”的部分。同时,在“治道篇”中挑选的,也是今天的读者仍然感兴趣,或者说对今天的社会仍然有借鉴意义的内容。
阅读经典的前提,首先是尊重经典
读书:曾经有一段时期,中学的历史课本将司马光作为“伟大的改革家”王安石的反对者,因而被许多人理解为保守主义者。历史确实如此吗?
姜鹏:因为长期以来我们都给予王安石变法以很高的评价,曾经一度在我们的历史教科书中,似乎反对王安石的人都是错的。现在人们的认识,正在逐步得到改变,事实并非这么简单。认为反对王安石就是错的这种观点,是一种偏见。以前的历史学者,给反对王安石的人贴了张“保守派”的标签,于是“保守派”也成了贬义词,这同样是一种偏见。
王安石说,可以不必加重百姓的赋税负担而增加国库收入。司马光反驳说,这简直是扯淡,天地之间财富有定数,不在官则在民,不在民则在官,哪有不剥削百姓就能使国家更富的道理?于是后代学者根据他们的这一争辩,判断说,王安石懂经济,司马光不懂经济。不加重百姓赋税负担而使国库收入提高的可能性当然是存在的,因为经济是可以增长的,今天的人管这个叫“GDP”。王安石懂得可以通过拉动“GDP”来解决这个问题,而司马光完全不知道这些。
我想说的是,认为王安石比司马光更懂经济的判断才是扯淡。谈论经济的时候,需要谈论增长,但同样需要谈论分配。社会公平的体现,恰恰更有赖于合理的财富分配方案。根据这一点,我们回过头去看王安石和司马光的争论,王安石谈增长,司马光谈分配,很难说谁比谁更懂经济。宋代的商业尽管非常发达,但绝不是现代意义上的发达,它毕竟在本质上还是一个农业社会,不可能像现代社会这样,真有那么多转移经济增长点的手段。也就是说,事实上在当时的条件下,除了扩大耕种面积、提高农业产量外,真正有意义的增长模式是非常有限的。司马光所讲的天地之财有常数,用今天的眼光来衡量,很落后,但在当时的实际环境下,这个判断并没有错。即便放在今天,经济高速增长,国库收入和百姓收入之间仍然是零和博弈,在这一点上司马光还是没有错。事实证明,王安石并没有做到不增加百姓负担而提高国库收入。宋神宗以后国库财政的增加,绝大多数都是靠变相增加百姓赋税实现的,严重地“国进民退”。司马光是对的。所以,谈到司马光反对王安石时,我们需要抛弃一些陈旧的看法。
王安石得势之后,司马光离开首都开封,在洛阳居住了十五年。这也正是《资治通鉴》完成最重要的十五年。这是一个悖论。如果司马光没有遭遇政治上的挫败,他可能没有时间完成这部经典巨著。当他有时间来写这部书的时候,也是他失去施政机会的时候。这十五年里,司马光对现实政治当然不会无动于衷。在编写《资治通鉴》的过程中,面临如何解释历史上的政治、政策问题,很多时候司马光当然会把自己对现实政治的看法,渗入到对历史的解释中去,利用解释历史来表达自己的政治理念。这是一个过于专业的问题,不适合在旨在推广普及的著作中大篇幅地谈。但我写过几篇学术论文,专门讨论这个问题。
读书:您是中国史学研究专家。作为学者,您是如何读《资治通鉴》的?如果读者通过阅读《德政之要》进而产生了对《资治通鉴》的阅读兴趣,您有何指导性的建议?
姜鹏:我建议大家要仔细阅读《资治通鉴》全文,可以采用中华书局的标点本。可能很多朋友觉得古文难。困难是需要通过努力去克服的。世界上没有一件有意义、有价值的事是没有难度的。普通读者可以选择一些白话翻译本作对照,帮助理解古文。但我建议大家,不要光看白话文,那样《资治通鉴》的文字魅力会减少很多。
现在市面上有一种白话翻译本《资治通鉴》,是台湾学者柏杨主持的。柏杨在其中做了很多评论。我提醒大家,在参考这个白话翻译本的时候,不要被柏扬的议论牵着鼻子走。柏扬有自己的立场和看法,以他的立场、看法为标准来评价司马光和《资治通鉴》,是不公平的。比如,柏扬一上来就批评司马光缺乏民主思想。这是一件很莫名其妙的事情。司马光生活在一千多年以前,有自己的社会生活环境。那个时代的人没有现代西方意义上的民主思想,有什么可奇怪、可批评的呢?如果司马光有民主思想,岂非反而是一件很吓人的事?所以阅读经典的前提,首先是尊重经典,而不是站在今人的立场去指责、批判古人。
——引自“解放 读书”姜鹏访谈
青囊客评曰:史书如何读,各人自有各人的角度。不必拘泥一家之言的。《资治通鉴》实在不是一本有趣的读物。只有那些专研“帝王术”者才会孜孜不倦。老百姓不读也罢。诚如司马光本人所言,这本书本来就是写给君主看的,咱们不是这本书的阅读对象。去瞎起哄作甚?只是希望有点良心的学者们,不要误导执政党,用专制的“德政”把中国民众带到沟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