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沧溟先生集 全2册/中国古典文学丛书 2014 高清

沧溟先生集 全2册/中国古典文学丛书 2014 高清

¥6.00價格

沧溟先生集 全2册/中国古典文学丛书 2014 高清

  • 沧溟先生集 全2册/中国古典文学丛书 2014 高清

    《沧溟先生集》PDF电子书全2册,为《中国古典文学丛书》之一,由上海古籍出版社2014年出版。

     《沧溟先生集(套装上下册)》为迄今最为完善的李攀龙集之整理本,被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全国古籍整理出版规划领导小组评选为"首届向全国推荐优秀古籍整理图书"。此书以道光二十七年(1847)李攀龙后裔李献方刻本为底本,李献方刻本与明王世贞隆庆六年(1572)刻本一脉相承,刊刻之时李献方与友人周乐等人进行了精细校勘,故而质量最高。
    作者简介
    李攀龙(1514-1570)字于鳞,号沧溟,历城(今山东济南)人。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主盟文坛20余年,影响及于清初。包敬第标校《沧溟先生集》为迄今最为完善的李攀龙集之整理本,被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全国古籍整理出版规划领导小组评选为“首届向全国推荐优秀古籍整理图书”。《沧溟先生集(套装共2册)》以道光二十七年(1847)李攀龙后裔李献方刻本为底本,李献方刻本与明王世贞隆庆六年(1572)刻本一脉相承,刊刻之时李献方与友人周乐等人进行了精细校勘,故而质量最高。

     

    《沧溟先生集》前言:

    沧溟先生集,或称李沧溟先生全集,明代李攀龙著。

    李攀龍《一五一四至一五七〇〕,字于鳞,號滄溟,明歷城(今山東濟南〕人。九歲喪父,家貧,刻苦自學。稍長,即嗜詩歌,「益厭時師訓詁學」,里人目爲狂生,而他自己説:「吾而不狂,誰當狂者?」一王世貞尊吁麟^生^^嘉靖一一十三年甲辰〈I五四四;,,成進士,試政吏部文選司。次年,即以疾告歸。丙午〔一五四六),還京師,充順天鄕試同考官。丁未〔一五四七「授刑部廣東司主事。公餘之暇,更肆力于古文詞。先後與謝榛、王世貞、宗臣、梁有譽、徐中行、吴國倫等一時名士結社論詩,稱後七子,繼前七子之後,在明代的文埴上形成了新的擬古派勢力,與王世貞并被推爲首領。三年陞員外郎,遷叫洒司郎中,不畏權貴,秉公執法,人稱「書獄獄平」。癸丑《一双五三勹出守順德府府(府治在今河北邢臺北),「務爲休息愛利之政」,人稱「治人人安」。比三歲,擢陝西按察司提學副使,在關中士子中復興古
    文詞,人稱「風士士起」(均見殷士儋薄;^;^靡^)。以不肯奉臺檄爲1,加上西地震病悸,老母在鄉獨居,遂乞骸骨歸。歸里後,靠友人幫助,在華不注山、鲍山之間,搆築了一座讀書樓,名曰白雪樓,從此田居達十年之久。隆慶改元〔|五六七〉,李攀龍復出,先爲浙江按察副使,俄遷布政司左參政。奉萬砉表人賀,道拜河南按察使,奉母赴任。^^三年己巳〈一五六九〉,母卒,扶服還里。


    李攀龙(1514年—1570年),字于鳞,号沧溟,历城(今山东济南)人。明代文学家。继“前七子”之后,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被尊为“宗工巨匠”。李攀龙所著诗文,由其友人、“后七子”领袖之一的王世贞整理编集为30卷,题《沧溟先生集》。他所编《唐诗选》,成为当时通行的学塾启蒙读本,明清两代,影响超过《唐诗三百首》。《唐诗选》在日本汉文学史上甚至起到了改变一代诗风的作用。从这个角度说,李攀龙在编书选诗方面的成就,远胜于他的文学创作。
    李攀龙振声扬名时,“海内学士大夫,无不知有沧溟先生”,被奉为明代文坛上著名的“后七子”(李攀龙、王世贞、谢榛、吴国伦、宗臣、徐中行、梁有誉)的领军人物。然而这个沧溟先生,却盛名之下其实难副,前有谢榛压着,后有王世贞拱着,他俩的文学成就,均在李攀龙之上。
    谢榛(1495-1575年),字茂秦,号四溟山人,临清(今山东贻清)人。著有《四溟集》、《四溟诗话》。他在后七子中年龄最长,是后七子初期的首领。他主张“选李、杜十四家之最者,熟读之以夺舯气,歌咏之以求声调,玩味之以裒精华”,这样,“得此三要则造乎浑沦,不必塑谪仙而画少陵也”。他不赞成一字一句地摹拟,这已与前七子有所不同。他还提出“赋诗要有英雄气象,人不敢道,我则道之,人不敢为,我则为之”,认为当时诗人机械地步趋杜甫是“处富有而言穷愁,遇承平而言干戈,不老曰老,不病曰病,此募拟太甚,殊非性情之兵也”。这些文学主张,似乎与王慎中有着相近之处。谢榛游历广,感受深,因而所作较有真情实感,也提出相对明确的文学理论。
    王世贞(1526-1590年),字元美,号凤洲,又号弇州山人,太仓(今江苏太仓)人。著有《弇州山人四部稿》、《盒州山人续稿》。他学问渊博,除诗文外,还涉猎戏剧、词曲。其文学理论和创作,在后七子中最为突出。他也推崇西汉文章和盛唐诗歌,但同时又认为“代不能废人,人不能废篇”。他还说诗是“心之精科发而声者也”,认为“后之人好剽窃余似,以苟猎一时之好,思而格杂,失却性情之真”。可见他并不主张一味拟古,与李攀龙具有一定的区别。李攀龙死后,王世贞独主文坛达二十年之久,影响比李攀龙大得多。但由于王世贞总的指导思想是复古,缺少创新精神,因而成就也便有限。后来横扫“后七子”的公安派袁宏道说:“元美不中于鳞之毒,所就当不止此。”

bottom of page