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红学要籍汇刊(影印本) 全11册 2017 高清
¥38.00價格
民国红学要籍汇刊(影印本) 全11册 2017 高清
民国红学要籍汇刊(影印本) 全11册 2017 高清
《民国红学要籍汇刊(影印本)》PDF电子书全11册,由南开大学出版社2017年出版。《民国时期红楼梦研究著作丛刊》这套书多收集为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著作(在选本上多选取图书初版,以还原作品之原貌),这些书籍大部分在1949年后未再刊行,还有部分虽有刊行但与原版内容相差甚远,另外除刊行印本外,本丛书还收录有部分原书手稿也是弥足珍贵的。该丛书第1辑以原版影印的方式共收录民国时期红学研究著作十八种,其中有十一种著作为1949年未刊行版本。本套丛书资料搜集务求全面,少见挂漏缺失;内容编纂精心审慎,尽力条理清晰。相信本套丛书的出版,将为致力于中国近代文学史的学者提供一套高素质的参考资料。《民国红学要籍汇刊(影印本)》书目:第一卷蔡元培 石头记索隐醉红生 红楼梦谈屑寿鹏飞 红楼梦本事辨证第二卷俞平伯红楼梦辨第三卷阚铎 红楼梦抉微徐复 初红楼梦附集十二种姚梅伯 红楼梦类索第四卷洪秋藩 红楼梦考证(上卷)第五卷洪秋藩 红楼梦考证(下卷)第六卷景梅九 石头记真谛方豪 红楼梦新考第七卷李辰冬 红楼梦研究太愚 红楼梦人物论第八卷阿印 林黛玉的悲剧高语罕 红楼梦宝藏徐枕亚 锦囊•石头记题词第九卷昊克歧 犬窝谭红(上卷)第十卷昊克歧 犬窝谭红(下卷)第十一卷吴克歧 忏玉樱丛书提要吴克歧 读红小识《民国红学要籍汇刊(影印本)》出版说明:学友王振良兄,于乡邦文化建设身体力行成绩斐然。南开大学研究生毕业后供职《今晚报》,采访、撰稿、编辑的业余时间里,仍耕耘于古代小说园地。振良热衷于收藏旧书,曾从其插架的三万余册藏书中遴选出72种稀见小说研究旧著,对各书作者、编者、序跋评点者及版本源流等进行了详尽的著录、考释后写成专著《黩谈书影录》出版,在业内颇获好评。可以说,他兼具学者、记者、编辑的多重身份。近日,他又担负起自己辛苦搜求的18种民国红学研究旧书的影印、主编工作这当然是件嘉惠学林的好事。在南开大学出版社即将付梓之际,振良要我为这套丛书的学术价值作一介绍。私情公谊,当然义不容辞。就200多年的《红楼梦》研究而论,民国红学(1912-1949)上承晚清余绪,下启新中国开篇,堪称红学发展史上的一个特殊阶段。五四以降伴随着西学东渐,各种思潮纷至沓来,加之社会转型期新旧思想杂糅,使这个特殊历史阶段的学术呈现出自身特色,从而在学术史上具有独特的价值学界艳称的一民国学术“黄金期”概缘于此。《红楼梦》研究作为“民国学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必然也会折射出特定时代学术环境的底色,不可避免地打上其烙印。对这18种民国红学旧书进行分梳归纳,从红学流派划分的角度,大致可归为三种类型:红学索隐、考证著述;红学题咏、评点著述;红学杂评、批评著述。收入本丛中的红学索隐、考证著述共6种。蔡元培作为民国时期教育界、学术界先驱人物,其红学成果自然备受时人瞩目,出版于民国六年(1917)的《石头记索隐》不仅是红学史上标志性的作品,即置于“民国学术”经典之林,亦当之无愧。考虑到其书作为研红必备之书多次再版,已广泛流行,故在此无须赘述;然而受蔡氏基本研究思路的启发,索隐红学著作以后竞不断出现,如民国十六年119271由商务印书馆印行的《红楼梦本事辨证》,由于学术旨趣接近且系同乡,蔡元培还为这部著作写过序言。关于此书作者寿鹏飞,权威红学工具书《红楼梦大辞典》对其生平事迹介绍语焉不详,甚至连作者的生卒年都没弄清。其实寿鹏飞与蔡元培一样,红学著述也具有深挚、浓厚的民族主义思想,他在当时也算一个比较活跃的文化人,生于1873年,卒于1961年。差不多与寿鹏飞同时期的红学索隐著作,还有民国十四年(1925)天津大公报馆印行的阚铎著《红楼梦抉微》,基本观点是“红楼全从金瓶化出”,以致红学史家们对这部著作评价不高,认为它是“索隐派中的恶札”。不可否认,同红学索隐派的其他著作一样,《红楼梦抉微》也存在“穿凿附会”的通弊,但其求索的对象,又不是具体的历史人物或历史事件,而是将《红楼梦》视为一部虚构的小说,仅仅是在《金瓶梅》与《红楼梦》这两部小说之间寻找内在联系,这正是此书与其他红学索隐派著述的迥异之处,也是其独特价值所在。由于这个原因,有的红学研究者包括阚铎本人在内,并没有将《红楼梦抉微》与其他红学索隐派著述相提并论,这应该是我们重新估衡此书价值的基本出发点。阚铎之后影响较大的新索隐红学专著,当属民国二十三年(1934)由西京出版社出版的景梅九的《石头记真谛》一又名《红楼梦真谛》),堪称红学索隐中的一部集大成之作。著述此书时的时代大背景,正是山河破碎、黍离麦秀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前夜,作者在自序中就表现出沉痛的民族情绪“不意迩来强寇侵凌祸迫,亡国种族隐痛突激心潮……颇觉原著者亡国悲恨难堪,而一腔红泪倾出双眸矣”。看得出来,《石头记真谛》只是将文本索隐当成手段,而终极目的则是为服务于民众救亡伟业。可以说,景梅ㄦ将蔡元培以来运用《红樱梦》宣传民族主义思想的做法推向了极致,同时也将红学与政治进一步挂钩,从而推动了新索隐派向红学社会历史学派理论的转型。因此之故就发生一个学术命题:以科学方法为指导的新红学考证派、为什么竟不能阻止红学索隐著作在整个民国时期的不绝如缕,其影响甚至还绵延至当代?如近年央视《百家讲坛》热播著名作家刘心武的系列红学讲座,即属于这一派的复活一这就需要将红学索隐放到《红楼梦》研究史上给以客观、辩证的定位。应该指出的是,乛索隐一方法的较早运用本在史学领域,如《史记索隐》等史学专著,探求本事、史料还原,取得了一定的学术成果。从文化渊源上考察,索隐派走的是「今文经学』的治学路数,『今文经学」对「五经.J中的《尚书》《春秋》等史书的阐释有其合理性,然而运用到文学领域如对《诗经》的解读,就有以意逆志、牵强附会之嫌。索隐方法引申到红学领域后,出发点本想约東《红楼梦》评点、题咏、杂评家们释义的发散性,操作方式上也是指向作品情节的考证,与主流红学倡导的「回归文本」方向的努力比较接近,但由于受「今文经学一治学路数的影响,这一派很容易在解释作品时陷人误读和主观臆测的误区。其实不管《红楼梦》中存在多少历史信息,它一旦被天才的作家所整合,就形成了新的意义单位,与原来的所谓乛本事一已无甚关联。能与旧红学索隐派形成对垒的最重要的民国时期著述,除胡适之作外,自然非俞平伯《红楼梦辨》莫属了。这部著作属于新红学代表作,于民国十二年冖一923一在亚东图书馆出版,写这本书的起因是俞平伯与顾颉刚通信讨论《红楼梦》。而新中国成立不久出版的《红楼梦研究》则是该书《红楼梦辨》的修订本。修订的原因是作者认为原书存在一些错误,即本来的错误和发现新材料而证明出来的错误。但尽管原著修订后更名再版时增加了些新篇目,原书《红楼梦辨》还是一本不可回避的著作。从乛辨彰学术,考镜源流一角度讲,《红楼梦辨》初版肯定与一一十世纪五十年代特殊时代环境下又增订再版的《红楼梦研究》思路不同,这种不同还不仅仅是删除了胡适的序言。通过对原著初版、增订再版前后变化的细致深人考察,可以见出作者红学观念移步换形的轨迹走向;与考证红学相关的民国年间著述,本丛书还特別收录了方豪的《红楼梦新考》。由于方豪与教会的缘分以及精通拉丁语、法语、英语等便利条件,其得以系统梳理了《红楼梦》中的乛洋货一如呢布、钟表、工艺品、食品、药品、动物、美术品等。方豪根据清朝的官方档案、十人笔记以及外籍教士的记录等,分门別类地考索了其来源,并与曹雪芹原著中的相关描写对照印证。值得注意的是,该书还提供了当时外国传教士在康巸…南巡时乛见驾一的情形,并由此推论曹雪芹先人俱有晤见西人之机会,认为《红楼梦》中西洋物品之来源虽非一途,但来自洋教士者必占多数一。这样的结论自有其合理性,对《红楼梦》中写到的洋货进行详尽考释,不仅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作品中人物、事件发生的时代背景,也有助于研究者对作品的写作年代进行大体判断,因此这样的考证就颇有学术价值。收人本丛书的徐复初所编《红楼梦附集十一一种》,系有关《红樱梦》题咏、评点著作的汇编。共收《石头记评花》《读红楼梦杂记》《红楼梦竹枝词》《红楼梦题词》《红楼梦赋一《红楼梦问答》《红楼梦存疑》《石头记论赞》《石头记总评》《石头记分评》《大观园图说》《红楼百美诗》等。这些作品分别以韵文、散文的形式对《红楼梦》进行乛聚焦透视一乛散点透视一,它们或赞咏一红楼梦》情事佳话,或总括其事,或逐回细品,于人情伦理间探求作者的宛转深意,可谓用心良苦。值得注意的是同期徐枕亚所撰《石头记题词》,內容虽也不外乛大旨谈情一,但作为鸳鸯蝴蝶派小说的鼻祖,他在品红诗词中融人了自己的颇多身世之感,只要读者比照一下其骈文书信体小说《玉梨魂》,就能体味到《石头记题词》对宝黛爱情的那种切肤之痛。此外,署名醉红生所编的《红楼梦谈屑》,也是有关《红楼梦》题咏、评论著述的汇编,其包括话石主人《红楼梦新语》、莲海居士《红楼梦觥史》、蒋如洵《红楼梦杂咏》、卢先骆《红楼梦竹枝词》、黄金台《红楼梦小阳秋》等。民国年间的红学题咏、评点著述当然不止徐复初、徐枕亚、醉红生这3种,可以说不可胜数,但迄今为止、红学史家们对琐碎的评点、题咏红学的研究仍很薄弱。推究这种状况形成的原因,可能是由于这种论红模式往往随感而发难成系统,自然难与其他红学流派的那种大气磅礴相比并丶一其实,对红学题咏、评点进行梳理和研究,于我们对那些作品体现的红学观念及《红楼梦》一书传播、影响的了解,是极有价值的工作。红学史上还有一批很奇特的著述,它们主体上并非韵文形式,因此不可能划人红学题咏之列。而这些红学著述有的虽夹杂了寻找所渭红楼人物原型或提示作者家世、版本线索的相关内容,但与专门索隐、考证的红学著述又不能同日而语;这些著述与王国维《红楼梦评论》那样的批评派红学典范之作也有着本质上的差异;至于与评点派红学著作的区別,更是显而易见。这些著述名之曰「红学杂评』或更符合实际,「杂评派」是评点派红学向批评派红学过渡的一座桥梁,其演变过程呈现出的遗传与变异现象颇为复杂。本丛书中收录了5部红学杂评著述,其中昊克岐所撰《犬窝谭红》约成书于民国元年,该笔记价值在于提及著者见及钞本线索,共收《红楼梦正误》《红楼梦正误补》《红楼梦正误拾遗》3种。此外、吴克歧尚有未刊稿本《读红小识》,本次影印主要选收了其与《犬窝谭红》互有出入部分,即国家图书馆藏《红楼梦正误》一卷。还有他的《忏玉楼丛书提要》,是其评价清代红学著述的提纲挈领式笔记,有一定学术价值,也一并影印。这类笔记著述尚有姚燮的《红楼梦类索》,民国一一十九年(一940)由上海珠林书店出版。《类索》分为人索、事索、余索三部分,统计全书人数的同时记叙贾氏家族及杂流人品,还记叙了器物、艺文并辑录了各项分类事物等,因此,当时就有评论家指出,作者对《红楼梦》本身的评论虽乛无甚精义」,但年月岁时考证详细,并以『谱录家」称之,《红楼梦类索》的红学模式对后来的研究者也产生了一定影响如周汝昌《红楼梦新证》乛红楼纪历」部分的构思一。而同姚燮的《红楼梦类索》评红观点「无甚精义」正相反,淟秋蕃所著、海上漱石生鉴定的《红楼梦考证》冖原名《红楼梦抉隐》一却是新意迭出,作者认为:《红楼梦》一书「结构奇,穿插妙,描摹肖,铺序工,见事真,言情挚,命名切,用笔周,妙处殆不可枚举」。应该说,这种看法高度概括了《红楼梦》所达到的思想、艺术境界,言简意赅,见解超群,比起后来某些空洞无物的泛泛长论要高明许多。由于杂评派红学存在的琐屑通弊,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红学批评派终于形成气候并取得主流地位。本丛书收录了4种这方面著述,其中,《林黛玉的悲剧》署名阿印,民国三十七年由香港千代出版社出版。此书并不限于专论林黛玉,共收有七篇文章,还涉及对贾宝玉、贾政、薛宝钗、尤二姐、紫鹃、袭人的评论,作者采取的是谈心式评析,娓娓道来,有如与读者面对面谈论,从而拉近了评论家与读者的距离。作者还运用了对比论述的方法,将身份相类而性格气质各异的人物在比照中显示差异。此前,较有影响的还有高语罕所著《红楼梦宝藏》,主要是针对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史湘云、王熙风儿个奇女子以及贾母与刘姥姥等《红楼梦》人物的评析。当然,同时期这类著作影响最为深远的,还是王昆仑的《红楼梦人物论》。发表时署名太愚,先在《现代妇女》杂志陆续刊出系列文章,民国三十七年(一948一由国际文化服务社结集印行。作者以广阔的视野分析了林黛玉、薛宝钗及书中其他女性的不同烦恼及共同悲剧命运,比起传统的『拥林抑薛一派的意气之争和简单人物分析法,《红楼梦人物论》无疑要深刻、全面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