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制造局译书丛编 政史类 全5册 2012高清
¥15.00價格
江南制造局译书丛编 政史类 全5册 2012高清
江南制造局译书丛编 政史类 全5册 2012高清
《江南制造局译书丛编 政史类》PDF电子书全5册,由上海科技文献出版社2012年出版。江南制造局是晚清时期,清政府先后兴办的40多个兵工制造工厂中最有影响的一个。其全名是“江南机器制造总局”,由晚清政府重臣、淮军首领李鸿章于1865年在上海创办。《江南制造局译书丛编》首先推出「政史类」而非更为人们熟悉的自然科学类,目的便是为了强调江南制造局的译书在思想文化层面的重要意义。这些「西政」、「西史」类著作的翻译,向清末民初的国人展现了一个全面而丰富的世界,内容涉及西方各国的历史、政治制度以及外交领域的国际公私法、当时世界的政治格局等等,而这些信息对于清末知识分子的世界观、政治观和文化观的形成或改变起到了怎样的作用,应是十分值得人们探究的问题。《江南制造局译书丛编 政史类》书目:江南制造局译书丛编 政史类 第1册 佐治刍言 列国岁计政要 西美战史江南制造局译书丛编 政史类 第2册 俄国新志、法国新志、埏纮外乘江南制造局译书丛编 政史类 第3册 四裔编年表江南制造局译书丛编 政史类 第4册 各国交涉公法论江南制造局译书丛编 政史类 第5册 各国交涉便法论 公法总论 美国宪法纂释 欧洲东方交涉记 英俄印度交涉书 东方时局论略《江南制造局译书丛编:政史类》出版说明:1865年,鸦片战争爆发后的第25个年头,西方列强的两次鸦片战争,让许多沉睡于“天朝上国”幻梦里的人猛然惊醒,出现一批“睁眼看世界”的有识之士,他们开始从求购“坚船利炮”中寻求振兴清朝的出路,一些朝廷重臣也意识到中国面临着数千年来从未有过的挑战,惟有引进西方近代军事、科技和思想文化,才能强国福民,他们中的一些人主张办“洋务”,以此来挽救摇摇欲坠的清王朝。1865年9月20日,两江总督李鸿章上书慈禧太后和同治皇帝,请求开办“机器制造一事”,同治皇帝于1865年9月29日批准李鸿章《置办江南机器制造总局奏折》,允许李鸿章开办工厂造船造枪,李鸿章随即在上海虹口买下美国商人旗记铁厂,又将上海和苏州两个炮厂并入,建立江南制造局,成为中国军事工业第一厂。江南制造局就是在这样一个大背景下走上历史舞台的。它是洋务运动里诞生的一个集军事工业、科技研究和造船于一体的大型民族企业,标志着中国现代工业的开端。江南制造局一开始就十分注重“制器之器”,以生产通用的机器设备为宗旨,立誓成为中国近代工业的发动机。江南制造局下属机构包括:机器厂、铸铜厂、铸铁厂、炼钢厂、轮船厂、枪炮厂、汽炉厂等。它以优越的机械设备,在国内率先大规模地使用机器生产,创造了许多中国近代工业的第一。1、第一批枪炮。江南制造局创办初期,主要生产枪炮,从1867年—1894年间,共生产枪支51285支,各种炮585尊。2、第一艘兵轮。1868年7月,在近代科学家徐寿、华衡芳等人主持下,中国第一艘用机器制造的兵轮“惠吉号”下水,该船木质结构,载重量600吨。3、第一炉钢。1890年成立炼钢厂,1891年炼出中国第一炉钢。这是中国近代炼钢工业的首创。4、第一磅无烟火药。1874年江南制造局龙华分局开设火药厂,生产黑色火药,1894年生产栗色火药,1896年生产无烟火药,年产量6万余磅。无烟火药5、第一个采用工种定额和成本核算。江南制造局在创办之初,就仿效英、德等国在生产管理方面建立工种定额和成本核算制度,已具备现代企业特色。6、第一个在制造局成立翻译馆。1868年李鸿章在制造局成立翻译馆,并将于1862年在上海成立的广方言馆与翻译馆合并,聘请华衡芳、徐寿、李善兰等中国科学家翻译声、光、电、天、地等科学技术方面的书籍,从1868—1907年,共翻译西方书籍159种,对中国新科技的发展起了“开风气、拓眼界、转观念、明世界”的积极作用。江南制造局是19世纪中叶以后,中国人面对强敌,自强以图御侮而兴起的洋务运动中的一个产物。尽管洋务运动的作用人们评论不一,但是它“开风气、拓眼界、转观念、知不足、明世界”的启迪作用是不容忽视的。即使今天,当我们在谈论晚清那段历史时,仍然不能忘记洋务运动在“军事工业、出版印刷、兴办教育、邮政”等方面对中国现代化发展的开先河作用。1865年6月蘇淞太道丁日昌呈稟李鴻章. 海關通事唐國華, 曾留學外洋, 因事收監. 總稅務赫德(Robert Hart)為其求情, 董事郭德炎與同案革職之張燦, 秦吉等, 集資四萬兩, 買下一西人所有之虹口鐵廠(在虹口地方的美國旗記鐵廠, Thos Hunt & Co.), 用以贖罪.旗記鐵廠由美國人科而(T. J. Falls)所設, 因其曾為清軍製造大砲之類的軍器, 為其他外人所排斥, 因此他想將該廠出售.[ 豜江南制造局 蚴 (火器堂)英人總稅務赫德,掌理中國海關四十年。清廷原即有意收購該廠, 但洋人開價十萬兩以上, 因此以往沒有成交. 官價與民價相差如此之大, 古今皆然.在買下後, 並已試造十二磅銅製開花炮四尊, 開往鳳凰山軍營試放。 該廠可修造大小鐵船, 開花炮, 洋槍等, 為上海洋涇濱地區(此即洋涇濱一語的原始發源地, 原為一道小河, 現已填起, 今延安東路一帶), 外國鐵廠最大者。 其正式收購時間在1865年6月。1865年9月, 由兩江總督李鴻章稟報朝廷, 成立江南製造局. 在其奏摺中說: “正名辦物, 以絕洋人覬覦”. 至於唐國華一案, “既情有可愿, 報效軍需贖罪, 亦有成案可援.” 李鴻章另咨總理衙門緩頰.蘇淞太道丁日昌為第一任總辦.其奏可的名稱是江南製造總局, 但一直到清末, 都是用江南製造局的名稱, 上海製造局為其別名. 江南製造局由南北洋大臣共管, 其經費來自上海海關之厘金.李鴻章將由丁日昌, 韓殿甲所部原蘇洲砲局的一部份, 曾國藩委託容閎在美國紐約向朴得南公司(Putnam Machine Co.)所購買的100餘臺機器, 全部併入江南製造局.1867年夏, 在上海城南高昌廟, 興建新廠, 其原因是原址為美國租界, 外人不願製造局在當地生產軍火, 同時地又狹小, 地租又貴. 因此購地七十餘畝. 建成汽爐廠, 機器廠, 熟鐵廠, 洋槍樓, 木工廠, 鑄銅鐵廠, 火箭廠, 庫房, 棧房, 煤房, 文案房, 工務廳暨中外工匠居住之室. 未成者有船塢, 儲存木料瓦棚, 及學館以利翻譯. 翻譯書有: 汽機發軔, 汽機問答, 咭 約指, 泰西採煤圖說四種.[ 豜江南制造局 蚴 (火器堂)江南製造局廣方言館:圖中左起為徐建寅、 華衡芳、 徐壽曾國藩在1868年10月的奏摺吹噓說, “該廠初設迄今已逾三年, 其鐵廠造船之器居多, 造炮之器甚少. 各委員(此處應是官銜稱為委員), 詳考圖說, 以點線面體之法, 求方圓平直之用, 就廠中洋器, 以母生子, 觸類旁通, 造成大小機器三十餘座. 即用此器以鑄炮爐, 製成開花, 田雞等炮. 皆與外洋所造足相匹敵. 至於洋槍一項, 所需機器尤多, 製成之後, 亦與購自外洋者無異.”江南製造局雖是清未洋務派創辦的規模最大的兵工廠,但是技術上仍是由外國技師壟斷.1869年增汽錘廠, 改建槍廠.11月, 江海關道涂宗瀛稟奏南洋大臣將上海城內, 於1863年設立, 位於舊學宮後之廣方言館, 併入局中兼管, 因局中開設學堂, 譯習外國書篠, 與廣方言館事屬相類, 自應歸併一處, 以期一氣貫串. 設於機器局西北隅, 11月建築完工, 計樓房, 平房8座74間.1869年蘇淞太道杜文瀾, 涂宗瀛為總辦.江南製造局造林明敦中針槍1872年蘇淞太道沈秉成為總辦.1873年設軍械所.1874年設操炮學堂. 在龍華購地設黑火藥廠.1874年蘇淞太道吳元炳為總辦.1875年改汽爐廠為鐵船廠, 繼又改為鍋爐廠. 設槍子(子彈)廠於龍華.1876年建火藥庫於松江.1876年李興銳任江南製造局總辦. 改汽錘廠為炮廠.1877年于炮廠對面購地設置炮彈廠.1877年蘇淞太道劉瑞芬為總辦.1878年改操炮學堂為炮隊營. 創設水雷廠.1878年蘇淞太道褚蘭生為總辦.1879年4月, 聶輯槼為江南製造局會辦, 呈請向德國都田廠購置粟色火藥(註3)二百噸, 分三次 該廠並充撥派洋匠一名來華教習.聶是曾國藩的女婿.1879年改軍械所為軍火處, 又于龍華添設栗色藥廠. 1878年及1879年兩年中, 製成2,900桿後膛洋槍, 後膛槍彈177萬7千5百, 前膛槍4,000桿. 刊行翻譯書十種.1880年及1881年兩年中, 製成5,000桿後膛洋槍, 後膛槍彈41萬2千6百, 前膛槍3500桿.1882年蘇淞太道邵友濂為總辦. 製成2,600桿後膛洋槍, 後膛槍彈115萬9千9百, 前膛槍7,600桿.1884年始造林明敦中針槍(Remington Rolling Block, center-fire).1886年蘇淞太道湯壽銘, 龔照瑗為總辦. 龔照瑗是李鴻章的同鄉親戚.1890年,蘇淞太道聶輯槼任江南製造局總辦1890年, 因造炮之鋼料, 鋼彈及造槍所須之鋼管必須購自外洋, 劉騏祥奏請購買煉鋼, 卷槍管之機器, 爐座各一副. 估計每日可出鋼三噸, 槍管一百枝. 機器需款一萬二千兩, 新建廠座須數千兩. 並計劃提供鋼料給各省製造局, 以免取資外人. 南洋大臣曾國荃及北洋大臣李鴻章均批文同意.江南制造局 蚴 (火器堂)江南製造局煉鋼廠1890年江南製造局總辦劉騏祥呈文, “後膛槍式日新月異, 種類不一, 其較為精緻者, 則以毛瑟(Mauser), 黎意(Lee, 註1)及哈吃開斯(Winchester Hotchkiss, 註2)為最. 職局所造林明敦中針式樣, 已嫌其舊. 今王世綬與華洋槍匠, 仿造英國新出之兵槍, 名日新利槍. 其機簧有似乎毛瑟較為靈巧省便, 其槍筒有似乎黎意而較為輕利. 所佩藥彈銅卷係用無煙火藥七厘, 實以包銅之鉛子, 形長而細, 施放可及三千碼之遠.” 劉騏祥是湘軍將領, 後任陝西巡撫劉蓉的兒子. 他在任時規定, 局中物料需由他採購後, 再賣給製造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