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民国杭州史料辑刊 全5册/民国文献资料丛编 2011清晰

民国杭州史料辑刊 全5册/民国文献资料丛编 2011清晰

¥15.00價格

民国杭州史料辑刊 全5册/民国文献资料丛编 2011清晰

  • 民国杭州史料辑刊 全5册/民国文献资料丛编 2011清晰

    《民国杭州史料辑刊》PDF电子书全5册,由国图出版社2011年册出版,为《民国文献资料丛编》之一。

     
    
    《民國杭州史料輯刊》(全五册)是民國杭州文献搜集整理工作的一個首期成果。
     
    杭州是國務院第一批公佈的二十四個歷史文化名城之一。隋開皇九年(五八九年)朝廷廢錢唐郡設杭州,這是歷史上第一次出現『杭州』之名,也是杭州第一次成爲一級行政區。自此之後,杭州逐漸成爲東南地區的政治、經濟和文化中心。五代時期,吳越國定都杭州,實行一系列『保境安民』政策,使杭州免遭兵燹而進一步崛起。北宋,杭州爲兩浙路治所,被時人譽爲『東南第一州』。南宋定都杭州,使杭州一躍成爲全國的政治、軍事、經濟和文化中心。元代杭州維持著百年繁華,以至於被意大利旅行家馬可^波羅譽爲『世界上最美麗華貴的天城』。從晚清到民國,悠久的杭州邁出了新的步伐,開始了從傳統城市向現代城市的嬗變。
     
    民國時期,杭州奠定了現代城市的基本格局。一九二一年杭州開始修建現代意義上的馬路。一九二七年杭州正式建市,劃定了杭州城市的行政區劃,從此杭州城市步入『十年建設』的發展期。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一九一一九年六月到十月,杭州舉辦了第一届西湖博覽會。這是近現代以來中國内地舉辦的最大規模的博覽會,也是中國以會展業帶動實業發展、推進市政建設的典範。西湖博覽會的舉辦,不僅促進了現代工商業、旅游業的發展,而且提升了杭州城市基礎設施水平,從而使杭州這座城市躍升至全國大城市的行列。
     
    長期以來,民國杭州歷史的研究和民國文獻的整理雖爲學術界所重視,但是,這些歷史研究和文献整理工作,大多集中在中共黨史、中國革命史等領域,對民國杭州史的研究既不全面也不深人,對民國杭州史的認識尚停留在比較粗淺籠統的層面上。這與當前國内外民國史研究日新月里異的發展已不相適應。
     
    我國的歷史是個承上啓下的連續過程,民國史是不可分割的重要歷史階段。就民國杭州史來說,也是如此。民國杭州史料是民國杭州史研究的重要依據,非常翔賨豐富。除省、市政府公報、報刊雜志外,還有大量的檔案、方志、公文、會議記錄、文集、信札、筆記、契約、賬册等等,民間遺有大量的譜牒、碑刻等,數量之多,不可勝數一即就中國第一一歷史檔案館所藏的有關民國杭州地區的擋案資料而言,就多達三千餘卷,涉及一八〇個全宗,涵蓋了政治、經濟、文化、社會等方方面面。
     
    然而,當時書籍資料的裝訂、印刷技術水平等遺較爲落後,再加之各收藏機構長期以來因經費短缺、重視不够等原因,導致史料保管不善、紙張老化、破損嚴重,有些文獻甚至面臨著湮滅、消亡的危險,亟待搶救和保護。就民國杭州歷史资料而言,不但需要搶救保護,而且因其分散在全國各大圖書館和部分檔案館,利用起來很不方便。
     
    爲充分挖掘利用民國杭州歷史資料,繁榮民國杭州歷史研究,嘉惠學界,杭州文史研究會本著『歷史研究,史料先行』的認識,著手民國杭州歷史文獻的搜集、整理工作。在前期對國内主要圖書館館藏民國杭州文獻進行全面調查摸底的基礎上,進行分類整理,编成《民國杭州史料輯刊》,涉及民國杭州的政治、經濟、文化、人物、教育、宗教、市政、社會風俗等方面,真可謂資料翔實、内容豐富,其中許多史料是鮮爲人知的,頗有參考價值。
     
     
     
     
    《民国杭州史料辑刊》书目:
     
     民国杭州史料辑刊  1 
     
     民国杭州史料辑刊  2 
     
     民国杭州史料辑刊  3 
     
     民国杭州史料辑刊  4 
     
     民国杭州史料辑刊  5 
     
     
     
     
     
     
    《民国文献资料丛编》序言:
     
    民國時期,中國處在從近代社會向現代社會轉型蜕變的一個重要階段。這個時期,政治風雲變幻,思想文化激蕩,内憂外患叠起。國家政治、經濟、文化等均發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大變化。新輿舊、中與西、自由與專
    制、激進與保守、發展與停滯、侵略與反侵略,各種社會潮流在此期間匯聚碰撞,形成了變化萬千的特殊歷史景觀。僅從文化角度考察,一方面傳統文化得到進一步整理繼承和批判揚棄,另一方面西方文化又強烈地衝搫和影響着當時人們的思想與行為。特別是馬克思主義、列寧主義的翻譯介紹與傳播,不僅深刻地影響着人們的思想意識,而且直接導致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的爆發以及由此帶來的社會巨變。
    當此之時,社會政治雖然動蕩不已、經濟脆弱不堪,思想文化卻大放異彩。知識界思維活躍,視野開闊,著述興盛,流派紛呈。加之出版業和新聞業的飛速發展,使民國的出版發行達到空前的規模。短短的數十年間,積累了包括圖書、期刊、報紙以及檔案、日記、手稿、票據、傳單、海報、圖片及聲像資料等等大量文獻。這些文獻作為此一時期思想文化的特殊載體和社會巨變的原始記錄,不僅數量巨大,可稱海量,藴涵其間的思想文化更不在歷來為人們所珍視的善本古籍之下。
    作為一個剛剛過去的歷史時期,民國距今時間最近,輿當前的現实联系也最为密切。因此对民国历史的研究向來為各界所重視。經過近六十年的努力,特別是經過一九七八年以後的思想解放運動,中華民國史的研究取得了長足的發展:有關民國史的研究著述和史料大量出版,學術研究隊伍迅速擴大,學術交流活動日漸頻
    繁。目前,民國史研究已經成為中國歷史研究諸學科中建立較晚,卻發展較為迅速、取得成就較為顯著的學科,並有逐漸成為國際『顯學』的趨勢。
    輿學術研究相適應,在既往的半個多世紀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民國文獻資料的搜集、整理與出版工作,也有很大的推進,取得了一定的成績。如利用南京第一一歷史檔案館藏民國各級政府檔案整理出版的《中華民國史檔案資料彙編》和《中華民國史檔案資料叢刊》,根據廈門大學圖圖書館藏『末次研究所情報資料』整理出版的《中華民國史史料外編:前日本末次研究所情報資料》,根據遼寧省檔案館所藏檔案整理出版的《滿鐵密檔》,利用上海圖書館、復旦大學圖書館、華東師範大學圖書館館藏圖書整理出版的《民國叢書》,以及湖北所編辛亥革命史料,天津所編北洋軍閥史料,西南各省所編西南軍閥史料,廣東所編孫中山及南方政府史料,東北所編『九一八』和偽滿史料,上海所編汪偽史料及民族資本企業經濟史料,重慶所編國共關係史料,包括以《國民政府公報》為代表的民國政府出版物,以《申報》、《大公報》、《益世報》為代表的民國報紙,以《東方雜誌》、《良友雜誌》為代表的民國雜誌等等的整理出版,都是這方面工作的重要成果。從上世紀五、六十年代開始,臺灣地區也影印出版了以《革命文獻》、《中華民國重要史料初編》為代表的大批民國文獻,為人們瞭解民國社會輿歷史,從事學術研究,提供了十分重要的資料。
    然而,這些整理和出版工作,輿民國史研究日新月異的發展以及社會各界對民國文獻資料巨大的使用需求相比,還存在着很大的反差。甚至可以說,目前民國文獻的傳藏輿利用正面臨非常嚴峻的危機。相關調查顯示,由於近代造紙、印刷、裝訂等工藝自身缺陷所造成的先天不足以及各收藏機構長期以來普遍存在的觀念滯後、認識不足、經費短缺、保管不善等原因所帶來的後天損害,使得國家圖書館、歷史較為悠久的公共圖書館以及為數眾多的高校圖書館、科研機構圖書館、檔案館、海外公私藏書機構收藏的民國文獻,幾乎無一例外地出現了嚴重的老化或損毁現象。以國家圖書館為例,館藏約六十七萬册民國時期文獻中,達到中度以上破損的占百分之九十以上,民國初年的文獻更是百分之百地破損。研究表明,民國文獻的保存壽命一般為五十至二百年。
    也就是說,時光流轉到今天,相當一部分的民國文獻已處於行將消失的危急狀態!文獻本身面臨湮減消亡,亟待搶救和保護,當然也就談不上服務社會,服務學術,滿足各界查閱使用的需求。針對此等危機,自上個世紀八十年代以來,眾多專家學者多次發出呼籲,號召全社會都來關注民國文獻的『生存現狀」,重視民國文獻的搶救保護輿開發利用。以國家圖書館為首的眾多公共圖書館、高校及科研機構圖書館、檔案館,更積極從原生性保護和再生性保護兩個方面,採取了改善保存環境、強化修復手段和加速縮微複製等一系列切實有效的保護搶救措施,並取得了階段性的成果。但與更大範圍的老化和損毁現象相比,輿保護經費和專業修復人才嚴重短缺、修復手段相對滯後的尷尬、危急狀況相比,這些保護和搶救措施,還不能從根本上解決民國文獻保護傳藏與開發利用所面臨的諸多困難。
     
    從總體的形勢看,及時搶救保護數量宏富的民國文獻,避免我國悠久的文獻傳承歷史出現令人痛心的斷層,切實保障中華民族文化血脈的延續與光大,已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遣決非危言聳聽。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