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实秋典藏文集精装(套装共6册)
梁实秋典藏文集精装(套装共6册)
梁实秋典藏文集精装(套装共6册)
复杂的世界,唯有梁实秋,还你从容优雅。
《梁实秋典藏文集》(6卷)是从梁实秋百余万字作品中,精选出最受读者欢迎的6部作品,受到梁实秋后人的肯定和授权,代表着梁实秋创作的最高水平。
文集共分为6部:对人生品味的闲适美文《人生自有欢喜处》,表达生活态度的休闲美文《把快乐种在心里》,诠释中华美食文化的经典作品《人间有味,最是清欢》,怀念故人好友的回忆性散文《想念是一种淡淡的痛》,谈论艺术、历史和文化的小品文《生活在别处》,以及最富盛名的翻译作品《沉思录》。梁实秋的文字风趣幽默,温厚大气,融情趣、智慧、学问于一炉,读之如饮甘饴,散发着积极温暖的情味和香气。《梁实秋典藏文集》书目介绍:
《人生自有欢喜处》是梁实秋关于生活和人生的美文,琴棋书画,花鸟虫鱼,读书、看戏,喝茶、饮酒,日常生活中的这些轻微小事,经先生妙笔著来,处处流露出欢喜之情,也传递着先生豁达俊逸的人生心境。
《把快乐种在心里》快乐的人生,和喜欢的人在一起,做自己喜欢的事,过自己喜欢的生活。不忧不惧,欢喜自在!
《人间有味,最是清欢》为梁实秋关于美食和谈吃的精选集。梁实秋自嘲嘴馋,一生中写下无数谈吃的文章,这些文章带有浓浓的故土情怀,是名家谈吃中的经典作品。
《想念是一种淡淡的痛》是梁实秋怀念故人、好友、亲人的一部感人肺腑的散文集,时而追念随风逝去的岁月,时而感怀永远不来的青春,时而伤怀无法抚平的情感,文辞恳切感人,让人读之深深感动,潸然泪下。
《生活在别处》或说东道西、或谈书论艺,或修身养性。论事说理,剖析人生,大事小情在作者笔下都别有情味,读来生动有趣,简洁酣畅。其中有种犀利的深刻和劲道,掩卷仍觉意犹未尽。
《沉思录》是一本关于安身立命的书,共收录警句箴言十二卷四百余则。梁实秋经典译作。
梁实秋,
现代著名作家。时而流连于衣食住行,时而沉醉于琴棋书画,时而天文地理,时而人情世故。没有生之无聊死之激烈的大悲大喜,而是在平淡朴实中流露出风趣幽默,在嬉笑诙谐中显现出温厚大气,在简洁的文字中透出高雅平和,融情趣、智慧、学问于一炉,潇洒隽永,包罗万象,读之如饮甘饴,散发着积极温暖的情味和香气。
梁实秋典藏文集作品:
01:人生自有欢喜处
02:把快乐种在心里
03:人间有味,*是清欢
04:想念是一种淡淡的痛
05:生活在别处
06:沉思录
近日,《梁实秋典藏文集》成为我的枕边书。在一篇纪念徐志摩的文章中,我注意到这样一段话:“研究徐志摩者,与其诗文著作之外往往艳谈其离婚结婚之事。其中不免捕风捉影传闻失实之处。我以为婚姻乃个人私事,不宜过分渲染以为谈助。这倒不是完全‘为贤者讳’的意思,而是事未易明理未易查,男女之间的关系谲秘复杂,非局外人所易晓。” “凡是有关别人的婚姻纠纷,局外人最好不要遽下论断,因为参考资料不足之故。”细微之处见高品,读后不禁对 梁实秋先生更添敬意。在此,我想补充一句:“凡是有关别人的婚姻纠纷,局外人最好不要力谏其何去何从,因为你并非当事人之故。”
国人几千年的传统道德教育,对待婚姻纠纷形成了“宁拆十座庙,不毁一桩婚”、“劝和不劝离”的一贯处理态度。“劝和”的理由不外乎:孩子尚年幼、夫妻还是原配的好、再婚难觅佳偶、离婚会影响个人事业前途、家庭声誉等等;对已经离婚的人,人们又往往要力谏其复婚,理由与之前所述大致相同。凭心而论,人们的出发点都是好的,都基于希望当事人幸福的美好愿望。试想,快节奏的现代社会里,大家都忙得很,若彼此毫不相干,人家才懒得过问你的事呢。
可问题是,面对众人的好言相劝,当事人该如何是好呢?如果双方的意见不谋而合,倒还好办;如果大相径庭,难免让当事人陷入尴尬的境地:听从吧,非自己本意,到头来遭罪的是自己;不听从呢,又拂了人家的好意,为了说明缘由恐怕还要扯出很多旧事与苦痛来,而这些旧事与苦痛恰恰是当事人最不愿提及的。分手后努力做到不向外界谈论前伴侣的是非,也是一个人私德良好的体现。然而,如果你不做任何解释,仅仅给予否定的回应,又有一意孤行、不知好歹的嫌疑。长此以往,颇令当事人苦恼,正所谓“好心未必能办好事”。读《梁实秋典藏文集》随手在书页上写下的文字,有的是感慨、有的是联想,反正想到什么就写了。
《信》“师生关系原属雇佣性质,焉能不受阶级升黜的影响。”所谓学生者,只说明在你授教的班里呆过。过后,客气的称一声,不要自以为一日为师终身为父了。其实真是父,又如何?
《树》梁先生推崇居家的树老墙旧画古。先生对古老事物热衷。树,尤其是大树,它令人敬畏令人爱慕。它默默无言、慢慢生长。只要不去损伤它,它能永远挺立。岁岁年年,永远茂盛苍翠。
《算命》算命的以“父在母先亡”之句判断人父母存亡的几类情况。我所见的是“父母双双不能父在母先亡”之句。与梁先生所说稍不同。
父母双双,不能父在,母先亡。
父母双双,不能父在母先亡。
父母双双不能,父在,母先亡。
父母双双不能,父在母先亡。
梁先生认为有六种情况,其实两种将来式已经包含其中了。关键还是这四种。
想起塾师与东家的故事。东家与塾师谈条件,塾师随手写道:
无鱼肉也可无鸡鸭也可青菜萝卜万万不可少不得报酬。
东家很高兴,原来东家读成:
无鱼肉也可,无鸡鸭也可,青菜萝卜万万不可少,不得报酬。
塾师与东家论理则读作:
无鱼,肉也可;无鸡,鸭也可;青菜萝卜万万不可!少不得报酬。
可见句子中标点至关重要,一点不慎意义全变。
《暴发户》“旧戏里有一个小丑说过这样的一句话:树小墙新画不古,此人必是内务府。挖苦暴发户,入木三分。”现今不怕树小了,可以从江浙山里挖来,再请专家护理。君不见市中心搬来了许多百年大树!
“暴发户呢?其兴也暴,很可能眼看他起高楼,眼看他宴宾客,眼看他搂塌了!”豪华铺张到并非可笑,反正各有趣味而已。最要不得的是过于铜臭少了高雅和书香,一味媚俗,没有自我。
至于钱从何来?则非小民可过问,若是请你入宴了,已是偌大的面子了,何复多言!暴发还是暴塌,那是他的福分了。
《懒》“小处不懒,大事也就容易勤快。”“架上无非书,眼慵不能看(白香山句)”从小养成良好的习惯是人生的大事。慵也许并非懒,年过五十大概是眼睛老光了吧!
《对联》“我们中国字不是拼音的,一个字一个音,没有词类形式的变化,所以特别宜于制作对联。”梁先生大概只一门心思说做对联一个方面了,其实古汉语中词类的活用形式有的是!
《记程车》“要追赶需从后面加紧脚步向前赶,“迎头赶上”怕没有那样的便宜事。”迎头是无法赶上的,只能碰头。面对面如何赶?要赶只能埋头。
二零零零年记
整理好以上文字后,又重读浙江版《梁实秋散文精编》。
《雅舍》“大抵好友不嫌路远,路远乃见情谊。”老友情深谊厚,就不会计较路之远近。为求一聚不惜长途跋涉,只要有兴。特别是久别重逢,若是日日聚首大概也会嫌烦的。有兴致就不会计较风雨里程,山阴王子遒兴尽而返也在情理之中。年纪轻时不大在乎朋友情,因为有许多要忙的事。年纪有点了忆旧之情会油然而生。
“聚蚊成雷”真有其事!每当黄昏时候,满屋里磕头碰脑的全是蚊子。”夏日乡居,蚊虫多。忆儿时住黄兴路穿心浜老屋,黄昏时蚊成团,声如鸣。曾在脸盆里涂上肥皂水,在蚊阵里挥舞,脸盆里会粘上无数蚊子。但是这类蚊子与叮人吸血的有点不同,似乎小点。且过了黄昏就不知去向了。
现在住在楼上,夏日秋初也会有几只蚊子在脸部耳际嗡嗡,扰人清梦。实在烦了,开灯搜捕。不过它们狡猾多了,会超低空飞行或匿身阴影。用杀虫喷剂又嫌气味难受。所谓虱多不愁倒是真的,反正多了也就无所谓了,一只两只蚊子反而让人受不了。
《孩子》“以前的“孝子”是孝顺其父母之子,今之所谓“孝子”乃是孝顺其孩子之父母。”就我个人所见,多子女的家庭,最得宠的孩子长大成人后,往往无能,最孝顺的孩子未必是当初最得宠的。现在独生子女就难说了。就一个孩子成则成败则败。当父母的也难,要管教还得早,所谓“教妇初来教子当初”。
现代生活节奏快、压力大,年轻的父母往往把孩子交给祖辈或者全托,父母与孩子少了一份亲情,也有不足。而学校教育无能无法无当,即使好学生也难免对学习厌倦。为了中考、高考,有的家长甚至天天陪伴至深夜。
我感谢母亲从小对我的宽容,母亲虽说推崇孩子读书,但几乎不大过问我的学习,即使问起也就一两句就完了,从不盯着不放。
孩子的教育要顺其天性顺其志趣!
《女人》女人喜欢说谎、善变、善哭、胆小、聪明。现代女人大不一样了。她们与男人一样甚至比男人更像主人。所谓的女强人就更非同寻常,所以女强人往往独身。
若是温和善良,则往往不会做事只会化钱;若是能干,就会气指颐使要作主宰。女人往往自以为聪明其实小气自私。
女人一般爱清洁,所以可以不厌其烦地清扫,强迫神经症的人为数不少。有钱的请保姆或钟点工代劳了,仍会百般挑剔。
现代女人关注的是容貌、身材、服装、打扮,常常因缺少常识而成了广告和流行的俘虏。她们一般对抽象的东西不感兴趣,所以什么时事、政治、哲学、理论与她们无缘。甚至她们也不会去搞清某地在东在西,她们基本没有方位感。
现在许多人麻将、跳舞成了必修课,高档点的是上健身房、美容院。
难怪古人感叹女人“态”的可贵,“识趣”的难得,“解语花”的不可遇!
为了家庭的安定,一般男人信守“屋里厢听家主婆,单位里听党支部”,不是认为她们高明,而是免得罗索求耳根清净罢了。
《衣裳》“莎士比亚有句名言:衣裳常常显示人品;又有一句:如果我们沉默不语,我们的衣裳与体态也会泄露我们过去的经历。”穿什么衣服,怎么穿,是个人的事,无须别人说三道四。但若是代表国家就值得大家来说说了。
我最佩服伊斯兰国家的元首,一身民族服饰最有特色。如当年的阿拉法特,始终格子巾包头。西方从元首到平民在正规场合一律的西装。我国的领导人外交内务也是一色的西装。中国人穿西装总没有洋人穿着合身神气。
这使人想起满清的李鸿章,他出使西洋时一身满大人的打扮到也不失大国的风度。近代大学者辜鸿铭先生,长袍马褂,留着辫子,连英国大作家毛姆也敬他三分。文人如林语堂、梁实秋、鲁迅喜欢一袭长衫一双布鞋,自有其学者之风。大导演张艺谋出现在世界电影舞台总是无领的变体中山装,也自有其风格。
可是上起国家领导人,下到民工一律的西装革履,看多了让人有点腻烦。因为没有个性、没有特色、没有风格。
近来中装(人们说是唐装)回潮,可价格不菲,小民有点望尘莫及。
衣裳啊衣裳,还得有自己的特色,自己的个性,自己的尊严才是,哪能一味模仿人家呢!
《中年》《老年》《年龄》《退休》四篇文章皆围绕年龄谈。小的要装成老成,老的称自己还小。但不管怎样,人总是从小到大,从大到老,死是人人不可免的。再伟大也不可能真的万岁。
报上常有所谓人瑞的介绍,一百二十岁了照样耳聪目明,牙齿完好云云。这样的报道,对他们未必好,这到不是迷信,因为你只要关心一下,就会发现这样的报道往往是没有后继消息的。
记得当初南汇的苏局仙,过百岁了,报道不少,但毕竟时日无几。画家朱玘嶦百岁时为他造纪念馆,但未几即逝。我父亲八十岁了,全家为他祝寿,可一年不到因肺癌去世了。不是迷信,不是忌讳,对老人最好是让他平平静静过日子,免得节外生枝。
古人有“寿则多辱”之说,今天,长寿未必多辱,但起居活动不灵便终究不是乐事。巴金算是长寿的了,可后来连话也不能说了。去年巴金去世报上又热闹了好一阵。
我以为,人老了,还是少张扬为好,连祝寿也大可不必。让他平平静静地过。免得今天说他如何如何,明天又报道他去世。这不谛拿老人开玩笑,也证明媒体自相矛盾,没有信誉。
白居易诗云:“七十而致仕,礼法有明文”。“致”即致其所掌之事于君告老退休。又云,“年高须告老,名遂合退身。”
现在教师六十退休是国家明文。我今年六十了,明年二月退休。可是所遇之人几乎个个问返聘否,还上课吗?好像退休只是个说法,要干下去是必然的。梁实秋先生说得好:“如果已经退休的人而还偶然被认为有剩余价值,那就苦了。”退下来干自己想干的事或什么也不干,随心所欲有什么不好!
《客》说待客之烦。所谓:要一天不太平请客,要一年不太平造屋,要一世不太平讨小。现在条件好多了,饭馆酒店林立。来客了,一般不大自己买菜下厨了。大家上馆子,叫一桌就是了。酒足饭饱后各自东西。但公共场所嘈杂人多,往往难尽兴。最好是二三知己,稍微弄几个大家要吃的菜,边吃边聊,没人打扰没有时间限制,既不劝酒也不行令,兴尽而止,整理清扫也简单。
此页上还写有初读时的句子:最忌讳的是带孩子作客,若无家教,一任胡行,令人生厌,主人碍于面子又不好当面训斥。
《旧》“有数不尽的事物都是越老越古越旧越陈越好。”
“一栋建筑要等到相当破旧,才能有“树林阴翳,鸟声上下”之趣,才能有“台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之乐。”
“至于讲学的上庠,要是墙上没有多年蔓生的长春藤,基脚上没有远年积留的苔藓,那还能是第一流么?”
“旧事物之所以可爱,往往是因为它有内容,能唤起人的回忆。”现在推崇的是新,什么都是光鲜、亮滑。学校不断升格,中专变大专,大专变本科,学校变学院,学院变大学。新楼竖起,大门气派,一番新气象,可惜内容呢?还是原样。竟然连复旦这样的大学也造起来双子座的高层大楼,灯光闪烁,灿烂夺目。还好大门还没有推倒重造。如此百年大学也档不住俗流,想想实在可悲!
《钱》“钱,要化出去,才发生作用。”
“小康之家用钱大有伸缩余地,最高明的是不求生活水准之全面提高,而在几点上稍稍突破,自得其乐。……把钱集中用在一点上,便可比较容易适度满足自己的欲望。”
在钱有限的情况下,全面提升生活水平就会感到钱不足。而钱只有在消费中才有价值。集中一点消费就较能满足。这很有道理,可以作为我们消费的准则。其实一个人的生活需要是有限的。如果除了生活需要之外,有足够的钱,还是多做点公益事为好。
《穷》“穷若没有酸支持着,它不能持久。”
“穷不是罪过,但也究竟不是美德,值不得夸耀,更不足以傲人。”
“穷人的心是赤裸的,和别的穷人之间没有隔阂,所以穷人才最慷慨。”
穷人穷大方。反正穷了也无所谓,所以现在的社会上募捐之类的事倒是穷人大方点。
《谈友谊》“最要注意的是,友谊不可透支,总是保留几分。”
续
“一牵涉到钱,恩怨便很难清算得清楚,多少成长中的友谊都被这阿堵物所戕害。”
朋友再好,不能太亲近,过于亲近也会腻的,所以应当保持一定的距离。千万不要涉及利益、金钱。一旦涉及钱会纠缠不清,甚至连最基本的关系也完结了。尤其是女人,因为她们直觉好、敏感、自私、爱闹、会缠。若与你还有点私情就更麻烦了。
《养成好习惯》“习惯是慢慢养成的,在幼小的时候最容易养成,一旦养成之后,要想改变过来却还不很容易。”“充满良好习惯的生活,才是合于“自然”的生活。”
为人处世,生活习惯、学习习惯最重要。好的生活习惯,能使人健康文明知礼仪。好的学习习惯,学习事半功倍让人终身受益。
一日不劳作,一日不得食,是得道禅师的好习惯。一天不读书,一天不长进,是好学者的好习惯。天天劳作、天天学习、天天长进,那么生命就乘风破浪驶向理想的彼岸。
《书》“黄庭坚说:‘人不读书则尘俗生其间,照镜则面目可憎,对人则语言无味。’” “英国十九世纪的罗斯金,在他的《芝麻与白百合》第一讲里,劝人读书尚友古人,那一番道理不失雅人深致。”
读书尚友古人,深得读书妙处。悠久的历史、浩瀚的典籍我们能从中读到许多感人之言。今人古人会有许多相通之处,有时你话在嘴边难以表述,而古人讲到你心里。虽然我们隔时隔代,无法会面,可心灵交融无上快乐。读书尚友,不必操心现实交往中的礼数,更不必担心旁人说三道四、指手划脚。倦了累了,合上书一走了之绝不碍事,没人计较尽可自便。读书尚友古人太妙了。
《书房》“书香是与铜臭相对的。其实书未必香,铜也未必臭。”
书香未必是真的香,充其量是纸张、油墨的气味,陈年旧书说不准还有股霉味。书香是对读书、求知、追求的高尚境界的赞美。铜臭也未必真的说铜的臭,铜是没气味的。铜臭是对只讲钱的商人市侩气的贬称。而钱币在流通过程中经过了各种场合,无数双手接触过,可能脏,可能带菌,会传播病毒到是真的。从这个意义上说,钱币不卫生倒是很科学的。
书香未必人人喜欢,铜臭也没人讨厌。这是社会风气、道德修养、文化水准和人格所决定的。
房子再好若没有书房、没有书架、没有书,总让人感觉有欠缺。书笨重,搬家时很累赘。买来的书架光知道样子好看,摆书不实惠。稍微多放点书,搁板也许就弯了,销子也许就脱了。做书橱的未必知道读书人的心思。
现在也有人说,有光碟了,书没用了。可光碟是取代不了书的,看书看文本远胜于看光碟。当然影视、图片又当别论。
电脑上看文字实在吃力,如果实在没办法,只好复制下来把字放大了再看。看电脑时间常了眼睛很累,难怪现在的小孩子近视的多。
《盆景》论及盆景制作的戕害植物生机联系到游艺场的侏儒、以前妇女的缠足。说到龚定庵《病梅馆记》。
作者为人厚道善良、恻隐之心跃然纸上。反对一切的桎梏,向往自由。希望世间万物顺其自然地生长发展。
《作文的三阶段》作文三阶段,渡过枯涩,下笔千言,舍得割爱。洋洋洒洒是才思敏捷,但校正删除才能使文章“绚烂之极趋于平淡”。而这种平淡才是整洁、精神、简单、有力量。反朴归真才是至高境界。
《西施舌》西施舌即蛤蜊。市场上卖的一般是蛤蜊干。买来后要用水浸泡,然后清除蛤蜊的胃食,就是看到的青黑色污物,再漂洗干净。洗时会有细纱,要多漂几次,但不能浸泡过久,不然会发粘的。浸泡好的蛤蜊呈白色。一般用来煮汤,若用来炒菜,应先把蛤蜊加水煮透盛起待用,所炒之菜将成,加入蛤蜊略翻炒一下就可起锅。这样炒的菜味道鲜美。蛤蜊呈白色,形状又很美,完整的蛤蜊长舌伸出可以令人遐想。最简单的是青咸菜炒蛤蜊,对比强烈、色美味鲜。
《狮子头》扬州狮子头很酥,主要是在和肉时加入了适量的荸荠泥(沪语称“地力“)和油条末。我自己做过多次,唯一要注意的是荸荠不能过量,否则就太烂了。
《谈徐志摩》“讨人喜欢不是一件容易事,须要出之自然,不是勉强造作出来的。”讨人喜欢的孩子一般胖乎乎的,笑嘻嘻的,天真活泼可爱、不怕陌生的。太瘦、爱哭爱闹的就不行。
大人讨人喜欢就复杂了。漂亮知趣、自然大方、有时不妨有点傻劲,所谓傻得可爱一般都讨人喜欢。太精明、小心眼、太内向的人就不行。
讨人喜欢可以是一点也可以是多方面的。讨人喜欢并非一定要长得很漂亮,但必须有明显特色,诸如身段、语言、姿态、神情、做事、为人等。
讨人喜欢也因人而异,看法未必会一样。所谓各有所爱罢了。
“浪漫的爱,有一最显著的特点,就是爱永远处于可望而不可即的地步,永远存在于追求的状态中,永远被视为一种极圣洁极高贵极虚无飘渺的东西,一旦接触实际,真个的与这样的一个心爱的美貌女子自由结合,幻想立刻破灭。原来的爱变成了恨,原来的自由变成了束缚,于是从头再来开始追求心目中的“爱,自由与美。”
爱只是一种理想境界的东西,存在于想像之中,一旦变成现实就会变味。俗话说:妻不如妾,妾不如婢,婢不如偷,偷不如偷不着。表达的就是这个意思。
人有个普遍的弱点,就是对得到的拥有的不在乎,对得不到的又特别向往。俗话说:人心不足蛇吞象。要做到喜新不厌旧不是那么容易的。
“梁任公说过,人生最快乐的事莫过把应尽的责任尽完。”男人要是没有责任心,就不可取了,尽责了是高兴的。做自己喜欢的事,把它当成自己的责任,想着早日完成,就有了使命感,这样的话能让人感到极大的充实,得到极大的满足。我喜欢书,也还喜欢读书,但是病懒,大部分时间荒嬉掉了!所以实在没有读过多少 书。年届而立,才知道发愤,已经晚了。几经丧乱,席不暇暖,像董仲舒三年不窥圆,米尔 顿五年隐于乡,那样有良好环境专心读书的故事,我只有艳羡。多少年来所读之书,随缘涉 猎,未能专精,故无所成。然亦间有几部书对于我个人为学做人之道不无影响。究竟那几部 书影响较大,我没有思量过,直到八年前有一天邱秀文来访问我,她提出了这么一个问题, 她问我所读之书有那几部使我受益较大。我略为思索,举出七部书以对,略加解释,语焉不 详。邱秀文记录得颇为翔实,亏她细心的联缀成篇,并以标题“梁实秋的读书乐”,后来收 入她的一个小册“智者群像”,时报文化出版公司出版。最近联副推出一系列文章,都是有 关书和读书的,编者要我也插上一脚,并且给我出了一个题目“影响我的几本书”。我当时 觉得自己好像是一个考生,遇到考官出了一个我不久以前作过的题目,自以为驾轻就熟,写 起来省事,于是色然而喜,欣然应命。题目像是旧的,文字却是新的。这便是我写这篇东西 的由来。 第一部影响我的书是《水浒传》。我在十四岁进清华才开始读小说,偷偷的读,因为那 时候小说被目为“闲书”,在学校里看小说是悬为历禁的。但是我禁不住诱惑,偷闲在海甸 一家小书铺买到一部《绿牡丹》,密密麻麻的小字光纸石印本,晚上钻在蚊帐里偷看,也许 近视眼就是这样养成的。抛卷而眠,翼晨忘记藏起,查房的斋务员在枕下一摸,手到擒来。 斋务主任陈筱田先生唤我前去应询,瞪著大眼厉声咤问:“这是嘛?”(天津话“嘛”就是 “什么”)随后把书往地上一丢,说“去吧!”算是从轻发落,没有处罚,可是我忘不了那 被叱责的耻辱。我不怕,继续偷看小说,又看了肉蒲团、灯草和尚、金瓶梅等等。这几部小 说,并不使我满足,我觉得内容庸俗、粗糙、下流。直到我读到水浒传才眼前一亮,觉得这 是一部伟大的作品,不愧金圣叹称之为第五才子书,可以和庄、骚、史记、杜诗并列。我一 读,再读,三读,不忍释手。曾试图默诵一百零八条好汉的姓名绰号,大致不差(并不是每 一人物都栩栩如生,精采的不过五分之一,有人说每一个人物都有特色,那是夸张)。也曾 试图搜集香烟盒里(是大联珠还是前门?)一百零八条好汉的图片。这部小说实在令人著 迷。水浒作者施耐庵在元末以赐进士出身,生卒年月不详,一生经历我们也不得而知。这没 有关系,我们要读的是书。有人说水浒作者是罗贯中,根本不是他,这也没有关系,我们要 读的是书。水浒有七十回本,有一百回本,有一百十五回本,有一百二十回本,问题重重; 整个故事是否早先有过演化的历史而逐渐形成的,也很难说;故事是北宋淮安大盗一伙人在 山东寿张县梁山泊聚义的经过,有多大部分与历史符合有待考证。凡此种种都不是顶重要的 事。水浒传的主题是“官逼民反,替天行道”。一个个好汉直接间接的吃了官的苦头,有苦 无处诉,于是铤而走险,逼上梁山,不是贪图山上的大碗酒大块肉。官,本来是可敬的。奉 公守法公忠体国的官,史不绝书。可是一朝权在手便把令来行的贪污枉法的官却也不在少 数。人踏上仕途,很容易被污染,会变成为另外一种人,他说话的腔调会变,他脸上的筋肉 会变,他走路的姿势会变,他的心的颜色有时候也会变。“尔俸尔禄,民脂民膏”,过骄奢 的生活,成特殊阶级,也还罢了,若是为非作歹,鱼肉乡民,那罪过可大了。水浒写的是平 民的一股怨气。不平则鸣,容易得到读者的同情,有人甚至不忍责那些非法的杀人放火的勾 当。有人以终身不入官府为荣,怨毒中人之深可想。 较近的叛乱事件,义和团之乱是令人难忘的。我生于庚子后二年,但是清廷的糊涂,八 国联军之肆虐,从长辈口述得知梗概。义和团是由洋人教士勾结官府压迫人民所造成的,其 意义和梁山泊起义不同,不过就其动机与行为而言,我怜其愚,我恨其妄,而又不能不寄予 多少之同情。义和团不可以一个“匪”字而一笔抹煞。英国俗文学中之罗宾汉的故事,其劫 强济贫目无官府的游侠作风之所以能赢得读者的赞赏,也是因为它能伸张一般人的不平之 感。我读了水浒之后,我认识了人间的不平。 我对于水浒有一点极为不满。作者好像对于女性颇不同情。水浒里的故事对于所谓奸夫 淫妇有极精采的描写,而显然的对于女性特别残酷。这也许是我们传统的大男人主义,一向 不把女人当人,即使当作人也是次等的人。女人有所谓贞操,而男人无。水浒为人抱不平, 而没有为女人抱不平。这虽不足为水浒病,但是水浒对于欣赏其不平之鸣的读者在影响上不 能不打一点折扣。 第二部书该数《胡适文存》。胡先生生在我们同一时代,长我十一岁,我们很容易忽略 其伟大,其实他是我们这一代人在思想学术道德人品上最为杰出的一个。我读他的文存的时 候,我尚在清华没有卒业。他影响我的地方有三: 一是他的明白清楚的白话文。明白清楚并不是散文艺术的极致,却是一切散文必须具备 的起码条件。他的文学改良刍议,现在看起来似嫌过简,在当时是震聋发膭的巨著。他的白 话文学史的看法,他对于文学(尤其是诗)的艺术的观念,现在看来都有问题。例如他直到 晚年还坚持的说律诗是“下流”的东西,骈四俪六当然更不在他眼里。这是他的偏颇的见 解。可是在五四前后,文章写得像他那样明白晓畅不枝不蔓的能有几人?我早年写作,都是 以他的文字作为模仿的榜样。不过我的文字比较杂乱,不及他的纯正。 二是他的思想方法。胡先生起初倡导杜威的实验主义,后来他就不弹此调。胡先生有一 句话,“不要被别人牵著鼻子走!”像是给人的当头棒喝。我从此不敢轻信人言。别人说的 话,是者是之,非者非之,我心目中不存有偶像。胡先生曾为文批评时政,也曾为文对什么 主义质疑,他的几位老朋友劝他不要发表,甚至要把已经发排的稿件擅自抽回,胡先生说: “上帝尚且可以批评,什么人什么事不可批评?”他的这种批评态度是可佩服的。从大体上 看,胡先生从不侈言革命,他还是一个“儒雅为业”的人,不过他对于往昔之不合理的礼教 是不惜加以批评的。曾有人家里办丧事,求胡先生“点主”,胡先生断然拒绝,并且请他阅 看《胡适文存》里有关“点主”的一篇文章,其人读了之后翕然诚服。胡先生对于任何一件 事都要寻根问底,不肯盲从。他常说他有考据癖,其实也就是独立思考的习惯。 三是他的认真严肃的态度。胡先生说他一生没写过一篇不用心写的文章,看他的文存就 可以知道确是如此,无论多小的题目,甚至一封短札,他也是像狮子搏兔似的全力以赴。他 在庐山偶然看到一个和尚的塔,他作了八千多字的考证。他对于水经注所下的功夫是惊人 的。曾有人劝他移考证水经注的功夫去做更有意义的事,他说不,他说他这样做是为了要把 研究学问的方法传给后人。我对于水经注没有兴趣,胡先生的著作我没有不曾读过的,唯水 经注是例外。可是他治学为文之认真的态度,是我认为应该取法的。有一次他对几个朋友 说,写信一定要注明年、月、日,以便查考。我们明知我们的函件将来没有人会来研究考 证,何必多此一举?他说不,要养成这个习惯。我接受他的看法,年、月、日都随时注明。 有人写信谨注月日而无年分,我看了便觉得缺憾。我译莎士比亚,大家知道,是由于胡先生 的倡导。当初约定一年译两本,二十年完成,可是我拖了三十年。胡先生一直关注这件工 作,有一次他由台湾飞到美国,他随身携带在飞机上阅读的书包括《亨利四世下篇》的译 本。他对我说他要看看中译的莎士比亚能否令人看得下去。我告诉他,能否看得下去我不知 道,不过我是认真翻译的,没有随意删略,没敢潦草。他说俟全集译完之日为我举行庆祝, 可惜那时他已经不在了。 第三本书是白璧德的《卢梭与浪漫主义》。白璧德(Irving Babbitt)是哈佛大学教 授,是一位与时代潮流不合的保守主义学者,我选过他的《英国十六世纪以后的文学批评》 一课,觉得他很有见解,不但有我们前所未闻的见解,而且是和我自己的见解背道而驰。于 是我对他发生了兴趣。我到书店把他的著作五种一古脑儿买回来读,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他 的这一本《卢梭与浪漫主义》。他毕生致力于批判卢梭及其代表的浪漫主义,他针砭流行的 偏颇的思想,总是归根到卢梭的自然主义。有一幅漫画讽刺他,画他匍匐地面揭开被单窥探 床下有无卢梭藏在底下。白璧德的思想主张,我在“学衡”杂志所刊吴宓、梅光迪几位介绍 文字中已略为知其一二,只是《学衡》固执的使用文言,对于一般受了五四洗礼的青年很难 引起共鸣。我读了他的书,上了他的课,突然感到他的见解平正通达而且切中时弊。我平夙 心中蕴结的一些浪漫情操几为之一扫而空。我开始省悟,五四以来的文艺思潮应该根据历史 的透视而加以重估。我在学生时代写的第一篇批评文字《中国现代文学之浪漫的趋势》就是 在这个时候写的。随后我写的《文学的纪律》、《文人有行》,以至于较后对于辛克莱《拜 金艺术》的评论,都可以说是受了白璧德的影响。 白璧德对东方思想颇有渊源,他通晓梵文经典及儒家与老庄的著作。《卢梭与浪漫主 义》有一篇很精采的附录论老庄的“原始主义”,他认为卢梭的浪漫主义颇有我国老庄的色 彩。白璧德的基本思想是与古典的人文主义相呼应的新人文主义。他强调人生三境界,而人 之所以为人在于他有内心的理性控制,不令感情横决。这就是他念念不忘的人性二元论。中 庸所谓“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孔子所说的“克己复礼”,正是白璧德 所乐于引证的道理。他重视的不是élan vital(柏格森所谓的“创造力”)而是élan froid (克制力)。一个人的道德价值,不在于做了多少事,而是在于有多少事他没有做。白璧德 并不说教,他没有教条,他只是坚持一个态度——健康与尊严的态度。我受他的影响很深, 但是我不曾大规模的宣扬他的作品。我在新月书店曾经辑合《学衡》上的几篇文字为一小册 印行,名为《白璧德与人文主义》,并没有受到人的注意。若干年后,宋淇先生为美国新闻 处编译一本《美国文学批评》,其中有一篇是《卢梭与浪漫主义》的一章,是我应邀翻译 的,题目好像是《浪漫的道德》。三十年代左倾仁兄们鲁迅及其他谥我为“白璧德的门 徒”,虽只是一顶帽子,实也当之有愧,因为白璧德的书并不容易读,他的理想很高也很难 身体力行,称为门徒谈何容易! 第四本书是叔本华的《隽语与谶言》(Maxims and Counsels)。这位举世闻名的悲观 哲学家,他的主要作品The World as Will and Idea我没有读过,可是这部零零碎碎的札记性质 的书却给我莫大的影响。 叔本华的基本认识是;人生无所谓幸福,不痛苦便是幸福。痛苦是真实的,存在的,积 极的;幸福则是消极的,并无实体的存在。没有痛苦的时候,那种消极的感受便是幸福。幸 福是一种心理状态,而非实质的存在。基于此种认识,人生努力方向应该是尽量避免痛苦, 而不是追求幸福,因为根本没有幸福那样的一个东西。能避免痛苦,幸福自然就来了。 我不觉得叔本华的看法是诡辩。不过避免痛苦不是一件简单的事,需要慎思明辨,更需 要当机立断。 第五部书是斯陶达的《对文明的反叛》(Lothrop Stoddard:“The Revolt against Civilization”)。这不是一部古典名著,但是影响了我的思想。民国十四年,潘光旦在纽 约哥伦比亚大学念书,住在黎文斯通大厦,有一天我去看他,他顺手拿起这一本书,竭力推 荐要我一读。光旦是优生学者,他不但赞成节育,而且赞成“普罗列塔利亚”少生孩子,优 秀的知识分子多生孩子,只有这样做,民族的品质才有希望提高。一人一票的“德谟克拉 西”是不合理的,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克拉西”较近于理想。他推崇孔子,但不附和孟子的 平民之说。他就是这样有坚定信念而非常固执的一位学者。他郑重推荐这一本书,我想必有 道理,果然。 斯陶达的生平不详,我只知道他是美国人,一八八三年生,一九五○年卒,《对文明的 反叛》出版于一九二二年,此外还有《欧洲种族的实况》(一九二四年)、《欧洲与我们的 钱》(一九三二年)及其他。这本《对文明的反叛》的大意是:私有财产为人类文明的基 础。有了私有财产的制度,然后人类生活型态,包括家庭的、社会的、政治的、经济的各方 面,才逐渐的发展而成为文明。马克斯与恩格斯于一八四八年发表的一个小册子《Manifost der Kommuniston》声言私有财产为一切罪恶的根源,要彻底的废除私有财产制度,言激而 辩。斯陶达认为这是反叛文明,是对整个人类文明的打击。 文明发展到相当阶段会有不合理的现象,也可称之为病态。所以有心人就要想法改良补 救,也有人就想象一个理想中的黄金时代,悬为希望中的目标。礼记礼运所谓的“大同”, 虽然孔子说“大道之行也,与三代之英,丘未之逮也”,实则大同乃是理想世界,在尧舜时 代未必实现过,就是禹、汤、文武周公的“小康之治”恐怕也是想当然耳。西洋哲学家如柏 拉图、如斯多亚派创始者季诺(Zeno)、如陶斯玛·摩尔,及其他,都有理想世界的描写。 耶苏基督也是常以慈善为教,要人共享财富。许多教派都不准僧侣自蓄财产。英国诗人柯律 芝与骚赛(Coleridgeand Southey)在一七九四年根据卢梭与高德文(Godwin)的理想居然 想到美洲的宾夕凡尼亚去创立一个共产社区,虽然因为缺乏经费而未实现,其不满于旧社会 的激情可以想见。不满于文明社会之现状,是相当普遍的心理。凡是有同情心和正义感的人 对于贫富悬殊壁垒分明的现象无不深恶痛绝。不过从事改善是一回事,推翻私有财产制度又 是一回事。至若以整个国家甚至以整个世界孤注一掷的做一个渺茫的理想的实验,那就太危 险了。文明不是短期能累积起来的,却可毁灭于一旦。斯陶达心所谓危,所以写了这样的一 本书。 第六部书是《六祖坛经》。我与佛教本来毫无瓜葛。抗战时在北碚缙云山上缙云古寺偶 然看到太虚法师领导的汉藏理学院,一群和尚在翻译佛经,香烟缭绕,案积贝多树叶帖帖 然,字斟句酌,庄严肃穆。佛经的翻译原来是这样谨慎而神圣的,令人肃然起敬。知客法 舫,彼此通姓名后得知他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