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评点二十四史解析 全3册 2010
毛泽东评点二十四史解析 全3册 2010
毛泽东评点二十四史解析 全3册 2010
《毛泽东评点二十四史解析》PDF电子书全3册,由红旗出版社2010年出版。
《毛泽东评点二十四史解析》介绍毛泽东一生酷爱读书,尤其喜爱读《二十四史》,对二十四史的评点,内容极为广泛,包括哲学、政治、经济、军事、思想、文化、教育以至人之道、养生之道,他阅读《二十四史》时在书上所作的圈点、批注,留下这位伟人的重要思想及见解,显示了一代伟人的历史智慧,是留给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
《二十四史》是一部卷帙浩繁的中国历史典籍。它是从西汉司马迁开始,经由2000多年来历朝著名的历史学家精心编撰的纪传体史书合集。全书共3259卷,约4000万字。它记叙了从传说中的黄帝时代到明崇祯十七年长达4000多年里中华民族政治、经济、文化、天文、地理等各方面的内容,是我国最详细、最权威的一部历史巨著。
毛泽东一生酷爱读史,尤其青睐于《二十四史》。
1952年,毛泽东购置了一部清乾隆武英殿版的《二十四史》。从此,无论在家还是外出,无论健康还是生病,这部史书始终伴随着他。直到逝世之前,重病缠身的他还用颤抖的手在几册《晋书》的封面上分别记下了“1975,8再阅”、“1975,9再阅”、“一九七五,八”等字样。风雨春秋廿四载,毛泽东在日理万机之余,用顽强的毅力通读了这部历史长卷。有些史册和篇章还两遍、三遍、四遍地研读过。他在研读《二十四史》时,用不同颜色的笔写下了大量圈、画和批语。这些是毛泽东情感和思想的率直流露,它是情不能自抑的感慨,是思绪如飞的激越。“五帝三皇神圣事”,“一篇读罢头飞雪”,这或许就是毛泽东心境的最好写照。一部《二十四史》所包含的“几千寒热”令毛泽东“东方白”时,却歌未竟”。
毛泽东读史时的心境、感叹自非今天的我们所能描摹、刻画,或许我们只能从他的词中领略他的心境之一二了。
《毛泽东评点二十四史解析》书目:毛泽东评点二十四史解析 上册
毛泽东评点二十四史解析 中册
毛泽东评点二十四史解析 下册《毛泽东评点二十四史解析》出版说明:
毛泽东的史学启蒙是从《三字经》开始。在356句的《三字经》中,有90句的内容是关于历史的,它浓缩了上自伏羲、神农,下至两宋期间的中国历史。在以后的学习与革命生涯中,他又读了《史记》、《三国志》、《资治通鉴》等许多历史著作。他丰富的历史知识、深厚的传统文化的功底为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中国化准备了肥沃的土壤。读史是毛泽东的一大兴趣,但真正系统地阅读中国历史典箱则是在住进中南海以后。
1952年,根据毛泽东的需要,其工作人员为其购置了一部《四部备要》,其中包括二十四史。这是一部纪传体的史书,由《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晋书》、《宋书》、《南齐书》、《梁书》、《陈书》、《魏书》、《北齐书》、《周书》、《隋书》、《南史》、《北史》、《唐书(旧唐书)》、《新唐书》、《五代史(旧五代史)》、《新五代史》、《宋史》、《辽史》、《金史》、《元史》、《明史》二十四部史书组成。其内容包括了从传说中的皇帝时代到明朝崇祯十七年,长达四千年的历史。全书共有3200多卷。800多册,约4000字。成书时间从公元前2世纪汉武帝时开始到清乾隆时代止,长达1900多年,是一部史料极其丰富的历史巨著。
据张贻玖回忆说:“对于这部《二十四史》,毛泽东从50年代开始,到70年代生命历程结束时,无论在京或外出,无论健康或生病,他都用了相当多的时间,锲而不舍地攻读不辍,几乎全都通读了一遍,重点史册、篇章还二遍遍、四遍地读。”又据芦荻所说:毛泽东读二十四史,书中有些扉页已经磨损,从《史记》到《明史》,繁圈密点,画线加批,比比皆是。颜色有红有蓝,有铅有墨,新迹旧痕,判然可别。可见二十年中,这部史书被毛泽东阅读的情况。从他圈点批注的情况看,毛泽东不仅认真细致地通读了这部历史巨著,而且在每部书的封面上都清楚地标写出卷、册的数目和分类,对一些他自己喜爱的传记他都一一注明其所在的册数和卷数。以《辽史》为例,他在这部书的封面上列出
了“本纪三十、志三十二、表八、列传四十五。总计一百一十五卷”这样的总目,然后在下面写了一段话:“《辽史》总列一百一十五卷,而本纪、志、表、列传,分数总和为一百一十四卷。错在志十七上,又有十七下,和其他条体例不合。按其他各项体例,则应为十七、十八,应加改正。类推,则志当为三十二卷。”可见他每读一史前,就要对全书结构有一个总体了解,他能考察出《辽史》的实有卷数和总列卷数不符。这不是一般读史的人所能注意到的,足见其读史之认真。再以《明史》为例,这部史籍共有332卷,100多册,要找出其中的某一卷是非常困难的。于是,毛泽东在每册的封面上,都标出了册数、卷数。有的还列出传主的姓名。如“60册,列传107,张四维,马自强”、“67册,131132东林党传”等。在某些传主的下面,他还作了圈点批注。可见他下功夫之深。这样做的目的,无非是为了再读之方便,或为查找某方面材料之便利。和其同时代的领袖人物相比,毛泽东可谓读史最认真、历史知识最丰富的一代伟人。毛泽东读二十四史,除了通体阅读一遍外,读得最多的当是《史记》、《前汉书》、《后汉书》、《三国志》、《旧唐书》、《新唐书》、《晋书》、《明史》等几种。特别是《晋书》,毛泽东多次读过,对淝水之战中立过功劳的谢安、谢玄、桓温、刘牢之等人很感兴趣,并布置校注这四个人物的传。他在《晋书》的《谢安传》上一处批了“有办法”,一处写了“谢安好”,而在《桓温传》上则写了“是作样子”的字样。1975年,毛泽东再读《晋书》,他对谢安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他维护了东晋的统一,而对桓温则说他是搞分裂的野心家。在这些重点阅读的史书上,毛泽东不仅作了大量圈画,而且写下了许多批注。
毛泽东读二十四史,既认真阅读正文,也不放过注文,有时将二者联系起来读。他对《二十四史》中的许多卷史书都有评价。《后汉书》是毛泽东最欣赏的史书之一,他曾在该书第21册封面上写了这样的批语:“《后汉书》写得不坏许多篇章,胜于《前汉书》。”他对唐太子李贤为《后汉书》作的注、对北宋史学家刘放协助司马光修《资治通鉴》、对南北朝时南宋史学家裴松之为《三国志》作注释都非常赞赏,认为他们为原著充实了大量的史料。毛泽东在《后汉书》中的《光武帝纪》中批注道:“李贤好。刘攽好。李贤贤于颜师古(唐代为《后汉书》作注之人)远甚,确然无疑。裴松之注三国,有极大的好处,有些近于李贤,而长篇大论搜集大量历史资料,使读者感到爱看。‘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其此之谓欤?譬如积薪,后来居上。章太炎说,读三国要读裴松之注,英豪巨眼,不其然乎?”由此可见,毛泽东喜读二十四史的重要原因之一是其史料的丰富。此外,毛泽东还从思想高度评价二十四史。他认为《旧唐书》比《新唐书》写得好;《南史》、《北史》的作者李延寿有倾向统一的思想,比《旧唐书》更好些。对于书中的有些篇章,毛泽东则有更具体的评价。
《资治通鉴》也是毛泽东最爱读的一部史书,这是因为这部书“历代兴衰治乱本末毕具”。1975年,毛泽东再读此书时,对身边的工作人员说,他已经将此书读了一十七遍。每读都获益匪浅。他不仅十分熟悉《通鉴》的写作情况,而且对其内容也可以信手拈来,为现实提供活生生的借鉴。
毛泽东读史,遇到有意义的人物传记,还总是推荐给刘少奇、周恩来等中央领导人阅读,使他们在工作中有所借鉴。毛泽东有句话:“读历史的人不一定是守旧的人。”的确,他读史书,是为了了解中国的昨天,以利于建设中国的今天。他总是喜欢阅读历史上那些起过进步作用的、对旧势力旧制度具有反叛性格的革新者、改革家和革命家的著作以及他们的传记。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毛泽东不断前进,不断创新,不断探索新道路、开拓新世界的精神追求。
毛泽东读史,始终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他一反许多古书中将历代农民起义领袖称为“贼”、“匪”、“盗”、“寇”等做法,给予他们很高的历史评价。他喜欢读历代农民起义领袖的传记,从陈胜、吴广到李自成传记都反复阅读,他认为封建社会里,只有农民的阶级斗争、农民的起义和农民的战争,才是历史发展的真正动力。1958年,他读《张鲁传》时,写了一大段文字,强调这一观点历代都有大小规模不同的众多的农民革命斗争,其性质当然与现在马克思主义革命运动根本不相同。但有相同的一点,就是极端贫苦农民广大阶层梦想平等、自由,摆脱贫困,丰衣足食。”“我国从汉末到今一千多年,情况如天地悬隔。但是从某几点看起来,例如,贫农、下中农的一穷二白,还有某些相似。汉末北方的黄巾运动,规模极大,称为太平道。在南方,有于吉领导的群众运动,也是道教。在西方,有五斗米道。史称,五斗米道与太平道‘大都相似’,是一条路线的运动。”“中国从秦末陈涉大泽乡群众暴动起,到清末义和拳运动止,二千年中,大规模的农民革命运动,几乎没有停止过。同全世界一样,中国的历史,就是一部阶级斗争史。”这个观点在他所作的《贺新郎·读史》中得到了充分体现:人类告别猿类,进入童年时期,起决定作用的是制造劳动的工具:进入阶级社会以后,“彼此弯弓月”的阶级斗争的腥风血雨洒满了历史的画卷,“几千寒热”的历史就在这风云变幻中荡过;读过一部历史,留给人们的不过是点点滴滴的几行陈迹。帝王将相的故事,不过是骗人的鬼话,真正的风流人物还是盗跖庄趼及“奋起挥黄钺”的奴隶、农民们。毛泽东认为一部二十四史大半是假的。切信以为真,那是唯心主义的态度。但不读,又无法了解历史。所以:“正确的态度是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他、批判他,把颠倒的历史颠倒过来.
毛泽东的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还表现在他对历史人物的评价上。他不仅对历史上有革新思想和革命精神的人给予程度不同的肯定评价,如对屈原,唐中八司马,明唐李卓吾,清朝魏源、林则徐,维新派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革命者章太炎、邹容、陈天华等。而且对历史上的一些封建帝王也给予程度不同的肯定和赞扬,如秦始皇、刘邦、曹操、朱元璋等。毛泽东一生中多次提到他们,赞扬他们为历史进步所作的贡献。以曹操为例,毛泽东一贯对他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曹操在人们心目中长期以来都是反面人物的代表,被称为“旷世奸雄”。毛泽东认为将曹操称为奸雄太不公正。50年代,毛泽东读鲁迅的文章《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时,对鲁迅所说“其实,曹操是很有本事的人。至少是一个英雄,我虽不是曹操一党,但无论如何,总是非常佩服他”的话深有同感。特别用粗重的红铅笔在旁边画了着重线。1954年夏季,毛泽东在北戴河对身边的工作人员说:“曹操来过北戴河,登过碣石山,在建安十二年五月,他出兵打败乌桓,得胜回来经过碣石山时写了《观沧海》这首诗。”他还说:“曹操是政治家、军事家,还是个诗人,能文能武,那时封建军阀,天下大乱,三国时代魏蜀昊的魏国就是他建立的,他统一了北方,打击了豪强,施行屯田制,开荒生产,提倡节约,改革东汉的弊制,使社会稳定,促进了社会进步,难道不该肯定吗?说他奸臣、白脸,那是封建正统观念制造的冤案,这个案要翻。”毛泽东还非常喜欢曹操的诗,说他的诗“气魄雄伟,给人鼓舞。真男子气,是大手笔”。在以后的许多场合,毛泽东都提到曹操,要求对他正面评价。他说,要用立体的观点去看社会、看历史、评价历史人物。这种“立体”的观点他又称为“球面思维”。
毛泽东在1956年同音乐工作者座谈时,指出要重视中国的文化传统,不能将传统丢掉,但向古人学习是为了现在的活人,这就是他的“古为今用”思想。毛泽东一向将“古为今用”看做是研究历史的指针。他常常拿历史上的人和事来阐明现实中的道理,来警示现实中的人。而这样总是给人以深刻印象:他以历代农民起义失败的教训阐明革命不能“没有巩固的根据地”;以李自成兵败的教训告诫党内不要产生骄傲情绪;用《张鲁传》中的设义舍和置“义米”、“义肉”来推动人民公社运动;以《郭嘉传》中郭嘉的多谋善断来要求党和国家的领导干部多动脑筋,要在“谋”字上下功夫;读《吕蒙》传,他要求公安干警应成为能文能武的人;以《黄琼传》《李固传》中两人的直言敢谏要求在党内提倡正气;以《触詟说赵太后》中关于教育子女的问题要求领导干部严格要求自己的子女,以防变质,等等,此类事例不胜枚举。
但任何事情都有两面性,丰富的历史知识,甚至是对历史典籍的了如指掌对毛泽东来说也是一个沉重的包袱。上个世纪50年代后期到70年代中期,党的决策一步步失误之时,正是毛泽东热衷于读二十四史之时。他生活在传统的阴影下,常常对现实问题产生一些误解,从而影响了他对时局的正确评估,也影响了党内的民主。加上别有用心的野心家从中挑拨和国际风云的影响,他犯错误也就在所难免。
总之,终生不辍的读史生活使毛泽东具有深厚的文化素养和丰富的历史知识,这为他成为一位历史的巨人提供了丰富的营养。“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在中国革命的实践中,毛泽东将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与中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创立了毛泽东思想这一科学体系。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使马克思主义拥有中国民族的形式。而在这一转换中,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无疑是马克思主义扎根中国的土壤。毛泽东正是这一转换中的桥梁,是他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的结合。
中国的二十四史深深地影响了毛泽东。通过读史,毛泽东了解了中国的国情;通过读史,他悟出了推动历史发展的动力;通过读史,他结识了历史上许多叱咤风云的英雄;通过读史,他总结出了几千年治乱兴衰的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