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沙俄侵华史 全5册 2007清晰

沙俄侵华史 全5册 2007清晰

¥12.00價格

沙俄侵华史 全5册 2007清晰

  • 沙俄侵华史 全5册 2007清晰

    《沙俄侵华史》PDF电子书全5册,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出版。

    《沙俄侵华史》共分四卷。第一卷叙述早期沙皇俄国对中国的武装入侵和《尼布楚条约》、《布连斯奇条约》的订立。第二卷叙述19世纪中叶沙皇俄国武力吞并中国黑龙江以北、乌苏里江以东地区和逼签《瑷珲条约》、《天津条约》、《北京条约》的经过。第三卷叙述19世纪下半叶沙皇俄国通过《勘分西北界约记》和《改订条约》割占中国西部大片领土,及违约侵占帕米尔的经过。第四卷叙述19世纪末至1917年沙俄帝国主义对中国的军事、政治和经济侵略


    《沙俄侵华史》书目:

    沙俄侵华史  第1卷
    沙俄侵华史  第2卷
    沙俄侵华史  第3卷
    沙俄侵华史  第4卷  上册
    沙俄侵华史  第4卷  下册

     

     

     

     

     


    《沙俄侵华史》出版说明:

    沙皇俄国是一个掠夺成性的殖民国家。从第一代沙皇伊万四世(15471584年)到末代沙皇尼古拉二世(1894-1917年),300多年中,沙俄一贯疯狂地对外进行侵略扩张,掠夺别国土地,压迫别国人民。世界上许多国家和民族都曾遭受它的欺凌、掠夺与宰割,中国就是其中的一个。

    本卷叙述1718世纪早期沙俄对中国的侵略。这个时期,正是沙俄版图迅速扩张,吞噬整个西伯利亚,成为横跨欧亚两洲的军事封建殖民帝国的时期,也是它开始争夺世界霸权的时期。作为沙皇专制制度主要社会支柱的贵族农奴主阶级,“按照……农奴制特权的原则对待邻国”,力图扩大剥削范围,征服更多的“新土地”。与此同时,沙俄继西欧的一些国家之后,已开始了资本原始积累的过程。在沙皇政府卵翼下兴起的俄国商人阶级,渴望扩大殖民地,夺取更多的天然富源和更广大的国外市场,用赤裸裸的暴力为资本积累开辟道路。因此,这一时期沙俄对中国的侵略,不仅反映了俄国封建农奴主对外征服的传统,而且带有资本原始积累过程中殖民掠夺的特征。沙俄侵略者的疯狂、凶残和野蛮,同西方殖民者在美洲、非洲、亚洲等地的暴行一样,都“是用血和火的文字载入人类编年史的。”

    征服中国是沙俄对外扩张的重要一环。早在17世纪中叶,沙俄在西伯利亚立足未稳,就把中国当做它的下一个侵略目标,竟然要求清朝皇帝“率领全体臣民”“归顺俄国”,向沙皇“纳入贡赋”,“永久不渝”,如若不从,将“以武力平定之”,妄图一举灭亡中国。但是,当时中国是一个独立的、较强盛的封建国家,具有一定的自卫能力。因此,沙俄没有达到预期目的这与19世纪中叶鸦片战争后沙俄勾结西方帝国主义国家,侵略、压迫半殖民地中国的情况比较,其结果有显著的不同。

    沙俄对中国的侵略无孔不人,包括军事、政治、经济、宗教等各个方面,其中军事侵略占有首要的地位。同时,沙皇政府还不断施展阴谋诡计,进行外交讹诈,广泛采用重金贿买、派遣间谍、策动叛乱等卑劣手段。正如恩格斯所说,沙俄在追求既定目的时,“有多大本领就能干出多大的伤天害理的事情”。

    利用一切机会侵夺我国领土,是沙俄对华政策的中心目标和突出特点。从17世纪40年代开始,沙俄利用中国明清两朝交替、清军主力南下的时机,以雅库次克和叶尼塞斯克为基地,多次派遣全副武装的哥萨克侵入中国黑龙江流域和贝加尔湖≌以东地区,窃据尼布楚、雅克萨等地,到处抢夺财物、焚烧村庄、剽劫人口、杀戮居民,妄图把我国大片领土一口吞并。在中国军民的英勇抗击下,沙俄的武装入侵遭到了严重挫折,不得不接受清政府多次提出的和平倡议,同中国举行谈判。1689年,两国签订《尼布楚条约》,明确规定了中俄东段边界,从法律上肯定了黑龙江和乌苏里江流域的广大地区都是中国领土。清朝方面允许把贝加尔湖以东尼布楚一带原属中国的土地让给俄国,并给予沙俄以通商利益;俄方同意从黑龙江地区撤回它的侵略军队。《尼布楚条约》的订立,是出于中俄双方的需要。它是一个在平等谈判的基础上缔结的平等条约。

    《尼布楚条约》以后,沙俄改变策略,利用中俄在蒙古地区北部边境未曾划界的状况,乘机蚕食我国蒙古土地。清政府为了制止沙俄的侵略扩张,曾多次提议举行边界谈判,均遭拒绝。在这种情况下,清政府被迫中断中俄贸易。沙俄因担心边界问题影响对华贸易利益,才同意举行谈判。17271728年两国先后签订《布连斯奇条约》和《恰克图条约》,划定了西从沙宾达巴哈东至额尔古纳河的中俄中段边界(这段边界目前大部已成为蒙苏边界)。通过条约,俄国获得了贝加尔湖东南和叶尼塞河上游一带土地;中国方面暂时遏制了沙俄对蒙古地区的继续蚕食。

    至此,中俄两国的东段和中段边界都已正式规定。至于西部地区,当时沙俄边界还在巴尔喀什湖以西很远,同中国并不接壤。沙皇彼得一世(1682-1725年)虽然图谋占领额尔齐斯河上游直至叶尔羌的中国广大西北地区,但没有得逞。

    经济掠夺,是早期沙俄侵华政策的又一重要内容。沙俄垄断对华陆路贸易,每年向中国输出掠自西伯利亚的大量毛皮和本国其他商品,通过不等价交换,牟取暴利,以充实沙皇的国库,并为商人阶级积累货币资本。不论《尼布楚条约》还是《恰克图条约》,都使沙俄获得了扩大中国市场、发展对华贸易的极大好处。在鸦片战争以前很长一个时期内,沙俄在对华贸易方面,比任何其他欧洲国家都处于更优越的地位。

    打着传教的幌子,推行殖民政策,是沙俄惯用的伎俩,也是早期沙俄对华政策的另一重要内容。俄国东正教会是沙俄“对内进行压迫和对外进行掠夺的工具”。在华的俄国教士,是钻入中国心脏的沙俄奸细。他们披着宗教的外衣,挂着“汉学家”的招牌,到处刺探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等机密情报,直接为沙皇政府服务,为俄国商业资本夺取中国市场效劳。他们起了沙俄的大炮和商品所不能代替的特殊作用。

    早期沙俄从陆上对中国的侵略,与明末清初葡萄牙、西班牙、荷兰、英国等西方殖民国家从海上对我国东南沿海的侵略,遥相呼应。其中,沙俄侵华的规模最大,是中国人民最危险的敌人。

    我们中华民族有同自己的敌人血战到底的气概”,②从不屈服于任何外国的侵略和压迫。身受沙俄迫害的中国东北和北部边疆各族人民,为了保护家园,捍卫国土,首先举起反侵略的义旗,进行了长期英勇的抗俄斗争。在人民斗争的推动下,当时清政府实行坚决的民族自卫政策,发挥了抗击沙俄侵略者的积极作用。沙俄侵略与中国爱国军民反抗侵略的斗争,贯穿着早期中俄关系史的全过程,构成了它的基本内容。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